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結構性失業分析

據《大學生就業藍皮書》撰寫方,就業專業調查公司麥可思對連續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研究發現,大學生專業結構性失業突出,個別專業嚴重供大於求持續性造成了大學生失業的主要部分,2007、2008屆本科半年後失業率最高10名的專業主要集中在文學、法學、醫學和教育學等專業大類中。其中中醫學和運動訓練連續兩年都是失業率最高的十個專業。建立專業預警機制可較快緩解大學生就業難。

大學專業結構性失業分析

據麥可思計算,法學、中醫學、運動訓練等10個專業爲紅牌調控專業;臨牀醫學、旅遊管

理等5個專業爲黃牌警告專業;石油工程材料物理等5個專業爲綠牌發展專業。

紅牌專業是連續兩年落在全國失業率前10名或失業量前10名的專業,爲高失業風險型專業;黃牌專業是除紅牌專業外同時落在全國應屆畢業生失業率和失業量上升最快的.前25名的專業;綠牌專業是就業率高居全國專業前50名、且就業率或薪資增長最快(或金融危機時下降最慢)的前10名專業,爲需求增長型專業。

麥可思研究發現,中國高等教育專業結構性失業的兩個明顯特徵:一是失業量最多的專業具有很強的持續性。二是失業量最多的前10名專業在全國大學生總失業人數中的比例偏大,且最近兩年失業集中在少數專業的趨勢加強。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201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上指出,要積極調整人才培養類型結構和專業結構、對就業狀況不佳的專業,要採取措施予以調整。

就業問題研究專家王伯慶認爲,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是解決專業結構性失業,解決此失業類型的核心是調控各專業的供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