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的祖國國土遼闊,人員衆多,在每一個地區都有不同的習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我的家鄉在山西晉城,在這兒,有着豐富多彩的端午節習俗。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出國大夫屈原在這一天投江,人們爲了紀念他,會在這天吃糉子,賽龍舟。

在這天,媽媽會把我和姐姐早早叫起來去包糉子。我們來到廚房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糉葉和糯米,還有幾顆大紅棗,把糉葉往那案板上一撲,把差不多是糉葉小三圈的糯米往裏一放,再拿着糉葉往上一裹,拿着繩再一纏,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爲此,我還編了一個口訣:鋪糉葉,放糯米,裹糉葉,拿繩綁。

看到媽媽嫺熟的包好了一個糉子,我也迫不及待地嘗試了起來,可我還沒有學會走,就要去跑,怎麼能學會?果不其然,在我裹糉葉時太用勁了,把裏面的糯米全都擠了出來,看着這個失敗的糉子,我吸取了教訓,第二次做就成功了。在媽媽和姐姐的一起努力之下,十多個糉子就做好了,下鍋一煮,拿出來蘸上白糖就可以吃了。入口後,香香甜甜地咬下去,粘粘地嚥下肚,嘴裏還留着一股甜甜的味道呢。到了晚上,我們一家都會跟爺爺吃一頓飯,可開心了!

美味的糉子好像都裹住了我的心呢!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2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我國衆多的節日中,我最喜歡別具風情的端午節。

“端午節”這短短的三個字,卻有不平凡的來歷。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所以在這天,人們就用特殊的方式紀念他,並把這天定爲端午節。

在我的家鄉河曲,端午節這天要包糉子。說到包糉子,可是有講究的。在端午節的前一天,要將糯米和圓江米泡好,在端午節這天時,把糉子葉洗乾淨,然後再把兩片糉子葉交叉疊攏,再把它捲成圓錐形,將泡好的米水分稍控幹撈出一勺放進去,然後放進去幾顆大紅棗,但不能放的太滿,然後封口,用線拴起來,一個一個包好之後,把它們一個一個放到鍋裏煮,咕嘟咕嘟……鍋裏的糉子像穿着綠色的外套,一個個調皮地跑來跑去,不亦樂乎。出鍋之後,將糉子撈出,放在盤子中,解開一個蘸上白糖吃,可香了。據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的。

在這天,除了吃糉子之外,在河曲,家鄉人還會到地裏摘取艾葉,然後編好,用彩繩捆好掛在門把手上,還有的插在門上,散發出陣陣幽香,據說還可以辟邪呢!小孩子們也很喜歡艾草,大人們就縫各種各樣的漂亮香包,掛個小細繩,讓小孩子們帶着孩子們又跑又跳,艾草的香味充滿了大街小巷,清香四溢的味,好像幫每家都避邪,小孩子們還一個個炫耀自己的香包,都有艾草的香味啊!

端午節就是這樣,重要的是這個節日——端午節,永遠地印在了人們的心中,我愛端午節,更愛家鄉別具特色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在這樣陣陣的兒歌聲中我們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可多得很呢!包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薰艾葉,喝雄黃酒,在手上腳上綁上五彩繩,聽說是爲了辟邪的。

糉子是家家戶戶過節必不可少的吃食。每年外婆在包糉子前,總是先將糉葉泡上很長時間,然後再煮上一天。裹糉子時先取三片泡好的糉葉,給圍成圓錐形,然後放入已經洗好的糯米,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放紅糖、蜜棗、紅豆等,最後用棉線捆起來,一個個玲瓏可愛的糉子就誕生啦!

