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載機適應高原環境的技術對策

我國擁有世界上最遼闊的高原地域,面積約爲270萬km2,平均海拔2 000~4 500m。青藏高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平均海拔4 500m,其獨特的氣候特點:空氣稀薄、氣壓低、含氧量少、晝夜溫差大、低溫動土、紫外線輻射強、風沙塵大、降雨少、氣候乾燥等。建設青藏鐵路不緊要解決高原凍土區的鐵路勘察、設計、工程建設問題,也需要解決施工裝備在該地區的“高原病”。這些問題在世界上毫無先例,需要我們基於當今的科學技術水平,解放思想,不斷創新,去攻克施工建設中的一道道技術難題。

裝載機適應高原環境的技術對策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針對青藏高原特殊的環境,在2000年就將高原型工程機械列爲技術攻關項目(被國家經貿委列爲2000年度國家級技術創新項目)。經過廣泛的調查研究、技術分析與設計開發、高原實驗與改進驗證,對裝載機的高原適應性技術進行了一系列研究。

  1動力系統

1.1高原環境的影響

1)隨着海拔升高、大氣壓降低、空氣密度減少,空氣中的氧分量也減少,這對以內燃機爲的動力的工程機械影響十分突出。實驗表明,對自然吸氣型內燃機,海拔每上升1 000m,其功率、扭矩下降8%~13%、油耗上升6%~9%、熱強度增加2%~5%;當海拔達到4 000m時其功率降低45%左右。這是由於缸內充氣量減小,散熱性能下降,熱負荷增加,燃燒不充分等原因所致,因此高原環境對發動機動力性能影響十分嚴重。

2)高原地區氣壓低、含氧量少、晝夜溫差大、寒冷季節長,使內燃機的壓縮壓力和溫度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實驗結果表明,海拔每升高1 000m,內燃機壓縮壓力降低17%、溫度下降23%,原機最低極限啓動溫度提高22℃左右,同時,輔助裝置在高原使用時凡涉及點火、燃燒、耗氧性能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不適應性,尤其在低壓缺氧條件下啓動困難程度超過低海拔許多。

3)高原地區多沙塵,空氣中的含塵量是低海拔地區的5~15倍,它增加了進氣阻力,使濾清效果下降,又由於空氣中含氧量少,使發動機的燃燒性能迅速下降,不僅使功率下降,而且更加速了柴油機零部件的磨損,縮短了空濾器等部件的使用壽命。

1.2對策

1)爲充分保證裝載機在高原環境下使用的可靠性和適應性,我們選擇了上柴引進Cat3306B技術生產的C6121高原補償增壓發動機,配用進口增壓器,在高海拔地區柴油機的功率降小於3%、煙度低於3.0,從而克服了高原環境下功率下降造成動力不足的問題。

2)採用容量大、免維修的進口沃鐵馬固體電平,可在-40~65℃內正常工作;在發動機系統中增加一套乙醚助燃裝置或作爲選購件的水套預熱裝置,使裝載機在高原地區-25℃正常啓動。

3)採用低吸氣阻力的三級旋流大容量型空濾器,並在排氣消音器上安裝排氣引射管實現自動排塵,解決了高原地區風沙塵大、易使空濾器堵塞而影響發動機動力性能的問題。

  2散熱系統

2.1高原環境的`影響

1)對發動機而言,由於汽缸內空氣減少,過量空氣係數下降,燃燒狀況不良,後燃現象嚴重,使發動機熱負荷增加;由於空氣重度降低,使冷卻風扇質量流量減少;由於海拔升高,冷卻水的沸點降低(青藏線水的沸點是78~85℃),這些均導致熱散能力下降,熱負荷進一步增強。

2)對於傳動系統而言,由於匹配性能趨於惡化,除不能充分利用和發揮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外,還存在傳力不足和低效傳動,使部分功率因內損而轉化爲熱能,造成整機作業溫度超過規定值,影響正常工作。

2.2 對策

1)採用加大型風扇並使風扇的線速度在合理範圍內;採用加大散熱面積的增加型水箱,保證低氣壓下有足夠的散熱面積。

2)優化傳動系統的匹配和液壓管路系統佈置,採用特殊的散熱系統,使裝載機具有適合的作業溫度。

  3橡膠件與密封件

3.1高原環境的影響

高原地區日照時間長、紫外線強烈、晝夜溫差變化大,青藏線地區年平均氣溫爲-27~-45℃,日平均氣溫在0℃以下達235~330d,這些環境使液壓膠管加速龜裂,使橡膠件和封閉件加速老化。

3.2對策

轉向系統、工作液壓系統、制動系統等膠管採用德國漢莎——福萊克斯公司生產的產品,可耐低溫-40℃,抗紫外線能力是一般膠管的8倍以上。油缸等關鍵部件的密封件採用進口件,保證低溫環境使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