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生活作文(4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所謂生活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所謂生活作文(4篇)

所謂生活作文1

轉眼就大四了,這幾年我學會隱忍和避讓,也學會爭取和主動,同學說我爲人圓滑,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因爲知道自己那呆笨的大腦耍不來那些高超的手段,也就懶得計較,沒有計較自然就沒有太多茅盾和爭端。

呵呵......說來好笑,今天說了句話有些笑點,上課時,老師講到一句,根據人的慾望......我順口接,老師,別用慾望這個詞咯,我們只有需求沒有慾望。同學都笑我,回過頭想想,慾望和需求是可以理解成不同意思,需求的涵義確是我們作爲生存下去的必需,例如餓了吃飯,累了睡覺。而慾望則是建立在滿足需求之上的一種精神追求。簡而言之,我是個沒有追求的人。

周圍的人,包括一些貼心的朋友總是說我是好強的人,永遠追求一些完美的事情。可我自己知道我的行動永遠都是停留在思想裏面。我也不知道爲何那些想法剛在大腦裏出生就夭折了,細細想想,不禁宛然,原來我還是個膽小鬼。雖然不提倡,但也確實這樣,大學是個盛產浪漫愛情的沃土,閨友問我,條件還可以的我爲何到現在都沒有戀愛。我總無言,也許這就是我膽小最直接的反映。而現在不得不面臨畢業的我開始思考,害怕失敗的我在這個激烈的社會該何去何從?我不禁茫然......

也許在別人看來我有鮮明的喜好與厭惡,我總強調自己的原則,卻發現是那些我自以爲是的原則將自己孤立在現實之外,記得一位成功人士說過,不思進取就會被社會淘汰。我不想被淘汰,我不希望自己是大自然法則的犧牲者,是一羣成功優質品之外的劣質品。我害怕失敗沒錯,可也害怕承認自己的失敗,什麼也不做的失敗將會伴隨着後悔盤旋在我一輩子的人生裏。

這些話,以前的我一定會寫在自己的`空間,期望着朋友三言兩語的安慰與開導,而現在,我寫在一個誰也不認識我的地方,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慰與開導,因爲我今天對別人說:自己的事自己解決,沒有人會陪你一輩子。也許學會情緒的調整和控制也是我將來生活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最近思考着這些事,這些只能自己解決的問題,雖然躁動不安,但卻不是不能解決的事,走一步看一步的生活態度也許該改變了,該是時候嘗試勇敢,嘗試失敗,面對滿是缺點的自己了。

所謂生活作文2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揹着書包,踏着不怎麼自信的腳步,低着頭走過空蕩蕩的大街,坐上汽車,而車上的人很少,在轟隆隆聲中,望着窗外發呆,直到汽車到站了,再迷迷糊糊地下車。

沉重的腳步拖着疲倦的身體慢慢地往家裏走,腦袋裏的雜七雜八的東西脹得讓我頭痛,在作業面前,我只想睡覺。可是我不得不做。W和Y的背都有點彎,儘管上課時同學們有時都沒有坐端正,但W,整天都是那種樣子而Y是在體檢時,醫生說的。我也快跟她們一樣了,因爲我的耐力不強,而且我的視力在慢慢的下降。是太累了嗎?或許是個壞習慣。但腰彎下來確實要舒服。想着一個戴着眼鏡,彎着腰的國中生走過大街,人們會怎麼想,這跟一個老人家有什麼區別?很快要生地會考了,發現有些同學都在努力背書,而老師上課提的問題有些時候竟答不出來,都是以前學過的。心裏免不了一陣悲涼。自己開始懶惰了,注意力也不怎麼集中,想着6月份的考試,我會不會粗心,要是……那麼可能實現不了和H的約定了,我不想做一個言而無信的人,可是現實不得不讓我懷疑自己。

痛苦。可是分數真的很重要嗎?難道不能不是排名靠前的而進好學校嗎?難道不能付出了努力只爲快樂嗎?是。至少現在是的。因爲考試是要看分數的。因爲錄取學生是看排名的,排名也代表着你的分數。因爲最後的結果是別人承認你是否努力過了的。因爲八年級了。因爲沒別的路好走了。因爲我的能力是改變不了現狀的。週末爲了我的未來,不得不奔波在外。呼吸着城市裏公交車排出來的廢氣,戴着眼鏡看着大街上走過的行人,哪個不是爲自己美好生活而奔波勞碌着。也許還是媽媽說得對,這個時代最幸福的是學生。