接下來就該煮糉子了。揭開鍋蓋,香味瀰漫了整間屋子,解開棉繩,一個個熱氣騰騰的糉子像是一個個剛睡醒的小姑娘一樣,臉蛋紅撲撲的。再看看那一粒粒飽滿的糯米,就像鑽石一樣散發着它的光芒,讓人心裏像貓抓了一樣,好想嚐嚐它的味道可又怕破壞它那美好的形象。

糉子可是大有來頭呢,以前愛國詩人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他不忍自己的祖國被欺凌,便在五月五日投江自盡。人們怕屈原忍飢挨餓,於是每年的五月五日便把米團丟在江裏,可是全被魚蝦吃了去,後來人們想到了用糉葉去包住然後投入江中,因此就有了糉子。

爲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江的日子定爲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4

“龍頭舴艋吳兒競”,這句詩描寫了激烈的賽龍舟場景,而龍舟,只是端午節衆多習俗之一,那麼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呢?

包糉子

糉子,可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美食。傳說糉子是屈原投江之後,百姓爲了紀念他,不讓他的屍體被魚類啃食,從而製作出來餵給江裏的魚類的。而現在,糉子已成了我們的日常食物。製作糉子需把餡先準備好,用糯米將一塊餡料裹起來,用糉葉包上,做成三菱錐的形狀,一個糉子就做好了。接着,把做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不一會兒,一縷縷白氣從鍋裏冒了出來,打開一聞,香氣撲面而來,把糉子一個個拿出來,慢慢剝開糉葉,黃黃的糯米便露了出來。咬上一口,糯米鹹鹹的,餡的味道和糯米的交織在一起,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十分好吃!

賽龍舟

除了吃糉子,賽龍舟的熱鬧場面也令人難忘。江上,一支支龍舟隊伍齊頭並進,每一個划龍舟的人都彎下腰,快速地划着槳,也許太過用力,他們神態猙獰,面部扭曲,鼓足了勁地向前劃去。在兩岸,觀衆們都在爲划船的人加油鼓勵,歡呼聲響徹雲霄。在龍舟的船尾上架着一口大鼓,一個人拼命地敲打着大鼓,發出“咚咚咚”的聲音,鼓舞着勇士們齊心使勁!終於,一身紅的龍舟加快了速度,超越了所有的龍舟,奪得了桂冠。

端午,既給人以美味的享受,又給人以視聽之娛悅。朋友,你們的端午又如何呢?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每聽到這首兒歌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了。

端午節這天不僅要賽龍舟,而且要吃糉子。聽奶奶說,端午節流傳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官員,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所提出的意見沒有被採納,最終國家要滅亡了,屈原就選擇了跳江自盡,老百姓爲了不讓魚兒吃掉它的身軀,每年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扔糉子到江裏,還要賽龍舟,之後並將這天命名爲端午節。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正在包着糉子。我迫不及待地圍在媽媽的身旁,拉扯着她的衣袖:“媽媽,什麼時候才能吃上熱乎的糉子啊?你看我的肚子都餓得咕咕叫了!”“我看你不是餓了吧,你是不是饞糉子啦?放心,一會兒就能包好了。”媽媽回答了我的話語,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拿出三片糉葉疊在一起,手再一轉,圍成了一個小漏斗的形狀,然後剛把米放進去。哈,如此簡單!可好景不長,糯米們太頑皮,不聽話,竟然跑出來了。“咦,怎麼漏了?”我自言自語。媽媽在一旁默不作聲,專心地包糉子。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我沒有圈好,糯米餡兒從洞口“溜走了”。

糉子包好了,我就開始圍在鍋邊,時間就好像烏龜一樣慢慢地爬着。“我忍不住問了媽媽什麼時候纔好呀!”“時間還早呢!”聽到這句漂浮不定的話語,我的心“涼”了”。

終於,糉子煮好了,香氣迎面而來,撕開糉葉,咬上一大口甜甜的紅棗的氣味拂過齒間,真是滿足!

