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作文500字錦集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年俗作文500字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年俗作文500字錦集六篇

年俗作文500字 篇1

舊的一年即將過去,大家將迎來20xx年。大家這裏的年俗有包餛飩、做糰子、年夜飯貼春聯等等。

你看,一早外婆和奶奶就在廚房中準備包糰子和包餛飩的材料,餡料有蘿蔔絲肉和豆沙餡、青菜肉餡的。終於大家開始包餛飩了,大家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青菜肉餡,把餡放在皮子中間,皮子再對摺一個再繞一下,用手指沾些水在皮子上,把上面的兩個角粘在一起,這樣一個餛飩就包好了,經過大家的齊心協力,餛飩很快包好了。中午的時候,大家就用自己的勞動成果——餛飩,下了一大鍋大家齊分享,我盛了一大碗,便開始狼吞虎嚥起來,哇,真是美味極了!

接下來,大家開始包糰子了,青團是綠苣頭和糯米粉製作而成的,裏面是豆沙餡的,這是我最喜歡的。而白團子則是用青菜肉餡和蘿蔔絲肉餡包的。下午糰子開始上鍋蒸了,它們一個個被放進蒸鍋裏,經過二十分鐘的'蒸制,變成了表皮亮晶晶的美味,出鍋後,我又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個青團,哇,好燙!

再說一下吃年夜飯貼春聯吧,大年夜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大家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起了香噴噴的飯菜,大家在餐桌上舉杯分享。吃完年夜飯,開始貼春聯了,大家先把去年的撕掉,然後用雙面膠把新的貼在門上,這時感覺門面就煥然一新了。

吃完飯大家還能再放放煙花和炮竹,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天空綻放,照亮了整個天空,整個城中籠罩在這快樂的氛圍之中,最後欣賞春節聯歡晚會。

最後希望你快快長大,天天開心。希望明年你可以回來過年,這樣大家就可以一起玩耍了。

年俗作文500字 篇2

噼啪聲將我從睡夢中驚起,不等我睜開眼,睡在我身邊的小妹就好像舞獅藝人一般,頂着被子刷地站起來,似乎早有預謀。她大喊着:“過年了,過年了……”。爲本就充滿過年氣氛的家,又增添了一份色彩!我被她感染了,將枕頭一推,以示我歡心情。這一推,竟推出兩個鼓鼓囊囊的大紅包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紅包,把錢掏出來,數了數,哇!足足有600元。

數了紅票子,媽媽又給我拿了一雙紅襪子。我剛想問媽媽爲什麼要穿紅襪子,媽媽似乎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說:“今年你過本命年,穿上紅襪子辟邪!”“哪有那麼懸乎?”“你穿上就是了。”我突然發現,襪子的底部有一個黃色的小人兒,在他旁邊寫着“踩小人”,這個我懂,是把小人踩在腳下,不讓他傷害你。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到了傍晚,大家一家穿上新衣去往姥爺家。剛到姥爺家就看見有好幾輛車停在家門口。估計都是串門的。媽媽家姊妹四個,壓歲錢自然少不了。

大人們在包餃子,孩子們想幫忙,卻被大人攔下,原因是:大家太鬧騰,雖說是包餃子,只怕到最後把自己當成餡包成餃子了。

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了,一大家子人圍坐在桌前,等待着餃子上桌。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上了桌,大家這羣孩子都站起身來。眼睛尋找着鼓鼓的餃子。因爲那種鼓鼓的餃子裏可能有錢。我精心挑選了一個,一咬,覺得裏面有一個硬梆梆的東西,用紙撿出來,是一個亮閃閃的一角硬幣,雖只有一角,但也是一個好的寓意。

吃了年夜飯,成了大家小孩兒最興奮的時刻。說幾句吉言,就能換來兩三百塊錢,真值!

