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準備LSAT分析推理題

LSAT考試中的分析推理題部分一直被同學認爲是小菜一碟,但考試會考生往往卡殼的也是分析推理題。的確這一部分對考生尤其是中國學生來說對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是太高,考生平時在練習時做得最爽的就是分析推理題。而邏輯分析題相對要求更高的閱讀能力,因此考生在複習開始階段也是分析推理題錯得少,而邏輯推理題錯得多。但ETS看到邏輯推理題變難並沒有難倒中國考生,於是又從另一個角度即分析推理題來爲難中國考生。當然再難也難不倒咱中國人,我這裏只是想提醒將要參加考試或正在複習的同學們不要輕視了分析推理題。

如何準備LSAT分析推理題

分析推理題大多針對若干元素被分組或被安排前後順序等一些基本問題。它和邏輯推理題不同,它沒有較爲詳細的背景段落信息而只有一些貌似凌亂的涉及到時間、位置等屬性的分組條件,排列條件,挑選條件。解題的關鍵就是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裏從這些條件中理出頭緒。因此分析推理題講究的是解題方法和解題速度。而速度一是靠方法來提高,另一個則是靠練習。要將原文條件熟記在心應用自如而不需要在解題過程中總是回過頭來看原文條件,這就需要一定時間的練習來達到。

元素之間的關係是由條件來描述的。邏輯題中的條件分兩種,一種是原文條件,一種是題幹條件或選項條件。做分析推理題首先要讀的是原文條件,即題目之前所給出的所有條件。這部分條件包括背景段落和條件。因此解分析推理題第一步是讀懂背景段落,從背景段落中你必須清楚這道題涉及幾個元素,這些元素分成幾類,這些元素有什麼屬性比如時間,位置等。因此第一步要高度注意的條件就是數字限制。下一步則是讀懂條件。這部分條件主要是給定一部分或所有元素被處理的構架。這部分條件分成限制性條件和確定性條件。限制性條件就是沒有涉及具體元素而是給定處理所有元素的要求。確定性條件則是針對具體元素的條件。根據對解題的作用又將分析推理題條件分成顯性條件和隱含條件,固定條件和不固定條件,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顯性條件即原文段落已明確給出的條件,而隱含條件是必須通過推理顯性條件才能得出的條件。對顯性條件的推理包括對條件的綜合、遞推和簡化。

固定條件即某個元素的某個屬性已經確定的條件。不固定條件則是指該條件使得一個元素的某個屬性有多個可能。和固定條件、不固定條件相對應的元素是固定元素和不固定元素。大家可以理解一個元素涉及的條件越多,對它的限制就越多,它的屬性就越能確定。而一個元素的限制條件越少,則對於它的題目可能結果就越多。如果一個元素沒有受到任何限制則它被稱作自由元素。

充分條件最普通的形式就是“if A? B”,即A→B。其他表達充分條件的詞有whoever? whenever? wherever? unless等。例如:Whoever eats a hot dog must also eat an ice cream. 即hot dog→ice cream。充分條件的逆否命題在解題時很有用處,充分條件A→B的逆否命題是B → A 。

必要條件最普通的形式就是“A only B”,即A→B。其他表達必要條件的詞有necessary? as long as等。注意“A if B”意思是B→A。

將條件簡化後就是挖掘隱含條件,在被簡化後所得出的條件基礎上再將這些條件進行推導。當把所有條件所隱含的條件均推出則答案基本就已經得出。

分析推理題的解題關鍵就是解題方向。如果找準方向則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將答案得出,否則可能越做越暈。分析推理題最主要的兩個解題方向是題幹所指方向和選項所指方向。題幹所指方向包括題幹所涉及條件給定的方向,同時還有提問方式所指方向。而選項所指方向是指在根據題幹條件得不出進一步的推理結果時分析選項大多針對的對象是什麼,則回原文找關於這些對象的相關條件。注意這裏所說的對象既包括元素也包括它們的類別和屬性。

  邏輯推理題四大出題原則

  一、無需專業背景知識原則

邏輯推理題大多基於一個段落(對話或圖表),所涉及的內容與閱讀理解文章一樣,包括研究生在學術研究或日常閱讀材料中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如藝術、社會學、歷史、哲學、政府、體育、廣告等等。雖然涉及到的內容包羅萬象,但回答問題卻並不需要任何學科的專業知識,因爲它着重考查應試者的邏輯推理能力。儘管邏輯應用與技法類型的考題中有時涉及邏輯學的一些專用術語,但並不需要邏輯學的專業知識,否則就違反了ETS制定的對任何考生都公平的原則。當然,作爲一名大學生,一些common sense是必不可少的,如供求規律、數學裏的`比例、交集等。我的建議是:不要因爲對讀到的問題的主題不熟悉而感到畏懼,即使主題從未聽說過,也不會影響對問題的回答。

  二、which of the following原則

邏輯推理題的大多數問題中有“which of th following”引導的句子,要求你根據段落裏所給信息,通過邏輯推理從五個選項中選出一個,從而實現問題的目的。有時,這個選項或許按專業知識要求並不是最佳選項,但只要是五個選項中最能實現問題目的的選項就可以了。邏輯推理題中一般不會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能同時實現問題目的的現象。實際上,問題目的中的most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無意義,也就是說,五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其他四個不正確。

  三、if true原則

if true在考題中經常出現,緊接在which of the following之後,有時表述爲if practicable、if accepted,if feasible、if correct、if established等。它的作用是使選項在即使違反常識或專業知識的情況下,其正確性也不容質疑。需要牢記的是:應在五個選項內容本身無可質疑的情況下,通過考察推理能否成立、有無缺陷去實現問題目的,而段落或選項中所表述的信息、觀點或事實是否正確無關緊要。

  四、五中選二原則(the rule of 2 out of 5)

邏輯推理題編寫的一個基本原則是五個選項中的一個必須比其他四個好。然而,正確選項的設計又不能明顯好於其他四個以免降低了問題難度。這個原則使邏輯推理題的命題人員陷入了左右爲難的境地:如果一個問題讓你去駁斥一個論證,那麼選項中必須有一個能對段落的內在邏輯構成反對,這個選項將是“credited response″。其他四個迷惑選項(distractors)某些方面一定存在不完美,但這種不完美又不能一目瞭然以使問題變得ridiculously easy。從某種意義上講,Preparling workable distractors is actually more credited response。因此,通常五個選項中只有兩個選項值得考慮(兩者中僅僅有一個是對的)。其他三個選項儘管有時與推理主題有一點關聯,但它們往往都忽略了論點的推理結構,要牢記:Usually only two of the ans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