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冊中的留白設計手法的探究

優秀的設計師往往以挖掘“被設計對象的思想和感情”來取得成功。然而畫冊設計師要想成功地再現這些“思想和感情”,僅憑純粹的“美學”是很難達到的。以下是YJBYS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畫冊中的留白設計手法的探究,供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畫冊中的留白設計手法的探究

如果從格式塔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將審美直覺心理學與現代設計結合起來,在設計中巧妙地創造出空白並充分利用空白來引導人們的視知覺心理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將人們觀察設計作品時的視覺流程以及各種心理能力參與到設計作品的創作中與產品進行心靈上的互動,則可能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空白” 非白

空白是沒有任何有形物存在,能夠引起無限思維、想象的空靈空間,正由於沒有任何有形物可作爲我們視覺度量空間大小的標準,所以就使這空白空間具有了一種似乎含有無限容納能力的意義。在設計藝術中,空白還有可能是“遮蔽”後的“無”,隱藏後的“有”。這種空白中所蘊含的抽象形體不但有一種“空靈”的美,還留有讓人們充分想象面紗背後情景的餘地,它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能深化設計中傳達出的信息內容,幫助觀衆理解其作品,同時又能創造出新的視覺表達方式,使作品“陌生化”,從而引起觀衆的注意。

  二、利用審美直覺心理中的“完結效應”在設計中創造空白

當人們看到被墨水覆蓋的一些字跡時,往往能通過露在外面的筆畫猜出是何字來;同樣當人們觀看一幅寥寥幾筆的人物速寫時,依然能從簡單的線條中看出人物的外貌特徵。人們具備的這種能力,格式塔心理學家把它稱之爲視知覺的“完結效應”。這種補足活動“得益於我們知覺活動自身向簡化結構發展的傾向。”而且尤其容易發生在刺激物有明晰的輪廓線的時候,人們明知道它們並不存在,但看上去卻存在。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即使是事物的缺席或隱匿的部分,也會成爲知覺對象的一個積極的或肯定的成分。在平面設計中我們恰好可以充分利用視知覺的這種認識功能,創造出一種新的視覺表達方式。

在廣告設計和標誌設計中,我們常常儘可能地創造出簡潔明瞭的圖形來加強作品的視覺衝擊力,使作品的訴求重點突出。同時,在這簡單的圖形中我們又希望包含足夠豐富的內容和信息,使作品單純卻不空洞,簡潔又回味無窮。如果我們在設計中創造圖形時巧妙地運用人們心理上的“完結效應”——儘管圖形本身是殘缺的,但仍能使大腦獲得一個完整的知覺對象。利用視知覺的這種心理,不僅將得到更簡練抽象的造型,同時創造圖形設計更能增加我們視覺的陌生感、新鮮感和趣味性。

在康定斯基的“隱性結構”理論中也談到通過“遮蔽”和“截取”兩種手段來創造畫面的新視角。他認爲,“因爲在藝術中隱含的因素髮揮着巨大的作用,顯性與隱性的結合將爲形式結構提供進一步創造新母題的可能性。”潛藏在畫面形色關係中的隱性形象,時常會發出暗示,豐富藝術家給定的形色關係的深層意義,並找出抽象語言符號與自然(或非自然)對象之間的相關性。

正因爲如此,在設計中我們可以大膽地將畫面中的各元素進行分解、打散甚至缺失都不會影響到人們對圖形的認識和理解。當然,前提是在設計中使用“空白”時,要考慮到觀衆的認知水平,並不是任意的“空白”都引起人們正確的“完結”(補足)心理。在運用“空白”時應注意兩方面。

首先“填補空白”與觀者的閱歷、感悟、想象有關。大量事實表明,對色彩、形狀的把握能力會隨着觀看者所在的物種、文化集團和受訓練的不同而不同。這就是說,一個集團能理解的,另一個集團的成員就可能無法理解、把握、比較和記住它們。只有觀者對對象越熟悉,填補的空白就越準確。正如貢布里希所認爲的:“由於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我們見到的事物總是與我們預期相符,所以視覺的節省也就越來越增加了。”對此愛爾蘭裔的社會學家Benedict Anderson也提出了“想象的共同體”這一概念,他認爲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源自遠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類“對身爲一個命運共同體”的集體想象。系統的印刷語言、普及的新媒介(主要的`報紙)以及共同的“受難經驗”,乃促成“想象共同體”的要素。在不經意間,我們的腦海中早已先入爲主地爲許多未曾謀面的事物定了性,想當然地認爲它理應如此。這樣一種知覺,其直觀感性是非常強的,它不是在一件物體和它的用處之間作某種聯想,也不是對於某種東西的實際用途的理解,而是對一件因未經實際使用而看不到其功能的物體在視知覺中的直接“補足”或“完結”。基於這一點,設計師在設計內容和對象的選擇上應具有針對性,針對某一國家、某一地域、某一文化背景、某一年齡段等等,才能被人們所認識、理解和意會,才能達到有的放矢的效果,否則“空白”的使用將導致觀者的認識混亂。

其次在創造具有“空白”的圖形時必須要保留圖形的最主要特徵,確保信息準確無誤的傳遞。阿恩海姆認爲獲取某一事物抽象形態的主要途徑,就是把握某類事物的最重要性質並構造出它的動態形式。同樣在隱藏和缺失部分圖形時,僅侷限於非本質部分,將對象簡化爲單純的基本形,創造出一個簡單而又清晰的結構,把某些重要性質或要點作爲整個結構的“極點”“縮影”予以保留,這樣纔有利於觀者的正確理解和“填充”。正如中國的戲曲表演,對不重要的細節,一筆帶過,只是“過場戲”而已;但在涉及到人物性格、劇情矛盾等重要細節,則要求“咬住不放”“戲要做足”。正可謂“力要使在刀刃上”。

其次在創造具有“空白”的圖形時必須要保留圖形的最主要特徵,確保信息準確無誤的傳遞。阿恩海姆認爲獲取某一事物抽象形態的主要途徑,就是把握某類事物的最重要性質並構造出它的動態形式。同樣在隱藏和缺失部分圖形時,僅侷限於非本質部分,將對象簡化爲單純的基本形,創造出一個簡單而又清晰的結構,把某些重要性質或要點作爲整個結構的“極點”“縮影”予以保留,這樣纔有利於觀者的正確理解和“填充”。正如中國的戲曲表演,對不重要的細節,一筆帶過,只是“過場戲”而已;但在涉及到人物性格、劇情矛盾等重要細節,則要求“咬住不放”“戲要做足”。正可謂“力要使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