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PPT,你必須達到這樣的水準

  1.人人都說自己會PPT

對於PPT,你必須達到這樣的水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感覺:現在畢業找工作、或在職跳槽轉崗的年輕人,都會在簡歷上赫然寫着熟練使用Office,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PPT。大家在別的經歷描述上都還蠻實誠的,但在這個技能上,幾乎所有人都一致給予高度自我評價,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這一條例如同書寫自己姓名那般自然。

然而大多數人對PPT的掌握只是停留在基本功能的應用,對排版、美感、過渡、轉場以及邏輯順序都沒追求,而且還有大量文字堆砌的現象,尤其是教師使用的教學PPT,就是照着投影上內容的逐字逐句地朗讀,比如:

說實話,當你入職後使用這樣的PPT去做彙報總結,當初的面試官一定會懷疑自己的職業判斷力,期望與效用的落差會導致你需要有更多的特長和貢獻值來彌補,而通常情況是:你沒有。

所以我們需要對得起自己吹捧過的能力,不指望靠PPT賺錢,不要求把PPT做成融資的商業計劃書或是發佈會級別,至少不能讓PPT變成他人議論的槽點,從而湮沒自己彙報的實際內容。

只要稍作調整,至少能做成這個樣子的,有清晰的版塊劃分,用較講究的圖標代替文本輸入的數字,簡潔的顏色搭配,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在短期內修煉到這個階段。

也許你早已駕馭了這種水準的PPT,那可以繼續挑戰,比如:

每頁皆設計,諮詢行業的精英們或許都有這樣的追求,所以人與人對「熟練掌握PPT」的理解真是千差萬別。

  2.PPT設計套

因爲自己接觸的是產品,大家談用戶體驗的時候會從「戰略-範圍-結構-框架-表現」五個層面來綜合考慮,其實應用到PPT的設計上也是一樣的,因爲PPT通常都是用於展示、彙報,需要接受大家的考察、評價。

戰略和範圍兩個層面不多說了,本質上就是你做PPT爲了給誰展示、是什麼目的、主要包含了哪些內容,這些需要我們在動手製作第一張幻燈片之前就捋清楚。

所以前兩個層面是“道”,後三者是“術”和“器”的應用範疇。先說結構:

當你確定了本次彙報的主要內容之後,需要把內容整理成一個邏輯清晰的結構,即主題是什麼、闡述內容可以劃分爲幾大塊、每個區塊下分幾點、如何排布優先級、重點內容放什麼位置等等。清晰的邏輯結構能幫助受衆快速理解主講人的中心思想,get重要的論點,提高後期溝通交流的.效率。

結構就是PPT的脈絡,把握不住這一條,再酷炫的設計也是空洞的。譬如本文的邏輯順序就是“現象->問題->方法”,我們繼續說框架:

把PPT比作是一套房子,那麼每個空間如何佈置傢俱、客廳與房間之間如何過渡就是所謂的“框架”,換句話說,標題、文本、圖片和背景如何排布,每一頁PPT之間用什麼特效轉場,都屬於框架層面。

最後,字體、字號、配色、圖片處理、背景製作纔是“表現”,是受衆直接通過感官感知的層面。

  3.PPT技巧必知必會

現在我們知道了設計的套路,結構-框架-表現,接着我們談談技巧,這裏的順序剛好與之前相反,是一個逆向學習過程,從最小粒度的開始着手:

a.字體:正文儘量少用襯線字體,多用非襯線字體,什麼區別呢?在筆畫起點和終點有裝飾效果的,就是襯線字體,比如宋體。沒有任何裝飾的,就是非襯線字體,比如微軟雅黑,這裏舉個例子:

處理後:

對於高手來說,宋體、幼圓、行楷這一類常用字體都是不受待見的垃圾字體,不一樣的字體能渲染不同的情緒,如果你做的PPT跟親子活動相關,就可以使用卡通體、娃娃體,如果是在女性爲主的場合,可以使用柔和的倩體。

如果時間緊,來不及在字體上下功夫,就用萬能的“微軟雅黑”,簡潔、中性、兼容。

b.配色:先說字體的顏色,不用飽和度過高的,這一點跟公衆平臺撰文都是相同的道理,顏色太深會引發不適,如果是黑色,將透明度調至86%。在一個頁面裏,字體顏色要協調,種類儘量少。

在一個色相環中,180°相對的色系屬於撞色,要謹慎使用,如同穿衣,很少有人能駕馭好這類視覺衝擊極大的搭配,所以通常情況下,使用色相環中色系相近的兩三種進行組合。

顏色是最能渲染氣氛的元素,一個PPT是否應景,最先反映出來的不是結構、排版,而是顏色。比如跟人談合作方案,商務場景很少會用紅色,除非企業VI是紅色爲主調,比如開年會、搞線下活動,肯定要避開黑白色系,因爲太嚴肅、單調。

沒有醜的顏色,只有擺錯地方的顏色。初學時最簡單可行的辦法,就是借鑑精美的模板,這些專業大師在創作時,對顏色搭配都是有講究的,抄多了之後你就會有感覺的。

c.圖片:如果是一張圖,可以鋪滿整頁PPT或只留一小塊空白,由一個色塊(調整透明度)加文本說明來補充:

如果是多張圖,可以將圖片裁剪爲特殊形狀(圓形、三角形、菱形),當圖片非常多的時候,考慮使用圖片牆展示:

d.圖表:能用圖表說明的問題,絕對不要用文字!比如公司的規模擴大後,組織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