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級西藥師考試知識點彙總

熱原是微生物產生的一種內毒素,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質等所組成,其中脂多糖具有特別強的致熱性和耐熱性。接下來應屆畢業生考試網小編爲大家整理了2017年初級西藥師考試知識點彙總,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考試。

2017年初級西藥師考試知識點彙總

注射劑|滴眼劑熱原組成

熱原是微生物的屍體及其代謝產物。大多數微生物均能產生熱原,但致熱能力最強的是革蘭氏陰性桿菌所產生的熱原。

熱原是微生物產生的一種內毒素,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質等所組成,其中脂多糖具有特別強的致熱性和耐熱性。熱原的分子量一般爲10×105左右,分子量越大,致熱作用越強。注入體內的輸液中含熱原量達1μg/kg時就可引起熱原反應。

含有熱原的輸液進入體內後,有約30分鐘的潛伏期,就使人體體溫迅速上升,伴有寒顫、頭痛、出汗、噁心嘔吐;嚴重者體溫達40℃,出現昏迷、虛脫,甚至有生命危險。

  間羥胺理化性質

常用其重酒石酸鹽,爲白色結晶性粉末;幾乎無臭。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5%水溶液的pH爲3.2~3.5. 6藥理學主要激動α受體,升壓效果比去甲腎上腺素稍弱,但較持久,有中等度加強心臟收縮的作用,無局部刺激,可供各種注射。可增加腦及冠狀動脈的血流量,肌內注射後,5分鐘內血壓升高,可維持1.5~4小時之久。靜脈滴注1~2分鐘內即可顯效。

 適應症

用於各種休克及手術時低血壓。在一般用量下,不致引起心律失常,因此也可用於心肌梗死性休克。

 用法和用量

由於劑型及規格不同,用法用量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遵醫囑。

  乳酸脫氫酶組織分佈|生理變異

【乳酸脫氫酶組織分佈】

LD雖廣泛存在於人體各組織中,但是不同組織中同工酶組成有差異,大致可分爲三類:一類以LD1爲主,心肌爲此類代表,LD可佔總酶活性50%以上,此外有紅細胞等。另一類以LD5爲主,以橫紋肌爲代表,此外有肝臟等。第三類以LD3爲主,脾、肺爲此類代表。LD主要存在於細胞質中,線粒體中未查到。

【乳酸脫氫酶生理變異】

血清LD高低和性別關係不大,嬰兒酶活性可達成年人兩倍,兒童和少年活性比成年人高10%-15%,血清LD同工酶目前常用電泳法測定,由於具體方法差異,各學者報告的結果出入較大,但在成年人存在着如下規律:LD2>LD1>LD3>LD4>LD5,值得注意的是有學者報告,部分正常兒童血中LD1可大於LD2.

 片劑的特點、種類及質量要求

片劑:藥物+輔料→壓制→圓片狀/異形片狀 一、片劑的特點 用、產、貯、帶、運方便 二、片劑的種類 三、片劑的質量要求

①硬度適中;

②色澤均勻,外觀光潔;

③符合重量差異的要求,含量準確;

④符合崩解度或溶出度的要求;

⑤小劑量的藥物或作用比較劇烈的藥物,應符合含量均勻度的要求;

⑥符合有關衛生學的要求。

藥物監測分析常用的方法

藥物監測是學習藥理學會了解到的知識點,相信很多報考了2017年執業藥師考試的學員也想通過了解相關信息。編輯爲大家整理了藥物監測的內容,希望對大家的複習有幫助。

常用藥物監測的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法(SP)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UV)、熒光分光光度法(Fluor)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等,是常用的儀器分析方法。由於其專屬性差,容易受血液中其他成分的干擾,在測定前必須進行分離,單獨用於血藥濃度測定時常常受到限制,在靈敏度、精密度和準確度方面遜於色譜法。但這種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速度快等優點,如與層析法結合使用,可提高其專屬性。

