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學文科冷門專業

  文科冷門專業,文科的屬法學類:偵查學、治安學、邊防管理。在體力上相對來說要輕鬆得多。治安學專業從宏觀入手,在治安管理、涉外警務、安全保衛、交通管理、邊防、消防和警衛等方面都能有所作爲;偵查學專業是福爾摩斯的搖籃,能夠自如應對刑事偵查、經濟案件偵查;邊防管理是公安專業中的“貴族”,專爲口岸培養人才,從事出入境管理、護照證件及交通運輸工具檢查、邊防勤務,等等工作。這些工作輕鬆體面,備受女生青睞。

2015年大學文科冷門專業

 文科冷門專業,健康第一120——醫學類專業 ,雖然總有人說學醫如何如何辛苦,但在就業時都氣定神閒,基本上不用到人才交 流會上受人擠人汗流浹背的苦,求賢若渴的醫院都是主動到學校來招聘!國有的縣級以上醫院都在拼命擴張;市級以上醫院更是進入了“軍備競賽”階段 ,建大樓,購設備,招新人,如火如荼;民營醫院一家一家地開張,廣告佔據媒體的半壁江山;藥品、醫療器械行業也羣雄並起,專業的醫學人才無論在開發還是銷售上都佔據天然優勢。雖說市級以上的大醫院本科生擠破頭也不一定進得去,但碩士生還 是很受青睞的,再說了,也不是非大醫院不可嘛,中小醫院只要有特色,病員足,待遇同樣不菲。

  談選專業——冷門專業

所謂的冷門專業,指的是那些報考人數很少,而也很少有高校開設的專業。當然,這些專業爲什麼冷門,原因還是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首先,有很多的冷門專業,是由於時代和社會的進步,就業崗位正在變得越來越少的引起的。比如文科中的哲學專業。在歷史上,哲學曾經是衆多學科之母,而古代很多大科學家或者文學家,同時也是著名哲學家。隨着時代的進步,學科分類越來越細,哲學對於各個學科的指導作用越來越少,因而哲學專業的畢業生也越來越不容易找到對口的工作,這一點,無論在國內或者國外都是大趨勢。因此,哲學專業的畢業生只有進入少量的高等院校或者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就業面相當狹窄。

又比如醫學類專業中的中醫(包括所謂的“中西醫結合”)類專業,也是屬於此類。其實世界上各個民族早期都有自己的民族傳統醫學(古羅馬、古希臘等文明古國都有很古老而發達的傳統醫學),但是大部分國家的傳統醫學都被建立在當代生命科學基礎上的現代醫學所取代了,中醫作爲中國的傳統醫學,必然也是走這條路。雖然在國家政策層面上有反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看純粹中醫的人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現代醫學。另外,即使從中醫文化傳承的角度講,一對一的師徒制,而不是當下這種“中醫學院”制度,纔是更符合中醫傳統的學習方式。綜上所述,無論基於什麼原因,選擇中醫類專業一定要慎之又慎。

也有不少專業,雖然隨着時代的進步而風光不在,但是卻在別的領域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空間。比如天文學專業,在歷史上曾經是自然科學中的領軍學科,現在從事的人卻少之又少。又比如,曾經是生命科學主流的博物學(動物學、植物學),也是類似情況。這類專業,在專業研究者越來越少的同時,卻成爲很多人的業餘愛好。在發達國家,天文學和博物學都有着龐大的業餘愛好者羣體,有些高段位的愛好者甚至能做出不亞於專業研究者的發現。隨着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些專業也會朝着這個方向發展。因此,這幾門學科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可能要改一改,更多的會從事類似科學普及和知識傳播類的工作。

當然,還有一些專業,在目前來說還是冷門專業,但是在將來可能卻成爲就業熱門。比如藝術類裏的藝術鑑賞,藝術史,歷史學裏的考古學,農學裏的園藝學等。這些專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高度,人民對精神生活有比較高的要求的情況下才會興起。比如,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的行列,對藝術品交易和鑑賞專業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可想而知,藝術史或者藝術鑑賞這類當前被認爲冷門的專業,在不遠的將來,會有良好的就業前景。當然,對於社會現實狀況知之甚少的高中畢業生,在面對此類專業的時候會比較難做出抉擇,因而諮詢有關專業人士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文科專業全新解讀

