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信仰作文集合七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信仰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信仰作文集合七篇

信仰作文 篇1

煙霧繚繞的火鍋店,鍋裏沸騰着翻滾的湯料,食客們臉上的躁動不安、不雅的吃相和一杯杯下肚酣暢淋漓的啤酒都和牆上那副古樸典雅的中國畫形成對比。彷彿畫中悠遠的意境也被油煙薰燎得骯髒,世俗了幾分。

這是我多年前看到的場景,很尷尬。對於中國畫這種高雅藝術來說應該擺放在廳堂書房裏,而如今卻被放置在煙味酒氣繚繞的火鍋店裏,面對着狼吞虎嚥的人們,豈不是一種文化的尷尬?

數千年來,中國民族以優良的傳統美德傳承育人,以飽含哲理的視角去審視藝術。像詩詞,曉風殘月,題寫於九宮格中;像書法,橫豎撇那,揮筆弄墨間躍然紙上。讓人在俯仰之間,不得不唏噓讚歎中國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然而古書有云:心誠則靈。如何心誠,最簡單的道理就是接近自然,接近土地。

海子信仰太陽,梭羅信仰自然,而我則和很多人一樣信仰着土地。土地是永恆存在的,她寬容地孕育生命,寬容地奉獻她的所有,寬容着那些不應該寬容的人類……我所爲之感動震撼的也正是這種寬容之心。我時常會凝望着這片棕色的泥土,思潮起伏。泥土是人類最原始的狀態,生於土,死後終歸於土,我們和它擁有着同樣的脈搏和心跳。

古人喜歡接近土地,所以他們心誠。他們信仰着天地間某種道義,因爲他們將他們所信仰的融入到作品中,所以那些作品才被後人奉爲佳作傳奇。

而在當今這個喧囂繁亂的社會,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城市裏,又會有幾個人懂得去信仰,去信仰土地,去走進那些先人留下的淨土?難道這些作品就只能擺放在火鍋店裏看現代人和扎啤,吞雲吐霧,大聲談笑而默默哭泣嗎?

所以,無論你有多忙碌,還是請你在上班忙亂的步伐中抽出點時間低下頭,好好看看腳下這片寬廣無垠的土地;也請在閒暇的時刻擡起頭,好好看看頭頂那片天空,想想那種“悠然見南山”的境界,好好想想,自己究竟信仰着什麼?

信仰作文 篇2

頭頂星空的人,即使趨利,也趨得有底線,因爲夢想和尊嚴,是不能用金錢來踐踏的,窮途末路的夢想和尊嚴,也是,這是一本書中提到的。

什麼是信仰?考個好成績,考個好大學,讓父母驕傲,相信很多人都想過,可這叫信仰?不,這不是,至少,這不是純粹的信仰。

遠古時期,大多數人的信仰是神,無所謂迷信,只是外有天大地大,我等身陷囫圇,亦或是“未知苦處,不信神佛”。到了封建社會,大多人的信仰是君,是家國。確實,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是國家穩定的關鍵。而近代,信仰變成了自由、平等、民主,是西潮涌動的結果。那麼如今,什麼叫信仰呢?

我很喜歡的一本書中提到過:一個三十多歲的證券經紀人,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可他卻拋棄了他的事業、他的家庭,千里迢迢趕到法國去學畫畫。你可能會說,他不負責任,他愚不可及,他是個瘋子。可你是否想過,他臨行前,難道沒想過,此去茫茫無期,再難回頭。他可能會失敗,會窮困潦倒,會受萬人唾罵,千夫所指。即便如此,但他仍走了這條路,走得毅然決然,你可以說,他是個惡人,但你不能否認,他是個英雄。可爲什麼,他做出這樣令人驚訝不已的選擇?作者在書中寫到“遍地都是六便士,我卻擡頭,看見了月亮”他這一生,都在精神和現實之間徘徊不定,學畫畫,正是他的精神戰勝現實的表現。沒錯,如今的年代,選擇多了,束縛少了。所以,以至於很多人,一生追逐名利,卻忘了信仰,而他,與衆不同。其實人的思想是不自由的,因爲外無物是無刻不在塑造着你,他們逼迫你接受主流的審美,接受聲音最大的人的看法,即便這不符合邏輯,不符合人性,甚至完全違背了你的利益,但只要真正的你一息尚存,只要你心懷信仰,就仍會試着發出你自己的聲音。