端午節匆匆溜去,但節日的氣氛仍然還在。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6

端午節的糉子最好吃,端午節的艾葉最芳香。

每到五月初五端午節,媽媽的公司就會發一些各式各樣的糉子,有豆沙糉,有蛋黃糉,有板栗糉……可我和爸爸最喜歡的還是奶奶幫我們親手包的肉糉。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糉葉,輕輕地縱橫交錯捲起,使糉葉長出一雙“長耳朵”,倒過來像一隻三角形的小兔子,再向小兔子的身體倒滿糯米,中間放上一塊肉,然後用兩隻“長耳朵”封上缺口,用五顏六色糉繩把糉子五花大綁,一個漂亮的糉子完成了。最後放在“汗蒸房”蒸上一會兒,等它蒸熟後,我便迫不及待地解開糉繩,輕輕地剝開綠油油的糉葉,露出乳白色的糯米,一股糉香味撲鼻而來。輕輕咬一口,又香又糯的味道涌上心頭,沁人心脾。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那爲什麼會有這樣習俗呢?因爲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叫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合抗秦,卻遭到了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農歷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而死。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異常悲哀,紛紛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有些人則往江裏扔糉子,說是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於是端午節就有了吃糉子和賽龍舟的習俗。

這就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7

我的家鄉在寶雞,在過端午節時,我們這邊過端午的習俗可多了: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草,包香包……

我家裏的香包不是買的,而是奶奶親手做的。我們先去街上買一些好看的布料,再精挑細選些裏面的香料:有幹玫瑰,薰衣草,幹艾葉……回到家,我坐在一旁一邊吃着糉子,一邊看着奶奶做香包,還不停的催奶奶做快點,快點,再快點;只見奶奶左手一揮,右手一擡,一氣呵成。我一瞧,有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元寶的,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還有讓我一口氣也答不上來是什麼形狀的香包,總之,各色各樣,五花八門的。

“做完了!”我一看,驚歎道:“啊!奶奶你的手好巧呀簡直就是一位能工巧匠”,說着我就一把奪起奶奶手裏的一個精緻的香包,笑盈盈的說道:“奶奶,這個我戴一會哈!”奶奶滿臉笑容的說:“好,好,馬上下午了,我們一起去看賽龍舟吧!”

說着我們便一起出門了,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公園的河對岸,只見一大羣人在喊:“加油,加油!”,我也瞎起鬨地大喊:“加油,加油!”岸上鑼鼓喧天,吆喝聲四起,只見一艘艘裝有龍頭龍尾的綵船上的鼓手們揮舞鼓棒,鏍手們敲個不停,拼命讓自己的龍船追上前者,好不熱鬧!

聽媽媽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第一大詩人屈原的,據說他在陰曆五月五日這天投江自沉,賽龍舟是爲了憑弔他,糉子是爲了祭奠他的'。

端午這一天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樂趣,已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8

端午節,是小孩子們一年裏最開心的時間。因爲在這天孩子們都能吃到美味的糉子。

說到糉子我不禁想起了那個端午節。

那天早上奶奶早早就把我叫了起來,說要帶我去菜市場買今天做糉子的食材。

我不解地問:“糉子?什麼糉子啊!”

奶奶說:“當然要包糉子了,今天可是端午節啊”

“哦!”我恍然大悟,纔想起來昨天是我主動求奶奶帶我去買包糉子的材料。

想到這,我趕緊穿好衣服跟着奶奶出門了,因爲今天要買食材的可不止我們一家,搶不搶得到還不一定呢!

很快我們就到了菜市場,我探着頭望了望。果然,裏面擠滿了人。

首先我們要先去賣豬肉的肉店,因爲人太多排了好久纔到我們。但是接下來的一幕卻讓我看呆了,只見50元的豬肉竟被奶奶30元就搞定了。

隨後我們又去了米店,做糉子的米。可不是一般的米,是經過特殊處理的糯米。這種米呈棕色聞起來有一種酒的香味,吃起來也別具一番風味。而且我們在去米店的路上剛好遇到了賣裹着糉子的葉子,這樣一來食材就準備完畢了。開始包糉子了。奶奶先是把買來的肉切成小塊。一旁的我也沒閒着,我把買來包糉子的葉子折成一個三角形,但是它的一面必須留一個口子好放豬肉和米。沒過一會兒我們就把糉子包好了。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端午節可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9

我的家鄉在萍鄉。哪裏有許許多多的節日,有中秋節,清明節,國慶節……可是最令我難以忘懷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

