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傳染性疾病防治方案2017

登革熱是國家乙類管理傳染病,其疫情必須按照國家傳染病報告要求及時上報,疫情經證實發生後應立即與有關的省、市通報,必要時組織聯防。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登革熱的防治知識,歡迎閱讀。

登革熱傳染性疾病防治方案2017

一、疫情報告

登革熱是國家乙類管理傳染病,其疫情必須按照國家傳染病報告要求及時上報,疫情經證實發生後應立即與有關的省、市通報,必要時組織聯防。

二、監測

1.監測區的劃分與任務:

我街道屬於易感監測區:雖無病例報告,但與重點地區人員交往較頻繁,人口流動性大,必須進行定期監測工作。

2.媒介監測:對主要傳播媒介伊蚊的分佈、種羣、密度、季節消長、抗藥性、帶毒情況進行監測。

3.病原學監測:採集病人或可疑病人(包括不明熱患者)血清或伊蚊標本進行病毒分離,鑑定毒株型別,觀察其變遷,分析登革熱發生流行的可能性及發展趨勢。

4.血清學監測:瞭解人羣抗體水平,用多型登革抗原監測人羣血清抗體水平。

三、滅蚊

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登革熱主要傳播媒介,目前對登革熱沒有特異性預防措施,根據多年國內外防治工作的經驗,控制和消滅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當前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1.貫徹預防爲主的方針,應將防治登革熱及其媒介控制工作納入街道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協調有關部門,充分發動羣衆開展以滅伊蚊爲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防止登革熱發生和流行。加強領導,在人力和財力上給予支持。衛生部門要做好對滅蚊的技術指導工作。

2.滅蚊措施:埃及伊蚊主要孳生於戶內積水容器內,白紋伊蚊主要孳生於盆、罐、竹節、樹洞、廢輪胎、花瓶、壁瓶以及建築工地容器積水中,消滅和控制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一般以消滅孳生地和幼蟲爲主。處理孳生地時要針對不同蚊種採取措施,主要有:

(1)消除孳生地和幼蟲:翻盆倒罐,填堵竹節、樹洞,對飲用水容器勤洗刷,勤換水,加蓋防蚊,也可採取水缸內放養食蚊幼蟲的魚類或其它生物滅蚊方法消除蚊幼蟲。對難於徹底清除的非飲用容器積水,可投灑廢油類或緩釋殺蟲劑。

(2)殺滅成蚊:室內用噴灑或施用對人無毒的殺蟲劑消滅成蚊。室外在搞好環境衛生的基礎上重點對成蚊較多的竹、樹林、陶器場、廢輪胎堆積站等場所使用殺蟲劑滯留噴灑處理。

四、疫點處理

1.疫點的劃定:無論城市或鄉村,凡已證實登革熱發生或流行時,劃定以病家爲中心半徑50公尺周圍的居民區作爲疫點。

2.病人和接觸者的管理:急性病人是主要傳染源,要求做到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就地治療。新發疫點的病人住院隔離期限從病日起不少於6天。隔離室應有防蚊設施,如紗窗、紗門、蚊帳,沒有防蚊設施者應在室周圍100公尺範圍內定期殺滅成蚊。在病人較多的疫區,衛生部門要派出醫療隊劃片就地設置臨時隔離治療點,儘量減少遠途就醫,防止擴散和降低病死率。對疫點、疫區內不明熱患者做好病家訪視,接觸者要進行15天醫學觀察。

3.緊急滅蚊:對疫點、疫區必須進行室內、外的緊急殺滅成蚊,尤其要作好流行區內醫院和學校範圍內的滅蚊工作,在滅蚊的同時採取各種措施消滅蚊媒孳生地,限期將疫點範圍內佈雷圖指數降至5以下。

4.加強個人防護,防止媒介蚊蟲叮刺。

5.在流行區儘量勸阻減少集會。

6.必要時可實施對交通工具滅蚊和對有關人員進行檢疫。

7.流行病學調查:

(1)登革熱流行病學調查,要進行一定數量個案調查並覈實診斷。

(2)查明本次流行的地區分佈、年齡、性別、職業發病專率、病死率、死亡率,確定疫區範圍和流行特點。

(3)追蹤本次流行的傳染來源。

(4)詳細查清疫區中的自然條件,人羣居住條件和環境衛生、衛生設施、衛生習慣,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

(5)流行期間隨時對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的孳生地和佈雷圖指數(調查戶數不得少於50戶)、房屋指數進行調查,有條件時也可對成蚊叮刺時停留率、室內棲息率、季節消長以及抗藥性等進行調查。

(6)病毒監視:從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血清及定期撲捉的`伊蚊分離病毒,鑑定型別。

五、加強旅遊流動人口衛生檢疫工作

登革熱是國境口岸衛生檢疫監測傳染病之一,加強對來自疫區的入境人員和由國內疫區出境人員的傳染病監測,對來自疫區的交通工具、集裝箱應加強衛生監督,必要時實施滅蚊等衛生處理。

六、診斷和治療

1.臨牀表現與分型:登革熱潛伏期3—15天,一般5—8天,一般臨牀表現有發熱、畏寒、頭痛、全身疼痛、疲乏不適、胃納差等,主要臨牀特徵爲突然起病、迅速高熱、三紅徵(顏面潮紅、頸紅、胸背紅)、多樣性皮疹、束臂試驗陽性、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根據臨牀症狀的嚴重程度可分爲三型:

(1)典型登革熱:突然起病、畏寒、迅速高熱(一般24—36小時達39—40℃),少數呈雙峯熱。頭痛、眼球或眶後痛,全身肌肉、骨關節疼痛、腰痛,少數患者出現腹痛。

極度疲乏,納差。顏面潮紅、結合膜充血、胸、背皮膚潮紅、表淺淋巴結腫大,束臂試驗陽性。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或正常。熱程通常爲3—7日退熱,部分病人在四肢、胸背可出現多形性皮疹,少數有出血傾向。

一般發熱持續時間短,有輕度頭痛及全身痛、皮疹少、無合併症者,可診爲輕型典型登革熱。

(2)登革出血熱:具有典型登革熱的臨牀表現。2—3日後於四肢、面部、腋窩、粘膜可見散在性出血點,迅即融合成瘀斑。病情進展後有鼻衄、牙齦出血、消化道、子宮、陰道、泌尿道等1個以上器官出血。常見肝腫大而極少黃疸,紅血球容積增高20%以上,(由於血漿外溢,脫水而造成血液濃縮,濃縮程度越甚者病情越重),血小板低於10萬/ul者。

(3)登革休克綜合徵:登革出血熱病人少數在持續發熱或退熱後病情突然惡化,出現皮膚變冷、溼潤、煩躁不安、嘴脣紫紺、脈搏快而弱、脈壓低(脈壓差在20毫米汞柱或以下),血壓下降甚至不能測出,休克期一般很短,如不及時搶救可於12—24小時內死亡,病程中還可出現腦水腫,預後嚴重。但如能及時正確處理,渡過危險期後可迅速恢復。

2.診斷依據:在流行季節,來自流行區15天內的患者或在當地感染髮病的患者,凡具備登革熱一般症狀,並符合突然起病,發熱24—36小時達高峯,三紅徵,皮疹,表淺淋巴結腫大,束臂試驗陽性,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特點者,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可作出臨牀診斷。首例(批)病人和新發疫區病人的確診必須以血清學和病原學作爲依據。

登革熱病人中凡出現1個器官以上出血、肝腫大、血小板減少(10萬/ul以下),血液濃縮者可診斷爲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病人如出現休克症狀,脈壓低或血壓低,紅血球容積增高者,可診斷爲登革休克綜合徵。

3.鑑別診斷:登革熱的臨牀表現輕重不一,在非新疫區和流行區尤易誤診,應注意與流感、傷寒、麻疹、猩紅熱、暴發型流腦、斑疹傷寒、鉤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相鑑別,有腦損害的病人應與病毒性腦炎鑑別。

4.治療: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主要爲對症和支持療法,應強調病人早期臥牀休息,發熱以物理降溫爲主,也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配合中醫中藥治療。禁用水楊酸類退熱藥,以防止引起溶血、胃腸道出血和粒細胞減少。對高熱、嘔吐、胃納差者儘可能先口服補液(水份及電解質),如口服無效,可按病情需要,給予靜脈補液,但不宜應用高滲糖補液,補液過程應細心觀察,注意早期腦水腫症狀和警惕輸液反應的發生。

治療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徵以支持療法爲主,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嚴重出血病例,考慮發病機制以變態反應爲主,可應用較大劑量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並及時使用止血藥物如安絡血、止血敏,口服雲南白藥、靜脈滴注維生素c、k等,尚須輸入新鮮血液或血小板;對嚴重的胃腸道出血不止可試用胃管輸入冰凍鹽水,也可應用去甲腎上腺素口服治療。

休克病例按感染性休克處理,可先快速滴注50%碳酸氫鈉、林格乳酸鈉溶液,生理鹽水或50%葡萄糖生理鹽水,然後加用右旋糖酐或血漿,吸氧及糾正酸中毒,可使用地塞美鬆、氫化可的鬆、酚妥拉明或冬眠療法。

5.實驗室診斷:

(1)臨牀檢驗中血常規、血小板、出、凝血時間要常規檢查,對重型病例,增加檢查紅血球容積,並根據病情需要,酌加其他化驗檢查。

(2)病毒分離:目前採用c6/36細胞或1—3日齡乳鼠分離方法,乳鼠接種最好在病人牀邊進行,可提高陽性率;巨蚊幼蟲接種分離病毒,簡便安全,檢出率高,也可試用。

(3)血清學試驗:補體結合試驗、血凝抑制試驗、中和試驗的雙相血清滴度呈四倍增長者可判爲陽性,單相血清補體結合試驗滴度1∶32及以上,血抑試驗滴度1∶1280及以上,中和試驗的中和指數≥50可判爲陽性。

(4)病毒分離、血清學標本採集與送檢:初診病例於發病三天內以無菌操作採靜脈血3毫升,分離血清(爲第一相血清),密封、編號、低溫或液氮低溫保存,上送全血應在採血當天冷藏送檢。待病後3—4周採恢復期血3毫升分離血清(爲第二相血清),4℃左右保存,連同送檢單上送做血清學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