什麼是信仰?信仰是讓司馬遷忍辱負重的《史記》,信仰是讓文天祥寧死不屈的南宋,信仰是讓紅軍長征歷盡艱難險阻,仍滿懷希望,勇往直前的革命,信仰是讓李時珍以身試藥的醫學,信仰也是讓中東地區災民滿臉笑容的神明,信仰是你歷經艱險的原因,也是你前進的動力,是你令你生活困苦的原因,也是你想再活一次的理由,信仰是你一生的追求。人類生於信仰,毀於信仰,在信仰的灰燼中重生。

最後,以《撒哈拉沙漠》中的一句話來結尾吧:一個人,至少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兒都是在流浪。

信仰作文 篇3

信仰,若只是用來逃避,用來死撐,那便不是真正的信仰。

——題記

“我不想會考了,中高太難了,無論我怎麼努力都不可能的。可普高又沒什麼用,我想去技校。”赤色跑道上的少女對着她的'班主任說道,只聽見班主任嗤之以鼻的笑,沉默良久:“你去問你爸爸吧。”少女不說話,只是怔怔地抱着排球。似手去思索着什麼。任由春風撥弄她的衣襟。“如果你去技校,對於別的同學來說一定很震驚。”班主任又開口道。少女低下了頭,陷入沉思。

此時夕陽遲暮,少女的心也隨之一點點沉下去。

到了家中,少女鼓起勇氣對她爸爸說出那句壓在心頭的話。出乎意料,少女以爲迎接的會是一個清脆的巴掌亦或是滔滔不絕的罵聲,可她聽到的只是一句哀嘆。“不管結果怎麼樣,考一考吧,否則長大了要後悔的。”爸爸點了支菸,坐在凳子上抽了起來。少女看見她父親頭上的幾縷銀絲,臉上新添的幾道皺紋,心裏一陣陣的刺痛。

是的,那個女孩就是我!

很多個輾轉反側睡不着的夜晚,我都會問我自己我到底爲什麼而努力,我想過爲了父母,但我承擔不起他們的期望;我也想過爲了夢想,可是這懵懂的年紀到底該喜歡什麼才能照顧到自己的所有需求滿足所有人的期望,我每天迷茫地過着,無所事事的得過且過,就算差一點也圖個舒服懶得再跑一步,直到後來看到那些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都在默默無聞的努力着,他們經歷過的低谷,經歷過的大起大落,卻還堅持着咬牙挺過,爲了讓以往看不起自己的人啞口無言。我才明白活着是爲了自己而努力,人一輩子什麼都會失去,唯獨驕傲丟不了,一生不過也就爭幾口氣罷了。

而今距離會考時日也所剩無幾。我卻還是如同之前一般渾渾噩噩地過。努力確實不一定會有收穫,那難道不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嘛?

每日與黑暗共眠,每朝與星辰共舞,又能怎樣?眼眸爬滿的紅血絲,耳畔擾人的鳴叫,又能怎樣?雙肩揹負大山,雙腿注入銅鉛又能這樣?可情味低落的抱怨,誰又會來當你情緒的垃圾桶,用鮮血易來的頃刻精神的麻木誰又會在那幾道卑微的殷紅。不能這樣!衝入那片棘林,儘管滿聲掛彩拎起你的戰斧,向着黑暗,劈出一道隙罅,比陽光照亮心田的混沌。

俗話說得好,天道酬勤。看到過這麼一段話:感覺有複習不完的功課就對了,說明你正在爲成績而努力,感覺有忙不完的事就對了,說明你在爲前程而奮鬥:感覺處處不如人就對了,說明你正試圖趕超。感覺走起來特別困難就對了,說明你正在走上坡路。

努力一把又如何呢?再若也不過兩個月半了。如果認真兩個月半可以改變很多,曾經有人和我說;生而爲人,要適應環境隨波逐流,那麼多人陪你一起跑,怎麼可以中途落下。

信仰啊,是一劑良藥,讓你在低谷中仍能保持一顆奮鬥向上的心!

