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開月正圓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那年花開月正圓作文4篇

那年花開月正圓作文1

“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然。”縱然歡飲,縱然喜悅,縱然消愁,縱然放蕩。

“知了知了,”蟬蜷伏在枝幹,慵懶的鳴叫着,彷彿隔絕世俗,遁世幽居。樹下有我,背靠着它,一棵梔子樹,夜空下一團白潔的梔子花,加上淡淡的幽香,又是一個靜祕的夜晚。

往事再一次聚集在腦海,似一壺江水,靜靜地衝刷着雜然和煩瑣。時光又再一次將我引領到了那晚……

又一次靠着這顆大樹,眼望着星空和那顆明月。“沙沙沙,”一陣腳步聲很快將我吸引了過去。一個女孩,十多歲的樣子,滿臉的淚花,在一座樹下踱來踱去,不時發出幾聲抽搐。“來,坐到我身邊,”我對着女孩說,一開始她驚訝,猶豫了一會,但最終來到了我這裏。“怎麼了?”“我和媽媽吵架了,就跑出來了,怎麼辦啊,姐姐。”女孩一臉懇切地看着我。

一朵梔子花飄落,緩緩地落到了我手裏。

“你看,這朵花,就像你,而這棵梔子樹,則是你的媽媽,你會因爲一些事,和媽媽產生分歧,會從媽媽身上逃離,但是每年夏天,梔子花會再一次盛開,就跟你的媽媽不厭其煩地對你一樣,會一直對你好,讓你健康並且美麗地生長。”

“我明白了,姐姐,我會和天上的星星一樣,圍繞在月亮媽媽的身旁,一直守護着她,並且愛她,謝謝你,姐姐。”

她起來身,抹去了眼淚,輕快地往回家的路跑去。

走之前,她帶走了那片梔子花。

也不知過了多少年,也許忘卻了女孩的模樣,但卻依稀記着那年花開月正圓。

那年花開月正圓作文2

美好、有趣、痛苦,這便是我兒時回憶的場景。

回憶童年往事,是美好的。

每每寫完作業,坐在窗邊,我看着屋外的松樹,陷入往事的沼澤裏,無法自拔。

兒時的捉迷藏,寫王字給我流下了太深的印象,以至於我久久不能忘懷。毛毛,勝利這些我兒時的玩伴也都長大了,卻不經常聯繫,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們陪我度過的兒時的遊戲時光,我會把這一段剪下來,泡在我喝的每一杯水裏,去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回憶每一個人。

回憶童年往事,是有趣的。

回憶童年往事,必然要回憶那些糗事。

說它有趣,是因爲不管什麼時候回想起來,都讓我忍俊不禁。爲了夠石榴,爬上樹,一個不小心,掉進了糞坑裏,這是毛毛;爲了打人,一個不留神,被石頭絆了一下,摔倒地上,磕壞了牙,說話漏風,這是勝利這是小虎當時覺得好笑,現在想想也十分搞笑。

回憶童年往事,是痛苦的。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每個人一生中都留有遺憾。我也不例外,我的遺憾是嘴邊的疤痕。

這是在幼兒園時,我上廁所時,腳底一滑,磕在了瓷磚棱上,當時鮮血四溢。媽媽聽說後,趕緊帶着我去了醫院,縫了六七針,後來拆完線便留下了這道疤痕,那是我看到父親第一次流淚。

因爲我嘴邊的疤痕,我不能當飛行員,不能去太空,這是我一生最大的遺憾。所以,回憶童年往事是痛苦的。

那年花開月正圓,童年的回憶往往最感人,因爲它的感情是最真摯的。我會把童年的時光鎖進心的抽屜裏,讓它留在我記憶深處,永不消逝。

那年花開月正圓作文3

曾幾何時,花前月下,吟唱作畫;又有多次,花開月圓,開心玩耍。只記得那年花開月正圓。

回頭望一眼,已經是童年,往前看一看已經是中年。我的童年走了,你的中年來了,你是否還記得當初的花開,那時的月圓?

那時的你,也是跟我一般幼稚。你總出一些我難以回答的問題:“蛋蛋。”你總是叫這個名字,然而任性的我並不接受它,但你那麼堅持,“你更愛媽媽,還是更愛爸爸。”我當然說不告訴你了,這種背叛我怎麼做的出來。“必須選一個。”“都愛。”“一個。”我便找理由說我餓了。現在想想,覺得我反而成了理智的人,你卻有小孩子氣。

曾幾何時,花邊草上,並肩作戰。花開沁人,染你一身還香。只記得那年花開月正圓。

我們都不愛運動,卻打了一場漫長的排位賽。起初,爺爺奶奶穩坐首位。爸爸,我,你也毫不留情。最終,你因爲我的排名而與另外幾人發生了爭執,爭執進入高潮,越爭越是激烈。而這時,父親站出指責你,維護了他的母親。我也時不知怎地,忘記了他平時的嚴厲,幫你一起反抗。七歲,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我想維護我的母親。我大聲說:“爸爸,你維護了你的媽媽,我也要維護我的媽媽。”卻不知,家裏所有人都相視一笑,我卻懵了。現在我覺得你幼稚,你卻以爲我傻。

而現如今,花落草萎,月卻圓。

現在,你的眼睛每天都會很累,手也不如以前光滑了。你每天總是做那麼多事:洗衣,做飯,拖地……家庭的事務日益繁多,我卻覺得我很幸福。有時候,真的想回到以前,那個花開月圓的日子。

又記得那年花開,那年的月圓。

那年花開月正圓作文4

長篇電視連續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完了,我從頭看到尾,一集不落。其實我是很少追劇的,除了特別喜歡的!

這部劇製作的精良可稱得上是業界良心。除了劇中所有的男主男配都喜歡女主一人這一設計略顯俗套外,它還是傳遞一些吸引我的內容和精神。

第一,愛惜人才,不拘一格。女主周瑩本是放誕不羈愛自由的江湖兒女,她所有的轉變表面看是因爲各種機緣巧合和陰差陽錯,實際上都是因爲吳家父子對她的“另眼相看”,雖然吳蔚文對她各種看不慣,但都對她網開一面,就是因爲他看到周瑩是個做生意的好苗子,所以他才力排衆議也要栽培她。這是對人才的'愛惜顯示了成大事者必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所以周瑩最後執意留下來重振吳家除了因爲吳聘,我想應該也是因爲吳蔚文對她的知遇之恩。

第二個感受是這部劇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能屈能伸,活下來纔有希望。官府因爲要霸佔陝西機器織布局陷害周瑩使其入獄。

周瑩本是寧死不屈,可趙白石告訴她,她死的毫無意義,只是又多了一個冤魂而已。她死與不死,官府都會想方設法沒收陝西機器織布局的。勸她不要較真,暫時低頭保住性命。

這是以往的電視劇裏沒有過的,以前的電視劇所有的正派人物都是爲了正義真理寧願明知是死還要玉石俱焚,看輕了自己的生命。以前我就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人,不懂妥協。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灰色地帶,太較真反而活的很累。

這部劇給我感觸頗深的就是這兩點。我想一個真正的好劇是寫實的生活,不同的觀衆在某一段劇情裏看到自己的影子,反思自己的生活。能影響觀衆的生活價值觀纔會長久的留在觀衆心裏。《那年花開月正圓》做到了這一點,至少它是觸動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