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設計中的時間體驗

當前,環境的內外設計在人類的生存空間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室內外的環境藝術設計做好空間特徵的同時,也要進一步研究好時間因素的基本屬性。當前,時間與空間的聯繫日益緊密,一切物質形態的具體表現均以時空的表現形式展現出來。人類所佔據的空間組織都需要時間因素進行配合,不同的空間環境帶給人們的環境體驗也出現了不同的藝術體驗。因此,從時間意識上加強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環境設計中的時間體驗

  一、歷史文脈與時間體驗

在環境的室內外設計中,不同的地域對時間的體驗具有不同的體現。在時間的運用與歷史文脈的設計上,要注重修改、調和、轉換和對比,通過增強人們在環境中的體驗,進一步感受空間理想設計。從當前的建築風格中,諸如上海的新天地主要採用調和的手法,注重新材料還原歷史景觀,注重信息的識別性;中山公園的設計在歷史遺蹟的基礎上注重舊景與新景的有機結合,超越了時空的具體;中山的岐江公園以一種全新的理念,注重舊船廠再生設計的轉化,將工業的遺蹟和自然物做了完美地改造和結合,出現了歷史文脈與時間上的有效結合。在歷史文脈與時間體驗上,可以從歷史、現代和未來三個維度對人們的時間做出進一步的感應。歷史文脈與時間體驗首先表現爲對歷史的傳承。好的環境設計要注重文字的解讀、歷史的遺存和環境的有效仿古等方面的設計,注重勾起人們對於往昔歲月的懷念與追思。其次,也要充分利用現代的感應,運用現代環境去刺激現代生活,啓發人們對現代生活的追思。最後,歷史文脈與時間體驗要對未來進行憧憬。室內外環境的設計要對未來充滿幻想,注重時間的體驗,讓世界充滿奇異的色彩。在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推陳出新,通過革故鼎新進一步增強室內外環境的時間體驗,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促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二、晝夜四季的變化與時間體驗

(一)晝夜變化引起的時間體驗

晝夜更替是一種最爲直觀和頻繁的時間體驗現象。室內外環境在白天與完善的週期中呈現出不同是時間面貌,給人一種不同的體驗。在白天的自然光運用中,室內自然光是與建築設計相結合的一種環境應用模式。室內的自然光源主要滿足自然上的採光功能,通過不同的採光要求,進一步保證室內環境和表面的效果,辨析空間的形態和色彩,對室內外的空間做到重要的保證。在晚上的光源與燈光的運用上,室內外的空間光源選擇具有不同的應用。黑夜中的室內外空間一般採用的是人工光源作爲主光源,通過一切活動的合理照明,實現燈光的明暗、強弱等變化,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在室內的環境下,光源的設計需要在科學的照明前提下,通過有效的配光和光亮的控制適應當前人們健康上的需求;在室外的環境下,需要通過燈光儘量打造出與白天效果一致的藝術效果。在色彩、層次和對比上的變化往往能夠展現城市夜景的對比變化,通過現代的景觀要素諸如燈具、水景、綠化和廣告等設計,以此來營造更多的城市空間夜景和環境。

(二)四季變化引起的時間體驗

在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上,不同的季相也會給人帶來不同的環境體驗。在室內空間的變化上,四季的更換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進一步改變光線,在一年的更替上溫度和溼度的變化帶�淼撓跋歟�光線的強烈能夠更好地適應空間。在較爲炎熱的夏季,陽光射入室內的入射角是最大的,光線也非常強烈,而伴隨着冬季的來臨,陽光的入射角也轉變成最小的,太陽光的照射會進一步增強人們對於室內溫度的感受,增添溫暖氛圍。在室外的空間上,四季的變化和更替相比較室內更爲強烈,夏季室外的溼氣更加顯著,空氣中的熱氣顯示着旺盛的生命力。而在冬季的變化中,室外的萬物基本處於凋零狀態,處於寧靜狀態。早在古代的時候,偉大的先人早已總結出四季變換對於空間變化的`重要設計,揚州的園林中個園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在個園的設計中,其有名的就是假山的設計,園門朝向南方,門旁兩側栽滿竹子並植入石筍,象徵春山;院中花廳西北方向立有假山湖石,形如夏雲象徵着夏山;園亭的東北方向疊加假山黃石,通過夕陽映射彷彿一片秋色滿園,象徵着秋山;最後在屋南的宣石堆砌的高牆小山,色白如雪在陽光的光彩照耀下彷彿雪後初晴,肅殺氣息較強,宛如冬山。四季的更替變化給人們帶來了不同的時間感受,因此在室內外的環境設計上要設計符合四季變化的季節體驗。