文科專業千差萬別,有的人追逐金融、國貿等熱門專業,有的人則懷着博學宏志之心向往“國學”魅力而選擇了中文、歷史等學科。但是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專業只是個模糊的名詞。文科專業是不是“華而不實”,文科專業是不是比較難找工作,文科專業的冷熱差別是不是真的很大,專業在這個學校好不好,學這個專業出來做什麼,專業是否適合我……都是困擾同學們的“專業”問題。

澄清專業四大誤解:

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我們,選擇文科專業要有個比較明確的思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興趣是關鍵,未來發展方向是目的。至於道聽途說的一些條條框框,應該一笑了之。

專業無所謂好與不好,只有適合與不適合。正好比參加婚禮,明面上大家都誇新娘子漂亮,背後卻議論紛紛,衆口不一,但是如果新人很有夫妻相,那就是幸福美滿。選擇一個不熟悉的“好”專業,不如自己做點功課,選擇一個熟悉的專業,管他別人說什麼。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就會產生興趣,激發動力,不斷前行,做出成績。專業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自己眼中的親與不親。做個有準備的專業追逐者,一切將變得輕鬆愉快,鬥志昂揚。

 誤解一:學了什麼專業以後就做什麼工作

辨析:專業不等於行業、職業

某同學以高分被一“985”重點高校錄取,選擇專業時堅定地選擇了“工商管理”,問其緣由,答曰:學工商管理以後可以從事快速消費品行業和進諮詢公司。事實上,快速消費品公司和諮詢公司是最沒有專業特性的公司,招收管理培訓生的時候明確表示不限制專業,甚至特別強調員工專業背景的多元化。2007年歐萊雅公司做大學生市場大賽時,其主要負責人畢業於金融系,卻從事市場策劃工作;寶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品公司,上海地區宣講會上主管品牌推廣的人員自我介紹,畢業於社會學、化學、電子工程專業;筆者參加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面試,經理自我介紹本科是國際關係,事實上,會計師事務所更是專業背景複雜多樣的地方,會計的專業性要求毋庸置疑,但是國際知名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招收應屆畢業生非常注意學科背景多元化:會計是技術,可在工作中學習,而接觸不同類型的公司,需要不同專業背景的基礎知識,這個是後天難以培養的。從許多方面來看,專業並不等於職業或者行業,專業背景想要與某些行業、職業接軌,中間還需要很多“軟實力”作支撐。不是專業背景挑選了未來職業,而是用人單位挑選適合的專業人才。把金融學和銀行掛鉤,把法學和律師掛鉤,這種簡單機械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誤解二:專業的名稱絕對重要

辨析:專業不能顧名思義,專業名稱下的發展方向也大不相同

專業名稱只是個符號,專業內容和性質千差萬別,需要深入體會纔能有所收穫。有同學說自己不想學經濟學、金融學,因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都是數學家,學數學太頭疼,而轉讀管理。其實大學裏,管理學的數學要求比經濟學類要高一個等級,更難!有人把會計和財務管理歸爲一類。會計學講究縝密細緻,步步要求有憑有據,注重微觀;財務管理主要研究財務報表,在繁瑣的報表中找到細節反映的問題,從宏觀上把握企業的發展脈絡。有人認爲學會計和財管就是和數字玩遊戲,其實會計學和財務管理課程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法律法規、稅法、經濟法、會計從業規範等等。偵查學要學習許多跟蹤調查的方法,房地產公司和物業管理公司很喜歡招收此類專業的學生;博物館學的主要課程中,有很多關於布展和陳列的知識,許多同學後來則從事會展管理和市場營銷工作;文化遺產管理,其實是與古典建築打交道,與園林設計、建築設計密不可分……專業名稱下的專業真面目,有枯燥的基礎知識,也有生動鮮活的案例趣聞,不能片面按照自己的理解而武斷下定義。