每天的日子一成不變,日日都少不了三頓飯。還有學習。不能再想太多的事。因爲還有事情等着我去做,很多很多。但我不能理解是,爲什麼有那麼多的事情明知道我們不願意做,卻還要固執的要求認爲非做不可。唯一想出的答案是我們沒有選擇,我們無可奈何。這就是所謂的生活。

所謂生活作文3

刻意去避開這個城市的繁華,避開不想面對的人和事。於是在白天拉上窗簾帶着耳機睡覺,在晚上睜着眼睛看着窗外興奮得不行。

這種顛倒的生活正是我現在所經歷的。

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打開QQ,看着別人的聊天記錄,與我無關,還是一頁頁認真地翻過。然後和閨蜜聊天,漫無目的天馬行空地你一句我一句,在聊累了的時候各自以“晚安”匆匆結尾,然後下線,吃飯,睡覺。

會下很多很多的小說,躺在牀上一本一本的看,半夜裏哭得死去活來,還是捧着手機不放。女主說:“聽一首歌要聽到尾,走一段路要走到頭,念一個人要念到老,等一個人要等到底,愛一個人要愛到死。”爲了這句話,我又哭了多久。

和國中一個關係不錯的男生聊天,他說他一直追的女生成了別人的女朋友,可是他真的真的很喜歡她,現在他還是會在那個女生想到他時陪着她,儘管那個女生只是無聊的沒人陪。我不知道說什麼,只能安慰說你還沒遇到合適的人呢。他說你不會懂我的世界的,一個人有多難受。我發了句呵呵,沒了下文。

我沒和他說其實我懂的啊,一個人有多難受。沒有陪你在無聊時曬太陽的人,沒有會在和你聊天時從身後抱住你的人,沒有會在新年鐘聲敲響給你說很多很多真心話和你告白的人,沒有牽着你的手問你是否能一起走下去的人。其實還是個孤單自卑的小孩,只能選擇這樣的方式逃避現實。有時候會在夢裏遇見那個少年郎,卻只一眼,又消失在夢裏。

“只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這簡單的話語,需要巨大的勇氣,沒想過失去你,卻是在騙自己,遺憾你聽不到我唱的這首歌,多想唱給你。”很喜歡的一首歌,低沉溫暖的男性嗓音總能一次又一次讓我拾起那些似有似無的記憶碎片。很溫暖的感覺。一瞬間心裏滿足到爆棚。哈哈。

突然想到了寂寞的夜裏,那個坐在陽臺俯瞰整個城市的少年,他的眼裏有繁星點點和說不出的…落寞。我愛死了那樣安靜頹廢的少年,總覺得有一天他會讓全世界爲之驚歎。

等到天空泛起淡淡的魚肚白的顏色,城市就會醒過來了吧。

所謂生活作文4

人活在世上,總有一些自己的原則。每個人的準則或有異同,但都不外乎有關自由、理想、信仰。

準則,說白了也就是處事之道,這些準則大都源於生活,符合社會主流的觀念和具有時代的特徵。

在封建制時代,百姓想得是安居樂業,有田耕有地種;士族想得是鞏固地位,獲得好處;官員則是與今大體相同,只不過那時古人信奉忠君體國,所以纔有了碧血染玉階,屈原投身江水中,這些準則在民國時期仍有,曾聽聞國學大師王國維自沉未名湖,當時相當震驚,在離我那麼近的時代,有一個人願意以這種方式實現自己的生活準則。

在當今社會,因爲它的相對和平與富足,我們並不需要考慮三餐溫飽,所以所謂的生活準則更多的體現在待人接物上。人與人的交際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在人際交往中有一條底線,一些準則,是有很大幫助的。有的人落魄而居無定所,四海飄泊,但無論飄到哪一處,皆有朋友,他們可能相交於富貴仍能相扶相持於貧寒;他們也可能是志同道合,相見言歡。他的落腳處可能是竹編茅舍,也可能是玉堂瓊榭,他獲得更多的也許是精神上的滿足,而不是物質上的歸屬,他的生活準則可能是自由,高於理想且滿足於已擁有。可那樣的生活畢竟過於理想化,於我而言,不現實。

我是一個中學生,這是我的社會定位,我要履行作爲學生的責任和義務,這是我的準則之一。

我願意與人爲善,不想樹敵於己。我希望廣交朋友,不困於自身。我想要善待親人,感謝他們給予我的溫暖。

生活,實在是一個生動多彩的大課堂,你不可能不犯錯,但有機會可以彌補;你初進時什麼都迷迷糊糊,越學越明白,越學越老練,“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她並不指出你的錯誤,而是讓你自己在發現並反省。你會在一次次經驗教訓中成長,累積並修正自己生活的準則。

準則是一條線,它規範了每個人體的處事,並在時間的潮流中不斷變化着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