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踢踏舞的特點與美學思考

藏族踢踏舞是伴隨藏族民衆社會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並逐漸成爲藏族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獨特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的關於藏族踢踏舞的特點與美學思考,歡迎參考閱讀,希望你喜歡!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藏族踢踏舞的特點與美學思考

人類自有舞蹈以來就有踢踏舞。它是介於表演舞與土風舞之間的,以下肢跳躍、膝髖擺收動作爲主的,追求足跟踢踏發出聲響效果的一種舞蹈。這種舞蹈動作幽默詼諧,情感節奏奔放外向。

藏族踢踏舞不僅是西藏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也是表達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語言”。藏族踢踏舞中所具有的美學特徵,是藏民族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文化現象的集中體現,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風格及特點形成的根基。對藏族踢踏舞的美學思考,是繼承優秀藏族舞蹈藝術,同時它也是符合民族審美情趣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的需要。對於藏族踢踏舞的美學思考,有助於在新時代更好地發揮藏族舞蹈藝術的獨特功效,使其發揚光大。

  一、藏族踢踏舞由來

藏族踢踏舞千百年來綿延不斷,世代相傳,其風格特點是對高原農牧文化、宗教文化與勞動生活相融合的生動寫照。它保留着淳樸的鄉土氣息,深深地寄託着藏族人民的理想、願望,象徵着藏族人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

中國藏族的踢踏舞是一種以藏族“堆諧”舞蹈作爲主要創作元素,以腳部動作爲主的與各種動作緊密結合的踢踏舞,藝人身背木板,走到哪裏跳到哪裏,以其細膩精湛,灑脫奔放的特點而廣泛流行。其基本步伐有:退踏步、擡踏步、嘀嗒步、悠踏步、悠滑步等。舞蹈以膝部屈伸律動帶動整個腳掌隨音樂節奏在地面上做有規律的踏步。這種步伐最大的特點是,多在弱拍時腳掌拾起,膝蓋伸直,強拍時腳掌踩下,腳步靈活,步法穩重紮實,變化豐富,節奏性強,從而形成獨特的風格。經過長期發展,藏族踢踏舞逐漸成爲一種具有鮮明節奏,舞姿熱情奔放,富有羣衆基礎的民間舞蹈。

藏族踢踏舞又稱爲堆諧,“堆”在藏語中指“上”或“高地”的意思。因此“堆諧”就是泛指後藏雅魯藏布江上游的昂仁、定日、拉孜、薩迦縣以及阿里一帶叫做“堆”地區的農村圈舞。堆諧最早流傳於雅魯藏布江流域,地勢高聳的日喀則以西至阿里整個地區,後來逐漸盛行於拉薩。堆諧在西藏有着悠久的歷史,研究表明,公元10世紀時已有堆諧舞蹈存在,但是在當時的社會生產很不發達的情況下,其舞蹈動作,節奏變化較爲單一,在遊牧文明和原始農耕的早期,人們勞動過後爲了表達思想情感和娛樂需求,同時也不排除防寒取暖之意,當時各個村寨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有的模仿勞動過程的各種動作,有的模仿各種動物的姿態,集體起舞,人們在統一的節奏,統一的舞步中載歌載舞,在這種原始的娛樂活動中表達着內心的情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比較原始的、初級的集體圓圈舞。17世紀中葉,五世爲加強“政教合一”的統治,規定每年六月底七月初在拉薩舉行一年一度的“雪頓節”,後來發展成藏戲節,讓各地藏劇團雲集拉薩獻演。在獻演中表演了這種活潑熱情的踢踏歌舞。由於藝人的傳播和民間的相互交往,這種舞蹈流入拉薩後,立即爲各階層人士所喜愛,並得到廣泛推廣。

  二、藏族踢踏舞風格特點

  1、基本特徵

藏族踢踏舞的基本特徵是:鬆胯、弓腰、曲背,舞者的重心比較低,在胯部或胯部以下,這一體態特徵既有受宗教壓迫的心理痕跡,更主要的是勞動者爲減輕體力負擔的自我身體協調。此外,膝部連續不斷、有彈性的顫動和屈伸,形成了藏族民間舞蹈“無屈不成動,欲動必先屈”的動作規律。舞者上身隨重心的變化自然晃動,在整體形態上給人以奔放、穩重、隨意、瀟灑之感。例如:由著名編導張繼剛編排的藏族踢踏舞《扎西德勒》,五六十人齊刷刷的低沉的踢踏舞步,衣袖揚甩,或悠揚或奔放,充滿着生命的活力與張力。舞蹈在運用西藏踢踏舞語彙表現西藏巨大變化和藏族兒女幸福生活時,通過肢體語言的形象表達, 向觀衆傳遞了西域舞風的魅力。

  2、動作特點

“堆諧”舞者身體的重心大都落在腰部以下,舞蹈時膝部鬆弛,身軀微前傾,扣胯,身體的力量給人感覺向下沉,腳下靈活,以跺、踢、踏、悠、跳等腳部動作跳出有規律和變化的各種節奏點來表達內心的感情。“堆諧”雖然在動作和步伐上有一致的要求,但上身隨重心變化的自然晃動,在整體形態上給人以奔放、瀟犧、隨意之感,而正是因爲有這些上身姿態的變化,使得舞蹈更增添了它的表演性和娛樂性。

