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東大學聯考語文真題試卷及參考答案(完整版)

2017年大學聯考語文考試已結束,以下爲2017年大學聯考語文真題及參考答案(山東卷I)及參考答案。

2017年山東大學聯考語文真題試卷及參考答案(完整版)

  語文 2017年高三2017年山東卷語文

語文

考試時間:____分鐘

題型

簡答題

單選題

填空題

書面表達

總分

得分


  一、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____分,共____分。)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題。

隆冬之際,西伯利亞的寒流(籠罩/席捲)歐亞大陸,狂風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溫暖、雨水。綠葉、鮮花,都集結在位於熱帶的海南島。海南島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島上,滿載寒冬大陸的夢幻和想像。每年,從廣州向漠河,春天晝夜兼程,都要進行一次生命版圖的(擴展?擴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聲音輕輕呼喚,於是萬物甦醒,盛裝應和,可謂“東風好作陽和使,---------。”迢迢旅途中,氣候的巨大差異,導致衆多物種中只能有限地參與這一盛會。木棉花花朵碩大,是南國花中豪傑,“一聲銅鑼催開,千樹珊瑚奇列,”但她終究無法走出嶺南。當春天行經長江、黃河流域時,出場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籬笑,----------”,然而她們卻無法追隨春天深入雪國,陸續抱憾退出,隨後登場的便是白楊、連翹等北國耐寒植物。

(1)文中加點的詞語,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肆虐 凋凌

B. 集結 晝夜兼程

C. 版圖 稚嫩

D. 嫣然 抱憾退出

(2) 依次選用文中括號裏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席捲 系 擴展

B. 籠罩 停 擴展

C. 席捲 停 擴充

D. 籠罩 系 擴充

(3)在文中兩處橫線上依次填入詩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逢草逢花報發生 只恨春歸我未歸

B.萬柄蓮香一枕山 只恨春歸我未歸

C. 逢草逢花報發生 似開未開最有情

D. 萬柄蓮香一枕山 似開未開最有情

  4.閱讀下邊的文字,完成6-8題

所謂移情,通俗地說,就是指人面對天地萬物時,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萬物身上去,似乎覺得它們也有同樣的情感。當自己心花怒放時,似乎天地萬物都在歡笑,苦悶悲哀時。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當然,天地萬物不會歡笑,春花秋月也不會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歡移置到了他們身上。描繪此種移情現象的第一人是莊子。<莊子。秋水》篇中,莊子看見魚兒出遊從容,於是把自己再出遊中體驗到的快樂之情移置到魚身上,覺得魚在出遊時也是快樂的,莊子所述,是典型的審美移情現象。

然而,對移情現象作出真正的理論概括的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爲一種美學觀念提出來的是德國學者費舍爾父子。他們認爲,我們隊周圍世界的審美觀照,是情感的自發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說,審美觀照不是主體面對客體時的感受活動,而是外射活動,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們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費舍爾父子那裏,移情觀念已大體上確定了,但通過形而上的論證把移情說提高到科學邢臺的則是德國美學家立普斯。因爲移情說的影響巨大,以至於有人把立普斯譽爲美學界的達爾文。

審美移情作爲一種審美體驗,其本質是一種對象化的自我享受,這就是說,審美體驗作爲一種審美享受,所欣賞併爲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觀的對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審美享受的瞬間,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個與自我不同的對象(自然、社會、藝術中的事物)中去,並且在對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審美移情的基本特徵是主客消融、物我兩忘、物我統一、物我互贈。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動中,主體面對客體,主客體是分離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動中,主體移入客體,客體也似乎移入主體,主客體融合爲一,已不存在界限。對主體而言,他完全地沉沒到對象中去,在對象中流連忘返,進入忘我境界;對客體而言,它與生命顫動的主體融合爲一,實現了無情事物的有情化,無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說,在移情之際,不但物我兩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贈、物我回還。清代大畫家石濤在描述自己創作的心理狀態時所說的“山川脫胎於予,予脫胎于山川”“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就是審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贈、物我回還的情境。

審美移情發生的原因是同情感與類似聯想,古魯斯等人認爲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動,移情源自於人的“內模仿”。但利普斯的觀點更可信。他認爲,審美移情起源於人的類似聯想。人都有一種自然傾向或願望,要把類似的東西放在同一個觀點下去理解,所以總是按照切身經驗的類比,去看待身外發生的事件。這就是說,審美的人都是有同情心,以自己體驗到的某類情感,去類比、理解周圍看起來是同類的事物。這種同情,不但及於他人,也及於其他生物及無生物。