氣相色譜法(GC)是將被測樣品在一定溫度下瞬間氣化,由移動相帶入固定相,具有速度快、分離效率高等優點。可用於低沸點、易汽化、熱穩定性好的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是目前使用較普遍的方法,其彌補了氣象色譜不能分離不揮發且具有一定溶解性物質的不足。常用的檢測器有紫外檢測器、熒光檢測器和電化學檢測器等。紫外檢測器最小檢出量爲5×10-10克/毫升,適用於檢測能吸收該波長紫外光的物質;熒光檢測器最小檢出量10-9克/毫升,適用於某些生物物質及藥物代謝物等;電化學檢測器最小檢出量爲20皮摩爾/毫升,適用於檢測一些可電離的物質。

免疫學方法(IA)包括放射免疫法(RIA)、酶免疫法(EIA)和熒光免疫法(FIA)等,本法不需要事先分離,且靈敏度高、取樣量少。放射免疫法是應用液體閃爍儀或γ譜儀來測量放射性強度,適用於批量測定,但需要有同位素的防護設備;酶免疫法可以不用放射性同位素,成本低,測定速度快,測定一個樣品僅需幾分鐘,儀器設備也很簡單,缺點是必須有大量的樣品源,否則會造成試劑盒的浪費,反而使成本提高;熒光免疫法是一種新發展起來的方法,其靈敏度高,穩定性好。

 色素沉着的症狀體徵

皮膚色素沉着只是一個症狀,並不是疾病的診斷名詞。色素沉着可見於許多皮膚病,皮膚病學把以皮膚色素沉着爲主要表現的疾病統稱爲皮膚色素沉着過度性疾病。該組疾病的.發病機理不外乎黑素細胞數量增多或其活性增強。從病因上又可分爲遺傳性(雀斑)、內分泌性(黃褐斑)、代謝性(瑞爾黑變病)、藥物性(固定藥疹)、炎症性(曬斑)、腫瘤性(色痣)、物理性(摩擦黑變病)以及人工性(文身)等。以上除腫瘤性疾病系由黑素細胞數絕對增多外,其他多爲黑素細胞代謝異常所致。

 循環性缺氧解析原因|機制

循環性缺氧解析:

循環性缺氧(circulatoryhypoxia)指組織血流量減少引起的組織供氧不足,又稱低動力性缺氧(hypokinetichypoxia)。循環性缺氧還可分爲缺血性缺氧(ischemichypoxia)和淤血性缺氧(congestivehypoxia)。前者是由於動脈壓降低或動脈阻塞使毛細血管牀血液灌注量減少;後者則由於靜脈壓升高使血液迴流受阻,導致毛細血管牀淤血所致。循環性缺氧時血流量減少可爲全身性的,也可爲局部的。

(一)原因

1.全身性循環障礙見於休克和心力衰竭。休克病人心輸出量的減少比心力衰竭者更嚴重,全身性缺氧也更嚴重,病人可死於因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嚴重缺氧而發生的功能衰竭。

2.局部性循環障礙見於栓塞、血管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或脈管炎與血栓形成等。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的後果主要取決於發生部位,心肌梗死和腦血管意外是常見的致死原因。

(二)血氧變化的特點與組織缺氧的機制

單純性循環性缺氧時,動脈血氧分壓、氧飽和度和氧含量是正常的。由於血流緩慢,血液流經毛細血管的時間延長,從單位容量血液彌散給組織的氧量較多,靜脈血氧含量降低,致使動-靜脈血氧含量差大於正常;但是單位時間內流過毛細血管的血量減少,故彌散到組織、細胞的氧量減少,導致組織缺氧。由於靜脈血的氧含量和氧分壓較低,毛細血管中平均脫氧Hb可超過5g/dl,因而可引起發紺。全身性循環障礙累及肺,如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腫,或休克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時,則可合併有呼吸性缺氧,使動脈血氧分壓與氧含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