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后期越軸剪輯處理的方法

軸線規則——要了解如何合理的越軸,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軸線規則。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電影后期越軸剪輯處理的方法,歡迎閱讀。

電影后期越軸剪輯處理的方法
  電影后期越軸剪輯處理的方法

所謂軸線,是指被攝對象的視線方向、運動方向和不同對象之間的關係所形成的一條虛擬直線。

在實際拍攝時,攝影機圍繞被攝對象進行鏡頭調度時,爲了保證被攝對象在電視畫面空間中的正確位置和方向的統一,攝像機要在軸線一側180度之內的區域設置機位、安排角度、調度景別。這即是處理鏡頭調度必須遵守的“軸線規則”。

這是形成畫面空間統一感,構成視覺方位系統一致性的基本條件。如果拍攝過程中攝像機的位置始終保持在軸線的同一側,那麼不論攝像機的高低俯仰如何變化,鏡頭的運動如何複雜,不管拍攝多少鏡頭,從畫面來看,被攝主體的位置關係及運動方向等總是一致的。

如果是沒有鋪墊的越軸就會造成觀衆對空間關係的混亂~借用兩張劇照說明~

倘若攝像機越過原先的軸線一則,到軸線的另一側區域去進行拍攝,即稱爲“越軸”。“越軸”後所拍攝的畫面中,被攝對象與原先所拍畫面中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致的。一般來說,越軸前所拍畫面與越軸後所拍畫面無法進行組接。如果硬行組接的話,就將發生視覺接受上的混亂。

在軸線一側所進行的鏡頭調度,能夠保證兩相組接的畫面中的人物視向、被攝對象的動向及空間位置上的統一定向,這就是我們在場面調度中所說的方向性。遵守軸線規則去進行鏡頭調度,就能保證畫面間相一致的方向性。雖然電視鏡頭是一種立體化、多角度的平面造型藝術,但是正確表達物體的方向是實現畫面的空間結構和電視畫面構圖的一個基本要求。否則,畫面上被攝對象之間的方位關係就要發生混亂,畫面內容和主題的`傳達就要受到干擾乃至誤解。

必須藉助一些合理的因素或其他畫面作爲過渡,起到一種“橋樑”作用;合理地越過軸線拍攝,既避免“跳軸”現象,又能夠形成畫面語言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下,我們介紹幾種合理越軸的常用辦法:

  1、利用被攝對象的運動變化改變原有軸線。

在前一個鏡頭中,是按照被攝對象原先的軸線關係去拍攝的,下一個相連的鏡頭,則按照主體發生運動後已改變的軸線設置機位,這樣一來,軸線實際上已被跨越了。

  2、利用攝像機的運動來越過原先的軸線。

攝像機始終是攝像人員場面調度時最爲積極主動的活躍的因素之一。雖然越軸鏡頭不能直接組接,但是攝像機卻可以通過自身運動越過那條軸線,並通過連續不斷的畫面展示出這一“越軸”過程。由於觀衆目睹了攝像機的運動歷程(從畫面的變化),因此也就能清楚地瞭解這種由鏡頭調度而引起的畫面對象的方位關係的變化。

  3、利用中性鏡頭間隔軸線兩邊的鏡頭,緩和越軸給觀衆造成的視覺上的跳躍。

以兩個男人的位置爲軸線,這就是一箇中性鏡頭~

中性鏡頭,即“騎”在軸線上拍攝的鏡頭,畫面中運動的主體迎面而來或背向而去。由於中性鏡頭無明確的方向性,所以能在視覺上產生一定的過渡作用。當越軸前所拍的鏡頭與越軸後的鏡頭要相組接時,中間以中性方向的鏡頭作爲過渡,就能緩和越軸後的畫面跳躍感,給觀衆一定的時間來認識畫面形象位置關係等的變化。

  4、利用插入鏡頭改變方向,越過軸線。

這種方法與上述第三種方法相似,區別在於插入鏡頭的內容和景別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用於越軸拍攝的插入鏡頭都是特寫鏡頭。我們可以以兩種不同情況來舉例說明。第一種情況是相同空間的相同場景中,插入一些方向性不明確的被攝對象的局部特寫畫面,使得鏡頭在軸線兩側所拍的畫面能夠組接起來。

  5.利用雙軸線,越過一個軸線,由另一個軸線去完成畫面空間的統一。

在某些特定的場景中,如果既存在關係軸線,同時也存在運動軸線,我們通常選擇關係軸線,越過運動軸線去進行鏡頭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