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走馬觀花美國的頂尖大學

美國留學走馬觀花美國的頂尖大學

◇一個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獎獲得者,高中畢業被保送進國內一所頂尖名校,一個學期選了10門課都輕鬆過關,因爲這些課程只要學期結束通過考試就可以拿到學分。他大二時申請到了MIT(麻省理工學院),雖然一學期只選五門課,卻感覺異常繁忙,因爲每門課老師都要求閱讀大量書籍,有的課還必須做大量實驗,稍微掉以輕心就會跟不上。

◇MIT建校150週年展覽150件展品全是學生的發明,既有雷達、第一臺實時計算機、第一個人造假肢、更好的天氣追蹤系統、晶體管、頻閃攝影,同時也有各種毫無實用價值的怪異發明。因爲在MIT的書呆子們看來,所謂偉大的發明,很可能就孕育在荒謬之中。

◇在哈佛,年輕教師的壓力很大,有很高的學術研究要求,這是通往終身教授必須經歷的艱難過程。而他們一旦獲得終身教席,考覈的壓力就會降低。學校認爲,獲得聘任的教授都很優秀,有很強的發展動力,其形成的學術理想和習慣會讓他們自覺追求更高的學術聲望。

上月赴美參加哈佛中國論壇,我走訪了哈佛大學、MIT(麻省理工學院)、衛斯理女子學院、波士頓大學,並和來自全美各名校參加論壇的中國留學生深入交談,得以近距離觀察美國的大學。雖然走馬觀花,但目之所及的點點滴滴,仍傳遞出美國高等教育之所以領先全球的內在辦學邏輯。

不輕鬆的大學學習 與教授的嚴格要求

在出席哈佛中國論壇期間,由哈佛和MIT中國留學生舉辦的中國教育評論和北岸論壇,邀請我參加他們的討論活動。三個小時的活動,提問互動就佔了2/3,感覺這裏的學生特別喜歡討論問題。

在哈佛校園,隨便走到哪裏都可以看到專門爲學生討論準備的小型會議室和活動室。我還經常在咖啡廳和學生活動場所看到一組一組的學生圍在一起熱烈討論。據哈佛教育學院的學生介紹,中國教育評論每週六固定活動,從不間斷,負責人每次都會和大家一起商議主題,然後在活動之前把活動安排通過電郵發給所有學生。

在哈佛做講座之後,我寫了一篇感想文章,說哈佛的學習氛圍很濃。文章發表後,一位哈佛學生給我發來郵件,說哈佛校園中學生們討論很熱烈,是事實,但這可不是學生們都愛討論,他們也是沒辦法,因爲老師有這樣的要求,不參加討論會可能很快就跟不上課程。

他想告訴我的是,大學的學習氛圍是由學校對人才培養嚴格要求、重視教學所帶來的,不是單靠學生的自覺。這與國內大學近年來反覆強調學風建設很是不同。在學風建設中,學校、老師反覆教育學生要主動學習、熱愛學習,可學生就是主動不起來,該逃的課還是逃。

其實,我在幾所美國大學參觀時,陪同的學生都談到了這一點。一位在MIT(麻省理工學院)讀大二的中國留學生告訴我,他是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獎獲得者,高中畢業被保送進了國內一所頂尖名校。入學之後,一個學期選十門課都沒問題,因爲只要學期結束通過考試就可以拿到學分。就這樣混到大二,他感到實在對不起自己,因此申請MIT。到了MIT,雖然一學期只選五門課,但他感覺異常繁忙,因爲每門課老師都要求閱讀大量書籍,有的課還必須做大量實驗,稍微掉以輕心就跟不上。同學中晚上在圖書館熬夜看書到深夜的情形十分普遍。

事實確實如此,國內一些高校雖然也反覆強調提高本科教育質量,要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但大多隻是說說而已。重視本科教育,意味着必須要求教授們把大量的時間用到課程設計、課程教學中,可我們的教授在高校強調論文、課題、經費的現實中,是不願意在這方面花無謂的精力的。這樣的教育教學環境,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可摧毀學生對大學的美好期望。很多高中畢業生懷着美麗的大學夢進入校園,上完第一節課之後,就從夢想回到現實――原來夢想中的大學竟是這個樣子。而對於學生們在大學裏的不認真,大學則將其原因歸爲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進入大學沒有進入角色。

傲人的辦學成果與低調的校慶

在MIT,陪同我參觀的學生是來自上海的留學生劉歡,他本科就在MIT讀書。他先帶我參觀他們的機器人實驗室。說實在的,我真不相信這就是世界最頂尖的實驗室,實驗設備遠沒有我想象的先進,最新的一個研究成果正在測試機器人抓取物品的能力。劉歡還讓我看了他們本科期間做的一個試驗――機器人澆花、摘番茄。他說這是令他印象深刻的試驗,可是我的.感覺是怎麼就像小孩子玩遊戲。

劉歡他們機器人實驗室的教授都是世界鼎鼎大名的,可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喜歡教學。他讀大二時,就曾同時有兩名教授來和他討論,聽他的想法,而且一聽就是一個小時。

路上,劉歡告訴我MIT正在進行150週年校慶活動,我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偌大的校園竟然沒有一點慶祝氣氛,而且大樓確實如傳說中所說外形粗笨,像個工廠。直到走到MIT的一幢標誌性大樓,纔看到懸掛着兩條條幅。而這樓上鐫刻的校名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直譯過來就是麻省技術學校,校名中沒有university,連college也沒有。劉歡開玩笑說,這校名在國內就是一所技工學校或技術研究所。我想,若放在國內,MIT多半早已變爲MUST了,把Institute變爲University,在Technology前再加一個Science,否則不足以顯示學校的地位,也影響學校的發展。

