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大作文合集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長大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長大作文合集5篇

我長大作文 篇1

我們總是把最壞的感情給了最親的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覺得自己長大了。

我的父母性格很剛烈,他們做事很要強,不能容忍自家的孩子比不上別人,所以,他們對我要求很嚴格,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不許我自己做主,全都得聽他們的。在我枯燥無味的童年裏,他們的話就是聖旨,不得反抗,我也無力反抗。

外婆總是跟我說:“娃子,你要聽點話,你的父母老了喲,就管不了你了。”我從來不相信,因爲母親訓導我的聲音,還如以前一般大,父親教訓我的力氣,也還如以前一般強,我甚至覺得,父親的身手比以前好了。

他們沒有老。

上八年級時,我有了自己的手機,便天天晚上躲着玩,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只想睡一覺。沒過多久,父母就發現了,父親用皮帶狠狠的抽了我一頓,下手很重,被打的地方很疼,但我一滴眼淚也沒流。

看吧,他們根本沒有老。

在這件事過去之後,我一直跟他們鬥氣,本以爲他們會二話不說教訓我一頓,但沒有,他們什麼也沒說。有一天,他們突然主動來找我。

“從今天起,我們不會再打你了,更不會讓你做不願意做的事了。”

只有短短一句話,我卻什麼也說不出口,我盯了父母很久很久。我從來沒有直視過我的父母,我也從來沒有這麼認真地觀察過他們。我很想忽略那些白髮,那些皺紋,那些留在手上的裂紋與那些無法修補的心上的傷口,我想告訴自己他們還沒有老。

不,他們已經老了。

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裏,時間給予了我強壯的體魄,卻偷走了他們的青春。我已經比母親高了,我應該要成熟了,但我就像捨不得離開果樹的果實,不願撒手,因爲我害怕失去。

在我十四歲生日之前,我終於相信,我的父母老了。我贏不了時間,因爲我留不住父母的容顏,所以我討厭它,但同時,我又感謝它,因爲它給了我一個補償自己的機會,他讓我可以陪伴父母,慢慢變老,長大。不要等到來不及了,再說我愛你。

你們陪我長大,這次,讓我陪你們變老,可好?

我長大作文 篇2

小時候,爸爸媽媽關心我,爺爺奶奶疼愛我,但是,還有一位默默無聞的朋友也伴隨着我健康的長大,它就是——書。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常給我買一些圖書,這些圖書都是沒有文字的——因爲那時候我還不識字,我每天都在看這些圖書,就這樣,我就學會了水果,玩具等東西。那時,書就是我的夥伴,每天都陪着我。

到了五六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給我買認字本,認字本上有文字,上面注着拼音,拼音就像柺杖一樣,幫我認識了一些文字,我先從“上,下,大,小,”這些簡單的字開始學。那時,書就是我的老師,教會我認字。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就開上國小了,這時候,爸爸媽媽就給我買了《童話故事》等書籍給我看,我每天看得津津有味,彷彿沉浸在書的世界裏。

過了幾年,我的書越來越多,於是爸爸媽媽給我換了一個大書櫃,這個大書櫃裏每層都裝滿了許多書,有許多類別,比如有童話故事類的,有散文類的,還有詩歌類的······這些書我都看完了,它不但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而且也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書,就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老師,它將永遠伴隨着我長大。

我長大作文 篇3

一路成長,是媽媽用溫暖的愛陪伴着我。

“今天有雨,記得帶傘啊!”母親從廚房探出身子。我急急地拿寫起書包,來不及應答便“嘭”地關上了門。

世界佈滿了陰霾,我望着豆大的雨點砸落地面,愣住了。身後有腳步聲向我移來,急急的。隨後,一把傘出現在我身邊,“走吧,我送你。”是母親!我像回到家了一般,安心地依靠看母親,一擡頭,卻驚覺,不知不覺間,我已經比母親高了!歲月使我成長,卻讓母親變老。我一點一點接收母親的愛,卻未能回報她什麼。

眼鏡被雨打花了,眼睛也檬糊了……

那是升入國中後的一段重要時期,我陷入剛開學的緊張學習中,母親就像窗外舞動的微風一般伴着我。她監督着我、提醒着我、鼓勵着我。每一個星光熠熠的夜晚,都是母親陪伴我坐在桌邊。

會考試的那一天,她親自把我送到了學校。牽着我的手,還不忘激勵我,直至我走入教學樓的那一刻,我都能看到她面帶微笑,靜靜地站在那兒,很久很久。

成績下來了,我的英語是全班唯一個滿分。母親的喜悅都已寫在了臉上,不停地表揚我、誇獎我,還拿着那張成績單給親朋好友看,心中的滿足都流淌了出來。可是,母親啊,這份成績,也有您的功勞啊。若沒有您日日的陪伴,我怎能把知識點爛熟於心;若沒有您句句的鼓勵,我怎能攻破那個個難題。

原來,母親一路的陪伴,想要的,也不過就是一張優秀的成績單,似乎我的一點進步,對她都是莫大的回饋。

母親,您陪着我長大,讓幼鳥的羽翼漸漸豐滿;往後,我也陪您慢慢變老,只盼這個過程可以很久,很久……

我長大作文 篇4

最近,一篇北大女生的演講感動了無數的中國人,其中最動人的一句話就是她對父母說的心裏話: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世間的每一個人,都是父母生養的。他們孕育了我們,又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他們在孩子們身上付出的愛,是全心全意,不求回報的,如涓涓細流,潤物細無聲,又如滔滔江水,綿延流不絕。

