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京劇孕育期的知識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爲主,被視爲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下面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京劇孕育期的知識。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關於京劇孕育期的知識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戲曲舞臺上盛行崑曲與京腔(青陽腔)。幹隆中葉後,崑曲漸而衰落,京腔興盛取代崑曲一統京城舞臺。幹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藝人魏長生由川進京。魏氏搭雙慶班演出秦腔《滾樓》、《背娃進府》等劇。魏長生扮相俊美,嗓音甜潤,唱腔委婉,做工細膩,一出《滾樓》即轟動京城。雙慶班也因此被譽爲“京都第一”。自此,京腔開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餘慶班、裕慶班、萃慶班、保和班也無人過問,紛紛搭入秦腔班謀生。幹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長生的表演有傷風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將魏長生逐出京城。

幹隆五十五年(1790年),繼三慶班落腳京城後(班址位於韓家臺衚衕內),又有四喜、啓秀、霓翠、春臺、和春、三和、嵩祝、金鈺、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柵欄地區落腳演出。其中以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家名聲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稱。

春臺班進京時間,按漢調名家米應先於幹隆末年,在京曾擔任春臺班臺柱時始,證明該班進京時間早於四喜和和春。春臺班位於百順衚衕。

四喜班於嘉慶初來京。徽戲、崑曲兼演、尤以崑曲爲着,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處哄傳四喜班”之語。該班位於陝西巷內。

和春班於嘉慶八年(1804年)於李鐵柺斜街組建。該班以武戲見長。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

“四大徽班”的演出劇目,表演風格,各有其長,故時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之譽。“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調外,崑腔、吹腔、四平調、梆子腔亦用,可謂諸腔並奏。在表演藝術上廣徵博採吸取諸家劇種之長,融於徽戲之中。兼之演出陣容齊整,上演的劇目豐富,頗受京城觀衆歡迎。自魏長生被迫離京,秦腔不振,秦腔藝人爲了生計,紛紛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兩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過程中,徽班廣泛取納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劇本移植,爲徽戲藝術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徽漢合流

漢劇流行於湖北,其聲腔中的二黃、西皮與徽戲有着血緣關係。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廣泛的藝術交融。繼幹隆末年,漢劇名家米應先進京後,道光年初(1821年),先後又有着名漢劇老生李六、王洪貴、余三勝,小生龍德雲等入京,分別搭入徽班春臺、和春班演唱。米應先以唱關羽戲着稱,三慶班主程長庚的紅淨戲,皆由米應先所授。李六以《醉寫嚇蠻書》、《掃雪》見長;王洪貴則以《讓成都》、《擊鼓罵曹》而享名;小生龍德雲善演《轅門射戟》、《黃鶴樓》等劇;余三勝噪音醇厚,唱腔優美,文武兼備,以演《定軍山》、《四郎探母》、《當鐗賣馬》、《碰碑》等老生劇目着稱。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後,將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溶於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唸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易於京人接受。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爲老生擔任領班。徽、漢合流後,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再次交流。徽、秦、漢的合流,爲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