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樂曲阮樂曲

唐代詩人白居易有一首《和令狐射小飲阮咸》的詩,詩云:“掩抑復悽清,非琴不是箏。還彈樂府曲,別佔阮家名。古調何人識?初聞滿座驚,落盤珠歷歷,搖佩玉錚錚,似勸懷中物,如含林下情。時移音律改,豈是昔日聲。”

中國古代樂曲阮樂曲

該詩盡情的表達了詩人欣賞“阮咸”時驚喜的心情和對其演奏技巧的讚譽,據記載,阮產生於漢。漢武帝欲於烏孫國結盟和好,遂將公主嫁給烏孫王爲後。出嫁前,漢武帝怕她途遠思念,特意讓工匠參考琴、箏、築、箜、篌樂器而創制了一件抱式彈的新型樂器供公主途中娛樂,以慰解旅途的寂寞和思念之情。這就有了第一吧阮。唐初時期阮仍被成爲“琵琶”和“漢琵琶”,後因晉代阮咸善此琴,故名“阮咸”,簡稱阮。到了寧代以後,阮聲漸衰,曲譜亦失傳默默無聞。阮留給人們的印象僅是伴奏、伴唱的配角樂器。

阮的結構大體上分爲琴首、琴桿和音箱三個主要部分。琴首即琴頭,一般製成“如意”開頭四個銅鈾分別鑲入琴頭內。四個木鈾分別爲於琴頭兩側,琴絃系在銅鈾上,通過轉動木鈾調節弦的音高。琴桿上連琴頭下端鑲入音箱,2呈扁圓形。面部平整,上附指板,安有24個品。指板系用紅木製成,下端懸在音箱正中。山口位於直板頂端於琴頭相結處,上面刻有四個弦槽,用於固定弦的位置。音箱採用桐木製作。復手頂端刻有兩個弦槽,弦壓在上面,縛弦位於音箱最下方的側板上,上有四個用於勾掛琴絃的小槽。弦,共四根,從細到粗分稱爲一弦、二絃、三絃、四弦。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民族管樂團王仲丙先生從1953年起着手對阮進行了改革,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增加了品位,擴大了音域,增加了音量,革新成小、中、大、低, 即高、中、低一組阮族系列樂器。其音色圓潤柔和,醇厚豐滿,在個性鮮明的民族樂隊中,承擔了中音區的重任,其融合性更顯和諧默契。阮的音域寬廣,和絃豐富,演奏大小各種和絃音程都極方便,顯示了其他樂器不可取代的作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音樂學院相繼開設了阮專業課,培養出一批水平較高的青年演奏家。同時經作曲家、演奏家和理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創作了不少屬於阮的曲目,是阮的演奏技法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從原有的單、雙彈挑,分滾劃等幾種,根據樂曲內涵需要,發展到勾、抹、扣、摘、掃、伏、打、擻、滑、揉、吟、推、拉等幾十種技法,提高了阮的表現力,從而使阮成爲既是一件重要的合奏樂器亦是一件出色的獨奏樂器。

爲了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推動阮專業的發展,上海音樂學院從前幾年起,就實驗從娃娃抓起,在藝術幼兒園開辦小阮彈唱班,在中、國小開辦阮重奏組等,取得了良好的收效。1995年11月,上海音樂學院東方音樂文化交流中心在全國率先推出了阮業餘考級,出有《阮業餘考級曲目》(一級至十級)一書。

目前廣泛流傳的阮樂曲有《火把節之夜》、《絲駱駝鈴》、《松風寒》、《漁舟唱晚》、《櫻花》、《雲南回憶》等,均煸入《阮業餘考級曲目》一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