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語文排序題的突破技巧(附例題)

從命題的基本形式看,語句排序題型又可分語境類和非語境類兩種。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的會考語文排序題的突破技巧(附例題),供參考複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會考語文排序題的突破技巧(附例題)

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對各類排序題的連綴技巧分別予以說明。

(一)非語境類

這類排序題由於沒有語境設置,因而不必考慮與整個語境的銜接,只要做到句與句間的思路清晰與連貫就行了。但作爲排序訓練的基礎,我們必須認真掌握好解答這類題的基本技巧。一般說來,解答這類題需要經過四步,即把握基本內容、初步分層歸類、連綴排列順序、檢查調整確定。

(1)把握基本內容。首先應對所有語句進行總體分析,初步判斷需調整語段的基本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基本內容傾向,然後抓住其關鍵語句及能表明層次的語句。

(2)初步分層歸類。在第一步的基礎之上,初步確定開頭、主體和結尾,並把有關語句分層次歸類。這樣可把衆多的語句先劃分爲幾個小組,便於局部小範圍排序。

(3)連綴排列順序。這是排序的關鍵一環。一般先在小範圍內排序,然後再考查層次間的銜接,即先將其中連綴特徵明顯的句子連接成若干個小句羣,然後再把這些小句羣連成大句羣。這其中應先找出關聯詞、代詞、副詞以及表時間、地點的詞語,然後據此進行句間連綴排列,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方法。

(4)檢查調整確定。在上面排列的基礎之上,再通讀語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並自然貫通,結構是否相對完整,句間層次關係是否恰當。若檢查出有不當之處,立即調整。在整體審視之後,可最終確定。

【例題1】下列句子排列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一方面,以娛樂爲職能的大衆文化得到蓬勃發展的機會。

②與此同時,文化領域卻有全然不同的景觀。

③問題是怎樣產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國,商品大潮洶涌而起,給社會經濟生活帶來無限生機。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則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簡析】做題首先要把握基本內容。不難看出,這是一段議論性的文字,中心句是②句。再初步分層歸類。統觀這幾句,除①②⑤外,③⑥兩句也明顯不適於作首句,因爲分析問題總要有問題在先才行。這樣,經過簡單的定性與歸類後,選項便只剩下B、D兩項了。然後連綴排列順序。根據②句中代詞“此”和轉折連詞“卻”,可以斷定②必接於④後,即順序爲④②;根據①和⑤兩句中的關聯詞“則”,可斷定這兩句的順序應是①⑤,並且應當在②後對②中的“不同景觀”進行解說,然後③句過渡,⑥句指明原因。最後檢查調整並確定。D項符合提出問題(④②)——列舉現象(①⑤)——指明原因(③⑥)這一思路,因此,D項正確。

(二)語境類

這類排序題由於增設了語境,因此,在排序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與整個語境諧調的考查。從命題的形式上看,這類題又可分爲兩類:一類是直接設置語境,即提供出具體的上下文;一類是間接設置語境,即按特定的要求調整語序。這兩類題從具體操作上又有所不同。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就其連綴的基本技巧分別予以說明。

1、直接設置語境類

由於設置了具體語境,這類調整語序的題目在具體完成時必須充分考慮到與上下文的銜接問題。否則,即使內部排序得當,也會因與上下文銜接不當而功虧一簣。一般來說,解答這類題需按三步進行,即內部連綴排序,分析整體語境,審察調整確定。

(1)內部連綴排序。首先對需要排序的各句進行分析,依照前文對“非語境類”排序的有關方法,對語句進行初步排序。

(2)分析整體語境。內部連綴排序,只是對需排序語句的初步層次性整理,是否合理並符合要求,還要看一看上下文的語境,分析整個語段的基本內容、層次順序、觀點傾向等。

(3)審察調整確定。在對整體語境把握的基礎上,貫通總體思路,理順語段層次。經過審讀分析,可最後確定。

【例題2】將下列四句話填在下面的橫線上,順序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就像勇猛的戰士一樣,②不顧一天行軍的疲勞,③馬上扔下揹包,④聽到大雨即將來臨的廣播,

某校師生野營訓練來到村裏,和村民們一道投入搶收戰鬥。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簡析】首先對所提供的四個語句進行排序。這幾句話主要是描寫行動的,人們的行動很迅速、很勇猛,爲什麼?是因爲“聽到了大雨即將來臨的廣播”。因此,④句應放在首句的位置。下面的幾個語句應注意前後承接,通常思路爲:①先不顧疲勞,再行動,這樣,②句應放在行動性較強的①③句之前,結合四個選項,初步選定C,即④②③①。然後分析整體語境。整個語段要表達的是:野營隊來到村裏,然後搶收。這樣,來到村裏——聽到廣播——不顧疲勞——扔下揹包——投入戰鬥,自然連貫,語意貫通;①句自然作“投入戰鬥”的`狀語,排序基本確定爲④②③①。最後再審察調整。經過語境分析,句間關係分析,確定無誤。