……

在現代化的時代,電子產品、網絡替代了大家生活中的許多,但是,大家祖國的傳統風俗在大家心中永遠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年俗作文500字 篇3

我的家鄉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到闊別了三年的家鄉過年,家鄉那邊過年有什麼風俗呢?讓我給你一一介紹吧。

每到年二十八和年二十九,家家戶戶都要自己動手做年糕和餅。年糕和餅都是用糯米粉做的,只不過年糕沒有餡料,而餅的.餡料就豐富多了,有芝麻、花生、椰絲和白糖,味道香甜可口,媽媽告訴我預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年糕呢寓意着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到了年三十早上,家家戶戶都要殺雞拜神。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飯後開始貼春聯貼門神,紅紅的春聯真好看。我發現家裏還擺着一把帶葉子的紅蘿蔔,問了爸爸才知道原來是象徵着日子紅紅火火。晚飯後小孩子洗澡換上新衣服,大人給小孩子發壓歲錢,小孩子放煙花,大人們聊天,一直等到十二點整,家家戶戶鞭炮齊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在鞭炮聲中,迎來了大年七年級。早飯吃素,然後到鄰居家串門。大年八年級到初七走親戚拜年。最熱鬧的要數元宵後的正月十七遊神活動,當天連外出的人都會趕回來參加。“神靈”由小夥子用轎子擡着挨家挨戶依次巡遊,每到一家所有人都要出來拜,求神靈保佑全家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這就是我家鄉的過年風俗。同學們,你們家鄉過年有什麼風俗,來和我分享交流吧。

年俗作文500字 篇4

我的家鄉城固在陝西省漢中盆地中部。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到闊別了三年的城固家鄉過年,家鄉那邊過年有什麼習俗呢?讓我給你一一介紹吧。

每到年二十八和年二十九,家家戶戶都要自己動手做年糕和餅。年糕和餅都是用糯米粉做的,只不過年糕沒有餡料,而餅的餡料就豐富多了,有芝麻、花生、椰絲和白糖,味道香甜可口,媽媽告訴我預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年糕呢寓意着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到了年三十早上,家家戶戶都要殺雞拜神。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飯後開始貼春聯貼門神,紅紅的春聯真好看。我發現家裏還擺着一把帶葉子的紅蘿蔔,問了爸爸才知道原來是象徵着日子紅紅火火。晚飯後小孩子洗澡換上新衣服,大人給小孩子發壓歲錢,小孩子放煙花,大人們聊天,一直等到十二點整,家家戶戶鞭炮齊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在鞭炮聲中,迎來了大年七年級。早飯吃素,然後到鄰居家串門。大年八年級到初七走親戚拜年。最熱鬧的要數元宵後的正月十七遊神活動,當天連外出的人都會趕回來參加。“神靈”由小夥子用轎子擡着挨家挨戶依次巡遊,每到一家所有人都要出來拜,求神靈保佑全家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這就是我城固家鄉的過年習俗。同學們,你們家鄉過年有什麼習俗,來和我分享交流吧。

年俗作文500字 篇5

今年的春節與往年的春節不一樣,你知道嗎?

農曆九年級,我們一家人準備去蘭溪公園玩,一聽到說要去蘭溪,原本興高采烈的我一下子就提不起興趣了,十分生氣的說:“我不去那兒,環境真差,不但讓我摔了一跤,還把我最美的裙子給燒壞了,不去不去!”我的頭像撥浪鼓一樣直搖。“那兒的風景已經不一樣了。”媽媽說。“真的嗎?”“千真萬確,”舅媽確認道。就這樣我帶着各種疑惑與顧慮出發了。

快到蘭溪了,從遠處便聞到了花香,岸邊樹枝茂密,鳥兒成羣!走近一看路上也整潔乾淨了,也沒有垃圾了,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回憶着以前的場景,溪水都是烏黑的.,裏面沒有可愛的小魚,空氣中還充滿着一股煙花的火藥味。路邊上,堆滿了垃圾,到處都是用完了的煙花棒,而且這還給環衛工人帶來了十分大的麻煩。記得我四歲時來這兒也是隨手亂丟東西,現在想起來還真是不好意思呢!還有一回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使我摔了個“狗啃泥”,更令我傷心的是,有一個人一邊玩煙花一邊跑,那煙花的火苗就這樣濺到的我的紗裙上,那可是我的新衣服啊,這個事可讓我痛心了好久,當時我就發誓絕不再來蘭溪。

而現在這兒人們都沒有隨便亂丟垃圾,沒有賣煙花爆竹的小攤了,也沒有聽到因爲幾根菸花跟老闆討價還價的聲音,也沒有像以前那麼吵鬧。路旁的花兒在微笑,路上的人們在微笑,小溪裏的魚兒也在微笑,整個公園都充滿着歡快,前來玩的人也越來越多。

煙花雖然是喜慶的象徵,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危害,爲了健康,我們要遠離煙花不放煙花,保護環境保護地球。

年俗作文500字 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這首詩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爲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爲,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纔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