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牛排知識大全

澳洲牛排大家都吃過嗎?知道澳洲牛排的知識有哪些嗎?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澳洲牛排知識大全,快來看看吧!

澳洲牛排知識大全

  牛排種類

餐廳常見的牛排種類依部位區分有腓力(FILET),紐約客(NEW YORKER),丁骨(T-BONE),肋眼(RIB-EYE),牛小排(SHORT RIB)。

腓力(Fillet):正式名稱是Tenderloin-去脂腰裏肌肉,位於牛腰背的內側後段肌肉,一條牛隻有兩條,由於較少運動到,因此是肉質最柔嫩的牛排部位,不含肥膘,牛排中的首選。煎成3成熟,5成熟,7成熟都可。

沙朗牛排(Sirloin):Steak Ready Strip Loin-前腰脊肉,含有些許脂肪,是最適合用於煎烤的牛排部位,在美國俗稱就叫紐約客(NEW YORKER)。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牙口好的人吃。

丁骨(T-Bone):帶骨的前腰脊肉,因爲帶T字形肋骨而得其名,在骨頭的兩邊一邊是菲力,一邊是沙朗,由於可以同時吃到兩個部位的肉所以價格也較爲昂貴。Porter House-紅屋牛排,就是大丁骨牛排,是指丁骨牛排中肉量面積最大的'部份。

肋眼(Rib Eye):Rib Eye Roll是指牛隻第6~第12根肋骨間的肋里肌肉,富含脂肪紋路,一般所說的霜降牛肉指的就是這塊地方。肋眼牛排無論用煎的或是碳烤都很適宜,肉間的油脂能讓口感更添滑順,切成薄片的Rib Eye Roll就是壽喜燒或涮涮鍋用的頂級肉片。

牛小排:全名Bone-in Short Rib-帶骨牛小排,是取第6~8節肋骨部位橫切下來的帶骨部位,有豐富的油花脂肪,肉質柔軟,是最好的碳烤食材。聞名遐邇的臺塑牛小排就是這個部位的。

  澳洲和牛

澳洲和牛有別於日本牛肉分A1至A5的分類法(最高級爲A5),以肉色深淺和脂肪分佈來劃分成M1至M12級(主要爲M4至M12級),越高級的和牛,脂肪 和 肉的比率越高,而且分佈更平均,M12的肉與脂肪比例高達50%,只有少於5%的和牛可達到此級數;市面多數的澳洲和牛都屬M8至10級(相等於日本的 A3級 ),脂肪比率約達30-35%。

澳洲牛的肉味較淡,M9級也只能到日本的A3級水平。十多年前,澳洲農民將日本的母牛帶到澳洲來繁殖,並且引入美國的安格斯牛來配種,(也有100%純種血統的和牛),並以日本的飼養技術來養殖,培養出「澳洲和牛」,其美味遠超M9級牛肉,所以 在M9以上又加多了M10、M11和M12級,而M12級牛肉相等於日本的A5級牛肉。現在香港常吃到的「極黑牛」或「和牛」,主要就是來自澳洲。

  澳洲最出名的和牛品牌Blackmore:

B l a c k m o r e家族在澳大利亞的養牛界赫赫有名,五代養牛,1988年開始從日本引進和牛並對其進行培育。作爲一個對質量有要求的農場主,Blackmore挑選的都是日本最著名的三大牛種,先天條件好,加上牧場環境優越、水質清澈、牧草肥潤豐富,使得和牛在這裏的生活生長極其愜意,出品的質量一點兒都不比原產地日本差,澳大利亞的和牛從此發揚光大。通過多次的研究配種,亦培養出屬於自己本土的和牛牛種。更爲健康的飼養方式,更爲悉心的呵護照料,使得Blackmore和牛的肉質比同類的更爲柔軟,肉味更濃,脂肪油花更爲細密,油脂中帶着一股甘香的味道,但卻又不像印象中和牛肉會有的肥膩,更符合現今的健康飲食之道。爲了保證優異的質量,Blackmore的產量被嚴格控制,每月最多隻屠宰50頭牛,其中一半又被當地的星級餐廳訂購而去,因此,如果有一塊Blackmore牛排放在你面前的時候,請一定要好好珍惜。

  牛排熟度

Rare: Very rare steak, 幾乎全紅肉,只在牛排外層略烤。

2.一份熟牛排(Rare):75%紅肉,牛排內部爲血紅色,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

3.三份熟牛排(Medium Rare):50% 紅肉,內部桃紅,而且帶有相當熱度。

4.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只有25%紅肉(大多數剛開始吃牛排的朋友接受的熟度)

5.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幾乎全熟,略有粉紅色。

6.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全熟,牛排內部爲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