【實用】高中游記作文合集五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游記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高中游記作文合集五篇

高中游記作文 篇1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去過浮邱山的人方能理解此話的深厚和精闢。五月初暑,受幾位朋友之邀一起南遊浮邱山。

從桃花江城關鎮往西南行12公里,平地兀起一雄峯,峯巒起伏,巍峨壯麗,蜿蜒橫斷雲流,此既爲楚南名山,素有“小南嶽”之雅譽,又名“無量山”的浮邱山也。

據資料記載:浮邱山處雪峯山脈之尾,由48座秀麗山峯組成,面積約58平方公里。由於主峯海拔742米,相比湖區平均不到200米高的丘陵,此山顯得甚是雄偉,又經常在雲霧繚繞之中,遠看若浮,近看似丘,雨看若飛,晴看若沉,因而得其名。

驅車來到山下,頓覺溼袖清涼。站在山門前擡頭朝山上望去,陽光下的浮邱山羣山環抱,滿目陰綠,重染如墨。

登浮邱山需攀緣曲折迂迴的石級而上,石梯全由青一色的青麻砌建而成,階面隱着墨黑的黃豆一般大小的麻花,據傳是舜帝二夫人尋夫至此,落淚哭泣而成的斑痕。因恰是週末,天氣又好,所以進山遊玩的人也還不少。間或也能看到前面山道上行走着稀稀落落的幾個人,有遊山的戀人,也有來還願的香客,人聲與鳥語鼎沸,奇花與異草爭豔。山路石級依山勢而建,清幽奇險,時緩時陡,曲折迂迴,正如歐陽修在《遠山》一詩中所寫:“山色無遠近,看山終日行。峯巒隨處改,行客不知名。”路旁小溝浸水成溪,泉水汩汩,澗水潺潺,古木蔥蘢,鬆衫擁翠,楓柏染紅,修竹盈綠,奇花漫嶺,頗有幾分幽深之感。美景如畫,人行其中,神清氣爽,身輕如燕,腳步輕盈似兔。

來到“響鼓石”,一行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走了將近一個小時的山路。“響鼓石”位於浮邱山半腰,這裏地勢平坦,古鬆翠柏、青石成臺,爲遊人登山頂的天然休息之地。記得二十年多前年少的我隨父親從山的另一側爬到“響鼓石”在此休息時,曾見這裏原有三顆千年古鬆,千年古鬆墨綠中透着青黑,粗厚挺拔,茂密濃郁,高插入雲。蒼勁挺拔的浮邱古鬆,抱崖而立,鬱鬱蔥蔥,冠蓋青臺,那自有的凜然傲骨之氣,就宛如看見我那辛勤勞作一生的父親。看着眼前只剩下的兩株古鬆,我爲那棵不在的千年古鬆,不由從心底唏噓時間與親人的易失,睹物思人,歷歷在目……

“響鼓石”同時也是欣賞湘北湖區風光的最佳之處。站在“響鼓石”上那兀起的青臺上,只見蒼松滴翠,岩石聳立,羣山象駿馬奔騰,千峯如雨後春筍,山巒疊嶂,氣勢磅礴。另有一處瀑布崖,數十米的懸巖峭壁,山泉飛泄而下,飛瀑如練,濺落山澗,景色十分壯觀。山風從谷底徐徐送來,翠聳風鳴。極目遠眺:資水蜿蜒如練、衣裾飄飄;洞庭雲蒸霞蔚、仙霧縹渺,美妙無比!

“道路雖無盡,前程正可期。”從“響鼓石”沿着麻石青階婉蜒直上,經“美女泉”上行兩百米左右,順山道右拐即見“浮邱山林木管理所”,管理所後青竹林中有一巖洞——“風洞”。“風洞”與山上另一處“火雲洞”自古齊名,“風洞”洞口常年冷風颼颼,前人用大花崗岩蓋住,只留有一條窄縫,遊人可伸進手掌或腳掌試探,果真如此!傳說此洞可通洞庭湖,有一孽龍藏於洞中,一有機會便興風作浪,危害百姓。玄武祖師爲救庶民,用鐵鎖將孽龍鎖在洞中。不信你可探頭瞧瞧,幸運者還可觀到龍顏呢!而相鄰不遠的“火雲洞”一帶正盛開着桐樹花與野杜鵑,遠遠望去,滿山遍谷繁花似錦、奼紫嫣紅:有粉紅的,金黃的,粉白的,最多的還是那血紅色的野杜鵑,朵朵爭豔,燦爛如仙女一般美麗,在滿谷翠屏叢中,如繁星點綴,如珍珠鑲嵌,煞是眩目迷人。