審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儘管移情不一定伴隨美感,但美感則必定伴隨移情。因爲審美移情能給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來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籠。可是審美移情的瞬間,自身的牢籠被打破了,“自我”可以與天地萬物想往來,獲得了自由伸張的機會。“自我”與天地萬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與就從有限擴大到了無限。

(節選自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有刪改)

(6)下列關於移情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莊子.秋水》中,莊子把自己出遊中體測到的快樂之情移置到魚身上,覺得魚在出遊時也是快樂的。這實際上是莊子對自己感情的對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爲一種美學觀念提出來的,是德國學者費舍爾父子。但是,立普斯對移情的闡述才使得移情說具有了科學形態,他也國之深受讚譽。

C.在審美移情說看來,人的審美體驗是主體在對客觀對象的欣賞中,觸生出千種情緒、萬般感受,從而體驗到審美對象所具有的獨特的審美價值。

D.移情與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動中,主客二分,主體在客體面前保持自我,物我兩立;而在移情時,主體與客體的界限被打破,主體客體相融合。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雖然對移情現象作出理論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學家,不過《莊子.秋水》中對“魚之樂”的記載表明我國的哲學家早已經描繪了這種現象。

B.關於審美移情的起因,曾經出現過不同的觀點。谷魯斯等人認爲,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動,移情源自於人的“內模仿”,這種觀點不可信。

C.審美的人以自己體驗到的某類情感,去類比、理解周圍看起來是同類的事物,這與人要把類似的東西放在同一個觀點下去理解的自然傾向是一致的。

D.審美移情能讓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隨着移情,因爲審美移情能幫人打破自身有限性,讓自我的必靈豐富化,給人帶來充分的自由。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等詩句,都體現了審美移情,是詩人把自己體驗過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結果。

B.鄭板橋《竹石》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從審美移情看,詩人審美 欣賞的對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畫家文與可畫竹時,“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身與竹化“所強調的是竹已化爲畫家的精神,獲得了人的生命存在。這是移情中出現的物我兩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中,南宋詞人辛棄疾以疫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嫵媚起來。此時主題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屬於青山的。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謝貞,字元正,陳郡陽夏人,晉太傅安九世孫也。祖綏,樑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父藺,正員外郎,兼散騎常侍。貞幼聰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風眩,每發便一二日不能飲食,貞時年七歲,祖母不食,貞亦不食,往往如是,親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貞《論語》、《孝經》,讀訖便誦。八歲,嘗爲《春日閒居》五言詩,從舅尚書王筠奇其有佳致,謂所親曰:“此兒方可大成,至如‘風定花猶落’,乃追步惠連矣。”由是名輩知之。年十三,略通《五經》大旨。尤善《左氏傳》,工草隸蟲篆。十四,丁父艱,號頓於地,絕而復甦者數矣。初,父藺居母阮氏憂,不食泣血而卒,家人賓客懼貞復然,從父洽、族兄皓乃共往華嚴寺,請長爪禪師爲貞說法。仍謂貞曰:“孝子既無兄弟,極須自愛,若憂毀滅性,誰養母邪?”自後少進饘粥。

太清之亂,親屬散亡,貞於江陵陷沒,皓逃難番禺,貞母出家於宣明寺。及高祖受禪,皓還鄉里,供養貞母,將二十年。太建五年,貞乃還朝,除智武府外兵參軍事。俄遷尚書駕部郎中,尋遷侍郎。及始興王叔陵爲揚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爲記室,闢貞爲主簿,貞不得已乃行。尋遷府錄事參軍,領丹陽丞。____。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連逮,唯貞與卓獨不坐。