MIT建校150週年展覽是校慶活動的重頭戲,展覽在他們的博物館,一座低矮的樓。遺憾的是,當天提前關門,我沒能進去參觀。但從外觀看,這裏也沒有彩旗、橫幅,進門處也沒有突出顯示學校培養的領導人之類的介紹。總的感覺也是很低調,雖然從這所學校走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高達76位,比哈佛的40位還多。

在這裏展出的150件展品全是MIT學生的發明,既有雷達、第一臺實時計算機、第一個人造假肢、更好的天氣追蹤系統、晶體管、頻閃攝影,同時也有各種毫無實用價值的怪異發明。校慶展出這麼荒謬的發明,這種風格確實比較符合MIT的書呆子氣質。因爲MIT的書呆子們知道,所謂偉大的發明,很可能就孕育在荒謬之中。

MIT的校慶大會在波士頓展覽中心舉行,同樣也沒有任何氣氛,不見一條喜慶的橫幅。校慶大會開始,教授們身着博士服莊重入場。整個校慶活動,居然沒有主持人,沒有介紹出席這次校慶的重要來賓。校長和教授們在發言中關注的是未來100年MIT的發展。

給本科生上課的教授與40位諾獎獲得者

哈佛的學術研究成果十分了得,一年發表的Science和Nature論文數,就超過我國所有大學和科研機構發表論 文的總數。建校至今,已經培養了4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如果這樣的成果放在國內,大家一定會認爲學校對教師的論文要求很高。因爲近年來,國內一些大學就以老師要做科研爲由,怠慢本科生教學,而且還舉例說國外大學也是這麼幹的,否則他們怎麼能出那麼多論文,出那麼多的諾獎獲得者呢?

觀察哈佛大學對待學術研究的態度,至少有四方面的特點:

其一,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核心,學術研究只是爲人才培養服務的,換言之,學校開展一流研究的目的在於培養一流的人才。因此,導師會經常和學生在一起進行研究,在共同研究中培養學生的能力,而不是把學生作爲自己的打工仔,不給他們任何教育、引導,就派任務給他們。

其二,對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要求,並非一刀切。在哈佛,年輕教師(助教授)的壓力很大,有很高的學術研究要求,這是通往終身教授必須經歷的艱難過程,而一旦獲得終身教席(很多副教授就是終身教授)之後,考覈的壓力就會降低。學校認爲,獲得聘任的教授都很優秀,有很強的發展動力,其形成的學術理想和習慣會讓他們自覺追求更高的學術聲望。這種對不同教師的要求也體現了學術研究的規律,因爲20-40歲是學術研究的黃金期,年輕教師可用更多的精力做學術研究。

其三,學術休假制度讓教師有一段時間集中投入感興趣的研究,並緩解教師職業怠倦。美國大學之所以教授一邊能給學生上課,一邊還能出不少成果,這與學術休假制度密切相關。在爲期半年或一年的帶薪休假中,教師有相對集中的時間對學術問題進行系統思考,也可用這段時間來進行學術交流或着書立說。

其四,美國大學的學術舞臺,主角往往是年輕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年輕教師,誰有能力誰就是論壇的主講,助教授(也就是我們這裏的講師)就可帶博士,而那些大牌教授則花更多時間在教學中,這就形成了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良性循環。

沒有校門的大學與100座圖書館

到大學,參觀圖書館幾乎是必修課,這次在哈佛也不例外。而出乎我意料的是,這一參觀竟然花了整整一天時間,結果還有很多圖書館沒走到。到哈佛之前,我就耳聞哈佛的圖書館很多,卻沒有想到這麼多。連帶我參觀的哈佛教育學院博士安德魯也不清楚自己學校究竟有多少圖書館,一個籠統的說法是大致有100座。這些圖書館散佈在校園各處,而且建築物都不高,學生走進自己想要去的圖書館十分方便。

哈佛的圖書館當然不是以數量取勝。其藏書的豐富以及環境的舒適、到位的服務,讓我大開眼界。在燕京圖書館,多位在這裏做交換生、訪問學者的中國學者告訴我,他們在這裏找到了很多國內圖書館根本查不到的資料。圖書館裏隨處有免費上網的電腦,可自由使用。安德魯還特別帶我去看了圖書館裏的一件設備――掃描儀,學生也可免費使用,只需花一些時間就可以把一本書全部掃描存進自己的U盤,然後帶回去慢慢看。這在國內大學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學生在圖書館複印書都是要付費的,有的學生不願花錢,就偷偷把需要的部分撕下來,這也是常見的景象。

國內大學的圖書館近年來也有一些大的變化,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大。大圖書館很氣派,可學生們使用卻不方便,從宿舍或教學樓到圖書館走很遠不說,查找自己需要的圖書也頗費神,還有好多圖書找不到。另外,國內大學圖書館的功能也已悄然變化,成了學生的自修室。去年,某高校圖書館對館藏資源的利用率進行統計,結果顯示,新購買圖書的零借閱率爲40-60%(零借閱率採用當年新進圖書的零借閱(冊數)/當年新進館圖書總數(冊數)100%),新購圖書的借閱情況都如此不樂觀,可見整體借閱情況是多麼不堪。

人們常說,教授和圖書館是大學最重要的兩大資源,哈佛將這兩者有機統一,由此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個學習氛圍特別濃郁的大學景象。雖然哈佛沒有校門,公交車就在學校教學樓、圖書館門前停靠,間或還有汽車喇叭聲,但你不覺得這裏嘈雜、浮躁,走進圖書館,就走進學習的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