我今年十四歲,已經是一個高一的學生了。從出生到現在,父母在我身上傾注了無限的愛,無論學習和生活,只要是正當的要求,他們總是儘可能地滿足我。從呀呀學語到蹣跚學步,成長的每一步都滲透了父母的汗水。他們在辛勤的工作之餘,竭盡所能地陪伴我,關注我,讓我沐浴着他們無微不至的愛,健康幸福地長大。在我遇到挫折時,他們耐心地引導我做出正確地判斷,及時調整我的人生方向,讓我這隻小舟揚帆起航,順利地駛向人生彼岸。

可是,不懂事的我卻總是讓父母操心,讓父母生氣。比如上國中時,媽媽經常爲了考試和補課的事情嘮叨,我有時候不耐煩了,就衝她大喊大叫,看着媽媽生氣的面孔,我又會很後悔,哪個父母不是爲了孩子好呢?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儘管每個孩子不可能都得第一名,但父母的願望是美好的,總是希望我們做到最棒,讓老師滿意,讓他們滿意,歸根結底,他們都是爲了我們。嘮叨也好,責備也罷,背後都蘊藏了深切的關心,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啊!

寫到這裏,我想起了今年我過生日的.前一天,我的媽媽在她的博客裏寫的日誌,因爲反覆讀了幾遍,我都能背誦下來了:

《致十四歲的你》

3月7日,是你十四歲的生日。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無論聰明還是愚鈍,無可代替。

你的喜怒哀樂總是左右着我的目光,我在乎你的一舉一動,盼望微笑時刻盛開在你的眼底。

有時候,你也會令我生氣,我會大聲呵斥,會歇斯底里,但一切源於太過愛你。

我不是一個溫柔的好媽媽,爲此,我經常反省自己。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送上媽媽最深的祝福,不求你錦繡前程,不望你大富大貴,只願我的寶貝健康平安,每月每季,一生一世。

我的爸爸也送了我一首詩:《如果有可能》

如果有可能

孩子,我並不一定要你成爲一隻鳳

我希望你是一隻青蟲

躲在歲月的菜心裏

啃食一生的安寧

我覺得這兩份特別的禮物,高於一切美食華衣,是我收到的最有意義的生日禮物。因爲它們是父母的真實心聲,表達了他們對我深沉而濃烈的愛。

而我呢?我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給予我的無私的愛,我給過他們什麼樣的回報?雖然我是個學生,不會掙錢,用物質去回報,但可以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是,我卻沒有。每次吃過飯,就把飯碗一推,坐到沙發上看電視了;每次洗完澡,就把髒衣服往盆子裏一放,藉口寫作業跑到書房裏了;自己的房間裏也是亂七八糟,都是媽媽來給我收拾得井井有條……想到生活中的一樁樁一件件,我不禁頭涔涔,汗潸潸了。

想必大家都曾聽過王錚亮的一首歌《時間都去哪兒了》,旋律優美,歌詞感人

門前老樹長新芽

院裏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

藏進了滿頭白髮

記憶中的小腳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

只爲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這首歌,無疑是父母對子女一生的愛的最好的詮釋。時間在不經意之間匆匆地溜掉了,從陽臺上半遮的窗簾裏,從客廳角落開得葳蕤茂盛的龜背竹上,從朗朗的讀書聲中,從操場上奔放的身影裏匆匆地溜掉了,它帶走了數不清的記憶,它讓孩子們長大,它讓父母們變老。曾幾何時,媽媽的頭上開始有了第一根白頭髮,曾幾何時,爸爸的背已經有一點微微的馱,曾幾何時,歲月的風霜已經悄悄地刻上了父母那親愛的臉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不能讓那樣的悲劇發生在我們身上,就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懂得感恩,讓我們學會去愛我們的父母,讓我們爲父母做一次飯,洗一次碗,爲父母捶背,爲父母按摩,在完成作業之後,陪他們散步,陪他們聊天,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依戀和愛意。

讓我們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盡我們的微薄之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學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吧,回家就對自己的父母說:“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不僅誠懇地說,還要虛心地做。

我長大作文 篇5

書是一塊土地,只有你開墾後纔會發現它所蘊含的奧祕;書是一縷陽光,是那麼平凡,卻能驅除黑暗;書是一片海洋,在蔚藍色的海水下有着數不清的寶藏。而我願意做那位尋寶者,在書的海洋裏徘徊。

在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格林童話》,公主和王子經過重重困難後過着幸福的生活。好人有好報,壞人有惡報,很快我就厭煩了。緊接着是《安徒生童話》。每一個主人公都要經歷各種困難,得到教訓,纔會幸福,甚至就一直痛苦下去。醜小鴨在變成天鵝前,它被嘲笑、折磨,但這一切之後便是美好的明天,這套書得到了我的厚愛,但很快我又開始尋找新的“書源”。

上國小了,我的讀書生涯才豐富起來。四大名著是我的首選書。雖說是首選書但讀起來沒有一點感覺,多的是囫圇吞棗。《三國演義》裏曹操、劉備、孫權帶着一幫人死去活來的打仗;《水滸傳》裏官兵和土匪分不清誰是誰非;《紅樓夢》裏林黛玉整天哭哭啼啼,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看着就令人難受;《西遊記》中妖怪吃到唐僧肉時,最後還是被孫悟空救走了。就這樣,四大名著被我拋到腦後了,取而代之到是現代兒童文學家楊紅櫻的小所《淘氣包馬小跳》。書中的馬小跳是一個學習在班級裏排不上名次的差生,但他有一個幸福的家,有一羣鐵哥們,同時還有一顆善良的心,令人百看不厭。

進入國小高年級,童話故事已經模糊不堪了。我又開始閱讀國外的書籍。如,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美國作家懷特的《夏洛的網》;加拿大作家露西·蒙哥馬利的《綠山牆的安妮》……將我的課餘時間充的滿滿的。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閱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他們就這樣伴着我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