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踐點亮生命的榮光高一作文

翻開那滄桑的歷史畫卷,無數人在向我們詮釋者實踐的意義與價值。“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無論是於國於民,實踐總能綻放出它璀璨的光芒——它能推動一個民族走向新時期的繁榮,亦能改變一個人人生的航向。因此,面對着“人生之須臾”,多動手,多實踐,才能點亮生命的榮光。

用實踐點亮生命的榮光高一作文

時間於明朝定格,此時的民醫在社會中身份卑微,地位低下。飽經人間風雨的父親決定讓李時珍讀書應考,步入仕途,從而改變如今困窘的局面。面對冗雜繁複的八股文,李時珍喪失了生命的活力,他厭惡這種禁錮思想的科舉考試,他要衝破思想的束縛——棄文從醫。於是,李時珍背起行囊,走遍了中華大地的山山水水,他悉心實踐,蒐羅百氏,採訪四方,用自己畢生的精力編制出了藥物學鉅著——《本草綱目》。李時珍摒棄了脫離實際的科舉考試,在廣闊的自然中實踐。正因爲如此,他的《本草綱目》才得以流傳千古,影響後世。可以說,是李時珍的實踐,點亮了他生命的榮光。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見之。”縱使你已“讀萬卷書”,但卻從未“行萬里路”,那麼你又何談生命的榮光呢?等待你的,無疑是失敗與挫折。

衆所周知,趙括在軍事領域的才能可謂是出類拔萃,他“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即使是他的父親趙奢也無法與之抗衡。但“此何遽不爲禍乎”,趙括的才能只停滯在理論上,完全缺乏實踐的檢驗。於是,“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當他親自率兵與秦軍征戰時,其精卒被一分爲二,斷水斷糧,結果也只能是“括軍敗,數千萬之衆遂降秦,秦悉坑之”。因爲缺乏實踐,昔日不可一世的趙括如今卻一籌莫展,坐以待斃。可以說,實踐與否決定着一個人的.前途與命運,是趙括缺乏實踐,使生命的榮光在他面前悄然熄滅。

轉而望向現代的中國社會,一場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喚醒了中國人民對歷史的感悟與思考。終於,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理論都要接受實踐的考驗。於是,中國的發展有了新的活力,中國人民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點亮了一個國家生命的榮光。與此同時,我們假期中的社會實踐也是在爲自己將來走入社會而未雨綢繆。有了社會實踐,我們纔會更從容,更坦然的面對這萬千世界。

“實踐出真知”,潛心實踐,用實踐點亮生命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