信仰作文 篇4

放學回家,正準備倒在牀上休息,奶奶就急匆匆地跑到我的房間裏,喊着:“囡囡,這個字怎麼讀?”我起身看了一眼小簿子,回答道:“‘數’。”她便連忙在旁邊標記。我眼睛一瞥,只見她在“數”字旁邊畫了一棵小樹苗,我不禁笑出聲來。她看見了,連忙向我炫耀:“我這個方法是不是很好……”我擡起頭,望着奶奶額頭上舒展着的皺紋,內心平靜的水面微微盪開了波瀾。

奶奶是信佛的,但她沒有上過學,不認字,所以原來她念經都只嘴巴上跟了幾句。最近,她又不知從哪得來了一本佛經,她便開始了學字。每天晚上,她就戴一副鑲金邊的老花鏡,在燈光下,認真地用鉛筆在紙上寫字。她的背是馱着的——在我的印象裏,她一直是馱着背的,用她那寬大有力的手掌持筆,鉛筆頭在紙上摩挲,留下一條條帶着光澤的紙條,在燈光的照耀下,有些耀眼。

有幾次雙休日,無聊時就陪奶奶坐在牀頭邊,看着她寫字,看着那隻粗糙又溫暖的大手在紙上搖動。有時,我會抱怨她寫的字太醜,就用我的小手扶住她的大手幫着她寫下一筆又一筆。

會了一些簡單的字後,她也學寫她的名字。有一次,晚上放學回家,奶奶來接我。我習慣性地走去傳達室簽名,但她笑眯眯地攔住我說:“名我已經簽好了。”我以爲是同班家長幫奶奶籤的,但當我看見那張牙舞爪的幾個大字後,才知道那天奶奶剛新學了寫自己的名字。奶奶有時會比我還忙,夜晚挑着燈練字,我說得洗漱了,她常回答我“等我寫完”。

練了一段時間下來,奶奶的字雖然還是張牙舞爪的,但已可以看得清了。我有時想着:奶奶老了,但她卻時常精神充沛地在自己的房間練着字,也從不覺得累。她因爲念佛而去習字、學字,即使她已經有六十多歲的高齡了。

因爲目標,更爲信仰,年齡就看起來無關緊要了。在這個信仰缺失的時代裏,突然覺得信仰是多麼的珍貴。它給予了人們方向和力量,那是源源不斷的來自於生命的力量,它使像奶奶一樣的人重獲“新生”,感受到活力。因爲有信心,因爲有信仰,我們不懼前方。

信仰作文 篇5

我的媽媽是一個善良、勤勞的農村女人,和其他人一樣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來,當然她的未來就是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兒女們的家庭幸福,在這樣的前提下再掙個盆滿鉢盈就更好了。

我的爸爸去世六年了,她獨自一人在家,打理農田、收拾家務,除了開始的日子從她的臉上能讀出傷心外,現在基本上看不到了。在她的心裏我的爸爸去了一個他生前最期待的地方------五臺山,而她每日也不會忘記在千手觀音跟前禱告,共同着相同的“事業”。我和弟弟也常在自己小恙時打個電話回家讓她在神前祈禱,怎麼說呢,好像有點迎奉吧----她在家也寂寞,這也算是兒女的一點“孝心”吧。

寫到這裏你就該說我迷信了吧,呵呵......要知道我是研究社會科學的。國家支持正常的宗教信仰,現在在我看來擴展到了習俗領域,那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些祭奠先人、指點迷津的活動等等。

那麼爲什麼不橫掃一切牛鬼蛇神,不破四舊了呢?翻開歷史看看是不是得大於失呢?中國損失了多少歷史建築和傳統文化的雕塑。現在社會的腐敗墮落是不是和唯物的無信仰有關呢?

