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愛唱歌的小麻雀公開課教案

教學的概念是從教學現象和教學實踐抽象和概括出來的,教學的內涵也隨着歷史的發展而發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愛唱歌的小麻雀公開課教案,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幼兒園愛唱歌的小麻雀公開課教案

  【1】愛唱歌的小麻雀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孩子能理解作品中的情節,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情感

2、培養孩子願意在衆人面前較自然地表述。

  活動準備:

自制有層次的圖書一本,有各種可粘貼操作的動物形象。

  活動過程:

一、設計意圖:

我班的孩子對周圍環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對園內的小鳥、小烏龜等動物充滿了關愛之情,而孩子在言語表達上卻存在怕生、不自然、甚至不肯說等現象。爲了鼓勵孩子們願說、敢說,我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經驗選擇、改編了一系列以動物爲主角的故事、兒歌,以他們喜歡的角色激發其說的願望。

《愛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着孩子,通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伸爲內化的行爲。

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此作品角色較多又有變化,所以將角色的認知放在最前部分,爲理解故事打下伏筆;而故事結尾也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展開,從“小麻雀不唱了”到“想想什麼辦法”再到“等鹿寶寶醒來了再唱”,給孩子清楚明瞭的記憶、理解、想象的線索,同時又將教學氣氛推向高潮,有利於孩子言語表達的發展。

二、活動過程:

1、第一遍聽故事,突出認知--別人睡覺時,不要唱歌,不吵醒別人。

提問:猜猜故事中會講什麼呢?

通過看看、猜猜,逐一出示故事中的角色。

按其順序貼在圖書的“樹”上,除去小鹿的角色。

提問:

1、誰住在最上(最下面)?

2、啄木鳥的上面(下面)住着誰?

老師講述故事至最後一段,引導孩子觀察畫面。

提問:

現在你們知道了嗎,小松鼠爲什麼叫小麻雀不要唱了?

教師繼續講完故事,與孩子一起誇誇小麻雀。

2、第二遍聽故事,激發情感--結合生活經驗,爲小麻雀想想其它辦法。

展示圖書:按序讓小動物住進每一頁中。“讓我們一起翻着書,講講故事”。

合作講述:教師放慢速度講,對話處留給孩子講,以利於孩子們在聽故事中掌握語言。

提問:小麻雀還可以怎麼做?

輔助提問:

1、小麻雀可喜歡唱歌了,怎麼辦呢?

2、到什麼時候小麻雀才能唱?

3、第三遍聽故事,轉化行爲--和小麻雀一起爲醒來的小鹿唱最好聽的歌。

聽錄音故事。(配樂對話)

等待小鹿的醒來。幼兒和小麻雀一起爲醒來的小鹿唱唱跳跳,抒發情感。

結束: 以小鹿的口吻,感謝懂事的小麻雀和小朋友們。

附故事:

《愛唱歌的小麻雀 》

在高高的樹頂上,住着一

只愛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聲可好聽了,小動物們都喜歡聽。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樹林裏,有隻麻雀愛唱歌。。。。。。”。突然,從下面傳來一個聲音:“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嗎?爲什麼不要我唱?我得下去問明白”。

小麻雀往下飛,看見貓頭鷹問:“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貓頭鷹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又往下飛,看見啄木鳥問:“啄木鳥,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木鳥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繼續往下飛,看見小猴子問:“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猴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