“遠山初見疑無路,曲徑徐行漸有村。”耳邊突然從山頂傳來震耳的洪鐘聲,在空曠的山野迴轉悠揚,餘音繚繞……

繞過“蠟燭峯”,前行五百米,既到山頂,眼前突的變的空曠明晰起來,在鳥語花香,古樹環抱,綠樹成蔭中藏隱着一座典型的中國佛教式古代建築物,原來這就是聲名遠播、聞名遐邇的千年名寺:“浮邱禪院”。“浮邱禪院”座北朝南,青牆碧瓦,翹角飛檐,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的映射下顯得凝重而輝煌。相傳寺院爲兩晉南北朝的劉宋時期始建,初爲道觀,唐代改成禪寺,爲湘北唯一道佛兩教並存的古觀寺。因此浮邱寺也就成爲湘北道教、佛教的發源地。

來到浮邱寺前,我恍如隔世,眼前的浮邱寺建築壯觀,金碧輝煌。早已不是多年前那個殘恆斷壁的模樣。寺前有幾株高大的千年銀杏依舊樹相掩映,顯得格外清幽。寺內散發的檀香菸火與裊繞禪音更使雲翳四面的浮邱古寺平添了幾許幽深恬靜。

“浮邱禪院”最早爲五進五宅五殿式結構,“浮邱禪院”最鼎盛的時期是在北宋時期,它是當時湘北最大的佛道合教的寺院,下分爲八個禪院,佔地二十多畝,殿宇高大無比,壯麗絕倫.寺內的高僧雲集。現存的寺宇建築都系十年前當地政府在原清代重修的遺物基礎上擴建翻修而成。禪寺爲一個大院,中有三進四宅大殿式佈局,整座寺院以祖師殿爲中心,左、右有遊廊與亭、閣、樓、臺相連,氣勢非凡。沿中軸線有寺門、石牌坊、玉皇殿、寺佛殿、玄武祖師殿、祖師殿等主要建築。裏面供奉有玉皇大帝塑像、無量壽佛塑像、玄武祖師像以及觀音菩薩、十八羅漢等,在祖師殿裏的佛座臺嵌有一米寬、兩米長的青石板,鐫書“印心石屋”四個大字,爲道光帝御筆。遊歷整座寺院,發現寺內歷代石刻石碑琳琅滿目,行草篆隸,各體皆備。這裏成了碑刻的博物館。而整個建築依山勢層層構築,佈局精巧、氣勢雄偉。左有藏經閣,右有省思堂,前有望海閣、後有大悲院。大悲院內走廊雕樑畫棟,上面的人物、山水、飛禽、走獸栩栩餘生,全爲精雕細刻之極品,可惜全是由佛道典故,我平時不甚瞭解,也就只好“走馬”了。院中間爲寺院僧人開種的菜地,環境清幽,間或栽種有各季花木,有玉蘭、山茶、梅花、杜鵑、丹桂,四時花開,各吐芬蘭,奼紫嫣紅。菜地中央有一小口古石井,井沿麻石早已被歲月的井繩磨得光溜溜的,井深數丈,青黑烏亮,覓上一口井水,清甜怡心、直入心肺。

禪寺兩邊有僧房、齋堂、客房等,並有僧尼主堂唸佛,香火頗盛。百求百應,甚爲靈驗。

出得寺門忽然眼前一片白濛濛的,山間霧氣隨輕柔的山風起舞,片刻成雲,圍繞身邊。同行的人瞬間不見人影,被輕柔棉絮一樣的雲海包圍,沉沒在白霧之中……山間林嵐飄浮,霧雨迷朦,如入仙境,忽隱忽現。腳下的山峯都被白茫茫的雲海籠罩着,而如煙如雪的白雲在千峯萬壑之間,在黛青色的山巒映襯下,更是波瀾起伏﹑浩瀚似海﹑宏偉壯觀……“山行本無雨,空翠溼人衣”,人亦有了輕飄飄飛仙般的感覺。