在端午節前夕,我們家準備好葦葉、新鮮的肉、紅豆、綠豆還有那糯米。到了下午,我和爸爸去採艾葉,準備明天插在門上。

端午節到了,我們把昨天準備好的食材全部搬上桌。別小看了這些小小的糉子,想要包好它們,可不是這麼容易的。開始包了,爸爸拿了片葦葉,然後,爸爸放了肉的糯米放在了葦葉上,之後再小心翼翼的用葦葉一下下地把糯米裹了起來,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也跟着學,結果,弄得滿手黏糊糊的,不過也勉勉強強做了幾個。我們做了很多個糉子,奶奶把包好的糉子都放到鍋裏去蒸。過了幾十分鐘,那鍋蓋上已經有了好多晶瑩剔透的水蒸氣了。終於,糉子蒸好了。一股糉香和肉香的味道撲鼻而來,我就像餓虎撲食一般,拿起一個就趕緊剝開葦葉,可是,這糉子是剛蒸出來的,燙得要命,那糉子就在我的手中翻滾來翻滾去,像一個小孩在我手上活蹦亂跳的。還是媽媽把這個燙得要命的糉子拿走的。媽媽讓我等幾分鐘再吃,我按耐不住,等一會就問好了沒,真是度秒如年啊!終於可以吃了,我狼吞虎嚥的拿起一個糉子剝着吃,嚐到自己做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接下來,我和爸爸媽媽還去看了龍舟比賽,撒了雄黃酒。

這次的端午節將會成爲我記憶中一道閃亮的光!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10

端午節,也就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家鄉的端午節比哪個地方的端午節都有意思,有趣味。

我的家鄉是臨朐,在臨朐過端午節,首先就是買或者親手做有關端午節的小香囊類的飾品了。這不,在端午節的前幾天裏,街頭巷尾就擠滿了小販,有賣五彩繩的,有賣龍風箏的,還有賣香囊的,還有推着糉子出來賣的。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各式的香囊了,這小玩意兒,是把艾草、硃砂等縫進一個花花綠綠的小荷包裏,它可以戴在身上,也可以掛在房間裏,民間說這樣可以驅邪。而且它小巧可愛,孩子們見了,喜歡的不得了,不一會兒,身上就掛了一個,大人們身後的攤主也是眉開眼笑的數着手中的錢。

家鄉過端午節,吃糉子是必不可少的儀式感。在端午節的前一兩天,人們就擠進超市,挑選着不同口味的糉子。最常見的糉子是紅棗的,八寶的,個頭有大有小,也有些家庭還是會自己包糉子,這樣會更有節日的氣氛呢。

記得上幼兒園時,在一次端午節時老師們就教我們學包糉子,邊包還邊講端午節的來歷——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從那以後,一提起糉子,我就會想起愛國詩人屈原與他一生的偉大事蹟。

除了吃糉子,家鄉的端午節還在門口掛艾草驅蟲辟邪、舉辦各種活動等。這些習俗都顯出家鄉過端午節的氛圍。

在我心中,臨朐的端午節就是最有趣的,或許小城裏有着不及大都市的繁華與盛情,但也別有一番鄉情風味。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11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了那一天,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會掛上新鮮的艾草,然後再煮上一大鍋的糉子,那糉子的香味撲鼻而來,把你的口水一下子就勾了出來。

我問媽媽:“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和掛艾草呢?”媽媽回答說:“這個本來是古代夏季一個祛除瘟疫的節日,後來相傳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因楚國被奸人所毀所以也在這一日投汨羅江自盡,老百姓害怕魚蝦咬他的屍體,就用楝樹葉包飯投入江中,由此發展成了糉子。後來,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他。”媽媽又說到,“不但有這些風俗,在農村還要給小孩子穿上繡了五毒的小肚兜來祛病驅毒。”“不僅如此,在聽說屈原投江自盡之後,當地百姓馬上划船撈救。可一直找到洞庭湖,都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下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洞庭湖。後來大家爲了寄託哀思,盪舟於江河之上,此後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我聽後恍然大悟,心想:原來端午節還有這麼多習俗啊!這些習俗又有那麼多他們自己的故事與來歷!

