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法國留學讀博免試需要闖三關

法國在高等教育體制上曾與衆不同。但爲了適應國際教育交流的需要,法國從2004年秋季開始實行新的高等教育體制。高等教育體制雖然已經改變,原來的招生制度卻保留了下來。例如,在博士招生中,零考試的原則仍然得到法國教育部和各大高校的推崇,也就是說法國留學讀博可以不用參加考試了,這對廣大留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申請法國留學讀博免試需要闖三關

法國大學事務管理中心的索利多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法國的博士生中,以求職爲目的而讀書的學生鳳毛麟角,他們在畢業後十有八九要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因此,學校在招生時更看重的是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各個大學專業不同,在同一專業內又有不同的子專業,一個統一的博士生入學考試不僅無法反映不同大學招生的需要,也很難顯示出申請讀博學生的專業水準。另外,在法國,選擇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數量有限,爲這小部分學生興師動衆地組織一次全國性的考試,無論從人力還是財力上來說,都會造成很大浪費。出於這兩個原因,法國大學博士招生始終堅持零考試的原則。

然而,零考試並不意味着零考查。索利多先生向記者解釋說,雖然都是零考試,但是法國的博士招生與寬進嚴出的本科招生大不相同。法國的博士招生相當嚴格,不求多但求精,只有真正高水準的學生才能獲得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在法國,如果一名學生想讀博,必須要過三關:論文關、導師關和學校關。

由於被免去了考試之苦,申請讀博的'學生不用漫無邊際地準備考試,也不需要死記硬背先前所學的知識。但是,爲了考查一名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法國大學會要求申請讀博的學生寫一篇20頁左右的專業論文。一名學生如果想被錄取,必須通過這20頁的論文,嚮導師展示自己知識結構中的精華。爲了通過這一關,學生首先需要確定專業和導師,然後根據導師的意見,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和書籍寫出論文。一位在巴黎索邦大學攻讀文學博士的法國朋友告訴記者,區區20頁的論文看起來不長,他卻爲此借閱了100多本書籍。

論文寫好後,學生就要先通過導師關。除了要根據學生所提交的論文對其做出初步評價之外,導師還要對學生進行面試。面試的目的主要是爲了做到不以論文定成敗,那些論文出色但面試反應遲鈍的學生會被淘汰,而那些論文平平但面試表現出色的學生也有可能會被錄取。另外,對於一些不能到法國參加面試的外國學生,導師會不辭勞苦地進行電話面試,一些法語口語較差的學生就有可能在這時被淘汰。

儘管導師在博士招生中發言權很大,但他們也不能一手遮天,說招誰就招誰。在過了導師關之後,申請讀博的學生還要面對學校的最終考覈。學校的考覈由一個評審團負責,其成員既有校方代表,也有相關專業的其他教授。索利多先生告訴記者,學校考覈實際上是一種監督機制,既是爲了防止博士生導師在招生時出現的無意偏差,也是爲了警告導師們不要在招生時有意放水。

對於學校的這一監督機制,記者接觸的幾名法國大學教授都認爲它有存在的必要。他們告訴記者,真正被相中卻被學校拒之門外的學生微乎其微,主要原因是博士生導師在選學生時都會慎之又慎,他們不會要沒有把握過學校關的學生。在法國,一名教授必須大量地着書立說才能令人信服地成爲博士生導師,一旦自己選中的學生被學校否認,那麼他在學校的威望就會大打折扣。另外,由於一名博士生導師只帶三四名學生,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弟子中有水貨。

縱觀法國博士招生的整個過程,導師和學校突出的都是一個專字。申請讀博的學生即使有偏科現象,但只要他的專業水平過硬,同樣會被錄取。例如,法國大學的文學系在招生時,決不會要求對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考覈。但是,這也並不意味這一名學生只要專業出衆,就可以有機會讀博。巴黎一大藝術系的一位老師開玩笑地對記者說:即使有一名學生的繪畫水平超過畢加索,如果他只有國小文化程度,那他最多隻能做我們的榮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