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羊肉習俗的由來

冬至是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度過這天寓意着天地的平衡開始新的循環,在民間流傳着各種不同的習俗來度過這天。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關於冬至吃羊肉習俗由來的文章,希望能爲你提供幫助:

冬至吃羊肉習俗的由來

民間把冬至稱爲“過小年”。對於農民來說,冬至開始了,也就有忙不完的農活了。相傳在冬至這一天耕田,就可以把草根永遠地除掉,於是,這一天又叫“草王會”。

據說,那一天,拜師傅、拜尊長,討得一年的福財、一年的安康。師傅、尊長這時也盡揀好詞兒送出口,讓說的聽的,心裏都暖融融,這叫“賀冬至”;同僚之間相互拜賀,預祝來年有個好運氣,平時的勾心鬥角,一切的恩怨情仇都拋開去,這叫“拜冬至”;有的地方在這一天甚至出動全家,到野外去掃墓儀式大約和清明差不多,這叫“上冬墳”。

周圍同姓的人家多了,還要舉行“冬至會”,就是一大家族的人共同祭祖先。

家庭經濟條件稍好一點的,就在這一天宰豬醃肉。我們這兒有句俗語:“冬至不割肉,枉在世上走。”因此,有錢人家都在這一天醃臘肉、灌香腸,準備過年的年貨。誰都明白:冬至這天醃的肉,不腐壞,不流油,放的時間久。

這些活兒忙完了,還要到田地裏採一些桑葉,拿回家,不能曬太陽,不能用火烤,讓它自然陰乾,這就是“冬桑葉”。可以用做中藥,有祛風的藥效;或者將採回的桑葉蒸9次,再露9次,以後才能配做藥引子。

每到冬至,村莊早已籠罩在淡淡的`薄霧中了,人影悠悠,淌向各自的住房,將那一副好心情帶回家去,晚上還要和一家人吃狗肉呢!這習俗聽說是從漢代開始的。

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冬至吃狗肉從此就在民間傳開來,不僅吃狗肉,還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品,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到後來,又狗肉就慢慢轉變成了羊肉,最好是再配上祛風防寒的中藥。於是,冬至吃羊肉湯的習俗在四川地區廣爲流傳。

  冬至怎麼吃羊肉

羊肉健脾粥

新鮮羊肉250克(洗淨切碎),大米200克,苡仁30克,加水適量,慢火煲2小時成粥後,再加適量食鹽、生薑、胡椒和花生油調味,分早、午、晚3次食用。

本品適用於脾胃虛寒,症見食少腹脹、疲憊無力、大便溏稀、嘔吐呃逆、舌苔淡白、脈浮數,以及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結腸炎等患者。

羊肉補中粥

新鮮羊肉250克(洗淨切碎),山楂30克,懷山藥25克,加水適量,慢火煮羊肉至爛熟時,取出山楂,加糯米300克,用慢火煲成粥,分6次食用,早晚各1次。

本品適用於中氣不足,症見神疲肢倦、少氣懶言、飲食無味、舌淡苔白、脈細無力及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子宮下垂等患者。

羊肉附香羹

新鮮羊肉350克(洗淨切片),小茴香4克(另包),附子3.5克(打碎後先煎半小時),生薑10克,加水1000毫升,慢火煲至羊肉爛熟,加食鹽適量調味,吃肉喝湯,分2~3次食用。

本品適用於虛寒腹痛,症見平素怕冷、腹部隱痛、五穀不化、舌苔白嫩、脈虛弱者。

羊肉壯陽煲

取新鮮羊肉300克(洗淨切片),熟地黃25克,紅棗10克,海馬25克,生薑10克,核桃肉50克。把上述材料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以小火慢煮3~4小時,然後加食鹽適量調味,分2~3次食用。

本品適用於腎陽虛,症見腰膝痠軟、下肢怕冷、夜尿頻多、舌淡苔白、脈沉弱者。

羊肉扶弱煲

新鮮羊肉1000克(洗淨切碎),扁豆15克(打碎),當歸9克,乾薑和川椒適量,加水猛火煮沸後,再以文火燜熟後,加鹽適量,分3~5次食用。

本品主要適用於體質虛弱的老年人,症見平素怕冷、疲憊乏力、小便頻多且易患感冒、久病臥牀者。

羊肉玉屏湯

新鮮羊肉500克(洗淨切片),北芪30克,黨蔘30克,防風15克,加水慢火煮至羊肉爛熟,然後加姜、蔥、黃酒、胡椒粉和食鹽適量,吃肉喝湯,分3次食用,每天一次。

本品適用於肺衛不固,症見面色蒼白、自汗畏風、神疲肢倦、舌淡苔白、脈虛無力及平素易患感冒、咳喘者。

羊肉防寒粥

新鮮羊肉300克(洗淨切碎),大米150克,生薑50克,胡椒粉10克,加水適量,用猛火煮沸後,再用慢火煲3小時,早、晚各進食一次。

本品適用於氣血虛寒者,症見形寒肢冷、頭暈目眩、臉色蒼白或萎黃、心悸失眠、舌淡嫩、脈細弱。

羊肉補血湯

新鮮羊肉300克(洗淨切片),當歸25克,紅花15克,白芍15克,熟地黃25克,加水適量,慢火煲2~3小時,然後加入蔥、料酒、食鹽適量食用,每天一次,連續食用3~5天。

本品適用於血虛兼瘀者,症見面黃色暗、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經血不盡、產後血虛、手足發麻、舌淡色白、脈細無力。

小貼士:羊肉有一股令人不快的羶味,而受到一部分人的冷落。小編建議大家在烹調羊肉時,可以加入適量的料酒和生薑,這樣不僅可以去羶氣,還能保持羊肉原有的風味。當然,羊肉雖好也不是人人皆宜。比如,發熱的病人、腹瀉的病人和體內有積熱的人就最好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