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資格《初級護士》兒科常見考點:小兒細菌性痢疾

導語: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志賀菌屬引起的常見腸道傳染病。各年齡組小兒均易感,多見於3歲以上兒童。全年均可發病,多流行於夏秋季節。以發熱、腹痛、腹瀉、裏急後重、黏液膿血便爲臨牀特點。

衛生資格《初級護士》兒科常見考點:小兒細菌性痢疾

  小兒細菌性痢疾

患兒必須隔離,食具的消毒可在開水中煮沸15分鐘,玩具可給予易於消毒的'木製或塑料製品。大便的處理,可以大便1份,漂白的粉1/4份,放在痰盂裏攪勻後加蓋2小時再倒掉,牀單被褥可在日光下曝曬6小時。

患兒應臥牀休息。腹痛時腹部可放熱水袋。嬰幼兒大便有裏急後重時,可讓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坐起在痰盂裏解便,這樣可防止肛門直腸脫垂。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洗淨臀部,並用5%鞣痠軟膏塗於肛門周圍的皮膚上。如有脫肛時,可用紗布或軟的手紙塗上凡士林,托住脫垂的肛門,一面輕輕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復位。

嘔吐頻繁時,可短期禁食,或給予靜脈補液。然後給予糖鹽水、少油膩的流質,如藕粉、豆漿等。待病情好轉,即應及早進食。這時可以給予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質,如麥片粥、蒸蛋、煮麪條等,牛奶易引起腹瀉脹氣,應予限制,待大便成形後可適當增加。應多補充水分。在恢復後期,應設法引起患兒的食慾,也可以食前半小時先服消化酶類藥物如胃蛋白酶等,並在飲食中增加營養和蛋白質,開始可少食多餐,逐漸增加,防消化不良。

慢性菌痢患兒需要灌腸時,應對患兒做好解釋工作,爭取患兒配合,不致使藥液流出肛門,同時在灌腸前先將大小便排空。

大便作細菌培養採取標本時,應選膿血及粘液較多的地方,留好標本後應立即送驗,以提高準確性。若連續3次送驗均爲陰性,可解除隔離。密切注意患兒病情變化及大便性質、次數,如患兒出現高熱、面色蒼白、四肢發冷或有嗜睡、譫語、煩躁不安時,應立即到醫院就醫。

  臨牀表現

潛伏期:數小時至8天不等,大多爲1~3日。臨牀分型,根據病情及病程可分爲:

1.急性細菌性痢疾

典型病例,起病急,發熱、腹瀉、大便性狀爲膿血便或黏液便,伴有陣發性腹痛、裏急後重,有時有熱性驚厥,腹部可有輕壓痛,可觸及痙攣性乙狀結腸,腸鳴音亢進。

2.非典型菌痢

不發熱或只有微熱,也無中毒症狀,輕度腹瀉,糞便內只有黏液而無膿血,只有大便培養陽性才能確診。

3.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病程超過2周稱爲遷延性痢疾,超過2個月則爲慢性菌痢。急性菌痢未得到合理治療,或發生於有營養不良、佝僂病或貧血小兒。

4.中毒性痢疾

是菌痢的一種嚴重類型,起病急驟,病情兇險,高熱可達39~40℃或更高,伴全身中毒症狀,如治療不及時可很快發展爲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1)腦型(腦微循環障礙型)以腦水腫爲主要表現,出現精神萎靡、嗜睡、驚厥等,嚴重時可出現昏迷、頻繁或持續抽搐、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甚至中樞性呼吸衰竭(呼吸深淺不勻、節律不整、甚至呼吸停止),此型較嚴重,病死率高。

(2)休克型(皮膚內臟微循環障礙型)表現爲感染中毒性休克,患兒煩躁、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末梢循環差、四肢厥冷、脈細速、血壓下降、少尿或無尿。

(3)肺型(肺微循環障礙型)又稱呼吸窘迫綜合徵,以肺微循環障礙爲主。表現爲煩躁不安、呼吸加快、進行性呼吸困難。嚴重時胸部X線可見肺部大片狀陰影或廣泛實變,血氣分析表現爲低氧血癥和高CO2血癥。

(4)混合型上述2型或3型同時存在或先後出現。由於全身嚴重的微循環障礙,組織缺氧缺血嚴重,極易發生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極高。

嚴重病例常合併DIC,腎功能衰竭,偶可合併溶血尿毒綜合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