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規則2023

中國大陸圍規則是數子法,日本圍棋規則和韓國圍棋規則是數目法,中國臺灣應氏圍棋規則(應氏規則)和智運圍棋規則(2008世界智力運動會圍棋規則)採用的是計點制度。一盤棋用三種規則計算出來的結果一般是相同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圍棋規則大全2023,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圍棋規則2023

圍棋規則

一、中國規則、日本規則、應氏規則

1、中國規則

中國規則的終局判定方法是“子空皆地法”。顧名思義,就是“我的活子,和我圍的空,最後都算是我的地盤。”

首先需要明白一點的是,中國規則終局判定勝負時是沒有“目”的概念的。我們下棋時判斷形勢所說的“黑方x目,白方y目”,是一種簡化的判斷方式,因爲黑白雙方的手數相同或者黑多1步,所以當判斷形勢的時候沒有必要把活子也算進去,雙方各自減掉各自的棋子,最後就留下“子空皆地”中的“地”。有的同學至今還沒有明白爲什麼形勢判斷的時候對方的死子要被點兩次,其本質是對方的死子是不能被算作“子空皆地”中的“子”中的,從對方領地中減掉等效於加到本方領地中。

分先棋中,爲了平衡黑白勝率,2002年中國圍棋協會將規則中的貼子(注意這裏用的詞語是“貼子”而並非“貼目”)從黑貼2又3/4子調整到黑貼3又3/4子(我們俗稱的“7目半”也只是一個等效的概念,是爲了方便計算,實際上數子的時候沒有“目”的概念)。也就是說,將棋盤上361個交叉點一分爲二是180.5個交叉點,那麼黑棋需要180.5+3.75=184.25個交叉點才能獲勝,同理白方需要180.5-3.75=176.75個交叉點。這也就是爲什麼當黑棋數子結果爲185子的時候,結果爲“黑勝3/4子(即0.75子)”。需要說明的是,當棋盤上出現一個有眼雙活時,最後的公氣算作每方半子,所以當黑棋數出184子加上這半子的時候,實際結果是184.5子,超出了184.25子的“獲勝線”,所以最終結果是“黑勝1/4子”。

不貼子的讓子棋,由於黑方在棋局開始前已經放置了n個棋子,這n個棋子起到了相應的價值,但其本身所佔的交叉點的價值需要黑白對分,所以需要將這n個棋子的一半還給白方,俗稱“還子”。以讓6子爲例,數子後需要給白方加上3子。如果白方最後數出178子,則最終結果爲181子,白勝181-180.5=0.5即半子。需要強調的是,中國規則的讓子棋,如果所讓棋子數n爲偶數的時候,即便雙方所圍目數相同,也是不可能存在和棋的(存在雙活除外)。而我們有時候下指導棋時出現和棋,要麼是使用的日本規則,要麼是將兩種規則混淆或是不經意間將二者進行了等價或換算。這一點,在我們熟悉日本規則後會有更好的理解。

2、日本規則

日本規則的終局判定方法是“數目法”。其意義是,只有圍出的領地算作最後的領地,用來圍出領地的棋子不算領地,而被提掉的棋子和最後的死子,都需要回填到本方領地中,最後目數多的一方獲勝。這也是爲什麼提掉的棋子需要放在本方棋盒的棋蓋裏,因爲終局判斷勝負的時候,每1顆死子都要“消耗掉”對方領地中的1個交叉點。

弈城圍棋上使用的就是日本規則,但由於都是電腦自動點目,同學們對日本規則的數目方法還是不太熟悉,這裏在小棋盤上舉一個例子。

分先棋中,目前日韓採用的貼目規則是黑貼6目半,即黑棋如果盤面比白棋領先7目,則黑勝半目。

日本規則終局“整地”後,棋子都會被排得方方正正,以便計算目數。

日本規則的讓子棋則更加直觀,由於活子和單官都被視作“沒有價值的棋子”,所以終局時只需比較雙方領地目數即可。

另外,以前的日本規則是不需要收單官的,曾經因爲收單官的問題也鬧出過一些風波,我們將在後文中詳細介紹。

3、應氏規則

應氏規則爲中國臺灣應氏集團前董事長應昌期先生所創,也遵循“子空皆地”的原則。判定勝負時每個交叉點都被稱爲“點”,分先棋中黑方貼8點,價值等同於中國規則中的“3又3/4子”。

同時,應氏規則遵循“提證死活”原則,通俗一點說就是“用能不能提掉來判斷棋的死活,最後能提掉的棋就是死的,最後提不掉的棋就是活的”。所以,在應氏規則中棋手可以選擇“自填滿”,這樣一來,“漲牯牛”的棋形是可以被當做一枚劫材來使用的(如圖)。

應氏規則中的漲牯牛:實戰中白方可根據需要尋找A位劫材,然後角上3子一同被自動提掉後此步招法完成;黑方如果需做活角部,則需要在A位補棋。

應氏規則中,棋手採用應氏棋具,黑白雙方皆180枚棋子。終局時,雙方提子和死子歸還到棋盒中,然後白方在黑方領地中填上4顆棋子,表示“貼8點”(1顆棋子可解析爲佔對手領地1點加少佔己方領地1點,共2點,故4顆棋子共8點),若有延時罰點則根據情況(關於罰點的具體解釋參考後文),若黑方罰2點,則白方再將1顆棋子放入黑方領地。關於應氏填滿計點規則,下面將給出詳細例子。

