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考基礎護理必須熟記的必考點

導讀:如果覺得護考的基礎護理書太厚,那麼就來跟着應屆畢業生小編看一下書本里哪一些知識點是必考的吧!

護考基礎護理必須熟記的必考點

1、醫院環境的總體要求

共4點:安全性、舒適性、整潔性、安靜性。

2、醫院的適宜溫度

一般病室的溫度保持在18~22℃;新生兒、老年科室及治療檢查時溫度保持在22~24℃。

室溫過高會使神經系統受到抑制,干擾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於體熱的散發,使人煩躁,影響體力恢復;室溫過低則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縮,缺乏動力,又可能會造成患者在診療護理時受涼。

3、適宜的病室溫度

適宜的病室溫度爲50---60%。

當溼度過高時,蒸發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氣悶不適,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腎臟負擔,對患有心、腎疾病的患者又爲不利;溼度過低時,空氣乾燥,人體蒸發大量水分,引起口乾舌燥,咽痛,煩渴等表現,對呼吸道疾患或氣管切開患者不利。

4、室內通風的作用

可使室內空氣流通,與外界空氣進行交換,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調節室內溫溼度,增加患者舒適感,降低室內空氣污染,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播。

5、噪音

凡與環境不協調的聲音,患者感覺不愉快的聲音均爲噪音。

WHO規定:醫院白天的噪音強度在35~45dB之間。

6、平車運送病人的注意事項

搬運患者時動作輕穩,協調一致,車速適宜,確保患者安全、舒適。搬運患者時,儘量讓患者身體靠近搬運者,使重力線通過支撐面,保持平衡,又因縮短重力臂達到省力。推車時,護士應站於患者頭側,便於觀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脈搏的變化。下坡時,患者頭部應在高處一端,以免引起不適患者的頭部應臥於大輪一端。搬運骨折患者時車上需墊木板,並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輸液及引流管,須保持通暢。推車進門時,應先將門打開,不可用車撞門,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適或損壞建築物。

7、臥位的適用範圍

⑴去枕仰臥位適用範圍:

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

②椎管內麻醉或脊髓穿刺後的患者。

⑵半坐臥位適用範圍:

①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難的患者;

②胸、腹、盆腔手術後或有炎症的患者;

③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後的患者;

④恢復期體質虛弱的患者。

⑶端坐臥位適用範圍:

①心力衰竭、心包積液及支氣管、哮喘發作的患者

8、協助患者變換臥位時注意事項有:

(1)顱腦術後,一般只能臥於健側或平臥;

(2)頸椎、顱骨牽引的患者,翻身時不可放鬆牽引;

(3)各種導管和輸液裝置應安置妥當,防止翻身時導管連接處脫落或扭曲受壓;

(4)石膏固定和傷口較大的患者,翻身後將患處放於適當的位置,防止受壓;

(5)操作時使患者儘量靠近護士,以縮短重力臂,達到省力的目的。

9、壓瘡及預防的護理措施

壓瘡:是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導致的組織潰爛、壞死。

預防壓瘡發生的護理措施:應做到勤觀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

(1)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定時翻身,減少組織的壓力;保護骨隆突處和支持身體空隙處。正確使用石膏、繃帶及夾板固定。

(2)避免局部潮溼等不良刺激;

(3)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全範圍的關節運動、按摩受壓部位;

(4)改善機體營養狀況。

10、醫院感染是什麼?

醫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視者和醫院職工在醫院內受到感染並出現症狀。

WHO提出的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措施有:清潔、消毒、滅菌;無菌技術;隔離技術;合理使用抗生素。

11、醫院感染的形成必須具備:

3大條件:感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宿主。

12、清潔、消毒、滅菌

清潔:清潔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體表面的污垢、塵埃和有機物,目的是去除和減少微生物,並非殺滅微生物微生物。

消毒: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清除或殺滅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程度的過程。

滅菌: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去除或殺滅全部微生物的過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細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熱力消毒滅菌法:熱力消毒滅菌法是指利用熱力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核酸、細胞壁和細胞膜,從而導致其死亡的方法。

化學消毒滅菌方法的作用原理:化學消毒滅菌的原理是使菌體蛋白凝固變性,酶蛋白失去活性,抑制細菌代謝和生長,或破壞細菌細胞膜的結構,改變其通透性,使細胞破裂、溶解,從而達到消毒滅菌的作用。

(消毒滅菌的具體方法見《基礎護理學》)

13、無菌

無菌技術:是指在執行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機體和保持無菌物品及無菌區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無菌物品:無菌物品指經過物理或化學方法滅菌後,未被污染的物品。

無菌區域和非無菌區域:無菌區域是指經過滅菌處理而未被污染的區域。非無菌區域是指未經滅菌處理或經滅菌處理後被污染的區域,又稱非無菌區。

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包括:

(1)操作環境清潔、寬敞、人羣流動少,在操作前半小時停止清掃和換牀單;

(2)無菌操作前,操作者修剪指甲洗手,衣帽穿戴好,必要時穿戴無菌衣、戴無菌手套;

(3)無菌物品和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並有明顯標誌;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應存放在無菌包或無菌容器中;無菌包外註明物品名稱、消毒滅菌日期、失效期,保存期以一週爲宜;

(4)進行無菌操作時要明確無菌區域和非無菌區域的劃分;

(5)進行無菌操作時,操作者要面向無菌區並與無菌區保持一定距離。手臂保持在操作檯或腰部以上,不可跨越無菌區和接觸無菌物品;

(6)取用無菌物品時,必須使用無菌鉗(或鑷);無菌物品一經取出,不可再放回無菌容器內;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不可再使用,應重新滅菌;

(7)一套無菌物品,只能供一個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常見的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方法看書)

14、給藥原則、三查七對

(1)給藥的原則有哪些?