待雲霧輕飄散去,順其西南方稍走一百米距離就可以看見“飛來石屋”,“飛來石屋”開鑿在壁立如削的峭壁上,立在屋前,俯視羣峯聳峙,蒼翠蔥寵,峽底清流;仰望凌空峭壁,天光一線。“飛來石屋”自古傳說紛紜,以至後來越傳越神。相傳是修始祖仙人煉丹之處。修仙人煉丹,煮石充飢。石屋四壁刻有“八仙飄海”、“二龍戲珠”、“丹鳳朝陽”等圖飾。石屋左側,立着一塊上書“丹臺”的石碑。

石屋左側有一“煉丹臺”,“煉丹臺”儘管只能看見遺留的石爐,但可以從石爐爐心零散的、尚未燒完的焦碳上看出遠古香火正盛的浮邱山上道士在此辛勞地修煉金丹的模樣。從“煉丹臺”往上看,就能看見懸建在“香爐峯”上的“煉補亭”。

在浮邱山巔觀日出、觀洞庭、觀雲海,賞夜月、賞春花、賞雪景都是難得的享受。

時日,日出東方,霞光萬道,直衝雲霄。入夜,雅緻清涼,皓月當空,月映天際……洞庭與資水,白光如鏈,水天一色。賞春花百豔竟美,看夏蟬羽翼齊飛,聽秋雨滴漏聲殘,觀冬日雪霽似銀……四季花海雲天,曲調低幽,勾魂攝魄。浮邱山已經不僅僅只是一處避暑的勝地,而是一個四季常景迥然不同的長廊畫卷……浮邱山就如一嫵媚多情、脫俗清麗的深閨處子。今日我輕輕地走近,只掀開了她遮頭紗巾的一角,卻半露了她驚豔絕倫的容顏……我是不是來得太早?我的傾慕驚了你的春夢!爲你靈氣撲面的剎那,爲這驚鴻一瞥的瞬間,我癡目無語,無法用言辭修飾你嬌羞的容貌,亦無法將你的美麗定格成長久的記憶。你在此等待誰呀?或許我是來得太遲?千萬年以來你將你全部的美麗無私的長久的綻放在山之顛上。山風依舊,誰又能帶走你的片刻歡顏?

人生短暫如過隙之駒,我心依戀,然美景何處不有?我心悵然,爲失臂之交而倍感傷懷。人生若能璀燦一次,又何必在乎朝朝暮暮的形影廝守?若能飛翔一次,又何必留意聚散離合的刻意相隨?

屹立山顛,心太遠,風景依舊。

高中游記作文 篇2

在期會考結束後,我們迎來了一個重大的日子——價位們組織的野外春遊活動。

一大早,同學們相聚在一起,談談這個,講講那個,都是講關於今天的野外活動,同學們興高采烈的,議論紛紛:“今天的活動有什麼?今天中午吃什麼?好吃嗎?今天燒烤誰來烤?誰要撒油……可熱鬧了,都期待着一會兒的一幕幕情景!

開始起程了,我們坐在第一輛車,負責帶隊進“青龍寨”。隊伍猶如一條長龍一般,雖然看不到尾,但是隱約可以感受到隊伍的壯觀。車子裏的我們也不是閒着沒事幹,一會兒看看後面的車有沒有落隊,一會兒關心我們會不會開的太快,或者太慢……

終於到了“青龍寨”了!一進“青龍寨”,就猶如走進了一個綠色的世界,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向我們徐徐展開!這裏有許多仿古的樓房,裏面住着人家,讓我們想到了50年代!路旁有許多稻田,農民伯伯正牽着黃牛耕地。再走近一些可以看見農民伯伯挽着褲腕在河裏面插秧呢!一旁的高山綠水環繞着這片土地,融入大自然之美,讓我們享受淳樸田園之旅我們停好車後就馬上去山間裏燒烤了,我們找來一個烤架,架在火爐上面,女生們洗完手後在一旁串起食物來,庭芳媽媽還把食物煮了一遍,所以還沒烤就香氣濃濃了!

安琪爸爸則幫我們生火。他先把報紙點燃,點起火源,再把紙皮放進去,把火燒得更大些,最後把煤炭放進去!架子蓋上,煤炭燒着後便可以燒烤了!

