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證書你還敢掛靠嗎

近日,住建部陸續通報多批掛靠人員,並禁止其三年內再註冊。今年來安全事故頻發,多地也專項清理整頓職業資格“掛證”現象。證書掛靠爲工程項目增加風險和隱患,你還敢掛證嗎?

一級建造師證書你還敢掛靠嗎


只要擁有一張含金量夠高的職業資格證書,不用上班就能輕輕鬆鬆賺錢,這在任何人看來都是個不小的誘惑。但是,這些證書爲什麼如此值錢?證書通過率不高和企業對證書需求量大,是最主要的原因。基於這些原因,“掛證”市場應運而生。

持證人、中介和企業三方形成了職業資格證書掛靠的利益鏈條。表面看起來,你有需求我有證件,雙方公平交易,僅此而已,但實際上,如果持證者將資格證掛靠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機構,將給其參與的工程項目增加風險和隱患。

類似例子有很多,2009年著名的“樓倒倒”事件中,上海的一棟竣工未交付使用的高樓整體倒塌,造成一人死亡,承接本次工程的上海衆欣建築有限公司,就是違規使用他人專業資質證書進行的投標;2014年底,北京市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體育館及宿舍樓工程工地發生坍塌,造成10人死亡,4人受傷,清華附中工程項目備案項目經理葉耀東,也是在被安排至另一家體育館工程擔任項目執行經理的情況下,仍然使用其項目經理資格參與清華附中工程招投標。

其實,對於“掛證”亂象,媒體並非首次曝光,相關部門也並非首次集中治理。2014年年底,央視曝光了建造師證書“掛靠”行爲,住建部連續發文通報了5起證書掛靠行爲,並撤銷職業主體的註冊職業資格,且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註冊,這種氣勢和力度堪稱罕見。但是,我們都明白,要徹底斬斷“掛證”背後的'利益鏈條,不能只靠一個部門的一陣風治理,而是要靠長期堅持的監管行動。

持證人、中介和企業三方通過職業資格“掛證”各取所需,犧牲的是工程質量和安全,最終爲此埋單的是老百姓。所以,相關部門要對房屋建築、市政基礎設施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項目管理人員嚴格實行備案制度,同時加強對工程項目現場施工、監理管理人員在崗履職情況的監督檢查,一旦發現“人證分離”、人員不到崗等現象,就要及時通報,嚴肅處理,提高企業的違規成本。

  相關閱讀》》》》

  掛靠會被取消嗎?

現在整個行業的建築企業。除了央企之外,基本所有的企業建造師數量都不達標。有至少95%的企業自己的建造師都不夠。如果真的建造師掛靠不存在了,那麼這些企業也不用招投標了,也不用接項目,就只能天天在家坐着了。所以,建造師掛靠會目前不會被取消。

市場對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等建築類專業持證人才求賢若渴,建造師成爲高薪優待“金飯碗”一族,催生考證熱持續升溫。人事考試中心統計表明,報名建造師考試的人數呈逐年遞增態勢;從2016年來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網上報名情況來看,在不少省市地區的報考熱度已直追公考。

與此同時,屢見不鮮的“扣證”,或遭遇違約“掛證不掛章”等等情況,爲廣大成功取得建造師證者敲響警鐘,獲得更多渠道平臺,找到更對口、心儀的企業與崗位,成爲切實且緊迫的需要。

身爲某建築公司人資部負責人的李先生告訴筆者:每年人事調整、人員流動與企業資質升級、承接項目等直接掛鉤,使得企業面臨不小的挑戰和壓力,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監理工程師等持證專才市場需求巨大,屬稀缺人才,通常不遺餘力以重金厚待招攬。建築企業想找到合適人才,大多還是通過專業招聘網站、獵頭公司與現場招聘會等途徑,但由建工行業的專業屬性決定,現招聘機構大多存在資源與服務能力的欠缺,人才與企業仍難真正實現有效對接,市場、企業對專業化、整合資源型與互動交流化的招聘平臺具有急迫需求,並寄予期望。

預防掛靠風險:

由於與企業簽訂的掛靠協議本身是違反政府部門的規定的,因此應屬於無效合同,不受法律保護。如此則企業出現任何違約行爲(如不按協議約定支付掛靠費用,不按協議的範圍或超出協議的範圍使用證書)時,建造師的約定利益將無法得到法律保護。建造師作爲個人本屬弱勢的一方,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是一項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專家認爲,最好的辦法是不掛靠,而是全職擔當項目經理,簽定勞動合同,與企業之間的關係由勞動合同法保護,其間可以提高與現有工作加上掛靠費用同等的待遇作爲出任項目經理的條件,以達到期望薪金,專家預測,建築獵頭以後可能轉型全職招聘。

但如果確實要掛靠,專家又建議大家尋找靠譜的企業,其管理制度相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可滿足安全施工的需要,這類企業掛靠風險較小,一般其與政府之間的關係較好,完全可以利用其關係迴避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可能的違規現象,比如項目經理不在崗等,註冊或者繼續教育等操作麻煩會少一些,降低掛靠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