按醫囑準確給藥、嚴格執行查對制度(三查、七對)、安全正確用藥、按需要進行過敏驗、密切觀察反應、發現給藥錯誤,及時報告、處理。

(2)三查七對的內容有哪些?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進行查對。

七對:對牀號、姓名、藥名、藥物濃度、劑量、用法和時間。

健胃藥要在飯前服用;幫助消化或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的藥物應飯後服用。

止咳糖漿對呼吸道有安撫作用的,服用後不宜立即飲水,因此如果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應最後服止咳糖漿。

服用強心甙藥物應注意:在服用前測量病人的脈率(心率)及心律,脈率低於60次/min或節律不齊,應停服並報告醫生。

15、注射

注射法:將無菌藥液或生物製劑注入人體內的方法。

注射原則有:

(1)嚴格遵守無菌原則;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三查七對;

(3)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一人一針、一人一止血帶、一人一棉墊;

(4)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和針頭:根據藥物劑量、粘稠度和刺激性。應選尖銳、堅固且直、無倒鉤、型號合適的針頭;

(5)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

(6)注射的藥物應臨時抽取,即時注射;

(7)注射前應排盡空氣,並防止藥液浪費;

(8)注藥前檢查回血;

(9)運用無痛注射技術:同時注射多種藥物,注意配伍禁忌;一般先注射刺激性較弱的藥物,再注刺激性強的;注射時做到“二快一慢”,即進針、拔針快,

推藥慢。

常見的注射法:(皮內注射、皮下注射掌握注射的部位、進針的角度、深度)

肌內注射法常用的部位:常用臀大肌,其次爲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肌及上臂三角肌。

臀大肌定位法:

(1)“十字法”:從臀裂頂點劃一水平線,然後從髂棘最高點作一垂直線,將一側臀部分爲4個象限,其外上象限避開內角爲注射部位。

(2)“聯線法”:髂前上棘與尾骨聯線的外上1/3處爲注射部位。

肌內注射時應注意:

(1)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

(2)側臥位時,上腿伸直,下腿彎曲;

(3)2歲以下嬰幼兒不宜選用臀大肌注射,採用臀中、小肌注射;

(4)長期注射者,應輪流交換注射部位;

(5)進針角度爲90 °,深度爲62.5px(針梗2/3);

(6)兩種藥物同時注射,注意配伍禁忌。

靜脈注射常見失敗原因有:

(1)針刺入過少;

(2)針頭斜面未完全刺入靜脈;

(3)針頭刺入較深;

(4)針頭刺入過深

16、如何判斷青黴素皮內試驗結果?如何記錄?

注射後20min觀察結果。

陰性:皮丘無改變或縮小,周圍不紅腫,無紅暈,無自覺症狀

陽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出現紅暈,直徑大於25px,周圍有僞足,局部

發癢。有時出現頭暈、噁心、心慌。嚴重時可發生過敏性休克。結果記錄:陰性用藍色筆記錄爲(—)、陽性用紅色筆記錄爲(+)。

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的搶救:

(1)立即停藥,就地平臥;

(2)立即皮下注射0.1%的鹽酸腎上腺素1ml;

(3)給氧;

(4)使用抗組織胺藥物;

(5)補充血容量;

(6)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行心肺復甦術;

(7)同時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並記錄如何預防青黴素過敏性反應的發生:

(1) 詳細詢問用藥史、過敏史和家族史;

(2) 正確實施藥物過敏試驗;

(3) 嚴密觀察病人反應;

(4) 青黴素應現用現配;

(5) 配置試驗液或稀釋青黴素的生理鹽水專用。

鏈黴素過敏反應的處理與青黴素過敏反應的處理不同之處在:可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以減輕鏈黴素的毒性症狀。

17、靜脈注射

靜脈輸液是利用大氣壓和液體靜壓原理將大量無菌液體、電解質、藥液由靜脈輸入體內的方法。

輸液的目的有:

(1)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2)補充營養,供給能量。

(3)輸入藥液,治療疾病。

(4)增加循環血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

如何調節輸液滴數:根據病情、年齡及藥液性質調節滴數,一般成人40~60gtt./min,兒童20~40

gtt./min。對於老年、體弱,心、肺、腎功能不良者,嬰幼兒或輸注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時速度宜慢;對嚴重脫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輸液速度適當加快。

靜脈輸液溶液不滴的原因?

針頭滑出血管外、針頭斜面緊貼血管壁、壓力過低、針頭阻塞、靜脈痙攣。

18、急性肺水腫

急性肺水腫發生的原因有:

(1)由於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典型表現:咯粉紅色泡沫痰。

防治急性肺水腫:

(1)在輸液過程中注意輸液速度不宜過快,液量不可過多,對老年、兒童、心臟病人必須特別注意。

(2)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時,應立即停止輸液,通知醫生,共同進行緊急處理。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使病人端坐,雙腿下垂以減少靜脈血迴流,減輕心臟負擔。

(3)高流量給氧

(4)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流結紮,每5~10分鐘輪流放鬆一個肢體上的止血帶,可有效地減少靜脈迴心血量。

(5)遵醫囑給予鎮靜劑,強心、利尿等藥物。

空氣栓塞發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