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搓湯圓的來歷

古人云“冬至一陽生”,認爲冬至是一年中白天增長的轉折點,陽氣開始強盛,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下面yjbys小編爲大家準備了關於冬至搓湯圓的來歷,歡迎閱讀。

冬至搓湯圓的來歷
  冬至搓湯圓的來歷

冬至搓湯圓時,除了本色的糯米圓外,也會用紅色的天然食用色素放進糯米粉裏,做幾個紅色的湯圓,寓意是爲了喜慶。這些甜圓會用來祭拜先祖,還要拿出幾顆貼在門頂、米缸等處,因爲湯圓又甜又圓,是吉祥的象徵,預示着來年豐收、家庭團圓。

我們常說冬至大過年,跟冬至這個時間點有很大的關係,每年的冬至,與公曆太陽在北半球停留時間最短的那一天很接近。在天文上有重要的意義,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上都有重要意義,在中國古代,冬至作爲節日的級別比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的級別都要高。周朝還把它作爲新年的元旦,後來改了,但也很重視,稱爲“亞歲”,也就是地位只比“過年”要低。西方最重要的節日聖誕節也基本在此時間,說明大家都是不約而同的。到了漢代,冬至的地位又被提高了,《漢書》上說,冬至期間全國放假,燒香、吃狗肉(可憐的狗狗啊)、邊塞閉關、軍隊待命、商業歇息、親朋互訪、美食相贈。其隆重和熱鬧程度一點不亞於過年。到了唐宋時期,皇帝會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祭天大典。大家自然也有祭天祭祖習俗。直至元朝統治中國,冬至祭天風俗才漸淡,但人們沒敢忘“冬至風俗”。

由於冬至期間太陽停留時間最短,隨後雖然停留時間日漸增長,但地上散出的熱量要大於太陽照射留下的熱量,因此天氣一天天變得酷寒,數九寒冬就是從冬至這天開始數。湯圓的熱量是比較大的,無論是糖、糯米、豬油,還是芝麻,都是高熱量食物。但從冬至開始,人體需要大量補充熱量,尤其在過去物質缺乏的時代,這點熱量根本不算什麼,當然現在的社會,還是要適當地注意熱量的問題。北方從冬至開始,就要殺豬宰羊,在雪地裏冬藏。南方沒有那麼冷,肉不能僅靠低溫保存,就會開始熏製臘肉。當然廣東沿海由於冬天溫度並不是太低,臘肉也不是很好保存,所以沒有太多製作臘肉的風俗。北方有這一天吃肉吃餃子的風俗,“有冬至不吃肉,凍掉腳趾頭”的說法。在冬至這天,大家並不忌諱高熱量,反而很歡迎,從冬至開始爲身體度過寒冬做熱量的儲備。

很多人容易把北方的元宵跟南方的湯圓混,其實這兩者做法不同,吃起來感覺也不太一樣。北方做元宵,是先把餡做好,切成小塊,放到篩子裏。倒入乾的糯米粉,篩起來,讓餡裹上糯米粉,然後再蘸一下水,繼續篩滾,這樣一遍一遍滾制而成。而湯圓有點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揉好餳透,用手揪一小塊糯米糰,擠壓成圓片,把做好的餡用勺子挑一點放到糯米片上,包好捏緊,再搓成圓球。由於元宵表面的粉是乾的,互相之間的結合也不緊密,所以一下水煮,湯變得比很濃。由於元宵皮是乾的,下水煮時才吸水,餡在煮的過成中不太容易吸到水,餡比較幹。而湯圓的皮比較溼,互相結合比較緊密,煮出來的湯很清,餡吸了水,含水很多。元宵煮的過程中很容易破,而湯圓很少有破的。因此元宵湯倒是很甜濃哦。兩者餡的用料也不太一樣,元宵多是糖和乾果粒。而經典的湯圓做的時候要用豬板油,揉搓了以後滲入黑芝麻粉中,吃起來口感好極了,糯滑軟燙。可以這麼說吧,元宵,粗獷個大、皮厚心實、口感較粗。而湯圓,潔白軟滑、糯嫩香甜、口感細膩。

  冬至搓湯圓的來歷

《八閩通志·興化府風俗·冬至》載:“前期糯米爲丸,是日早熟,而薦之於祖考。”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前一夜,莆俗叫“冬至暝”。這天傍晚,家家廳堂上紅燭通明,燈光如晝,寓意事業輝煌。桌上以紅柑爲“果嶽”(即是把紅柑堆疊成小山嶽狀,故名)。紅柑的最頂層插上“三春”(即民間剪紙者用紅紙剪成福祿壽的紙花)一支,用紅紙條封腰的箸子一副(十雙)和生薑、板糖各一塊,一家人洗手面,家長點燭上香,放了鞭炮,開始“搓丸”。所搓的“丸子”,是白色的,如當年有新婚的,則是搓紅色丸子,以示家中添丁,家道會更紅火。這時,女的`穿上紅衫,在燈光下分外耀目,孩子們笑口開顏,天真活潑。大家一齊圍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孩子們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躍躍欲試”。主婦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開水揉捏成圓形長條,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圓坯,然後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其中最有興趣的是:大人有的在捏元寶、聚寶盆;有的在捏小狗、小豬,取“運氣好,狗仔銜元寶”及“做狗,做豬,做元寶”的俗諺,寓有“財源廣進、六畜興旺”的意思。孩子們對小狗、小豬最有興趣,歡呼“阿公在做狗”、“阿爸也在做狗”、“媽媽、奶奶都在做豬!”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來。有的搓只有豆粒大小的“喜鵲丸”(俗叫“客鳥丸”)。孩子們搓來搓去總是搓不完,有扁扁的,也有長長的,連他自己也覺得好笑起來。有的把米祭弄在眉毛上,鼻子上,真是可笑又可愛。如孩子把丸子落下地上,要叫孩子把他撿起來,吹去沾上的灰塵,不然的話,今後會長得醜。其意是在教育兒童從小就要愛惜糧食。“搓丸”畢,把“丸子”放在“大笠孤”之中,扣上蓋子,擺在“竈公”竈前過夜。

冬至的夜最長,而孩子們愛吃“丸子湯”,睡不着,天未亮,就吵着媽媽要吃“丸子湯”,故有“愛吃丸子湯,盼啊天未光”的童謠。主婦把“丸子”倒進鍋裏,和生薑、板糖(姜、糖能祛寒開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熱的“甜丸子湯”。把它祭祖後,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門框之上,以祀“門丞戶尉”,保一家平安。還要把“(飼)喜鵲丸”丟在屋頂(一般是12粒,閏年爲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鵲來爭食時,噪聲譁然,俗叫“報喜”,寓意五福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