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會考英文作文預測範文3篇

2016年會考已經進入倒計時,作文對語文成績十分重要,一定要加強作文練習,多多積累,下面YJBYS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會考英文作文預測範文3篇,歡迎閱讀積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2016會考英文作文預測範文3篇

  篇一:

  透過現象看本質

霍金和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萊昂納德?蒙羅蒂諾合寫的一篇文章。文章開頭描述了這樣的一種場景:一羣金魚被養在圓形玻璃魚缸裏,他們看到的世界和我們所處的世界,哪個更真實?魚有的眼光,魚有魚的看法,我們有我們的視角和價值觀,哪個更真實?這就需要我們學會透過現象,看清實質的本領,做一條不被表象迷惑的“魚”。

色彩豔麗的野菇,很有可能會致命;白色的的雪花融化後地下可能是一灘污水;漂亮的的玫瑰長在滿是尖刺的枝條上。這些看似光鮮亮麗的表面,往往是光彩照人,然而它們的本質與卻大相徑庭。所以我們不能僅從表面看事物,而要透過這些現象去看事物的本質。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就能抓住事物的要害和本質,不被表面光鮮亮麗迷惑。

中國著名搏擊高手武生一龍,常常能在短時間內擊倒對手,贏得了鮮花和掌聲。在舉國喝彩中,他發現了自己抗擊打能力差的弱點,從而加強自身抗擊打能力的訓練。最終,在與德國拳手的比賽中,他把身體全部裸露在外面,不加任何防禦,讓對手連打十一拳,導致對方無名指骨折,最後,三拳戰勝了德國拳手,贏得比賽。可見,透過現象看本質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認識別人,要從認識自己開始。

蘋果熟了,從樹上掉下來,這是日常生活當中,習以爲常的現象,沒有人在意。然而,大物理學家牛頓卻由此引發了“蘋果爲何不飛上天而落到地上”的聯想,並且深入地研究,最終發現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透過了蘋果落地這一現象,纔看到它的本質是由萬有引力造成的。在古代,人們看見自己生活的土地四四方方,而太陽卻是東昇西落。所以產生了“天圓地方”的說法,沒有人去懷疑。但哥倫布環海旅行後,人們才真正意識到,地球是圓的,是一個球體。原來“天圓地方”的表象是錯誤的,而地球是一個球體纔是本質。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撥開現象的迷霧,看清本質,尋找真諦。

以前,清政府就是因爲沒有看清西方工業革命帶來的科學技術巨大進步,超越了我們的本質,認爲自己纔是最世界的主宰,而妄尊自大,閉關鎖國,結果被洋槍洋炮打碎了通關鐵索,屈膝投降。而改革開放,吸收外國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三十多年來,中國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位居世界前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這樣,一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追求真理,揭示表象,看清本質。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何愁做事情不成功?

  篇二:

  困境助我們成長

成長,需要鼓勵;成長,需要支持;成長,需要呵護;成長,也需要困境。

人生,就好比爬樓梯,一個臺階就是一個困境,過去了,站得更高,望得更遠,過不去,就只能原地踏步了。

也許,你見過蠶蛹吧!很多人不理解蠶爲何要作繭自縛,殊不知,只有破繭而出的蠶才能化成蝶。繭,就是上天所設下的困境,衝出繭,蠶就能成爲翩翩起舞的美麗的蝴蝶,而衝不出去,就只能困死在繭內,悽慘的`結束它的一生。

有人曾做過一個試驗:把一隻快破繭而出的蠶得繭挑破,本以爲是幫了它,可以讓它提早在陽光下飛舞,結果卻出人意料,它只能有一副美麗的外殼,卻不能飛,只能拖着它那美麗的“包袱”慢慢爬行,那是爲什麼呢?因爲,蠶必須經過繭的擠壓,流血,喚醒它那還在沉睡的細胞,破繭而出後,才能飛。人生不也如此嗎?只有接受困難的挑戰與洗禮,才能破“繭”而出,化爲“蝶”。

我聽說過一歌故事:原來,雞和鷹都是可以在天空中飛翔的,但是,雞不努力,只想着:我只要能飛過草垛就可以了,沒必要怎麼練習,這樣,雞就永遠只能飛過草垛了,因爲他不肯接受困境。而鷹不同,它不顧嚴寒酷暑,不管風吹雨打,不怕困難,挑戰自我,才能翱翔在天空之中,成爲鳥中之王。

是啊,不經風雨,哪來彩虹,只有肯付出,敢於迎接困境,才能成功!

成長,需要鼓勵;成長,需要支持;成長,需要呵護;但是,請不要忘記,成長,也需要困境!

  篇三:

  讀書與行路

書,人類文明的載體,人類進步的階梯。路,每個人腳下都有,沿着這條路走向成功。但究竟是“讀萬卷書”後再“行萬里路”,還是“行路萬里”後再回過頭來博覽羣書?這需要思考。

書籍,心靈之藥也。一本好書可以伴人一生,博覽羣書更是可以讓人不俗於世,“腹有詩書氣自華”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些人無論怎樣裝飾打扮都無法讓人覺得高貴典雅,正如俗話所說:有長相沒氣質。氣質從何而來?即從書中來也。也有一些人不用修飾也能現其雍容華貴,可見書的魅力有多大。

書籍作爲知識的載體,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更是在革新當今知識和提升人們道德上起到了不少作用。書是一種糧食,精神糧食。米飯吃多了會撐,山珍海味嘗久了會膩,但書卻不會。無論品多少都不會膩,像一杯清茶反而越品越覺其甘洌醇香。

書的產生來源於文明,而文明又產自人類的思想。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所以不是每一種思想都能被大衆所肯定和傳承。同樣,不是每一種思想都正確,而這時檢驗之,則需要另外一種方式——行路。

行萬里路,方可知文化的差異,方可感覺到各種文化所帶來的不同的心理感受,而這些則是書無法帶給我們的。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人走的,智慧是人創造的。李白遊歷大江南北才作得名篇萬千;徐霞客不畏險阻翻山越嶺,才留下游記以示後人。書是前人編纂的,是獲得知識的良好途徑,但要是想獲得新的發現,你就要自己去開闢道路。因爲“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書中的未必句句都是真諦,自己去辨別的,去感受的,方可永存心間。書能給人以幻想,而實踐能給人以理想。理想是一座堡壘,努力就可以達到;幻想是一串泡沫,陽光一曬就蕩然無存。理想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幻想等不起時間的折磨。

所以說,書帶給我們的是一次的心靈之旅,而行路則能帶給我們人生的教益。但只讀書不行路是迂腐,只行路不讀書是盲目。只有將這兩者結合,才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帶上你的書,準備好你的行囊,一邊行路,一邊閱讀,讓閱讀豐富你的思想,讓行路打開你的眼界。

讀書不止,行路不停,若你要問,路在何方?答曰:路在你我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