我們先烤丸子之類的,叔叔教我們要在丸子上抹油,不然會黏在烤架上,我們抹油的手忙腳亂,忙不過來!食物在烤架上要經常翻動,不然會常常烤焦。不一會兒我們就考了好幾串,我們津津有味的品嚐着~~~吃的不亦樂乎!可差點忘了架子上還在烤,烤焦了好幾串呢!哎——真是浪費!

……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到了最後一個活動——釣魚。不去釣魚的可以自由休息。我們小孩子家哪靜得下來,連忙拿起一根魚竿和一團魚兒帶湖邊釣魚。爸爸可是釣魚能手。我學着爸爸,先拿起一小塊魚餌,掛到魚鉤上,然後把魚鉤向水裏拋,儘量拋遠些比較有魚兒上鉤!當魚餌在吃餌時,可以看到浮子在上下抖動,然後我們就把魚竿向上斜一下,然後提上來。爸爸釣了四條魚。讓有一條魚上鉤時,我甩的太用力了,結果魚兒飛了出去,魚兒掉到水裏去了,濺起水花!害我白高興一場!

要回家了!我深情地望了一眼着周圍的青山!真美呀!今天的收穫可真多學會了燒烤,還有釣魚!雖然是一個雨天,但雨水淋不溼我們的心情。回家的路上,雨水下得更大了,像是蒼天演奏的交響曲!濛濛細雨伴隨我們度過了美好的一天……

高中游記作文 篇3

我的朋友住在鄉下的一個小村落裏。暑假他幾番邀請讓我去他的家鄉感受梨園戲臺的韻味。我閒來無事便接受了他的邀約。

我並不是對梨園戲臺感興趣纔去的,我只是心懷好奇,我的這個仗義好朋友究竟生活在一個怎樣的地方。我一到這裏便被這裏的景緻吸引,被這裏的石路石樓石獅子吸引。然而不難發現的是這個堆積着深厚歷史的地方,文明快要被歷史塵封了。

小路繞繞轉轉的,就好像走進了歷史的漩渦中,我們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隨心去欣賞這裏的種種。

小村落經過歲月的侵蝕,斷壁殘垣隨處可見,這裏與城市裏的高樓林立大不相同。村裏的青壯年背上行囊義無反顧地奔向了遠方,剩下幾位老人家,偶而也聽到犬吠雞鳴,可能已是堂前屋後僅有的生機。走到一個分岔路口,我們一行人停下了腳步。幾條蜿蜒的石徑擺在我們眼前,不知道路通向何方。駐足之後,擡起頭我才發現一旁早已蔫了的梧桐樹挺直身板,儼然一位長者,好似在守衛殘存的古代文化,但又好像在哭訴着時過境遷。忽然,其中一條道上傳來犬吠聲,一隻小黃狗出現在我們眼前,對着一羣陌生人“汪汪”地叫。“你是想帶我們去一個地方嗎?”“汪!”它好像表示贊同。我們跟着小黃狗繼續走着,穿過窄窄的小巷,末了,一縷陽光打在臉上。一個偌大的場地中間有一個用石頭壘砌成的戲臺,那麼使人感到震驚:想當年一定是“臺上伊人舞身姿,贏得臺下滿堂彩”的榮華景象。如今,高矗的戲臺前面是一畦菜地,臺邊雜草叢生,是有多年無人清理了。戲臺前面的兩根石柱子,見證時光流逝,物是人非,上面刻畫的早已模糊了,其實被歲月磨滅的豈只是一個石戲臺呢。

戲中人,梨園折身鎖情深;戲外人,曲徑空留斷痕淚……別了,石村;別了,戲臺;別了,那位帶着繾綣的虞姬。

高中游記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泉州市的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那裏羣山環繞,風景迷人,住着我的親人和鄉親們,我時時想念他們。放假了,我和爸爸驅車回到了家鄉。

行駛在蜿蜒盤旋的山路上,我的心情激動極了,不知不覺,進入了家鄉的地界。打開窗戶,一陣陣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放眼望去,那一座座層層疊疊的梯田上,種着錯落有致、碧綠如玉的茶樹,就如同一幅色彩明麗的山水畫。正值採茶的季節,畫中,就會多出一羣羣採茶的鄉親們,他們就像勤勞的小蜜蜂,穿梭於茶園與作坊之間。

