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德國需做哪些心理準備?

如果你有意來德國留學,不妨先考慮一下下面的幾個問題。跟隨應屆畢業生小編一起看看。

留學德國需做哪些心理準備?

  首先,通過留學想獲得什麼?根據德國規定,德國大學不招收中國的高中畢業生,即使申請本科,也要在國內211大學讀滿一個學期或者在非211大學讀滿三個學期;如果申請研究生,申請的專業必須和本科專業相關,不可更換非相關專業。在德國,不管聽起來多麼有趣的專業,進了大學都會被引入無盡死板的理論知識,這一點源於德國大學的定位:在德國,有兩種類型的大學,一種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學(Universität,university),中國學生一般申請的也都是這樣的大學,這樣的大學定位是研究型,通俗的說,德國的大學是培養“學究”的地方;如果想要學習更偏向實踐性的知識技術,德國還開設了專業技術大學(Fachhochschule),這類院校在中國多被拿來和技校相比,在國內的認可度沒有大學高,但在德國這類院校並不遜色於傳統意義上的大學,這類大學的畢業生也同樣受到企業的認可和歡迎。因此,對於想要申請大學(Uni)的人來說,即將面臨的是嚴酷而死板的學習。不可否認,有部分學生出國讀書出於對自己專業領域的熱愛,希望以後能在學術上有所建樹,帶着這樣的心態,堅持下去會相對容易。同樣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出於換個環境的心態出國留學,希望畢業後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對抱有這樣想法的人來說,就要對繁重的的實驗、討論課、習題課,以及期末考試前通宵達旦的壓力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其次,一個人的寥寂受不受得了。儘管在德國的'中國留學生與日俱增,但歸根結底,留學生依然是少數羣體。即使是在留學生中,大家的朋友圈子也相對牢固。和來自各個國家的留學生交朋友還算容易,但是交德國朋友是比較看運氣的,拋開語言上的障礙不說,就德國人天天晚上出去玩的節奏,很多中國學生就很難適應。而平時課堂上認識的德國同學大多是點頭之交,最爲重要的一點是,因爲學業的壓力,留學生的社交時間少之又少。

  第三,經濟條件能否支持自己完成學業。鑑於德國讀書壓力大、耗時長的特點,經濟因素還是要被充分考慮的。雖然在課餘時間打工賺錢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其中辛苦也是難以言說的。對於剛到德國的留學生,我不推薦急於打工,因爲語言的障礙、學習的壓力已經足夠我們蒙受,且剛到一個新環境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剛開始能夠找到的零工也多是中餐館、送報紙之類的體力工作,技術含量低又耗時,收入也相對低。當適應了國外生活之後,打工也要實事求是。

  第四,作爲有責任感的成年人,父母及其他家人的健康狀況也必須考慮其中。出國的幾年中,越發體會了“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出國第一年奶奶走了,第二年姥姥走了,我都不在國內,更沒法回國相送。雖然出國前也有見不到老人最後一面的心理準備,但是事情突然發生的時候依然猝不及防。而自己的父母,也都年過半百,身體狀況逐漸下降,這樣長時間地在外讀書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對難以割捨的親情的考驗,常常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憂慮。

  【擴展閱讀】

德國留學須知

首先,上文提到的德國大學的優勢從另一方面也給德國大學帶來了不可制止的不良影響。一方面,在專業設置上,“專業”的特點削弱了綜合性大學的整體實力,另外由於研究所獨立於大學存在,雖然很多教授既在大學授課,也在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但是研究成果卻不盡屬於大學,所以縱觀世界大學排行榜,儘管德國大學的教育質量備受認可,然而很多德國高校只能穩居100至200名的位置,很難躋身前100名的世界頂級名校之列。

其次,雖然德國高校近些年來在不少專業推出了英語授課的課程,但是德國畢竟不是以英語爲母語的國家,對大多數中國留學生來說,語言關仍是一大挑戰。

再次,低廉的學費雖然誘人,但是德國高校出了名的畢業時間長也給價格上的優勢蒙上了一層陰影。不同於國內以及英美高校,德國沒有牢固的畢業時限,嚴酷的學術要求和較低的畢業率對德國本國學生來說也是莫大的挑戰。在德國,本科讀五六年還沒有畢業的學生不在少數——因此,在德國拿學位多少要拿出點八年抗戰的勇氣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