於是,這個節日便漸漸有了豐富的強烈愛國主義色彩,成爲了一個蘊含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節日。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12

一到端午節,滿眼看到的就是賣糉子的廣告——什麼“糉禮相送”與其送什麼糉禮,不如買一些糉葉,再買一些糯米和蜂蜜自己蒸,要在乾脆些,找個回族糉子攤解決了就是,比“糉禮”好吃多了。

比之毫無新意,一年比一年難吃的糉子,其他習俗就有趣多了。

端午節據說是屈原抱着石頭,躍下汨羅江的日子,附近的漁民聞之很悲痛,就把糯米糰子扔入江中,讓魚吃。當然,現在沒人會傻到往河裏扔糉子,除了吃糉子外,還要賽龍舟,比賽驚心動魄。

在整齊劃一的口號聲,與龍舟帶起的漣漪中,我彷彿看到龍舟隊員們佈滿汗水的臉龐,和渴求勝利的目光,聽到他們粗重的喘息,和其中蘊含的堅持不懈。隊員們齊心協力,使出吃奶的勁兒划動船將,在一艘艘箭一般在水面穿梭的龍舟間,我彷彿聽到龍舟隊員們急迫的心聲:快,快,快!

端午節不但要賽龍舟,還要折柳插在門邊,在清早的晨光下,摘下尚餘露水的柳枝,這件事聽上去很有詩意,但是想要摘上有露水的——只怕難啊!

還要系紅繩,紅繩一端繫着一些可以辟邪或看起來好看的飾物:玉,十二生肖,幾何圖案,動物頭像……

端午節習俗很多,我只說這幾樣吧。

端午節會放一天假,放完後,人們會重新緊張起來,等待下一個愉快假期來臨。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13

每當我想起香甜可口的糉子,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

每年端午節前夕,我都會和姐姐一起上野外去採艾草。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能夠驅蚊鎮邪避災。聞一聞那清香的艾草,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上野外去採一籃艾草,同時也採下一籃的快樂。媽媽還會用艾葉給我們煮好多好多的鴨蛋,據說,這鴨蛋小孩吃了可以不咳嗽。

端午節不光插艾草,還要吃糉子。媽媽從街上把糉葉買回來,用水泡着,備用。而糉子的餡一般都是糯米,配上蜜棗,媽媽和奶奶一陣忙碌之後,一個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蒸好的糉子如果再撒上白糖,味道可好吃了,香香甜甜的,還散發着糉葉的清香。

長大以後才知道,原來吃糉子的習俗和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據說,屈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國家滅亡,就抱着石頭投入了汨羅江,人民爲了不讓水裏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包糉子投入江裏。後來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就留下包糉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習俗。

但我們的村裏並沒有賽龍舟的活動,鄰村卻每年都舉辦熱鬧無比的賽龍舟。

早上,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上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整裝待發,選手們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鳴,各支隊伍你追我趕,隊員們,奮力追趕,岸上的吶喊聲、炮聲……震耳欲聾……那情景真是熱鬧非凡。

家鄉的端午節真有趣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14

糉葉香隨着農曆五月初五龍舟打鼓聲響起,飄入高州千家萬戶中。

說起端午節,我們那裏更喜歡叫它龍舟節,但在鄉下地方,也鮮有條件賽龍舟。我記得我們那邊有一首每個孩子都會用家鄉話唱的歌謠:騰騰轉,菊花園,炒米餅,糯米餈,五月初五龍舟節呀,阿媽帶我睇龍船,我唔睇,我去睇雞仔……小孩都是在這樣的歌謠中,迎來一個又一個的龍舟節。

每年在端午節前一天晚上,媽媽就會泡上一盆糯米,爲第二天早上包糉子做準備。一般都是姐姐和媽媽一起包,我和弟弟在一旁看。我們的糉子是四角型的,有兩種味道。一種是鹼水糉,呈金黃色的,有種淡淡的清香。另一種是鹹香糉,主要材料是以綠豆、瘦肉、鹹蛋爲主,味道醇香濃厚。