  誤解三:熱門專業比冷門專業好

辨析:專業沒有絕對的冷與熱,絕對中存在相對,相對中存在微觀比較

如果是按照錄取分數和報考人數來看,確實存在專業的冷熱之分。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似乎冷熱程度就沒那麼明顯了。國際貿易專業的人總是抱怨英語系的`同學搶了飯碗;英語系的同學則苦於自己沒有專業特點,最對口的職業是老師、翻譯。熱門專業招收人數多,同類畢業生多,競爭壓力大,而一些所謂的冷門專業,大多數都有比較對口的接收單位,或者隨着社會發展而產生人才需求。

筆者認識的一位以高分考入國際貿易專業的女同學在大學裏發現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終以3篇高質量的論文打動了教授取得保送資格,後來去香港大學攻讀博士,而同年其所在畢業班的就業率因爲金融危機的原因只達到了去年的一半。其實各個專業都存在着一定的可轉換性:中文系也有同學參加了英語高級口譯,做雙語翻譯或者同聲傳譯;歷史系的同學通過了司法考試,從事律師或者考公務員進入法院、檢察院工作。冷門和熱門的轉換也許只在一念之間。不管什麼專業,都需要高精尖的人才,因此學好本專業,熱愛本專業,都將大有可爲。另外,國家對偏冷門的基礎專業提供相當數量的獎學金,鼓勵本科學生修讀,有的還保送到海外名校,基礎專業的前景同樣廣闊。

 誤解四:只要上自己喜歡的專業,哪個學校都一樣

辨析:專業特色要把握,不同學校開設的相同專業方向、特色不相同

中國民航大學的會計學專業,側重物流會計,在物流管理和經濟調查跟蹤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北京郵電大學的國際貿易專業在通信產業貿易研究方面有優勢,畢業生很多都進入移動、聯通等公司的商務部門;北京交通大學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強調交通產業特色,開設了多門關於鐵路物流、軌道交通管理的課程;上海海事大學的旅遊管理專業在海上豪華郵輪管理方面有特色,學生實習可以體驗一把五星級郵輪的奢華……不同的學校開設相同名稱的專業,課程設置,內容偏好,發展方向可能非常不同。這一點,如果是《求學》的老讀者應該會注意到,“專業指南針”小欄目專門是解決此問題的。

基礎性較強的專業更要注重學校學術傳統和培養計劃,往往就是因爲學校之間細微的差別而爲學生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以哲學爲例,復旦大學在西方哲學方面,南開大學在中國哲學方面,同濟大學在德國古典哲學方面,人民大學在馬列哲學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由此,復旦大學的哲學系美國出國人數比較多,同濟大學主要去往德國;南開大學哲學系同學深造很大一部分都會向中文、歷史等“國學”靠攏,人民大學哲學系的同學分佈在黨政機關的很多。很多學生在考研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自己母校比較強勢專業作爲報考方向:蘭州大學的區域經濟學、延安大學的近現代史、延邊大學的朝鮮語、黑龍江大學的俄語……這些學校的強勢專業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和知名度,對同學未來發展無疑是一種加分。

 專業讓你與衆不同

專業學習是一個自主的過程,掌握各種不同門類的知識和研究方法,正好比熟練地把玩各類樂器,學以致用,才能讓身心得到撫慰,體會人類智慧之美。就算枯燥的專業學習,就算看上去不那麼實用的專業,就算看似“冷門”難懂的專業,就算“艱苦”的專業,我們再瞭解其真正特質後,也能結合自身,真正地想去了解它,學習它,應用好它,最終就能發揮專業的最大價值。

 價值一:專業鍛造獨特思維

有人說歷史系的人格外理性,讀史讓人對歷史的脈絡非常清晰,總喜歡總結和提升某些概念性的東西,但也有人特別善於挖掘歷史中的偶然性,體會奇聞異事的樂趣。二月河的清廷系列歷史小說、網絡熱捧的《明朝那些事兒》似乎都充滿了感性魅力。一位從事會計工作的歷史學畢業生感言:“學歷史帶給我的踏實和執著,非常符合會計師事務所對員工的要求。”

