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相同功效藥物的區別整理

在《中藥學》中有一些藥物的功效是相同的,這些藥物是什麼呢?下面跟yjbys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藥學》相同功效藥物的區別整理

  一、相同功效藥物的區別

1.具有止嘔作用的藥物

藥性偏溫,主要用於寒證或痰溼噁心嘔吐的藥物

半夏 主要用於痰溼及胃寒嘔吐,胃虛,胃熱、妊娠嘔吐等也配伍他藥使用。

旋覆花 主要用於痰溼內阻及脾胃虛寒所引起的嘔吐,噫氣,心下痞滿作嘔,呃逆,及妊娠惡阻。

生薑、高良薑,其中生薑爲“嘔家聖藥”,可用治一切噁心嘔吐,但以胃寒氣逆嘔吐噁心最宜,高良薑主治胃寒氣逆,嘔吐清水,四肢不溫。

砂仁、豆蔻、草豆蔻,主要用於胃寒氣滯溼阻或脾胃虛寒、消化不良之噁心嘔吐,呃逆,噫氣、脘腹脹痛或腹瀉,其中草豆蔻對於寒溼胃痛、嘔吐等症用之最宜。

吳茱萸 主要用於肝胃虛寒,濁陰上逆之頭痛、嘔吐涎沫,及肝胃不和之脅痛、嘔吐、吞酸。

藿香 主要用於寒溼內阻,脘痞嘔吐。經配伍也可用於胃虛嘔吐、孕婦胎動不安,嘔吐酸水。

丁香 主要用於脾胃虛寒嘔吐、虛寒呃逆。

藥性偏寒涼,主要用於熱證或溼熱噁心嘔吐的藥物

黃連、枇杷葉、蘆根、竹茹,均清熱止嘔 主要用於胃熱嘔吐,呃逆,乾嘔,妊娠嘔吐等,竹茹對胃虛有熱的嘔吐尤爲適宜。

代赭石,主要用於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噫氣、噎膈、反胃、嘔吐等。

柿蒂 性平,爲降逆止呃之要藥,治療呃逆,無論寒熱虛實,均可配伍使用。

2.具有通經下乳功效的藥物

漏蘆:治乳汁不通外,又能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治癰瘡毒,乳癰腫痛。

路路通:用於乳汁不通,乳房脹痛外,又能祛風通絡利水,用治風溼痹痛,肢體麻木,風疹瘙癢,風疹瘙癢。

木通:利水通淋,泄熱————–治乳汁不通外,又可用於溼熱淋證,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腸的口舌生瘡(長於清心火),溼熱痹痛。

通草:通氣下乳,清熱利水—————治乳汁不通外,又可用於淋證,溼溫病,小便不利

穿山甲:活血通經,搜風通絡,消腫排膿———–治乳汁不通外,又可用於血滯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瘕積聚,風溼痹痛,癰腫,瘰癧。

王不留行:活血通經,下乳消腫,利尿通淋————治乳汁不通外,又可用於血滯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淋證。

例: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藥物是 關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腫排膿的藥物是 穿山甲

3.具有安胎作用的藥物

紫蘇、砂仁———————————————————行氣安胎

黃芩、苧麻根——————————————————-清熱安胎

艾葉、苧麻根(續斷)———————————————–止血安胎

白朮—————————————————————補氣安胎

桑寄生、杜仲、續斷、菟絲子—————————————–補肝腎安胎

例:安胎——紫蘇、黃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斷續、菟絲子、白朮、苧麻根、艾葉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氣寬中的藥物是 紫蘇

既能安胎又能清熱燥溼的藥物是 黃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溼行氣的藥物是 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補肝腎、強筋骨的藥物是 桑寄生、杜仲、斷續

既能安胎又能補肝腎、祛風溼、強筋骨的藥物是 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涼血止血、解毒的藥物是 黃芩 、 苧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溫經止血的藥物是 艾葉

既能安胎又能補氣、健脾、止汗的藥物是 白朮

既能安胎又能補腎固精、養肝明目的藥物是 菟絲子

4.能潤腸通便的藥物

仁類: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瓜蔞仁、柏子仁、核桃仁(砂仁、酸棗仁、益智仁、薏苡仁四仁卻無此功效)

子類:牛蒡子、決明子、蘇子、[注意還有子仁類不僅沒有潤腸通便作用,反而可以止瀉——–砂仁、益智仁、薏苡仁、車前子、菟絲子、蓮子、五倍子、五味子、訶子、金櫻子]

其他:知母、生地黃、玄蔘(紫草、蒲公英是例外,要求脾虛便溏者不宜用)、肉蓯蓉、鎖陽、當歸、何首烏、麥冬、天冬、桑椹、蜂蜜

例:潤腸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當歸、瓜蔞(仁)、決明子、(苦)杏仁、蘇子、

肉豆蔻、生首烏、硫黃、柏子仁、知母、虎杖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利水消腫的藥物是 郁李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藥物是 決明子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藥物是 當歸 、桃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清熱化痰、寬胸散結的藥物是 瓜蔞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藥物是 杏仁、 蘇子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腎陽、益精血的藥物是 肉蓯蓉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血調經的藥物是 當歸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解毒截瘧的藥物是 生首烏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陽的藥物是 肉蓯蓉 、 硫黃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血的藥物是 當歸 、 桃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養心安神的藥物是 柏子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養陰的藥物是 麥冬

5.能利咽開音的藥物

蟬蛻:疏散風熱,利咽開音——————-外感風熱,溫病初起音啞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