村口有一片蒼翠的小樹林,它似乎擋住了我們的去路,這時,“啪!啪!”的聲音打破了樹叢的寧靜,哦,原來這是家家戶戶在用機器製作着茶葉、甩動茶葉發出的聲音,穿過了這片小樹林,眼前豁然開朗,連綿起伏的青山,漫山遍野的茶田,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一條清澈見底、彎彎曲曲的小溪,溪水一年四季澆灌着田地,給田地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讓農作物長得更快。越過這條小溪,一陣陣濃濃的茶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我們彷彿走進了一個茶香瀰漫的世界裏。淳樸好客的人們通常是不關門的`,你可以隨意地走進一家房門,忙碌的主人見有客人來,會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熱情地請你坐下,從烘烤箱裏抓出一把茶葉,衝上滾燙的開水,頓時,濃郁的香氣散漫開來,立刻充滿了整個屋子,令人神清氣爽,精神百倍,聊上幾句家常話後,我們就走出屋子。沿着鄉間的小路繼續朝前走,路旁的鮮花也是那麼的美麗,白的冰清玉潔,粉的婀娜多姿,紅的熱情奔放,紫的神祕無比,它們一個個都向我點頭微笑,有的還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小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稻田的左邊,有一塊玉米地。地裏長滿了高大挺拔的玉米樹,它們努力地生長着,爭取快點成熟讓人們收割……

我的家鄉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歡迎您到我的家鄉來做客。

高中游記作文 篇5

壩上草原遊記今年暑假,我去了許多地方旅遊,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張家口的壩上草原。張家口位於北京西北方,河北與內蒙古的交界處,那裏廣袤無邊的草原,遍地的牛羊和駿馬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天一早,我們就迫不及待的向壩上草原出發。被稱爲“避暑勝地”的張家口在盛夏時節卻依然涼爽宜人。汽車在高速路上疾馳,兩邊蒼翠的山嶺急速後退,隨着草原的接近,海拔可能越來越高了,我的耳膜有點鼓脹,彷彿在飛機上起飛時的感覺。哇,看見了,看見了,我夢想中的草原逐漸展現在我的眼前,那是我只有在畫中才見過的風景!汽車轉到草原的鄉間小路上行駛,放眼望去,綠海無邊,中間點綴的是各種顏色的花兒,真似一幅巨大的織錦。我從車窗探出頭,貪婪的呼吸這大自然的氣息!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這是專門圈出的一塊供遊人觀賞遊玩的草原。

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車,奔向草原,那一刻,心靈得到徹底的舒展,像雄鷹翱翔於藍天,我自由的在草原上奔跑,第一次感覺大自然是如此的親切。我們來到了跑馬場。爸爸提出去騎馬的建議,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們隨着牽馬人進入了馬場,剛開始我還信心滿滿,可真面臨那一匹匹高頭大馬時心裏不免打起了退堂鼓。與這麼桀驁不馴的牲靈打交道,可是頭一遭!萬一被它甩下來怎麼辦?爸爸鼓勵我:“勇敢些,沒事的!”我在爸爸的幫助下騎上一匹黑鬃馬,這匹烈馬顯然不太歡迎我這個陌生人,揚起前蹄一聲嘶叫,嚇得我哇哇大叫,險些從馬背上跌下來。沒辦法,只好將我和爸爸的馬拴在一起。

我的手緊緊抓住繮繩,兩腳用勁蹬住馬蹬。隨着馬兒有節奏的奔跑,我的手漸漸放鬆了下來,情不自禁地隨着馬兒左右晃動。原來騎馬也沒那麼可怕,我又重新找回了自信,感覺自己好像是一位縱橫馳騁的大將軍。頭上是湛藍的天空,我騎着馬兒在無邊的草原上馳騁,這是怎樣的讓人陶醉啊!我的心彷彿在空靈的世界放飛,完全沉浸在忘我的境界中了。再好的景色總有告別她的時候,雖然我是萬分的不捨。當我們再次開上汽車走在蜿蜒崎嶇的草原小路上時,已是太陽西沉了,金色的陽光灑在無邊的草原上,牧人們也趕着牛羊回家了,嘹亮的牧歌在草原上回響,遠處的小道上傳來了清脆的馬蹄聲,像音符在跳躍。

這次壩上草原之行是我暑假中最難忘的一段經歷,騎馬在草原上馳騁的景象常如電影般在我腦海裏放映,我知道這段經歷將永遠伴隨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