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日本與留學歐美的對比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日本留學和歐洲留學的對比,相信肯定有有一些朋友糾結於這兩個地方,下面來聽聽小編的分析吧,或許能夠幫助你做出合適的選擇。

留學日本與留學歐美的對比

不少人表示,第一次和外國人對話是和學校的ALT老師。那麼反過來,來日的外籍教師是怎樣看待日本的學校、教育制度、教員的職場環境和日本學生的呢?

  1、上學方式

日本沒有像歐美中國小那樣的學校巴士。令歐美人驚訝的是,日本只讓小孩子走路上學(或者騎自行車)。在國外,很多國家是爲避免學生上、下學時候發生交通事故和誘拐事件,因而配置了學校巴士。而日本,僅在上學困難的偏遠地區配置學校巴士。

  2、入學考試和補習班

要想找到好的工作,就要進好的大學。要想進入好的大學,就要通過大學入學考試。大學的升學率因高中的偏差值而不同。因此,要想進入高升學率的高中,必須要在會考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這就是日本目前的教育制度。因此,不少學生在升入中學後就開始上補習班。

在應試嚴峻的亞洲圈,學生上補習班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但是,歐美人大多認爲真正開始學習是在高中。所以,在他們看來,日本中國小生的應試競爭太過嚴峻了。

  3、上課態度

在很多外國人的印象中,日本的學生應該都是安靜地用功學習、循規蹈矩、尊敬掌權者,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既有安靜又聰明機靈的學生,也有多話吵鬧不沉着的學生。在上課態度上,歐美和日本基本上沒有什麼不同。

邁克爾說,日本憲法第26條規定了學生受教育的權利,所以教師在任何理由下都不能把學生趕出教室。另外,怎樣看學生的上課態度是好是壞,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看法。對於上課打瞌睡的學生,日本的英語教師(JET)多會給予提醒,但外國教師卻完全不在意。由此就可以反映出,不同國家對待孩子有不同的看法、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這是十分有趣的。

  4、誰都可以升學

日本的教育制度裏最令外籍教師驚訝的是,居然沒有一箇中國小生會留級。成績明顯比別人差的、無法跟上課進度的、出勤率超低的學生,全都可以升學。對此,外籍教師很是疑惑。

在歐美,如果分數總是墊底,學生就很有可能被留級。正是因爲從小就有這種不安,所以他們就會化不安爲動力,開始用功學習。因此,來自歐美的ALT老師對日本的“無論怎樣不學習也不會留級”的制度很是疑惑。沒有留級卻又有高中升學考試,所以到頭來,不學習還是不行的。

  5、教員室

日本學校有固定的教員室,以供教師做教學的準備和工作。但是,英語圈的學校並沒有教員室,根據每個學科分配教室。教師的辦公室就在自己所教學科的教學樓以及樓層。每個教師基本上都擁有自己的辦公室,這樣減少了教學上移動的時間損失。讓學生移動,這有助於教師做好充足的授課準備,這是相對合理的安排。

外籍教師對於國外沒有的教員室給予了很好的評價。教員室便於ALT老師與其他老師商量學生和班級的事情,也易於向全員傳達通知,更是日常溝通的好場所。所以,有個教員室也是極好的。

  6、人事變動

歐美學校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在自己本地的學校工作,職員調動始終要尊重本人的意思。但是日本的教員,都是要根據都道府縣的教育委員會的指令接受人事變動。在日本,有常常調轉學校的教師,也有在同一所學校工作了幾十年的教師,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調動情況。

  7、學校制服和禮服

在美國,需要穿制服的公立學校大概佔20%。在日本,一旦升了中學,幾乎所有學生都要穿制服上學。在國外,很多學校的校規上並不禁止學生染頭髮和紋身。而日本學校,無論是對頭髮的長度還是襪子的顏色,甚至是上學靴子的設計都有詳細的規定。

  8、學期

歐美的新學期伊始,並不是在櫻花開放的時候,而是在殘暑未盡的紅葉季節。因此,ALT老師來日本正是在暑假剛結束的時候,總是晚日本老師一步開始上課。外籍老師在新學期開始的5個月之後,就必須要作爲新人,在自己一個人是新人的環境下開始授課,最初爲了適應可是吃了不少苦的。

  9、成績表

日本和外國成績單的記錄方式也不一樣。在日本,會用數字“1、2、3……”來評價成績,或者用“優、良、合格”、“◎、○、△”等方式來表示。而美國,是用A~F的5個等級評價。A表示優秀,B表示在平均以上,C表示平均,D表示平均以下,F表示不及格以留級處理。

  10、教室

邁克爾說,比起學生們在各個教室間移動的歐美型教室,日本的教室是由班主任決定的,是“學生們的房間”,這樣更容易表現學生們同一個班級的`一體性。從早上到放學,學生們一直在同一個教室裏面,一起吃飯,一起打掃,有時也會一起裝飾教室,教室就像是一個“大家庭”。

  11、鞋櫃

日本的文化是禁止穿鞋入內的,這在學校教育裏也有教。爲了幫助學生們分開室外鞋和室內鞋,學校在玄關門口放了學生們用的鞋櫃。這個估計只有在日本纔會有吧。而且,日本學校甚至還有體育館專用的體育館鞋子。如此區別鞋類,對於外國人來說,未免也太複雜了。

日本學校有鞋櫃,但是卻沒有用於裝教科書的櫃子。因此,當看到那些每天抱着重重的教科書來上學的小孩子時,不少外籍老師覺得他們分外可愛。

  12、學校伙食

在外國的學校,學生們一般在自助食堂吃午餐。但在日本,學生們一般都在教室裏面一起吃家裏帶來的便當。因爲伙食也是飲食教育的一個環節,所以即便是老師,也不允許在學校吃垃圾食品。例如,連喝果汁也會被提醒。

在外籍老師看來,這規定實在是殘忍啊。國外的學校並沒有這樣的規定。畢竟大人是大人,很多老師都應該能夠享受學生沒有的特權。

  13、打掃的時間

日本的學校,不像歐美學校那樣有打掃教室的勤務員。邁克爾說,積極利用打掃的時間,是培養與同學合作的連帶感以及責任感的好機會。來日的外國人會對乾淨到一個垃圾也沒有的街道感到驚訝。這也許得益於學校給學生安排的打掃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