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事故》練習題及答案

  1.簡述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內容。

2016年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事故》練習題及答案

答:在進行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時,要全面、有序地進行識別,防止出現漏項,宜按廠址、總平面佈置、道路運輸、建構築物、生產工藝、物流、主要設備裝置、作業環境、安措施全管理等幾方面進行。

(1)廠址 從廠址的工程地質、地形地貌、水文、氣象條件、周圍環境、交通運輸條件、自然災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識別。

(2)總平面佈置 從功能分區、防火間距和安全間距、風向、建築物朝向、危險有害物質設施、動力設施(氧氣站、乙炔氣站、壓縮空氣站、鍋爐房、液化石油氣站等)、道路、貯運設施等方面進行分析、識別。

(3)道路及運輸 從運輸、裝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運輸和豎向交叉運輸等幾方面進行分析、識別。

(4)建構築物 分別從廠房和儲存物品庫房的生產火災危險性分類,耐火等級、結構、層數、佔地面積、防火間距、安全疏散等方面進行分析識別。

(5)工藝過程 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設計階段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對安全現狀綜合評價可針對行業和專業的特點及行業和專業制定的安全標準、規程進行分析、識別;根據典型的單元過程(單元操作)進行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

(6)生產設備、裝置 對於工藝設備可從高溫、低溫、高壓、腐蝕、振動、關鍵部位的備用設備、控制、操作、檢修和故障、失誤時的緊急異常情況等方面進行識別;對機械設備可從運動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條件、檢修作業、誤運轉和誤操作等方面進行識別;對電氣設備可從觸電、斷電、火災、爆炸、誤運轉和誤操作、靜電、雷電等方面進行識別;還應注意識別高處作業設備、特殊單體設備(如鍋爐房、乙炔站、氧氣站)等的危險、有害因素。

(7)作業環境 注意識別存在毒物、噪聲、振動、高溫、低溫、輻射、粉塵及其他有害因素的作業部位。

(8)安全管理措施 可以從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識別。

  2.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和分析方法有哪些?簡述其特點。

答: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和分析方法有三種,即:直觀經驗法、材料性質和生產條件分析法、系統安全分析方法。

(1)直觀經驗法 直觀經驗法包括對照經驗法、類比方法、專家評議法,適用於有可供參考先例,有以往經驗可以借鑑的危害辨識過程,不能應用在沒有可供參考先例的新系統中。對照經驗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缺點是容易受到分析人員的經驗、知識和佔有資料等方面的限制,可能出現遺漏;類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類似工程、作業條件的經驗和安全生產事故的統計資料來類推、分析評價對象的危險、危害因素,多用於危害因素和作業條件危險因素的辨識過程;專家評議法是集合了專家的經驗、知識和分析、推理能力,特別是對同類裝置進行類比分析、辨識危險有害因素的方法,對專家素質的要求較高。

(2)材料性質和生產條件分析法 瞭解生產或使用的材料性質是危險因素辨識的基礎,危險因素辨識中常用的'材料性質有毒性、生物退化性、氣味閾值、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穩定性、燃燒及爆炸特性的。在危險辨識時既要考慮正常生產過程,也要考慮生產非正常德情況,既要考慮到現時的情況,還要考慮過去和將來出現或可能出現的情況。

(3)系統安全分析方法 即應用系統安全工程評價方法的部分方法進行危害辨識。系統安全分析方法常用於複雜系統或沒有事故經驗的新開發系統,常用的系統安全分析方法有安全檢查表法(SCL)、預先危險性分析(PHA)等。

  3.簡述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工作程序。

答:(1)確定危險、危害因素的分佈 將危險、危害因素進行綜合歸納,得出系統中存在哪些種類危險、危害因素及其分佈狀況的綜合資料。

(2)確定危險、危害因素的內容 爲了有序、方便地進行分析,防止遺漏,宜按廠址、平面佈局、建(構)築物、物質、生產工藝及設備、輔助生產設施(包括公用工程)、作業環境危險幾部分,分別分析其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列表登記。

(3)確定傷害(危害)方式 傷害(危害)方式指對人體造成傷害、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壞的方式。例如機械傷害的擠壓、咬合、碰撞、剪切等,中毒的靶器官、生理功能異常、生理結構損傷形式(如黏膜糜爛、植物神經紊亂、窒息等),粉塵在肺泡內阻留、肺組織纖維化、肺組織癌變等。

(4)確定傷害(危害)途徑和範圍 大部分危險、危害因素是通過人體直接接觸造成傷害;爆炸是通過沖擊波、火焰、飛濺物體在一定空間範圍內造成傷害;毒物是通過直接接觸(呼吸道、食道、皮膚黏膜等)或一定區域內通過呼吸帶的空氣作用於人體;噪聲是通過一定距離的空氣損傷聽覺的。

(5)確定主要危險、危害因素 對導致事故發生條件的直接原因、誘導原因進行重點分析,從而爲確定評價目標、評價重點、劃分評價單元、選擇評價方法和採取控制措施計劃提供基礎。

(6)確定重大危險、危害因素 分析時要防止遺漏,特別是對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的危險、危害因素要給予特別的關注,不得忽略。不僅要分析正常生產運轉、操作時的危險、危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設備、裝置破壞及操作失誤可能產生嚴重後果的危險、危害因素。

  4.什麼是重大危險源?重大危險源辨識依據是什麼?

