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會考衝刺階段各科複習建議

會考在即,複習、複習、再複習纔是王道,不同科目複習策略也不同,特別是在複習的後階段大家一定要注意各種信息的收集、篩選、整理,對不同科目的複習方法也要把握。下面是YJBYS小編收集的針對不同科目的複習方法,歡迎閱讀。

2016會考衝刺階段各科複習建議

  數學:

主要記憶課本中的公式,定義,要熟練,做到張口就來。

要多做習題,目的是要從習題中掌握學習的技術和巧門,不同的題有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技巧,由其是函數中的動點題是現在出題的熱點要多做,但不要做太 難的題,以會爲主。國中數學的學習重點是函數(包括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重點是意義和性質;三角形(包括基本性質,相似,全 等,旋轉,平移,對稱等);四邊形(包括平行四邊形,梯形,棱形,長方形,正方形,多邊形)的性質,定義,面積;

  英語

要把1-3年級的英語單詞複習一遍,把各單元的短語,語法總結歸納一下,重點課文要熟讀,要背的背一背;找本語法書把國中學過語法過一遍,練聽力,做習題。

史地政生一樣,短期效果非常明顯,幾天就可以明顯的提高。

  化學:

要熟練掌握1-20號元素的名稱和元素符號的書寫。要正確書寫化學式和方程式,熟記各種藥品的俗稱,顏色,氣味。要熟練質量分數的計算,這是重點,國中的化學計算只有這一個,所以必需要會。各種氣體的製取,收集都是重點,還要多做習題掌握題型。

  物理:

主要記憶課本中的公式,定義(重在理解不是死記硬背),對課本上的試驗要重看一遍,要理解,要完整,就是把書上的試驗都填全就行了,這是考試的重點。物理學分聲學,光學,電學,熱學,力學。就這幾部分。

聲學的重點是原理:音色,音調和響度等;

光學的重點是光的性質:反射,折射,平面鏡原理,透鏡成像(重點)和應用。

電學主要是電流,電壓,電阻的串聯和並聯的性質,電功率,電功,焦耳定律,電磁的性質,現象,試驗,單位換算(這裏會出大量的題,是重點),公式要熟,變形公式用的要快。

熱學主要是物態變化,熱力學公式的應用;給你補充一個書上沒有但考試考的公式:Q=mq,這是固體熱量的計算公式。Q是熱量,m是質量,q是熱值

力學比較多:簡單機械(包括槓桿,滑輪,輪軸,斜面,功,功率,能量轉化等)主要把公式,導出公式,公式間的互化等掌握住,實驗方法和結論。

  語文:

把握重點巧用方法

現在會考已經進入衝刺階段,當前同學們對語文複習存在着這樣兩種心態:一部分同學認爲語文知識點繁多,而且會考側重考查學生的課外遷移能力,考查課本 的內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複習語文時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學認爲,認真複習課本的知識後,也做了大量的閱讀題,考試卻不見成效,感覺語文複習無從下手,於是乾脆放棄。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實際上,語文學科同其它學科一樣,有自身的知識系統和複習規律。從前幾年學生複習情 況來看,在衝刺階段,若能夠按照老師的複習計劃,複習形成知識網絡,答題依據正確的技巧方法,穩紮穩打,考試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試中是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 的。

  那麼,在最後的衝刺階段,應該講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結合我們學校老師在最後複習階段的幾點做法,簡單談談:

首先,應認真“吃”透近兩年會考題。近兩年的會考試題,在試題結構、命題內容和題型、題量上基本上沒有變化。試卷分爲“積累”、“文言文閱讀”、“現 代文閱讀”和“作文”四大板塊。試題內容也保持相對的穩定,測試目的明確:從課內外名言名句的積累運用,到課內外文言文的閱讀,再到課外現代文的閱讀,最後是話題作文的寫作。重視考查學生的知識積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近兩年的會考試 題,應該怎樣分析?現僅就試卷的四大板塊簡單說明。

一、積累部分。考試的範圍基本是國中教讀篇目中要求背誦的名篇名句。背誦複習不但要強化記憶還要理解記憶,並且能夠靈活運用。不但篇篇背誦,還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平時默寫時經常出錯的字,更要時時“溫故”。切記:一字出錯,滿“盤”皆輸。

二、文言文部分。課內文言文考試的範圍是國中教讀篇目。複習時一要抓好重點。根據考綱的考查範圍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對複習內容進行取捨、側重。 一般考查常見的文言虛詞、實詞的含義和用法。實詞則常常考查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的詞語;對句子的考查則側重於關鍵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對內容考查就與現代文基本相似。從字、詞、句到文學常識以至思想感情、表現手法等,都要拎出要點,總結規律。二要選好篇目。選取教讀篇目中那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 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識的覆蓋面最廣的文章,這樣複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兩年的會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大多選擇故事型的文段。內容比較淺顯,考察內容基本與課內部分相似。做題時一定要注意與課內學過的課文或知識點相聯繫,注重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