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是由我國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習慣和愛好,創造和發展起來的歌唱藝術的一種唱法。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詳細資料,一起來看一下吧。

什麼是民族唱法

  民族新唱簡介

民族唱法包括我國的戲曲唱法、說唱唱法、民間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種唱法。由於民族唱法產生於人民之中,繼承了民族聲樂的優秀傳統,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種多樣的,演唱風格又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語言生動,感情質樸。因此,在羣衆中已有深深紮根,成爲人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民族唱法的主要特點是,口咽腔的着力點比較靠前,口腔噴彈力較大;以口腔共鳴爲主也摻入頭腔共鳴;咬字發音的因素轉換較慢,棱角較大,聲音走向橫豎相當,聲音點面合適,字聲融洽;聲音色調明亮,聲音個性強,以味爲主,手法變換多樣;音色甜、脆、直、潤、水;氣息運用靈活;以真聲爲主。

戲曲唱法的起始年代已無從考察,至少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可以說是我國人民的傳統聲樂藝術。戲曲唱法中主要是以京戲爲代表戲種。現代京戲除了在唱腔上還保留了原來的傳統外,又增加了合唱、重唱、伴唱等形式。樂隊編制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中西樂開始引進到伴奏中去。

說唱唱法顧名思義就是指以說爲主,加上唱的一種民間唱法。音樂體裁以敘事性爲主。明朝時期,我國的說唱藝術發展很快,曲種達300多種。南有彈詞,北有大鼓、相聲、天津快板等都深受人們的歡迎。說唱演員的吐字、氣息基本功掌握得十分熟練。說唱自如,韻味濃厚。

民歌唱法的特點是,聲音聽起來很甜美,吐字清晰,氣息講究,音調多高亢。民間歌曲源於人民之中,是我們民族的寶貴文化財富。我國有56個民族,不同的民族習慣,不同的民族語言,形成了豐富多采的民歌。可以說,目前有的已形成了歌曲系列,如:茉莉花系列歌曲、搖籃曲系列歌曲、送情郎系列歌曲、山歌系列歌曲、號子系列歌曲等。有許多值得敬佩的音樂工作者,曾歷盡艱辛的到祖國各地,跋山涉水去收集各種民間歌曲。但迄今爲止還沒有一個人能說,已收集整理完全。

民族新唱法主要是在繼承我國民族傳統唱法的基礎上,借鑑了美聲唱法的特點,經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總結出來的一種完美的唱法。這種唱法既有民族唱法的優點,例如咬字吐字清晰,聲音甜美,氣息靈活;又有美聲唱法的聲區統一,音域寬廣,真假聲結合的特點。這種唱法使民歌歌唱演員的唱齡延長。同時,這種唱法能自如地演唱民族歌劇的大段唱腔,是我國優秀聲樂教育事業工作者多年研究努力的可喜成果。本節開頭介紹的民族唱法的'概念,就是指這種民族新唱法而言。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區別

(一 )共鳴方式

民族唱法爲了使聲音明亮、飽滿和優美, 其共鳴運用採用混合共鳴的方式,有效的發揮了個共鳴腔體的作用。常用的共鳴方式有腦後音(頭腔共鳴)、膛音(胸腔共鳴)等,形成了獨特的聲音風格。 比如說,真聲多使用在中低聲區,混合聲、假聲主要運用到換聲區和高音部分,造成了民族唱法聲音統一、自如,富有表現力、感染力的效果。而通俗唱法的共鳴運用則爲不同。 通俗唱法可藉助於話筒達到擴音的效果, 在歌唱表演時不需要強大的共鳴作用。且通俗唱法爲了保持歌唱的自然狀態,達到似說話、朗誦的效果,多采用真聲輕唱的方式,共鳴方式也多使用口腔共鳴。

(二 )喉嚨打開方式

歌唱發聲器官由喉頭、聲帶喉頭好聲帶三部分組成,打開喉頭是聲樂學習的重要環節, 直接關係着聲音的是否優美動聽、有色彩和感染力。 通俗唱法與民族唱法中喉嚨打開的方式存在很大不同,比如說,民族唱法要求聲音流暢,上下自然貫通,喉嚨打開的方式、喉位的高低就要根據作品的風格進行調整,不能千篇一律或者隨心所欲的想開多大就開多大,或者允許其上下移動。而通俗唱法主要是以真聲歌唱爲主, 這就要求喉嚨位普遍偏高,喉嚨打開不能過大,最好形成管狀。 綜上所述,喉嚨打開的式要根據演唱風格的需求而定,要服從於演唱作品的要求。

(三 ) 咬字 、吐字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在咬字、吐字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區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民族唱法以民族語言爲基礎,是通過以字帶聲、以聲傳情的方式來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 而通俗唱法的音域一般不寬,歌詞語言都較爲接近生活化、 口語化,歌詞通俗易懂,咬字、吐字不應過於雕琢。這就要求在民族唱法的咬字、 吐字要準確、明晰,達到咬字行腔的效果。比如說,歌唱咬字、 吐字時要強調字頭情緒表現的作用,加大聲母部分的力量力度,具體量化的力度是比說話力度更集中、更誇張,進而使聲母的阻力氣更有分量。 通俗演唱的咬字、吐字要能與作品風格相符合, 要親切自然,發揮語言的感染力,通過歌詞的語言性、生活性傳達歌曲作品的詩意、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