答: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於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

我國國家標準《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和關於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是辨識重大危險源的政策依據。

重大危險源辨識依據是物質的危險特性及其數量。單元內存在危險物質的數量根據處理物質種類的多少分爲以下兩種情況:

①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物質爲單一品種,則該物質的數量即爲單元內危險物質的總量,若等於或超過相應的臨界量,則定爲重大危險源。

②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標準規定,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物質爲多品種時,則按下式計算,若滿足下面公式。則定爲重大危險源。

≥1 式中:

——每種危險物質實際存在量;

——與各危險物質相對應的生產場所或儲存區的臨界量。

  5.重大危險源申報的依據是什麼?申報類型有哪些?

答:重大危險源的申報依據是《關於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重大危險源申報的類別爲:貯罐區(貯罐);庫區(庫);生產場所;壓力管道;鍋爐;壓力容器;煤礦(井工開採);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尾礦庫共9種。

  6.說明社區級、市級、省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所針對的事故影響範圍和需動用的應急救援力量的範圍。

答:(1)社區級 事故影響可擴大到公共區(社區),但可被該縣(市、區)或社區的力量,加上所涉及的工廠或工業部門的力量所控制。

(2)市級 事故影響範圍大,後果嚴重,或是發生在兩個縣或縣級市管轄區邊界上的事故。應急救援需動用地區的力量。

(3)省級 針對特大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特大危險品運輸事故以及屬省級特大事故隱患、省級重大危險源的省級事故應急預案。它可能是一種規模較大的災難事故,或可能是一種需要用事故發生地的城市或地區所沒有的特殊技術和設備進行處理的特殊事故,需用全省範圍內的力量來控制。

  7.應急預案的基本要素(基本內容)有哪些?說明其中“通告程序和報警系統”及“保護措施程序”的主要內容。

答:應急預案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10個方面:①組織機構及其職責;②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③通告程序和報警系統;④應急設備與設施;⑤能力與資源;⑥保護措施程序;⑦信息發佈與公衆教育;⑧事故後的恢復程序;⑨培訓與演練;⑩應急預案的維護。

明確每項計劃更新、維護的負責人;描述每年更新和修訂應急預案的方法;根據演練、檢測結果完善應急預案。

“通告程序和報警系統”的主要內容是:確定報警系統及程序;確定現場24小時的通告、報警方式(如電話、警報器等);確定24小時與政府主管部門的通訊、聯絡方式(便於應急指揮和疏散居民);密切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明確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明確向公衆報警的標準、方式、信號;明確應急反應指揮中心怎樣保證有關人員理解並對應急報警的反應。

“保護措施程序”的主要內容是:明確可授權發佈疏散居民指令的負責人;描述決定是否採取保護措施的程序;明確負責執行和核實疏散居民(包括通告、運輸、交通管制、警戒)的機構;描述對特殊設施和人羣(學校、幼兒園、殘疾人等)的安全保護措施;描述疏散居民的接收中心或避難場所;描述決定終止保護措施的方法。

  8.應急預案編制的依據是什麼?編制一般應急預案要經過哪幾個步驟?

答:應急預案的編制依據是:①現存重大危險源的數量和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制訂預案的重要依據;②預案還應依據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型、性質、影響範圍大小以及後果的嚴重程度等預測結果,並結合實際情況而擬定。

一般應急預案的編制步驟是:①成立預案編制小組;

②收集資料並進行初始評估;③

辨識危險源並評價風險;

④評價能力與資源;

⑤建立應急反應組織;⑥

選擇合適類型的應急計劃方案;

⑦⑦編制各級應急計劃。

  9.選擇題

(1)應急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四個階段:( )。

A.準備、預防、響應和恢復; B. 準備、響應、恢復和預防;

C. 準備、響應、預防和恢復; D. 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

E.預防、響應、準備和恢復

答案:D

(2)以下關於事故應急救援文件的說明,哪項是不正確的?( )

①一級文件—預案,說明應急管理政策、應急預案的目標、應急組織和責任等內容;

②二級文件—程序,對程序中的特定任務及某些行動細節進行說明,供應急組織內部人員或其他人使用;

③三級文件—指導書,說明某個行動的目的、職責、內容和範圍,目的是爲應急行動提供信息參考和行動指導;

④四級文件—應急行動的記錄,如通訊記錄、應急隊員進出事故危險區的記錄、向政府部門遞交報告的記錄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E. ①④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