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究竟美在哪

古琴之美,要者有四,曰:韻律美、人體美、文墨美、蒼古美。

古琴究竟美在哪

  1.韻律美

古琴在其外觀、形制、裝飾、音響等方面呈現在我們視聽感覺上的最大特質是“韻律”。所謂“韻律”,是指感覺通過線或面或光的圓轉所造成的一種動勢,這種動勢能夠製造出某種旋繞着的、但又似乎是凝固了的音樂感。這種音樂感能夠將古琴本身所具的文化歷史內涵和文人氣質風度激活,使其在音樂感中又透露出飄逸、深邃、不可捉摸的意態、意味或意境。

古琴的琴體是用兩塊雕刻過的板膠合而成。其下爲一平面的硬板,是爲底板;其上爲一弧形的鬆質木板,是爲面板。琴身通體髹漆,有一定的亮度。其面板的弧形即爲一個圓轉的面,尤其在對光進行反射時,其面的圓轉更見韻律。

古琴琴體爲一長條形共鳴箱,首部稍寬,尾部稍窄,有如一把劍。其邊緣的輪廓線通常由直線與弧線組成,頸、腰及頂端和尾端大都呈弧線形,上下身部的兩側則爲直線形。這種修長而漸呈收縮的直線邊緣與柔和對稱的弧線邊緣,使琴體造型獲得流暢而又圓轉的韻律。

琴橫臥琴桌時,琴身並非呈水平狀態,而是琴頭緊貼琴桌,琴尾由雁足從腰部撐起,使尾端底板微微離開琴桌,與之形成一個不大的夾角。這樣,橫置於案上的古琴便呈一流線型的昂首意欲飛走的態勢,富有動的韻律。

古琴通常要在琴頭的軫上裝有穗子,其穗長大都一尺有餘。琴垂掛壁間或橫置案桌時,軫穗自然下垂,既使琴韻得到延伸,又與琴身達成平衡。若遇微風,軫穗輕輕拂動,有婀娜嫵媚的風韻。

古琴主要由弦與木質共鳴箱發音,其音響特徵即由這二者決定的。其共鳴箱雖爲木質的,但它不同於其它樂器是由木板膠合而成,而是直接用一塊整木掏空而成,箱壁厚而粗糙,故其音響深沉、渾厚、結實,有古樸、蒼茫的神韻。

就弦的長度來說,古琴的有效弦長特別長,一般均在110cm以上。有效弦長長,則其振幅大,振動時間久,故其餘音綿長不絕,有繞樑之韻。

又因其餘音綿長不絕,故可以在演奏中出現唯古琴所獨有的走手音。走手音是指右手彈出一音後,左手按弦的手指再向上或下滑動一或數個音位,形成音程的變化,並將彈撥樂器的點狀音跡變成線狀音跡。走手音是古琴音樂的最富特色的因素,它至少在下面四個方面製造出古琴音樂所獨有的韻味:

⑴走手音使本來是點狀的音之間連成一條圓柔的曲線,其線型運行軌跡單純、簡潔,呈拋物線型,有彈性,使琴樂有線型之韻。

⑵走手音使音逐漸弱化,其由實而虛的張力方向,造成超逸、脫出之勢,給人以趨於深遠、無限之感,產生出與“道”合一的效果,使琴樂有飄逸之韻。

⑶走手音的弱化往往持續到無聲的地步,使音與音之間出現空白,造成空靈、靜謐的意境,使琴樂有虛靈之韻。

⑷走手音的音色接近人的嗓音,易於製造聲腔效果,使琴樂又具有人聲之韻。

  2.人體美

古琴的形制大小合適(約長120cm,寬20cm,厚6cm),結構緊湊(呈一頭大一頭小的長方體),具有整一性。它不象編鐘、鋼琴、箜篌那樣體積龐大,無法攜帶;即如箏、瑟、大提琴等,攜帶也很不便;也不象笛子、管子、壎等體積過小,不適合觀賞和把玩。它不象胡琴、琵琶、三絃、阮等,都存在着共鳴箱與身體比例不當的問題,或各部件過於瑣碎、突出的毛病。整個來說,它就象一個勻稱而完整的人體,緊湊、協調而又大小適中,具有人體的風韻。

古人云:“神農氏繼庖犧而王天下,上觀法乎天,下取法乎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削梧爲琴,繩絲爲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和。”(桓譚《新論》)

“遠取諸物”,是指琴的製作符合自然之數,並多用自然界的事物爲其部件命名,如嶽山、龍池、鳳沼、雁足、天柱、地柱等。古人云:“琴制長三尺六寸五分,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年歲之三百六十五日也;廣六寸,象**也;有上下,象天地之氣相呼吸也。其底上曰池,下曰沼,池者水也,水者平也,沼者伏也,上平則下伏。前廣而後狹,象尊卑有差也。上圓象天,下方法地。龍池長八寸,以通八風;鳳沼長四寸,以合四氣。其弦有五,以按五音,象五行也。”(《五知齋琴譜?上古琴論》)其中有山有水,有天有地,有鳥有獸。在一張琴上,我們就能夠看到整個的宇宙自然,感受到胸襟的博大和意境的闊大。

“近取諸身”,是指它的造型是以我們的人體爲藍本。一張琴就是一個完美的人體,有額,有頸,有項,有肩,有身,有腰,有尾。而且它的各個部分又恰恰是用身體來命名,如琴頭、琴額、琴頸、琴項、琴肩、琴腰、焦尾、舌穴、弦眼等。可見,琴的造型原則是對人體美的模仿。《琴制尚象論》雲:“肩曰仙人肩,取其正齊也。腰曰玉女腰,取其纖細也。”“嶽外曰承露,又曰嶽裙。”(《文會堂琴譜?琴論》)一張造型端莊的琴,其漆色、其額寬、其項實、其嶽高、其肩正、其腰度、其足平,觀之如婷婷玉立之仙人;撫之如人聲有情之吟唱。一張琴就是一個人的身體,它以人格化的方式被賦予了生命和情感,使琴能夠得以成爲人的朋友,並從中獲得感情的共鳴和慰藉。