人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挫折、困難,誰都會有支撐不住的時候,而作爲江湖術士的“神算”之言,就成了他們走下去的精神支柱。在汶川地震之後,喪失親人的人們哀嚎連天、痛不欲生,國家不得不派出大批的心理專家奔赴災區,而在舟曲,他們卻很平靜,默默地埋葬着親人,因爲他們相信自己的親人去了天堂。

清風樓前的生意人再不會像以前一樣天天被攆、天天被查了,清明時也很少有人被城管指責燒紙迷信不環保,應該放鮮花了,相反在大路口上放了大鍋供人祭奠使用。這也算是社會和諧的一個方面吧。

信仰作文 篇6

有一種信仰,穿越時空。有一種信仰,歷久彌堅。

是誰第一個用結繩記事,是誰在甲骨上刻下圖騰?是誰丹心留汗青,是誰筆墨舞千秋?文學——這息息相關、不可分割而組成的人類文明,從遠古的源頭流淌到我們腳下,流淌到我們的筆尖,流淌到我們的心間。那是智慧的光芒,精神的火焰,更是信仰她的我們心頭滾過的一陣陣熱浪。

歲月流轉,滄海桑田,總有一種信仰,如神在泥人背裏插上的脊樑,堅韌挺拔,那就是我們共同的信仰——文學,它是“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薰陶,它是“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謂嘆,它是“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一夢。

當敲擊鍵盤替代了筆在紙上的舞蹈,當裝訂的書變成一頁頁點擊的網頁,當遠古的編鐘聲響化做一張張閃亮的光盤,我們相信,文學的長城堅不可摧,它蜿蜒着,從亙古延伸向遠方,那是因爲一直有一羣忠實的執着的建築者在添磚加瓦。

因爲心懷着這樣的信仰,才讓我們在行色匆匆中不至於丟失了自我;因爲文人的豪放,才讓我們在物慾橫流時能堅守着追求。滲透在字裏行間血與淚,讓我們彼此心手相握,讓我們彼此默契無語。

這是我們的信仰,也是我們的夢想。當第一滴文學的甘露滋潤了我們乾涸的心田,一粒粒種子就深深埋在了那裏,等待着春華秋實,迎接着歲月榮枯。

我希望這是一座橋樑,凌駕長空;我希望這是一個舞臺,寬廣無限;我希望這是一架燈塔,徹夜不滅。也許它僅僅是江河上的一葉小舟、雙腳下的一方泥濘、手提的一盞小桔燈,但是我們相信,即使是小舟也能載着我們從此岸到彼岸,即使是方寸之地也能展示我們動人的舞姿,即使是小桔燈也能引領我們從黑暗走向下一個黎明!因爲信仰,我們堅守。因爲夢想,我們同行!踩着這方寸土,提着這盞桔燈——一起出發!

信仰作文 篇7

從前有一個王國叫做“小鳥國”因爲那的人們都信仰神,認爲小鳥是神的化身,不可以傷害它們,不然會遭到神的懲罰。過了許多年也沒有一個人敢抓一隻小鳥。小鳥國的旁邊有一個王國叫做“大樹國”,那的人們不信仰神,更不相信有神的存在。

過了三百年後,大樹國鬧了災荒,加上洪水氾濫,大壩被衝倒。許多人都跑到了小鳥國來避災,因爲在來的路上沒有什麼吃的,他們看見了樹上的小鳥,就拿下來烤着吃,一直維持到了小鳥國。小鳥國爲了和大樹國的人們搞好關係,就款待了小鳥國的災民。並把他們安頓了下來,大樹國的人們從此就在小鳥國定居了。過了很長的時間大約有20多年,大樹國受到了野豬國的攻擊,兵敗如山倒,而野豬國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了首都,連皇帝都殺了。小鳥國國的人們不得不逃走了,他們走在路上靠着一點的口糧,已經走了一週了。原來的大樹國人們在路上看見了小鳥就用彈弓打了下來,用火烤着吃。原小鳥國的人們一路上詛咒這原大樹國的人們。過了3天原小鳥國的人們都死光了,只有大樹國的人們活了下來。他們又找了一塊地開始了他們美滿的生活。

通過這件事我想大家因該知道了有時候信仰會使人們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