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建築業企業資質會不會取消

所說的建築業企業資質,是指狹義的建築業企業(施工企業)。斗膽預測:建築業企業資質會不會取消,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年建築業企業資質會不會取消

今年住建部改革的力度是比較大的,特別是針對資質審批這一塊,見二連三的出臺政策“簡政放權”,比如,2016年10月1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過官方網正式發佈《關於簡化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部分指標的通知》(建市[2016]226號),該通知第一條明確提出:除各類別最低等級資質外,取消關於註冊建造師、中級以上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的指標考覈。從根本上剷除了資質對建造師等證書的需求。另外,網上近期熱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司於2016年11月24日發出“對取消8個工程設計專項資質徵求意見”的函,有些報紙就此還引申出中央編辦要求取消建築業、勘察設計、工程監理企業資質,認爲取消資質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對於取消資質,歡呼者有之,反對者有之,但更多的是觀看和質疑。筆者近期仔細閱讀了的各方面信息,並綜合各種因素斗膽預測判斷:中國的建築業企業資質將不會取消。

在這裏我先申明一下,我這裏所說的建築業企業資質,是指狹義的建築業企業(施工企業)。

1資質不會取消有三大因素

因素一:企業資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之一,只會完善,不會放棄

在計劃經濟時代,爲了有效進行建築質量的監督管理,國家參照了前蘇聯對建築工程的質量管理模式,即對建築企業設定相應條件,達到的即授予不同級別的資質,未授予資質的不准許進入建築市場。這個舉措在當時計劃經濟的年代是很有效的,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現在市場經濟發展了30多年了,原有的資質管理模式已經不太適合建築業的行業發展了,但歐美日也不是說對建築企業都不管的,他們雖然沒有資質,但對建築的承包商也是採取了許可證的制度,這個所謂的許可證制度,和中國工程企業的資質,其實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他們少了所謂的政府認定,多了保險公司的市場認定而已。

中國對於西方的工程管理經驗,肯定是選擇性的吸收,而不會全盤西化。比如從新世紀開始便引入了西方的建造師制度,並沒有全盤吸收,而是選擇和企業資質的雙重管理,這引發了非正常生產經營需要的個人和企業“掛證,借證”的問題,受人詬病。但最終肯定會找到解決的辦法,以突顯我國國家制度的優越性,畢竟,中國和西方的競爭是全方位的,有經濟方面的競爭,但更高層的其實是文化層面的意識形態的競爭,外來的經拿到本地肯定會有中國化的過程,否則就成了“全盤西化”,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素二:取消企業資質會影響整個建築生態

有些人想當然的把中國建築業發生的問題一股腦兒的推到企業資質身上,這個其實是片面和幼稚的,如果一下子就把資質取,那麼建築市場,那不是亂不亂的問題,而是成了無法操作的問題。

在法律層面,《建築法》、《招標投標法》、《合同法》、《安全生產法》等上位法都明確寫入了承接工程的施工企業必須要有相應的資質,在這些頂層法律沒有修改之前,住建部作爲國務院的一個部門,自行提出取消企業資質,這是不被允許的。同理,行政法規層面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部門規章層面的《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監督規定》、《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房屋建築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建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等也對承接企業的資質有明確的要求,這些法律法規要因爲取消資質推倒重來,也是幾乎99.9%的不可能。

在招投標層面,沒有資質,那工程有這麼多的類別,不同的企業做不同的活怎麼區分,這些企業沒有資質證書,就憑一張工商註冊證書去投標嗎?這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因素三:企業資質是約束企業行爲的有效手段

中國工程建設行業這幾年確實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把這些問題歸咎於資質是不合理的,相反,正是因爲有資質的存在,才讓這些從事工程的`企業有所忌憚。

比如,某個企業要是在工程中不加強管理,出現了嚴重的安全質量事故,那建設主管部門輕則可以讓其資質降級,重則取消其資質,把其清除出建築市場,再嚴重的,還可以會商公安等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最後一步的成本很高,但要對企業的資質進行管理,這個手段還是很有效的,要是沒有資質,怎麼約束企業?另外,雖然強調個人執業的責任沒錯,但從事工程行業,特別是施工階段,就憑几個註冊建造師個人負責是不行的,必須還要有一定的融資能力、工作經驗和施工機具機械,這些事情目前還只能是讓企業層面承擔責任,而不可能直接讓個人承擔責任。

當然,我說企業資質不會取消,並不是說企業的資質管理制度一層不變,相反的,企業資質管理雖然是建設工程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但因爲其發生了很多很多的問題,主管部門肯定會不停的改進,不停的發展,與時俱進。

2可能的改革方向

企業資質只會淡化,不會取消。我看了很多很多的官方資料,住建部沒有一個文件說要取消資質的,官方的說法是淡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資格。淡化和取消,那顯然是程度相差巨大的字眼,現在很多人一看取消企業資質就歡呼,那是因爲這些企業基本都是升級資質的失敗者,他們花費了很多的資金和精力,拼命搞資質,但都沒有成功,這些沒有成功的企業,基本都是舉雙手zan成取消企業資質的。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企業資質會一直存在。