而且,琴的式樣的變化也正好與每一時代不同的人體美的觀念相適應。唐宋時代,女人以豐滿爲美,明清時則以纖弱爲美。與之相應,唐宋琴便體大,輪廓圓柔飽滿,雖有“唐圓宋扁”之說,然其豐滿厚重渾圓則基本一致。而明清之琴則較爲瘦硬,輪廓分明。尤其是清琴,其腰度較窄,冠角較尖。我們從不同時代的古琴形體上,即能見出不同時代的人體美的觀念,領略到不同時代的人的風韻。

人者,天地之靈也;琴者,衆樂之王也。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藝術家米開朗其羅說過:“藝術的真正對象是人體”。古琴也體現了這一點。

  3.文墨美

古琴與其它樂器的另一不同,在於它從不作任何的裝飾,特別地追求樸素大方。在琴上唯一所能做的裝飾是書法和印章,鐫刻於琴的背面。這類銘文一般包括:琴名和題詞。在這琴名與題詞中,最能體現古琴的人文韻味。

⑴琴名

首先,絕大部分琴都有自己的名字,這名字不是種類的品牌,而是個體的名稱,這是其它任何樂器所沒有的。這些名字都具有特定的文化的、文學的或審美的意義。當我們提到某張琴的名字時,我們就會立刻被這名字所暗含的意蘊所感染,進入一種文化的或藝術的氛圍之中。

總體說來,琴的'命名最常見的有兩種原則:

一是表音色。例如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九霄環佩”琴(唐琴),其音色柔美悅耳,有天上仙樂之概;“大聖遺音”琴發音清脆鬆透;成公亮先生藏“秋籟”琴(唐琴),音色古雅透靜,溫和圓潤。其它如故宮博物院藏“飛泉”琴(唐琴)、中國藝術研究院藏“枯木龍吟”琴(唐琴)、“鳴鳳”琴(宋琴)、“小遞鍾”琴(明琴)和故宮博物院藏“殘雷”琴(清琴)等,其命名均是從音色着眼的。儘管琴名有時與琴的音色並不很一致,但也能夠給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感受。

一是表意境。表意境的琴名往往涉及某種形象或氛圍。例如龔一先生的“玉峯清”琴(宋琴)、吳兆基先生的“勁秋”琴(宋琴)、吳蓬先生的“古虞南風”琴(明琴)等都是從意境着眼的。筆者的“長天秋水”琴(新琴),其命名也是取其意境,其語源出唐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⑵題詞

琴上的銘文除了琴名之外,往往還有琴主或名人的題字,使琴獲得書香之氣和風雅之韻。如唐“九霄環佩”琴,在龍池的左側刻有北宋大詩人黃庭堅的手跡:“超跡蒼霄,逍遙太極。庭堅”;龍池右側刻有琴主的題字:“泠然希太古。詩夢齋珍藏”;龍池下方刻有“包含”硃紅大印一方;在印的下方、鳳沼上方還刻有大文豪蘇東坡的手跡:“藹藹春風細,琅琅環佩音。垂簾新燕語,蒼海老龍吟。蘇軾記”。古琴銘文的內容大都與琴名或琴的音色有關,如上述“九霄環佩”琴的銘文,黃庭堅的是扣琴名而作,蘇軾的則合琴的音色而擬。筆者的“長天秋水”琴,其銘文“月下瑤琴三五弄,清風生處秋水寒”,也是扣琴名而題的。琴上有這樣的銘文,當然能夠讓人反覆把玩、品味的了;而銘文的詩意,更會給人以無限的美感與想象。

  4.蒼古美

在所有的樂器中,除了出土的樂器如編鐘、編磬等歷史更久遠之外,在人的手中一直使用的樂器,唯有古琴最爲古老。一般樂器的使用通常不超過一百年,而古琴則達幾百年甚至千年之久,目前活躍在琴家手中的較早的琴主要是宋琴,還有一些甚至是唐琴。這些琴歷經幾百年的滄桑,積澱了深厚的歷史風韻和凝重的歷史感,從而富有文物之美。

⑴舊木:材料的歷史感

數百年前的古琴,其木料自然陳舊,具有歷史感。即如新斫之琴,也必須用陳舊的木料來製作。一般是用百年以上的桐木、杉木爲面板,梓木爲底板。其木源大多爲棺木和房木。舊木的使用使古琴在質料上獲得歷史感與蒼古美。

⑵斷紋:外觀的歷史感

古琴經過長期演奏的振動和木質、漆底的不同,往往出現各種不同的斷紋。較常見的有蛇腹斷、梅花斷、牛毛斷、龍紋斷、龜紋斷、冰裂斷等。琴家認爲,有斷紋的琴音質透澈,外表美觀,所以更爲名貴。古人說:“古琴以斷紋爲證,不歷數百年不斷。”(《潛確類書》)應該說,斷紋是古琴之歷史感與蒼古美的最直接的視覺表徵。

⑶發音蒼勁鬆透:音色的歷史感

古琴由於所使用的木料和特殊的製作方法,其音色本來就較其它樂器古樸、蒼勁、低沉、渾厚,具有歷史風韻

。但新作之琴往往音色不太穩定,須經長期使用方能臻於佳境。唐代四川制琴世家雷氏家族雲:“選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老琴由於長期使用的振動和木質的疏鬆,往往使琴音變得更爲蒼松透潤,這是古琴歷史感與蒼古美的最重要的聽覺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