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構圖的方法

關於構圖,雖然沒有固定的法則,但根據古往今來無數經典作品的成功經驗,可歸納出下列十種構圖方法:少而精取勢法、居中取勢法、均衡取勢法、疏密主從取勢法、分段取勢法、滿幅取勢法、相互呼應取勢法、折帶形取勢法、凹型取勢法、斜角對襯取勢法等。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國畫構圖的十種方法,歡迎閱讀。

國畫構圖的方法

  一、少而精取勢法

在畫面上僅突出一點繪畫,另一點以輕淡相襯,形成無限的空間與深遠之感,令人聯想畫外有畫。

《獨釣寒江雪》

  二、居中取勢法

在整幅畫面中,幾乎四周均有空間與空白,而所畫的景物集中在中間部,其特點是主體,氣勢凝重而明快。

國畫作品四尺對開

  三、均衡取勢法

無論是上下或左右,以一方爲主體,由密至疏,由濃至淡向大面積空間部位過渡,而空透有空間的這一方,畫少許景物與主體相呼應,雖然有疏密與輕重,但整體均衡,這種構圖方法爲均衡取勢法。

  四、疏密主從取勢法

以一方爲主,景物宜密,用墨宜重,突顯主體,而大部空白處,景物宜疏,用墨輕淡且散,形成疏密對比,主從輕重對比氣勢,輕淡散落部位用落款相襯。畫技理論中所講密不通風疏可走馬的道理就在於此。

  五、分段取勢法

將畫面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分成幾段,段與段之間用雲霧自然過渡,按主賓關係每個段落均有景物,則總體構成一幅完整、氣韻貫通的山水畫。

  六、滿幅取勢法

顧名思義,全幅均要畫滿。需要重點突出的則重寫之,但要適當留白,無白不透而且悶塞,雖然佈局滿幅,但要分出濃淡、疏密、主賓,且不可濃淡難分,其特點是沉厚、凝重。

  七、相互呼應取勢法

立幅畫面上下呼應,橫幅畫面左右呼應,其關鍵在於上下分段或左右分段,以其中任選的一段爲主體,重點突出,而另一段則斷斷續續地過渡,再以另一段的景物與主體呼應,或者是留白處與留白處相呼應,有筆墨處與有筆墨處相呼應,形成氣韻貫通大局和諧之勢。

水墨山水3*6尺

  八、折帶形取勢法

似一布帶,從左折向右,再從右折向左,左右相折,呈步步高昇之狀。或從右折向左,再從左折向右。類似“S”形狀的上下利用或“∽”形狀左右利用。這種折帶形取勢法,古人立幅山水畫中利用者頗多。

  九、凹型取勢法

立幅的凹形,或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的靈活運用,或者將“凹”形放倒,形成左“ ”形或右“ ”形。似如“C”字形的左右顛倒利用。這種的構圖方法爲凹型取勢法。

構圖方法很多,在於畫家巧妙安排與運用,以上十種構圖僅是其例,不可死守,應靈活機動發揮與不斷創新。

構圖亦稱章法、佈局,是山水畫創作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決定一張山水畫的好與壞的先決條件。就如同一座建築物,其骨架不合理,外表裝飾與裝修再華麗、再講究,它也不會堅固實用的。其次,構圖必須與畫面立意相結合,也就是構圖要與畫面的內容相諧調。

在中國山水畫中的構圖,非常強調規律性和辯證法,山水畫構圖要運用對立統一規律,體現在形式上有賓主、呼應、遠近、虛實、疏密、聚散、開合、藏露、均衡、黑白、大小等關係。對立是變化的,統一是均衡的,我們應把這些對立的關係統一均衡在畫面之中,才能完成一幅好的構圖。

開與合,即分與合,是相對的矛盾。有矛盾的對立因素,畫面才生動。但矛盾而不統一就會由開的動勢而產生不穩和散亂之感。

有開就必須以合的力量加以制約,才能相對穩定下來,使人從視覺心理產生安定穩妥之感,看起來感到舒服。

“開合”、“聚散”、“放收”等對立因素是構圖中首先碰到的一個規律。有開必須有合,有聚必須有散,有放必須有收。

自然界物象有遠有近,有明有暗,景物有強有弱,有清有濁,故而必然產生虛實變化,反映在構圖上必然有虛實、隱顯、明晦、藏露。

山水畫的.一個特點是要表現“大”和“多”的感覺,要求在一幅有限的畫面上表現無限的景與情,表現豐富的景物和大的境界氣勢,這就要非常慎重地利用有限的畫面。要在斗方小紙中表現萬水千山,層巒疊嶂,僅靠實實在在的羅列是絕對不行的。必須“以一當十”,“以少勝多”,“以無勝有”

構圖上的虛實。山水畫往往山重水複,層巒疊嶂,以積墨反覆遞加,追求厚實、凝重的效果,但厚實中要空靈,景實而意虛,實而不塞,要透氣,要有“活眼”。虛的地方要合情合理,虛而不空。虛實相變相生,虛中見實,實中見虛,實有據, 有理。清笪重光說:“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奇正 自然界是絕對的運動與相對的靜止兩種狀態狀態的對立統一。運動富於變化而生氣,靜止顯得統一而安定。變化與統一也是構圖學中的重要法則。“奇”是變化,“正”是統一。在創作中求“奇”應是主導的方面,要“語不驚人死不休”。“畫貴能極”,極虛極實、極密、極疏、極濃、極淡、極滿、極空、極奇、極正,等等都是藝術追求的至高點。但“極”也有限度,即所謂“極限”,超過了極限,就會走向事物的反面。“物極必反”、“過猶不及”,真理超過半分就會變成爲謬誤,事物的辯證規律是不能違背的。

“節韻”是節奏與韻律的全稱,兩者既有區別以有聯繫。節奏是美的現象在外在形式上的有規則的反覆。韻律就是有規律的抑、揚、頓、挫變化,使形式富於律動的變化美。節奏是韻律形式的純化,韻律是節奏形式的深化,是情調在節奏中的運用。如果說節奏是富於理性的機械運動形成的視覺快感(就繪畫而言)的話,那麼韻律則是富於感情的生命形式的視覺趣味。

節韻律的造型活動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形式產生趣味,具有抒情的意味。加國畫論中“氣韻生動”主要應是節韻律在畫面中的作用。。“氣韻生動”就是畫面表現出來的“生命的節奏”或“有節奏的生命”的視覺形象,就是一幅畫中各形式要素間的有機聯繫形式的“一氣 通”、“渾然天成” 的感覺,實際上就是巧妙運用節奏與韻律解決的構圖中的律動與關聯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