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的單車》影評

講述成長的故事幾乎已近習成一個創作母題,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導演都在用自己獨到的目光演繹成長的故事。而影片《十七歲的單車》正是王小帥用自己獨特的目光對成長故事這個創作母題新的演繹。表現了一種被權力壓制下的殘酷的青春。

《十七歲的單車》影評

影片《十七歲的單車》講述了外來務工人員小貴和城市居民小堅因一輛山地車而引來的諸多青春瑣事以及他們爲解決這些事情而做出的種種舉動。在影片中,王小帥借飛達快遞公司經理的話講出了山地車不再是一種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種資本和權力,是農民小貴融入城市生活,爲公司贏得良好信譽的資本,更是小堅在同學們面前表現炫耀自己的權力。

小貴作爲一個農民工,似乎已經註定了他與城市的格格不入以及他的殘酷的青春。而王小帥添加了一個具有城市戶口的主人公小堅,更是講述了小堅的`殘酷的青春,這顯而易見地指明瞭主題:無論你在哪裏,你的身份有何不同,你的青春都是殘酷的。在影片裏王小帥更是對造成這種殘酷青春的原因做了深入的探索,但是這個原因不再是《青紅》中表現的不同文化的悲劇,而是一種權利壓制下的必然結果。在小貴的世界裏,公司、工作。山地車,城市人儼然成了權利或者制度的隱喻,它們壓制着小貴的一切,稍出差錯他們都可以使小貴的生活遭受沉重的打擊。影片中強調的一個事件讓我記憶猶新:小貴在找張先生的時候被服務員糊里糊塗地洗了澡,洗完之後聲嘶力竭的哭喊着:“我沒錢”,這完全可以說是一個黑色幽默,導演用一種無奈嘲諷的態度表現了農民工與城市的格格不入,表達了小貴的殘酷的青春。在小堅的世界裏,山地車是一種令人羨慕的資本,有了山地車他纔可以融入同學們的生活,他才擁有了自己心儀的女朋友。父親這個作爲正直人物代表的形象一再的改變自己的承諾激起了小堅內心深處的叛逆,他開始懷疑整個世界,他拿走了父親的500元錢去二手市場買了山地車,他想用自己的行動實現諾言,殊不知,他是在挑戰這個規範着社會的制度。在制度面前,小貴和小堅都曾努力過,都在掙扎,但帶給他們的卻是權利對於他們的嚴歷的懲罰。

影片中一個突出的亮點就是女人這個道具的恰當運用。導演把瀟瀟的戀情依附於權利作的恰當的轉移,更突出了權利與制度在青少年的心中的地位,也突出的強調了權力作爲形成殘酷的青春的原因的重要性。影片中與小堅產生矛盾的瀟瀟毅然選擇了車技高超的男孩作爲自己的伴侶確切的體現了這一點。

在觀看影片的《青紅》的時候就已經很佩服王小帥的臺詞功夫,《青紅》的內向性格更是表現文化衝擊下的青春悲劇的重要選擇,外向性格的人在遭遇青春曲折的時候會悉數傾訴於他人,而內向性格的人們的選擇更會有無聲勝有聲的妙處。《十七歲的單車》中王小帥相同的採用了這個選擇。本人認爲此處是王小帥導演一個細心卻又極其重要的意圖體現。

也許王導的青春經歷了太多的殘酷,遭受了過多的曲折,能拍出如此振奮人心、勾人回憶的電影,鏡頭與構圖以及音樂的嫺熟運用以足可以證明王導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