2、間接設置語境類

此類題雖然無具體的語境設置,但是有明確的要求限制,因而,排序之前應當首先考慮到這些要求,然後再進行排序。下面結合有關試題具體分析。

【例題3】根據表達需要,恰當排列下面語句的順序。

A、離鬧市很遠 B、這地方 C、因爲 D、一直未被人注意 E、保守的成分很多

要求:①強調地處偏僻是造成一切的原因。②強調此處比較保守。③解釋此處爲什麼不被注意。④一般地陳述這地方爲什麼落後。

【簡析】①②均要求強調一定的內容,因此應當首先考慮如何強調的問題。一般說來,總要把強調的內容放在句首(定語後置表強調例外)。①中要求強調的是“地處偏僻”這一原因,因此應當把C—A放在句首,其餘項依據邏輯順序則爲B—E—D,那麼第①題的答案就應該是C—A—B—E—D。同理,第②題就應當是B—E—C—A—D。第③題的要求是解釋“不被注意”的原因,就應當把要解釋的內容說出來,然後再解釋。據此,其正確的排列順序就應當是B—D—C—A—E。至於第④項要求“一般地陳述落後的原因”,那麼就該按照通常先因後果的順序排列爲B—C—A—E—D。

【解題技巧】

1、通讀文字材料,細品語境。

大多題目都有語境,品味語境對確定解題思路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語境一般能提及或指示話題,還能確定語段的表述對象,並暗示着下文語意的表達方向。

2、認識語段的表達方式,明確表達順序。

題目所給的語段和備選的句子都是認識的對象,並由此判斷所用的表達方式。不同的表達方式一般使用不同的表達順序。

記敘的表達方式一般使用時間順序,這能使讀者從時間變化的過程中明白事物或情節變化的脈絡。時間順序一般由表示時間的詞語或暗含時間概念的詞語表示,如果記敘事件的還要注意情節的先後,行蹤的變化、動作行爲的承接等。

議論的表達方式一般使用邏輯順序。邏輯順序主要有:由概括到具體,由整體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由現象到本質,由原因到結果,又特點到用途等等。邏輯順序常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這就要求對語段的表意和層次進行細緻分析;通常情況下,有相應的關聯詞爲標誌。

說明的表達方式一般採用空間順序和事理順序。在說明事物的形狀、位置、大小、結構等時,使用由上到下、又下到上、由內到外、由表及裏、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這樣能夠讓讀者有條理地瞭解對象的信息;在說明事物的功能、特點、關係、用途、程序等時,使用事理順序,並要注意讀者心理接受、感應的順序。

描寫的表達方式一般採用空間順序及事理順序。採用空間順序時,首先應選好立足點和觀察點,使景物依次呈現;其次要注意觀察和描寫的角度,是仰視、平視,還是俯視?是遠觀還是近看?是由點到面還是由面到點?細究此類問題,就能把握寫景語段的脈絡。

3、句式結構要保持一致。

句式一致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一是句型的選擇要一致,二是相關語句中相對應的詞語或短語的形式要保持一致,三是採用的修辭格要保持一致,這反映到句子的形式上,主要涉及排比、對偶這兩種。

結構一致表現爲兩種情況:一是句子內部相應成分要有一致的形式,二是幾個句子中相應的部分要和諧一致。

4、巧抓備選句中的關鍵詞

第一類,代詞。代詞在句中起復指作用。當某句中出現代詞時,要根據語意找準它所指代的對象,那麼,這個對象所在的句子與代詞所在的句子一般是緊密相承的。

第二類,連詞,特別是關聯詞。這些詞語在句中明確表示了其間的邏輯關係,對判斷句子銜接是否連貫起着重要的作用。對於關聯詞來說,可以根據習慣搭配,直接判斷句子的銜接。

第三類,具有關聯性或指示性的詞語。這些詞語是在意思上有關聯,有照應的。例如:時間上的照應、地點上的照應、方位上的照應、人物的關聯、景物的關聯等等。

第四類,要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標點符號起着輔助表達的作用。在審題時,很有必要注意語段和備選句子裏標點符號的使用情況。七種點號的使用,能爲我們提示語意的表達層次,特別是分號和句號;常用的標號,能爲我們提示詞語的性質、成分之間的關係,特別是破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