  3、服飾文化

肥腰、長袖、大襟是藏裝的典型結構,穿着這種結構肥大的服裝夜間和衣而眠可以當被,因此這種以長袍爲主的藏族服飾雖然非常保暖,但也非常厚重;另外,藏族男女特別講究飾物,這些飾品運用廣泛,有頭飾,髮飾、耳環、項鍊、腰飾等,頭飾佩飾在藏裝中佔有重要位置,佩飾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飾品多與古代生息生產有關。講究的還鑲以金銀珠寶、頭飾的質地有銅、銀、金質雕鏤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寶。長年穿戴這樣的服飾,行動起來自然使身體呈下垂感,將重心放低。而在行走時。手臂和身體隨着步伐會成左右搖擺狀。過去西藏交通不便。許多物品要靠人力背運。當人們揹着沉重的物品爬行在高山陡坡上時.身體隨呼吸自然的呈有規律的彎腰屈膝。久而久之,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動態變成一種身體習慣。被藏民帶到了舞蹈活動中。

  4、發力方式

藏族“堆諧”藝術的形成是與藏族人民生活的地理環境和勞作方式是息息相關的。首先,由於西藏海拔高,氣候寒冷,生活在這裏的藏族人民爲了禦寒,不得不經常跺腳甩膀,通過身體的熱量來抵禦嚴寒。日久天長,這種禦寒的行爲逐漸演變爲藏族的舞蹈動作。“堆諧”中的“跺腳”動作.就是這種禦寒行爲在舞蹈中的遺留。   藏族踢踏舞注重的是舞者腳上的跳、踢、躍和跺等動作以及產生的音響效果。舞蹈時膝部鬆弛,腳下靈活, 以踢、踏、悠、跳等腳部動作跳出有規律和變化的各種節奏點來表達內心的感情。舞蹈動作與複雜的節奏配合嚴謹,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形成藏族踢踏舞樸實自如,輕捷靈活的特點。

  三、藏族踢踏舞的美學思考

在不同類型和不同風格的藏族舞蹈中,雖然它們都具有各自獨特的個性和獨特的審美要求,但它們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動作規律。這種精髓元素和規律構成了整個藏族踢踏舞的美學概念。其中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有顫、開、順、左、繞,以此區別於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學概念。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歷史條件、社會制度、風俗信仰、地理環境、生產方式、文化傳統等有着密切聯繫的,是長期在人民羣衆中凝成的審美標準。在這種共同規律的基礎上產生出種種不同的變化,再加上手勢的運作、腰身的韻律、音樂的區別而構成不同的舞蹈風格。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豐富,腳步和手上的動作也很豐富,腳部上的動作可概括爲蹭、拖、踏、蹉、點、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種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勢也可歸納爲拉、悠、甩、繞、推、升、揚七種變化。

藏族踢踏舞的美是什麼?它的創作動機又是什麼?而這種舞蹈的美也應該隱藏在藏民族的思想之中。正如科林伍德所認爲“所有這些巫術儀式都是忠於原型的再現,雖然有所舍取,它們都機械地再現了意圖對之有所增進的那些實際運動。一般說來,它們裏面都存在着藝術的動機,但這一動機由於服從巫術功能而飽受奴役,失去了自己的本性。”正因爲如此,我們認爲藏族踢踏舞的美是凝凍在藏族民衆思想的符號形式當中的,同時這種符號形式正是通過藏族民衆將自己對社會自然、神靈的觀念想象積澱其中:活動主體將自己對社會、自然、神靈的觀念想象積澱爲特有舞蹈體態,踢踏的節奏,韻律頓挫,從而使這種符號所獲有的`內涵與意義就並非是單純的對自然的模擬。超模擬的內涵與意義成爲這種符號形式的主要內容,也使人們對它的感受獲得超感覺的性能與價值,也就使人體自然的舞蹈形態中積澱了社會的價值與內容。並且在踢踏舞的客觀形象和審美主體的主觀感受兩方面都是如此。而這一特性又正好是審美意識與藝術創作所共有。

德國哲學家卡西爾認爲人有一種創造運用符號的能力,人的思維與行爲都是符號化的,人通過符號創造了語言、神話、藝術等全部文化,構成人類經驗的交織之網,展現出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改變整個的人類生活。“人不再生活在一個單純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個符號宇宙之中。”而當我們把藏族踢踏舞視爲一種符號形式時,我們認爲藏族踢踏舞的美也應該隱藏在這種符號形式當中。可以看出。藏族踢踏舞從始至終都貫穿着濃厚的歡樂祥和的符號色彩。比及現代成熟意義上的歌舞,這種原始的舞蹈有着明顯的不同。這種舞蹈具有特定的社會性符號意義,並以其特有的符號之意義與現代歌舞構成區別。社會性的功利性目的在這種原始舞蹈中還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一方面這種舞蹈在想象當中已被賦予了特定的社會、人生意義。從而這種舞蹈帶給觀者的並不僅僅是感官的快感。也不僅僅是活動主體單純的情感渲泄。從對象上來說踢踏舞實際已積澱了活動主體的身份、地位認同,自身職責、活動內容、活動對象等。從主體上來說已積澱了觀念性的想象與理解。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人類的審美感受之所以不同於動物性感官愉快,正是在於其中包含有觀念、想象的成分在內。

因此.藏族踢踏舞的美是在人性活動中展開的。她所具有的美學特徵,是藏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諸多文化現象的集中體現,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風格及特點形成的根基。對藏族踢踏舞的美學思考,是繼承優秀藏族舞蹈藝術,發展符合民族審美情趣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族踢踏舞不僅是西藏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也是表達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