本局取材於第七屆應氏杯世界圍棋錦標賽決賽五番勝負第四局,由中國棋手範廷鈺三段(時)執黑對韓國棋手樸廷桓九段,圖1爲終局畫面。

清除死子後,白方在黑方領地中填4顆棋子代表“黑貼8點”;本局中黑方延時1次,罰2點,白方需往黑方領地中填1子,白方延時2次,罰4點,黑方需要在白方領地中填2子。

貼點和罰點確認完畢後,雙方各自將棋盒中的180顆棋子先往本方領地填,如果領地用完而棋子沒有填完,則填入對方領地,如圖3右上角標記所示。最後黑方空出3個交叉點,白方剩餘2子無處可填,所以黑方以3+2=5點優勢獲勝。通俗地說,當360顆棋子按照規則填入棋盤後,最後空出來的那1點位於哪一方領地,則哪一方獲勝。

目前採用應氏規則的比賽有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倡棋杯中國職業圍棋錦標賽、陳毅杯全國業餘圍棋錦標賽、應氏杯世界大學生圍棋錦標賽、應氏杯中國大學生圍棋錦標賽等。

二、用時規則

1、包乾制

業餘比賽中普遍採用的是包乾制的用時規則,即超過了規定的時間則立即判負。特別指出的是,中國規則中,通常最後的單官也需要在本方規定時間內完成,否則也會被判超時。

2、讀秒制

即便比賽中不會使用這個規則,但同學們對讀秒也應當熟悉,目前網絡上的對局都是採用讀秒制。絕大多數職業比賽都是採用讀秒制的用時規則,這裏簡單介紹下兩種常見的讀秒方式。

第一種讀秒制就是大家在網絡上常用的讀秒方式,超過基本時限後進入讀秒,每超過讀秒時限則用掉一次保留時間,如果在最後一次保留時間時限內還未落子即超時。中國職業棋戰中最多采用的是60秒的讀秒,如一些世界大賽採用的是每方3小時基本時限+5次60秒讀秒,中國圍棋甲級聯賽非快棋臺次採用的是每方2小時40分鐘基本時限+5次60秒讀秒。韓國近年來爲了加快比賽節奏並增強比賽觀賞性,規定時限越來越短,以40秒讀秒爲主。即便如此,日本依舊保持着優良傳統,三大頭銜戰的決定戰還是採用每方8小時,10次60秒讀秒的兩日製比賽制度;臨近第一天比賽結束前,裁判會宣佈下一手爲“封手”,即將落子的棋手須將下一手寫在棋譜上,放入信封,打好封條,第二天續弈時再公佈此手棋着點,這樣做可以避免某一方利用晚上休息時間根據對手的招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

第二種讀秒制是電視快棋賽中常用的讀秒方式,本賽季的中國圍棋甲級聯賽快棋臺次也採用了這種方式,即30秒1步,10次60秒保留。這種規則乍一看可能無法理解,怎麼又有30秒,又有60秒?這裏我們需要詳細解釋一下:每步棋需要在30秒內完成,如果30秒內沒有落子,則使用一次60秒的延時,即便這60秒延時沒有被充分利用(如只用了5秒),則剩下的時間也不會再下一步棋時補償,而是開始下一次的30秒倒計時;當10次60秒延時機會全部用完,則之後每步棋必須在30秒內完成,否則超時判負。

3、應氏規則(延時罰點制)

應氏規則在用時上的一大原則是“時間就是目”,當對局者用時超過基本時限後,允許延時,但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基本方法是,每次延時將被罰掉2點(等價於中國規則中的1子,日本規則中的2目),換取基本時限的1/6。

第一屆至第七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的用時規則是每方基本時限是3小時30分鐘,超出基本時限後,棋手可罰掉2點換取35分鐘的延時,最多可罰3次共計6點,共換取1小時45分鐘的延時,所以每方最多可使用5小時15分鐘,超出這個時限則判負。從第八屆比賽開始用時規則略有調整,每方基本時限3小時,之後每罰2點換取20分鐘延時,最多可罰2次共計4點,超過3小時40分鐘後判負。

到今年爲止已經舉辦了25屆的應氏杯中國大學生圍棋錦標賽採用的是“迷你型”延時罰點制,每方基本時限1小時12分鐘,之後每罰2點換取12分鐘延時,最多可罰3次共計6點。而更加以交流爲重的應氏杯世界大學生圍棋錦標賽採用的是“袖珍型”延時罰點制,每方基本時限1小時,之後可罰2點換取10分鐘延時,但只能罰1次共計2點,超過70分鐘後立即判負。

應氏規則及其延時罰點制已在大學生比賽中被廣泛採納。

4、定時限步制

這種用時制度在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中比較普遍,圍棋比賽中在亞洲極爲少見,而在歐洲各國的圍棋比賽上被普遍使用。定時限步制也是讀秒制的一種演變,比較常見的有每方60分鐘基本時限後進入第一輪定時限步,5分鐘時限內須完成20步着手(讀秒一方須下完20顆棋子),20步完成後進入下一輪定時限步,5分鐘之內須完成30步着手,之後爲以5分鐘40步的時限循環下去,直至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