有人說中文系的人特別感性,習慣於陶醉在文學幻想中,不過也有人從傳記文學中體察到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複雜微妙,在諸子百家中體會人生哲理和管理哲學。不要想到文學專業,就覺得只是詩歌、散文等純文學樣式。文學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而且更是一種思維方式,讓我們不僅會享受到獨特的審美愉悅,而且在對人物、局勢的把握和掌控可以多角度地考慮,猶如小說敘述方式中的多元空間和全景呈現,從紛繁的事物中將最重要的抽離出來。這種優勢在任何行業、任何崗位中都會有施展的空間。這是學中文專業最有價值的地方。

專業是一種啓蒙式的思維方式,確立思考角度,當專業與人生的經歷相結合時,纔對人產生影響。專業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維方式,也養成了每個人各自獨特的思想特點。水均益的沉穩幹練,與其哲學系專業素養不無關係;楊瀾擁有睿智的語言天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的薰陶爲其助力。也許一個經濟學科班出身的人最後既沒有從事金融也沒有從事商業,但是在爲人處世方面和進行決策時候肯定會不自覺地運用經濟學思想指導:注重機會成本,作出選擇的時候總要衡量放棄另外一個選擇所耗費的代價;講究效率至上,追求邊際效果最大化;善於作比較和競爭性分析,利用博弈的思想解決複雜問題……管理學的人都喜歡談論組織結構,新聞學的人重視宣傳的力量、口號的力量,社會學的人有強烈的集體觀念和社會人概念,也許我們並不會把自己的專業掛在嘴邊,但是卻會在腦海中深刻地打下相關烙印。

 價值二:專業秀出人格魅力

記得聽一位教育學名師的公開課,這位老師開堂時候的第一句話就介紹自己其實是中文系出身,然後開始給我們在黑板上寫出“師”、“學”、“教”等字的繁體、篆書、甲骨文。我們對這位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簡單的開頭,卻帶來了不同尋常的個人魅力傳遞效果。

看看漢語言專業的課程設置,訓詁學、方言學、家譜學、漢語史、古籍文獻學等課程讓人很容易看一眼就頭疼。許多學校把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和漢語言放在同一個學系下面,三者相比,漢語言的基礎最紮實,本科階段所接觸的專業知識也最精深。正是那些艱深晦澀的課程讓漢語言專業成爲三者中的職場黑馬:許多出版社(尤其是古籍類)、各大圖書館、檔案館、語言文字工作機構每年都會來學校要漢語言專業的畢業生。

現代社會講究人際溝通,如何與陌生人接觸吸引對方注意,如何在公共環境中既保持協調又能凸顯自己的魅力,專業背景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求同存異”是現代社會人際交往所重視的原則,如果不能亮出自己,很難展現鋒芒。許多成功人士都會自豪地說我是某某專業的畢業生,而該專業可能與現在所從事的行當並無必然聯繫,而這種差異感正好增加了個人魅力和引發周圍人的談話欲。試想一個哲學系的畢業生最後成爲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掌門人,將留下多少話題。

專業不僅給我們知識,更重要的是給我們一面亮明自己標籤的旗幟。許多學校開設了第二專業,經濟、法律、會計、計算機是選修人數最多的,但近幾年來,中文、歷史、國際交流等專業漸漸升溫,許多同學表示,能夠讓自己學到有特色的知識,能夠讓自己與衆不同,纔是未來發展的祕密武器。

也許一開始並不喜歡現在的專業,也許只是被調劑而進入某個專業,但每個專業所蘊含的豐富養分也許會讓人“上癮”。據復旦大學轉專業的相關調查,遞交轉專業申請的同學最終只有爲數不多最終離開了本專業,而放棄轉專業的同學80%以上都是因爲學了一年漸漸對現在的專業產生了好感,在專業學習中發現了新的自我。

