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牆面佈置技巧

幼兒園牆面佈置得好,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幼兒園環境,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了幼兒園牆面佈置技巧,希望對大家有用。

幼兒園牆面佈置技巧

  幼兒園牆面佈置技巧

  一、只求美觀,強調牆飾的裝飾性

有的幼兒園在牆壁上掛着一幅精美高檔的壁畫,這些“高高在上”,缺乏童趣和童真;過於成人化的“精品”,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和興趣,是問這種毫無意義的牆飾怎能作爲環境教育主體的幼兒服務呢?顯然,這與身高僅有一米左右的幼兒是完全不合理的搭配,這將使我們的教育主體白白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機會,再漂亮的牆飾也只能是孩子們眼界以外的擺設。

  二、形式單一,忽視牆飾的參與性

幼兒園的牆飾應當營造一種美好和快樂的氛圍,以此激發了幼兒的情緒,使幼兒喜歡與其中的人、事、物交往,而有些老師佈置的牆飾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觀,爲了不讓幼兒加一“破壞”,有的老師還硬性規定只能看不能動,成了一種華而不實的點輟。這樣,嚴懲缺乏可讓幼兒參與的活動變化的內容與機會。

  三、一成不變,輕視牆飾的教育性

有些老師爲省時省力,節約裝飾開支,一學期甚至一年才換一次牆飾,不管自己佈置的是否有教育意義,是否失去時效性,也不管它是否已“黯然失色”,讓它成爲“永久的裝飾”,還把這視爲節約材料的好方法。其實不然,正由於它缺乏可變性,不能及時爲幼兒傳遞一種新鮮的教育信息,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對它失去原有的興趣,對它“視而不見”,那麼,它又怎能發揮教育作用呢?

我園自參加“意大利瑞吉歐中國化研究”課題以來,對環境創設尤爲重視,全體教師積極開展環境創設活動,努力營造與主題活動相適宜的環境氛圍,讓牆飾成爲幼兒的第三老師。

  1、牆飾佈局增強合理性

我們考慮將牆飾位置定於幼兒的視線範圍內,或移開影響幼兒的欣賞視線的障礙(如琴、黑板等),從而保證幼兒即能看到又能接觸到牆飾,減少牆飾與幼兒的空間距離,深受幼兒的歡迎。讓幼兒隨時隨地接受教育,使牆飾真正發揮它的教育作用。

我們的佈置不放過任何一個空間,如:樓梯與轉彎處、衛生間等容易被忽視的角落,樓梯轉彎處空間比較大,根據這個特殊空間狀況,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設計製作一些可調節幼兒情緒,豐富園內氛圍的牆飾,如《青蛙》主題網絡展開後,我們在轉彎處佈置了一個“水底世界”的牆飾,用各種形狀、顏色的紙剪貼或各種水中動物,用藍色、綠色毛線斜拉成一張網,再在地板上放幾塊小石頭及沙子、螺殼等,兩旁轉彎處貼上小朋友的美術作品,從而給人一種栩栩如生、身臨其境的親切感,讓幼兒在園一日生活愉快溫馨!

  2、牆飾應體現參與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在“手”對人類意義的問題上指出“人類從腰骨樹起,前腳變成一雙可以自由活動的手,進步便一日千里,超越了一切動物。”自從這劃時代的解放後,人類才能創造工具、文字。假使人把雙手束縛起來,就不能執行頭腦的命令,爲此,他提倡“解放小孩了的手”。

意大利瑞吉歐教育體系創導者馬拉古茲在他膾炙人口的詩歌《其實有一百》中寫到:孩子是由一百組成的,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隻手、一百個念頭、一百種思考、遊戲和說話方式,還有一百種聆聽的方式、驚呀和愛幕的方式,一百個世界;去發明,一百個世界去夢想……因此,在牆飾的創設過程中,我們根據不同年齡班幼兒的能力和佈置的要求設計製作,並徵求和採納幼兒意見,有目的、有意識地鼓勵幼兒參與收集佈置材料,並對某些材料進行簡單的加工,使幼兒園的空間環境充滿童趣美。讓幼兒無拘無束積極愉快地活動於其中。這本身對幼兒選擇美、創造美、表現美起着積極的促進作用,保護集體勞動成果。此時,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將幼兒的意識朝着符合教育意圖的方向引導,最終確定環境內容既滿足幼兒的意願,又便於教師教育目的的實施。例如“春天來了”爲主題網絡活動時,我先設計一幅春天的背景圖,然後組織幼兒畫或做一些春天的景物。如小燕子、風箏等,也可採集盛開的杏枝、待放的桃花、嫩綠的柳條、毛絨絨的楊棕、串串榆錢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發展開拓幼兒的想象思維空間。

  3、牆飾更換講究時效性

幼兒園的牆飾是靜態的,但通過它對幼兒的教育卻是一個動態過程。它就好像是一塊爲幼兒提供教育信息的小天地,所以它不該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的,它完全不同於家居裝潢、不求溫馨、實惠。它必須滿足實現教育目標的需要,因此,教師在設計過程中應聯繫教育目標、要求,有計劃地將牆飾的內容適當有效的兒化、美化。把教育內容緊密的結合在藝術加工後牆飾之中,並能根據牆飾中的可變因素,進行不斷的`修飾和調整,增加其活動性和多功能性。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以“四季的變化”爲主題的牆飾,教師可將圖上的事物設計成其整體的形態,一些細節可變的裝飾部分讓幼兒自己動手替換。比如:樹只畫杆,四季變化的樹葉讓幼兒通過畫、貼、折等方法自己去完成,還有小朋友小動物只畫身體,四季變化的衣物讓幼兒自己採用不同形式來裝扮。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嚮往之情,還能提高牆飾對幼兒思維發展的促進作用。

  4、牆飾還應體現社會性

所謂社會性,一指牆飾的內容體現社會現實問題。如:以預防“非典”注意個人衛生爲主題。教師可在班內設防“非典”、“講衛生”牆飾,可根據《小弟和小貓》和《小豬變乾淨了》等情節改編繪製的圖片。幼兒即可以學會看圖講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不愛洗手、洗澡,吃不乾淨的東西是不衛生的。我們應該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社會性:二指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逐漸學會與他人交往、合作。從以自我爲中心的情感發展到關心別人的親社會行爲。如今的獨生子女多受家長的溺愛,形成自私、自利、不關心別人、孤僻的性格。這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在各班設“小紅化”展示表,使幼兒能清楚地瞭解班中每位幼兒的良好表現,增加幼兒間的互相關心,增強了幼兒的競爭意識,有利於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另外,各班有豐富多彩的區角活動,能讓孩子在互相合作的活動中學會各種必須的知識技能,發展其社會交往能力,從而促進幼兒的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