後主仍詔貞入掌中宮管記,遷南平王友,加招遠將軍,掌記室事。府長史汝南周確新除都官尚書,請貞爲讓表,後主覽而奇之。嘗因宴席問確曰:“卿表自制邪?” 確對曰:“臣表謝貞所作。”後主因敕舍人施文慶曰:“謝貞在王處,未有祿秩,可賜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憂去職。頃之,敕起還府,仍加招遠將軍,掌記室。貞累啓固辭,敕報曰:“省啓具懷,雖知哀煢在疚,而官俟得才,禮有權奪,可便力疾還府也。”貞哀毀羸瘠,終不能之官舍。時尚書右丞徐祚、尚書左丞沈客卿俱來候貞,見其形體骨立,祚等愴然嘆息,徐喻之曰:“弟年事已衰,禮有恆制,小宜引割自全。”貞因更感慟,氣絕良久,二人涕泣,不能自勝,憫默而出。祚謂客卿曰:“信哉,孝門有孝子。”客卿曰:“謝公家傳至孝,士大夫誰不仰止,此恐不能起,如何?”____,貞曰:“孤子颭禍所集,將隨灰壤。族子凱等粗自成立,已有疏付之,此固不足仰塵厚德。即日迷喘,時不可移,便爲永訣。弱兒年甫六歲,名靖,字依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爲託耳。”是夜卒,敕賻米一百斛,布三十匹。後主問察曰:“謝貞有何親屬?”察因啓曰:“貞有一子年六歲。”即有敕長給衣糧。

(節選自《陳書·列傳第二十六》,有刪改)

【注】惠連:謝惠連,南朝宋文學家。

(9)對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舅尚書王筠奇其有佳致 奇:稀奇

B.工草隸蟲篆 工:擅長

C. 唯貞與卓獨不坐 坐:受珠鏈而獲罪

D. 貞累啓固辭 啓:稟告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11)下列對文中的句子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父藺居母阮氏憂/不食泣血而卒家人/賓客懼/貞復然/從父洽/族兄暠乃共往/華嚴寺請長爪禪師爲貞說法

B.父藺居母阮氏憂/不食泣血而卒/家人賓客懼貞復然/從父洽/族兄暠乃共往華嚴寺/請長爪禪師爲貞說法

C.父藺居母阮氏憂/不食泣血而卒家人/賓客懼/貞復然/從父洽/族兄暠乃共往華嚴寺/請長爪禪師爲貞說法

D.父藺居母阮氏憂/不食泣血而卒/家人賓客懼/貞復然/從父洽/族兄暠乃共往/華嚴寺請長爪禪師爲貞說法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謝貞天性聰慧,小時候讀過不少典籍,有的讀過就能背誦,有的粗通大意;他八歲時寫的詩就深得長輩稱讚。

B. 謝貞受府長史周確委託,爲他撰寫辭讓都官尚書的表文。 陳後主讀過之後,懷疑該表文不是周確親筆所作。

C. 謝貞非常孝順,小時候祖母因病難以進食,他便也不進食;父親去世他悲痛欲絕,之後,奉養母親未曾間斷。

D. 母親去世後,謝貞一心守喪極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嘆息。他憂病而死後,後主下令長期供他兒子吃穿。

  6.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貞度叔陵將有異志,因與卓自疏於叔陵,每有宴遊,轍辭以疾,未嘗參預。叔陵雅欽重之,弗之罪也。(6分)

(2)吏部尚書姚察與貞友善,及貞病篤,察往省之,問以後事。(4分)

  7. 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8分)

  早上五盤嶺①

岑參

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②。

江回兩崖鬥,日隱羣峯攢。

蒼翠煙景曙,森沉雲樹寒。

鬆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

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幹。

此行爲知己,不覺蜀道難。

(1)“江回兩崖鬥,隱羣峯攢”中的“鬥”“攢”兩字,生動傳神,所寫景物特徵鮮明,請簡要分析。(4分)

(2)蜀道歷來以艱險著稱,爲什麼詩人卻說“不覺蜀道難”請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4分)

10. 閱讀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國古代木構房屋的特點。每個特點不超過10個字。(4分)

(1)中國古代木構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臺基和出檐較大的屋頂。

(2)這種房屋內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料進行裝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實可虛,實的如屏門、板壁等,虛的如落地罩、太師壁等

(3)工匠們設計房屋的各種構件(如樑、柱)時,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礎上,往往會改變其形狀,位置進行藝術加工,使之更漂亮、美觀,如把直樑加工成月樑,以給人蔘差不齊之感

(4)爲防止木材腐爛,工匠們給木構房屋塗上油漆,尤其在木材的表面形成保護層,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11.某校舉辦青少年心理健康講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開場白。請在橫線處填寫句子,使上下文語意連貫。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不超過60個字。(4分)

人生難免會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對坎坷時,往往樂觀堅強,積極向上。健康的心理對我們有重要的意義,____,那麼,如何擁有健康的心理呢?我們邀請了著名心理學家王教授給大家談談這個問題,請鼓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