除了包糉子,端午節還有吃荔枝,喝艾酒,洗艾水澡的習俗。當天一大早,奶奶已經把刷牙的水準備好了,上面還飄着幾片艾葉;到了正午十二點,奶奶就會到田野山溝的一些地方,找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大大一摞,夾雜些艾葉,放進竈房裏煮水給我們洗澡,傳說會洗去一個人身上污穢,讓人精神氣爽。爺爺奶奶還會在端午前一個星期釀艾酒,讓每個人在節日都能喝上一點,每次我都迫不及待的叫着“我要喝,我要喝!”因爲味兒是甜甜的,連我們小孩都很喜歡,總會和大人們爭着喝呢!

說着說着,彷彿又飄來了那過節的快樂和那濃郁的糉香……我愛我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15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節日的習俗豐富多彩: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清明節吃清明團……而到了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吃糉子。

每逢端午節那日,我們要賽龍舟、吃糉子,吃鹹鴨蛋、掛艾草……習俗多種多樣,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吃糉子和賽龍舟了。

關於端午節吃糉子,還有一個故事:在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當初他因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投入汨羅江中,人們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糉子扔進江裏,希望他們吃糉子,而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在端午節裹糉子、吃糉子。

糉子不僅來歷奇異,而且糉子的種類,也有很多,有鹹蛋黃醬肉糉、棗泥糉、紅豆沙糉、綠豆糉……種類繁多,令人垂涎三尺。眼花繚亂的糉子,個個都是我的最愛。

吃完香噴噴的糉子,我們就會趕去西溪溼地看龍舟比賽。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興奮。

龍舟賽開始了,舵手們意氣奮發,隨着鼓手擊打出富有節奏的激越鼓聲,划船的姿勢整齊有力,小舟如離弦之箭飛速向前,兩岸擠滿了觀衆,吶喊聲如同響雷一般,熱鬧的氣氛頓時漲到了最高潮。我興奮地跳了起來。陶醉在龍舟賽的比拼中…端午節,一個熱鬧的節日,一個蘊涵着豐富民主文化的節日,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16

“五月榴花妖豔拱,欲養花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糉。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這不正是濃郁溫馨的端午節場景嗎?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午節、午日節、五月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大街上到處中野飄香,糉子的腥味撲鼻而來。到了家裏,我看到奶奶準備了一大盆香嫩糯米,還沒開始包,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吃。奶奶一手拿着糉葉,一手拿着勺子,匙了一大口糯米,放進一個捲成三角體的棕葉裏,再用手指壓一壓,用繩子一綁,一個完美的糉子包好了,我沒想到男人的雙手是那麼的靈巧。

等到糉子蒸好了,打開鍋蓋,一個又大又秀的糉子呈現在我的眼前。我迫不及待的剪開,猛地咬了一大口,味道好極了,我一口氣吃了好幾個。

吃完了糉子,我們去看划龍舟。河邊人山人海,人聲鼎沸,還沒有看到龍舟,就震撼到了我。我擠進人羣,鼓聲地動山搖,划龍舟的人樂在其中,船槳在水裏整齊的划着,翻起潔白的浪花,像一個美麗的姑娘,穿着雪白的連衣裙在河上跳舞,是那樣的婀娜多姿,那樣華麗無比。

黃昏時分,划龍舟的人上岸了,紫色的星雲懸掛在天空,讓人不禁聯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殺的情景,讓人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和讚頌!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17

屈原奸人所害,在流放,在途中,聽到了楚懷玉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在我們家鄉端午節要包糉子,用糯米和紅豆混合在一起,再撒上鹽和白糖融合在一起。有兩種口味,一種是鹹口的,另一種是甜口的,先拿出糉葉,將混合好的糯米放在糉葉上,然後包起來,下鍋煮。煮的時候,鍋裏的水熱氣騰騰的,鍋中水不停地抽搐着,發了瘋似地你擁我擠,當水開後,將糉子扔下鍋裏,糉子在鍋中泡着熱水澡,看着正在泡熱水澡的糉子,我黏着媽媽,拉住她的圍裙,迫切地問:“好了嗎?好了嗎?我都“餓”死了!”媽媽特別無奈,只好把手機給我還讓我玩一會兒,做好了時會馬上叫我。說着便將我趕走。