資質會從行政認定轉移到數據和市場認定。原來在信息不發達的年代,企業申報資質只有通過紙面的方式進行,那麼這個申報資質基本是各個企業準備好了資料之後,法定代表人在申報文件上籤署上了爲申報資料的真實性負責的字就可以了,然後一班專家在北京的辦公室裏翻閱資料,他們認爲資料做得好的就給過,做得不好的,只能打回去不過重來。在那種方式下,對於一些有實力但資料做不好的企業,確實不太公平,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造假的行爲。但自從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上線以後,這個現象就會杜絕,企業造假行不通了,所有的數據都透明公開,一切都要以實力說話。筆者覺得大家恨的其實不是資質,其實是那些投機取巧,造假得利的企業及由此造成的不公平行爲,恨的是資質的審批方式。現在好了,一切都平臺上說話,少了人爲造假收益的可能,那麼大家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在浙江、安徽、甘肅等地,已經開始實行建築業企業資質申報“五個零”,即“申報零資料,受理零窗口,辦件零人工,領證零上門,歸檔零紙件”,但在這裏,並沒有出現評審零人工,也沒出現受理的時段是一季度一次還是一年一次等等。這就提醒了各個工程企業,雖然部裏一直強調淡化資質,但企業可不要淡化對資質的重視,而要更加重視的是,未來的資質會怎麼評定,怎麼確認,如果不瞭解其中的變化,那有可能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損失。

行業改革可能會合並減少部分資質,但留下的仍然需要資質管理。中國的建築工程行業的企業資質制度會一直執行,但資質的類別壓縮減少的可能性卻會很大,比如,目前的總承包資質有12項,其實還是有壓縮減少的空間的,專業承包資質也還有36項,這些過分的細微的專業劃分影響了建築企業的跨界發展,估計還會有一定壓縮,特級企業可能會約束更少,最終實現企業“大的更強,小的更精”的管理目標。另外,因爲中國工程建設各階段被劃分過細,被割裂的很厲害,代理造價企業,勘察設計企業,監理企業都屬於諮詢業的範疇,未來會不會被整合成大諮詢,施工企業會不會被整合成工程公司,讓其具有深化設計的能力,更加國際接軌。如果是這樣,那麼原有的這麼多類別的企業資質就會變成了大概念的諮詢資質或工程資質,以進一步減少因爲行政手段對企業發展造成的束縛,促進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3企業要重視資質管理更要重視實力提升

既然企業資質不會取消,只會淡化和變更評審方式。那企業該怎麼辦呢?

首先是要更加註重人才的培養。企業是由人組成的,人才是構成企業的核心要素,在原來的資質管理模式下,企業資質本身就有很大的市場價值,可以憑其收取管理費,但新企業的資質可能從原來的行政審批變成了你企業實力的動態展示。可能資質證書只有從業範圍,而沒有固定的資質等級,用戶只需掃一下你的二維碼,它就會告訴用戶,目前你查詢的企業現在屬於幾級。

對於“掛證”的企業,建議要適可而止,畢竟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現在“掛證”可能對企業沒有影響,但未來是不一定的,因爲這一切都是在誠信系統上記得清清楚楚的。如果管理部門發現你的企業因爲掛證獲益了,來處理一下也不是沒有可能。

其次是要儘可能地去收編優質包工頭。優質的包工頭雖然沒有法律名份,但很多是實力很強的老闆,施工企業應利用目前有利的時機,給包工頭和他們底下的核心技術人才、技工人才上社保,讓這些原來屬於社會的人,變成屬於企業的人,讓誠信系統自動判斷你的企業具有很強的人員實力,進而獲得更多投標機會。另外,因爲“營改增”等政策執行,國家鼓勵包工頭髮展爲職業項目經理的導向是明確的,各企業可因勢利導。

再後是各施工企業要比任何時候都要注重資質維護,並納入常態化管理。在原來的企業資質行政審批模式下,一般的企業資質更新週期爲五年,企業如果要增項、升級資質,可根據週期安排各部門實行大會戰策略,比如辦公室負責聯繫,人事部負責引人,經營部負責業績收集,等等。但新的企業資質管理模式可能會跟誠信系統無縫銜接、實時變化。因此,各企業的資質維護也要從原來的會戰模式變爲常態模式,設立資質管理部等常態管理部門,實現對企業人員、業績的實時更新,千萬不要因爲企業資質升級取消了對人員的要求,就忽視了對人員的管理,要知道,資質的標準、資質管理規定都沒有取消,哪天住建部真只在資質證書上印範圍,等級根據證書上的二維碼動態確定,然後投標根據動態掃出的等級確定准入,到那個時候,企業再想到彌補,或許已經來不及了。

看了以上的敘述,你應該已知道,雖然現在對取消企業資質討論的轟轟烈烈,但是筆者預測在可見的很多年,還是引入網友“月如鉤”先生的那句話,“取消企業資質,誰信誰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