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別

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別是什麼呢?藏民族是個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同時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別吧。歡迎閱讀參考,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別
  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別

1、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別

藏民族是個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同時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長民族歷史孕育下的若干節日中,幾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爲敬奉神靈和歡娛民衆、藉以把節日歡樂氣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吉林、黑龍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區的民間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與他們的狩獵、遊牧生活有密切聯繫。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態,在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崖畫、烏蘭察布崖畫中,有着生動真實的表現。在古代,蒙古族還有很多模仿兇猛動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鷹)舞、熊舞、獅子舞、鹿舞等。其踏地爲節的舞蹈特點仍保持着蒙古族古代廣泛流行的踏舞特徵。

2、蒙古舞的種類

2。1、是經堂查瑪。表演者二至四人,於經堂誦經時主要通過手勢動作對佛進行功德禮讚。

2。2、米拉查瑪。在召寺前廣場搭臺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頭、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說、唱、舞、樂的形式,頌揚米拉撇家棄業,苦意修行,雲遊四方,傳播佛理,終成正果的故事。

3、藏族舞的基本動作

藏族舞蹈的特點:"顫"、"開"、"順"、"左"、"繞"是各種類不同藏舞的共同特點,或稱爲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從而構成了它區別於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學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豐富,從腳部動作上可概括爲"蹭"、"拖"、"踏"、"蹉"、"點"、"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種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勢,可歸納成"拉"、"悠"、"甩"、"繞"、"推"、"升"、"揚"七種變化。弦子:是屬於藏族裏面的慢板。節奏是像上的,身體慢起慢下。

  藏族舞的特點

藏族是個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同時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長民族歷史孕育下的若干節日中,幾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爲敬奉神靈和歡娛民衆、藉以把節日歡樂氣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後來增加了簡單的上肢動作、原地旋轉和隊形變換,成爲一種男女交替、載歌載舞的勞動歌舞形式。這種勞動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臺,成爲歷史上勞動藝術的紀念。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總括名稱。藏族舞蹈文化源遠流長並與漢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與周邊民族和國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西藏高原地區的藏族文化。較常見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鍋莊、踢踏等。藏族的民間舞蹈種類繁多而各具特色。

在藏族的民間節日中,希冀豐收與歡度“望果節”是辛勞了大半年後人們的最大期盼和喜悅。在藏語中“望果節”的“望”字,意爲“田地”,“果”爲“轉圓圈”,“望果節”的整個意思便是:圍繞豐收的田野歌舞。

  蒙古舞的藝術特徵

蒙古族居住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依山傍水,以畜牧爲主,同自然搏鬥,這些生活特徵便構成了蒙古族舞蹈的個性特徵和感情色彩。舒展優美的動作勾畫着風吹草地見牛羊的畫境,熱情豪放的動律使人感受到駿馬的馳騁,含蓄沉穩的性格流露着牧民的憨厚,深沉等特點。

舞蹈應當是人民在強烈的情感驅動下必然表現,蒙古族舞蹈正是因爲它蘊含了具有民族風俗特色的舞蹈動作而更加吸引人和感染人。從蒙古舞蹈的主題中我們不難看出,蒙古舞多是歌頌草原,歌頌母親,歌頌愛情,歌頌生命,同時他們讚美勇敢,讚美自然,讚美頑強不息,展示草原兒女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的奮鬥精神,遊牧民族馳騁在大草原上,以藍天爲帳篷,以綠野爲氈毯,長期的牧放與狩獵生活,練就了強悍,矯健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