我拿起手機走進院子外,將手機放在獨凳上,拿起一根樹枝在泥土裏畫畫,我畫着畫着扔下了樹枝又去問媽媽好了嗎?這次終於煮“乾淨”了。我拿起一捆來到廚房爲它解衣。撥開了衣服,看着它鮮黃的臉蛋我一口咬下去。紅豆立馬脫下了防彈衣。軟綿綿地在嘴巴里綻放出了棉花。

吃完糉子我媽又把糉子皮洗乾淨做成了一個我也不知道叫什麼的小玩意,這個東西圍繞着祭龍,祈福,攘災的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宰的願望。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18

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因爲它可以吃糉子,划龍舟,端午節還有一個由來,讓我來告訴你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人非常愛自己國家詩人,他就是屈原,因爲當時被小人陷害,後來,國家被別的國家佔領了,他悲痛不已,抱起一塊石頭跳進來汨羅江裏,人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包了許多的各種各樣的糉子,扔進江裏希望魚兒吃了糉子以後,不要在吃屈原的屍體,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人們把那天定爲端午節,以表示紀念。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我非常喜歡吃糉子,我最喜歡吃的糉子是水晶糉子和蜜棗糉,那滋味,別提多美味,這是奶奶端上了一盆糉子,就有我最喜歡吃的水晶糉子,透明的外殼,裏面的餡格外醒目,我已聞到香味,我就已經開始留口水了,我二話不說,一個箭步衝上去,一個回首掏,拿起一個糉子就開吃,呀,真香。

那麼好吃的水晶糉子,我也要做幾個,我先把白芸豆用熱水泡一個晚上,在拿出,去皮,在用冷水泡,在高壓鍋煮30分鐘,盛出後加糖攪拌,在到入油攪拌,再放入各種各樣的果醬。把紫薯和牛奶攪拌,再到入水晶粉和100g的水,在煮30分鐘,到入麥芽糖漿,在加入100g的水,攪拌,在到入水晶水,就是水晶面,在蒸30分鐘。將餡捲成球形包在水晶面裏,在用葉子包起來,放進冰箱裏放4小時,看,這就是水晶糉子,呀,真香。

我喜歡端午節,我喜歡吃糉子!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推薦19

在宛如浩瀚星河般的茫茫歷史中,誕生了許多意義各不相同的傳統節日,有些節日甚至流傳了千百年之久,端午節便是其中之一。“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同一個節日,在各地的風俗也不同,在座的各位想知道我們鐵嶺人是怎樣過端午節的嗎?請各位聽我慢慢道來。

在鐵嶺過端午節,最常見的活動便是吃糉子、掛紙葫蘆、系五彩繩、吃茶葉蛋、插艾蒿。

每當端午將至,一些店鋪和街邊小攤上便會出現糉子的身影,什麼紅棗糉子、芝麻火腿糉子、板栗花生糉、紅豆或綠豆糉子……口味特多,琳琅滿目。

雖然街上賣糉子的店鋪很多,但是依然有一些人家保留着自己家做糉子的習慣。先把糯米放到水裏,泡個三四天。時間到後將糯米淘出,然後取出兩片糉葉,將其扭成尖角奮鬥狀,填入適當的糯米和食材,再把做好的奮鬥蓋子扣上,紮上繩子,丟下鍋裏煮半個小時,便完工了。

伴着糉子的交響曲,還會出現一些掛着許多五彩繩和紙葫蘆的小推車,車上的紙葫蘆顏色各異,五彩繩五花八門,做的一個比一個精緻,一個比一個美觀,讓人移不開眼。

茶葉有掃除瘟疫,祈福納吉的作用,所以端午節這天還要吃茶葉蛋;艾蒿也有避邪驅瘟、帶來好運的寓意,所以家家戶戶在端午節當天把艾蒿掛在大門上,以驅邪迎吉。

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天更是人們之間互相贈送美好祝福的日子,願習俗之火代代相傳,永不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