  三、植物配置與時間體驗

在室內外的景觀設置上,植物是季相特徵比較明顯的景觀。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到四季變化的有效合理,爲室內外空間增添更多的季節體驗,強化季節和季相的特徵,爲人們增添更多的季節體驗,運用更多的季節更替和色彩姿態帶給人們時間上的感受和體驗,豐富人們的空間生活。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春天的時候,儘量保證百花齊放,將鮮花的爛漫盡收眼底;夏季植物枝繁葉茂,設計時注重其蒼翠欲滴,在暴風驟雨中搖曳,舞弄風姿;秋天的時候秋葉凋零,加上藍天白雲的映襯,展現出一幅豔麗的秋景實圖;在冬天的蒼茫與蕭瑟之時,如果加上一兩枝子的紅梅鬥雪,更能增添花枝俏的美感。一花、一草、一木的設計都應隨時適應季節的季相,同時不同時節的花草也能進一步展現花草的芬芳,給人帶來嗅覺上的真實感受。在我國的古代園林中,清代的安徽檀幹園通過楹聯描繪了一幅花木四季的時序之景。古典園林中處處洋溢着四季的時序變化,諸如春景爛漫的獅子林向梅閣、拙政園海棠春塢等;夏景中的留園荷花亭、拙政園荷花四面亭;在秋景中,網師園中的小山叢桂軒、留園的楓林和聞木樨香軒;欣賞冬景時以拙政園中的雪香雲薇亭和絲竹玉樹等爲主。在環境的季相表徵上,植物的配置更加體現了藝術與自然環境的有效結合,通過明顯的藝術原理呈現季相的美觀,同時在自然環境的條件方面,做好因地制宜,選擇更加適合的植物種類和標準,打造更具特色的植物景觀。   四、空間序列與時間體驗

內外環境的空間序列簡言之就是通過一定的次序進行排列,其主要包含形體上運動間的連續性、順序性和人們心理上的瞬時性和歷時性的有效反映。人的行爲通常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在時空中進行運動,因此在空間序列上必須遵循這種客觀上的理論依據。在建築物的室內外空間上,要注重空間的審美體驗,通過活動的時間順序進行展開空間,對時間和空間的感受過程行爲進行規律總結,形成有效的序列特徵。空間上的感受序列在內外的空間上形成了新的時間維度,構成四度空間上的設計藝術。空間序列往往強調起承轉合四部分,其中中國園林的造園手法便充分地借鑑了這一有效組合,達到了審美的藝術效果。諸如留園建造中往往採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從小入口設計中,運用屏風擋住視線,然後到達大廳時頓時豁然開朗,通過空間的變化,由小到大進行轉折。在空間的秩序上,軸線的建立有效地對空間程序進行了組織。中國的傳統建築往往在中軸線上按照左右建築均勻對稱,中央的至尊文化理念往往藉助時間和空間之中而進入時間的哲學境界。其典型代表有中國建築的故宮紫禁城、天壇、祈年殿等,通過中軸線上的空間序列的變化,對建築的藝術空間進行恰當地處理。

  五、空間感知與時間體驗

(一)視線在空間的變動

在空間感知方面,在二維和三維的雕塑上,需要進一步移動視線,在空間環境上要進一步區別空間環境的秩序。一方面,雕塑、繪畫等四維元素中要進一步由創作者進行構想創作,空間的四維元素則通過人的直接體驗,運用身體力行進行確定。空間的四維視覺的轉換角度雖然不能準確預見構成的全程視野變化,但在設計者本身可以依據預設的動線運動進行空間的組織;另一方面,在繪畫和雕塑兩方面的四維元素是在靜態上充分表現出的位移,在形態的空間中能夠依據人的不同視點選擇人體的位移運動和變化,進而更好的獲取全方位的空間變動信息,通過空間設計中的抑揚變化和引導進一步圍合和分割時間的流動,創造出更加豐富的空間變動感,加強空間感知與時間的體驗。

(二)物體與行爲在空間的變動

在很多情況下,空間與時間的交感存在這觀賞位置的物體運動和變化。視覺的相對穩定通過物體的瞬間運動而被視爲統一的存在容體。物體運動的過程中,時間的變動深受影響,就像視頻或電影播放時,人是不動的而物體在動的情況。行爲在空間的移動主要以人或物體在空間的停留時間長短爲準確依據。在建築中的交通聯繫空間等一些瞬間的空間穿越感知,往往以短時印象爲主,通常這一表徵需要通過捕捉空間的重要特徵。在空間的停留感知中,通過短時間的集中觀賞,確定一定的視覺感知,供給人們在停留時候採取視線方面的集中停留,對空間做出統一的變化準則,塑造造型與色彩的有效運用。在運用的過程中不用過分強烈的對比和突出,也不必過分注重簡潔和明快的效果,更多地塑造出一種舒適便利的空間環境。在長時間的停留中,要注重空間的感知,要適應人們長時間的駐足、逗留等活動,滿足人們的居住、餐飲、辦公和旅館建築等空間。在某種程度上,空間處理的好壞直接關係人們當前的生活質量。在空間光熱聲等物理現象和環境中,往往需要涉及精神生活的需要,對空間認知具有重要的影響。各個空間通過不同的感知相互影響和滲透,造就了立體的空間感知,促進了時間上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