 價值三:專業撬動職場大門

專業不能給我們提供任何進入某個行業或者從事某個職業的保證,但是卻可以爲我們打開一扇通往某個職業目標的大門。

首先,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會爲下面的新人帶來成長的榜樣效應。許多學校都會請已經畢業並且學有所成、業有所成的往屆畢業生作報告,分享經驗;同專業的校友會把師弟師妹推薦到相關公司做實習,提前進入某個行業體驗實踐工作;在某個行業,某個學校的畢業生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也會對用人單位起到比較正面的影響和引導效果。

其次,相關專業知識爲進入某個行業打下基礎。除了會計、財務管理,證券行業最喜歡招收哪個文科專業的學生?答案是心理學!基本上各大證券公司招收管理層的研究人員時候所列的專業都與數學相關,唯獨心理學是個例外。許多行業的入門專業並不都是同學們腦海中的模糊印象,專業知識的應用範圍其實很廣泛。如果沒有其他光環,專業對口確實對初出茅廬的新人進入職場起到比較好的推動效果。

第三,合理規劃,可以讓專業背景更加吸引人。學經管的同學從事新聞傳播,專門報道財經類消息,做財經評論,進入“第一財經”或者專業類經濟媒體;學中文的同學進入廣告公司,從事文案創作和產品包裝,每天都要絞盡腦汁地想出配合畫面的漂亮廣告詞;學社會學的同學從事市場調查;學教育學的同學從事人力資源……其實專業打開的門並不僅僅是一扇,選擇哪個方向,還得靠自己去慢慢摸索。

 價值四:專業打造美好未來

專業可以使我們的人生更美麗,專業性的人生,也許就在不同專業的排列組合間進行。筆者的一位同學,本科讀的是哲學,碩士讀的是管理哲學,後來考了管理學的博士,現在在某公司擔任研究部的主管。從純文科,跳轉到管理學,他原本的發展目標是做一名學者,而現在則投身商界,成爲知名企業的管理成員。

人生的每個十字路口都會面臨專業去向的選擇,一位學英語的女生總是爲選擇哪個方向繼續深造而苦惱——自己並不想繼續從事文學研究。後來她憑藉優秀的英語成績,申請到了美國某大學教育學碩士,在美國期間,又憑藉良好的語言優勢考取了美國律師資格。若干年前還在爲“英語只是工具”而苦惱的她,現在已經成爲華爾街某知名律所的律師。

專業選擇,貴在堅持,專業的冷熱會隨着時代發展而不斷的演進。上海浦東新區年薪十萬公開招聘社會工作人才,需要應徵者有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外語過關,有相關工作經驗,許多社會工作專業出身的畢業生都因爲改行而覺得很惋惜。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畢業生近幾年很多都進入菸草等大型壟斷企業,待遇和發展都不錯。立足本專業,才能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向成功。

香港英皇金融集團證券部某高管的專業是歷史學,學歷史的人對信息的變動格外敏感,尤其是體會細微的信息敏感性,誰都不會想到一個缺乏堅實數學基礎的人竟然可以再證券行業做的風生水起。學什麼,不一定要做什麼,但卻可以從前一個步驟中汲取營養。經濟學家林毅夫本科讀的是農業工程,後來考取的是企業管理碩士,其工科背景和管理學思想對後來從事經濟學研究帶來極大的益處。專業沒有最終定數,終身選擇一個專業的人並不多,但前一個專業卻可以爲將來發展打下基礎。

悠揚動聽的樂曲來自標準的樂器和靈動的手、智慧的眼,手眼配合才能演奏出完美樂音。文科專業包羅萬象,文科專業的發展天地廣闊。今後,我們將繼續圍繞此推出相關選題,請大家繼續關注。打有準備之仗,選擇專業前先要充分熟悉專業;選熟悉而喜歡的專業,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願大家都能圓你的專業大夢想。

相關文章:

1.2015年全國一本大學排名彙總

2.2015年冷門專業排行榜

3.2015年大學聯考冷門但就業率高專業盤點

4.2015年冷門專業有哪些

5.2015年男生就業率最高的十大專業

6.2015高校本科畢業生專業就業率排名

7.未來最賺錢的十大職業 2015最新出爐

8.2014年全國最好就業的大學排名

9.2015中國最低調大學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