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忽略故事背後的心酸九年級作文

古詩,是我們中國獨有的財產,但是很多人把古詩當做考試的工具,或者說是爲了背詩而背詩,味同嚼蠟,根本忘掉了古詩的存在是因爲什麼,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聊聊,古詩的魅力

那些被忽略故事背後的心酸九年級作文

唐朝,是唐詩最爲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有許多唐詩名家。而我在唐朝的歷史當中,最喜歡的詩人便是李白了。

李白,子太白,號青蓮居士。愛遊山玩水,有很多經典的古詩都是在他的旅遊路中或是在風景處有感而發而創造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我小時候的偶像也是李白,從小我便仰慕他,讀他的詩,看他的書,關於他的故事,我幾乎都沒有落下。

我知道,李白他愛喝酒,而且一喝就是好幾杯,有很多的詩都是在他喝酒時創造的,遇到美麗的風景,總愛坐下隨便喝上兩杯。喝着小酒,吃着小菜,在吟上幾句詩,快樂似神仙。

李白不喜歡被約束,他愛自由自在,享受着在世間的快樂,李白也愛寫詩,他的一生很忐忑,從最開始的沒人賞識,到最後被譽爲“詩仙”可見有多下功夫。

李白的一生絕大部分都在漫遊中度過,遊歷了大半個中國。

二十歲時隻身出川,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遊歷。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李白不願應試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華,通過他人舉薦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賞識。他曾給當朝名士韓荊州寫過一篇《與韓荊州書》,以此自薦,但未得回覆。

直到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氣爲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亂髮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一生可見無比的忐忑,但是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也是因爲這種品質,也是古詩的魅力之一。

古詩,是我們中國的文化,有絢麗如彩虹般的,有夢幻如魔術般的,有峻峭如高峯般,如果我們懷着一顆平靜的心去細細體味,就會沉醉其中,沉醉於那美妙的古詩中。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國土遭元軍蹂躪,山河破碎,南宋王朝在元軍的攻逼下岌岌可危,如今部下將士犧牲殆盡,親人被元軍俘虜,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敵軍,猶如風雨吹打的.浮萍,無所依託他想從而扭轉局面。如今路過了伶仃洋,觸景生情,詩人忠貞報國,卻眼看大好河山淪入敵手,痛苦和悲憤是難以名狀的。最終,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己命運作出了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以死明志,以死報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風勁吹,雪花飛舞,忽然間宛如春風一夜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鬥豔盛開,一向迎風招展的紅旗卻硬硬的垂落着,不能翻動,旗上的冰凌何等厚重,天氣如此寒冷,一切都顯示這是一個冰天雪地的世界。詩人和朋友分別時從轅門一直送到輪臺東門,真是依依不捨,“去時雪滿天山路,”只見白茫茫一片,路也看不見,這一路可怎麼走啊!

古詩,是絢麗的,是夢幻的,是深厚的,令人沉醉其中,無盡的沉醉...這些文化,是我們中國獨一無二的,我們不應該讓他們成爲歷史上的遺憾,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對古詩報以珍重的態度,領悟古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