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老敬老的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老敬老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愛老敬老的作文四篇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1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爲有這樣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尊老愛幼這一美德的極致境界,人皆樂見之,人皆勉爲之。

共和國的開國元勳——陳毅元帥,即使自己做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爲體弱多病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下屬去代勞。這是“老吾老”的典範,可見“尊老敬老”原不分貴賤。

子路,春秋末期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這也是一個“老吾老”的典範,可見尊老敬老原不分貧富。

楊德祥,一個普通的農民,照顧鄰居家的一位殘疾大爺,十幾年不離不棄。自己有病舍不得花錢看醫生,卻爲殘疾大爺支付了上萬元的醫藥費;自己夏天睡在敞鋪上“喂蚊子”,卻將家裏僅有的一牀蚊帳給大爺掛上。這是許許多多“以及人之老”的典範,它說明尊老愛幼還可以不分親疏。

“幼吾幼”的典範,那就太多了。“以及人之幼”的典範,歷史上,現實中也有很多。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的媽媽吳菊萍嗎?那一天,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妞妞從10層高樓墜落。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踢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挽救了妞妞的生命,卻令吳菊萍當場昏迷,左手臂多處骨折。這驚險的一幕,感動了億萬人,網友們讚譽吳菊萍爲“最美媽媽”,更有人稱她是感動中國的“英雄”,可她自己卻說,只是路過那裏,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

在我們這樣一個具有無數傳統美德的國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既是一種美德的標高,更是一種萬民的懿行。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2

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爲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爲身邊的老人麼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着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着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裏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鮃瘓洌骸奧飛閒⌒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着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3

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爲做人的一個準則。

因爲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爲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爲老人擦玻璃、收拾房間、陪老人聊天學、爲爺爺奶奶掃地、灑水、澆花、整理內務,忙得熱火朝天,淨化了環境、這次活動不但給老人們帶來了水果等慰問品,學生還爲老人們表演了精心準備的節目:唱歌、跳舞以及教爺爺奶奶講英語,逗得老人們滿臉樂開了花。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讓這個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4

什麼是尊老?尊老就是尊重長輩。尊老愛老敬老是每個人的本分。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經滄桑卻仍然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濃厚,就是下哦那個尊老愛老敬老這方面建起的。

尊老愛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祖先傳承下來的寶貴品質財富。在我們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視優質道德,講究社會和諧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強大的愛與親和力的主要體現。中國古代就傳有《二十四孝》,“maishen葬父”,“親嘗湯藥”等二十四的敬孝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必須得成爲我們做人的原則。

戰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親,特別孝道,他母親在世的時候生來就膽小,懼怕雷聲。王裒經常在打雷的時候到母親身邊給其壯膽。母親去世後,王裒把她埋葬在山林中寂靜的地方,一到颳風下雨,聽見震耳的雷聲,王裒就跑到母親的墳前跪拜,並且低聲哭着告訴道:“兒王裒在這裏陪你,母親莫害怕。”有詩頌曰:慈母怕聞雷,冰魄宿夜臺,阿香事一震,到墓繞千回。

尊老愛老敬老對於作爲國小生的我們不需要捐獻很多錢,也不需要花大把大把的心思,只要我們做一些對於我們來說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了,比如說,爲爸爸媽媽洗一次衣服,買一次菜,做一頓飯,爲爺爺奶奶洗一次腳,梳理一次頭髮,在這個季節也正是棉花成熟的季節,幫爺爺奶奶採一次棉花,剝一次棉花,或者做一些能夠減輕家長負擔的事情。

在公共汽車上,永遠都會寫着:請給老,弱,病,殘者讓座。試問: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尊老愛老敬老這種社會風氣已經漸漸消弱,然而我知道我們其實並沒有將他們忘記,尊老愛老敬老,仍然使我們內心深處的頂樑柱。

尊老愛老敬老就像是黑暗中點燃的那一盞燈,就像寒冬裏的一把火,就像寒冬裏的一把火,就像沙漠裏的一瓶礦泉水,就像乾旱時的一場雨,就是在老人需要幫助時,我們伸過去的那一雙手,就是老人談心時,走過去的以爲聆聽者。我們可知道,我們的一次問候,一個微笑都會牢牢的烙印在老人的心中,我們對老人的每一次幫助都會溫暖他們整個心窩,都會成爲老人走下去的信心與堅持。

尊老愛老敬老,作爲一個新世紀,新時代的國小生,少先隊員,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祖祖輩輩的光榮傳統,一代又一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