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要克服的坏习惯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往往都会有人进入练习太极拳的误区,或者一些练习的姿势不正确,这些都会影响到练习太极拳的进度,甚至伤害身体。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练习太极拳的坏习惯有哪些吧!以下仅供参考!

练太极拳要克服的坏习惯

一、拙力

什么是拙力,拙力就是僵力,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自己周身板硬,四肢硬邦邦的现象,这样才有利练好太极拳。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周身放松,四肢松软,从出手毫不用力开始,从迈步轻慢开始,待姿式动作熟练作准,再开始稍加用力。

武术和炼养生功不同,练太极拳首先要克服先天本能之力,学来后天功夫之劲。

炼养生功是调动先天本能之气,克服后天呼吸之气,以达胎息。先天本能之力,是父母付与的,后来轻灵巧劲是学来的。

所以学太极拳要从出手迈步不用劲开始,待掌握了动作要领再运用太极劲、太极味去打太极拳,学太极拳和学写毛笔字有相通的道理,学太极拳先学划道道,写毛笔字先学描红模子,把字的一笔一划弄清楚再练正楷大字,正楷练好了,再写行书,草书,狂草等。

打太极拳同样是先学划道道,道道划清楚了,一招一式练准确了。再去练套路,由生到熟,由熟到巧,运用自如,待都练好了,想怎么练就怎么练,达到从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程度。

二、挺胸

学太极拳必须克服挺胸之大病,挺胸气向上行,以达怒发冲冠,雄纠纠气昂昂之式,这是仪仗队,阅兵式的`要求,以显军威。

学太极拳要求气向下而沉于丹田,使下肢稳健,上身自然松驰,周身之力一松到脚,下肢练的如树生根,无论多大的台风也休想把它刮倒。

这就是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效果,如果挺胸使气上行,雄纠纠,气昂昂。表面上看来是怒发冲冠不可一世,实际是如充上气的气球,没充气时还在那呆着,一充上气立即飞起,轻飘的而去,因此学太极拳必须克服挺胸之大病。

三,提肚(即往里收缩肚子)

这和挺胸是上下呼应的,肚子一收缩,气即上行不能沉至丹田,腹坚如石之功,永远地练不出来,练太极拳讲腰似车轴,车轴是圆的不是扁的,讲带脉充实,一个上乘太极推手专家肚子也等于手,当对手双手或单手按在肚子上,他用肚子一弹,就能把对方扔出丈外,提肚哪能练出这种功效来,因此,学太极拳克服提肚之病是首要的任务之一。

太极劲的练习方法和技巧

习拳者的梦想都是太极推手和太极散手,如何能做到呢?首先就是要掌握劲的技巧,下面我们具体学习一下劲的练习方法。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太极就是在一开一合、一呼一吸的鼓荡之间。太极讲求,四正四隅,抻拉拔扯,上拔下拽中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虚领顶劲。

太极拳并不是越慢越好,慢是方法而不是目的。太极生万象,乃是万拳之母,其根源是佛家密宗禅法的一个支流。习太极拳者,与人交手时凭意念顺化其势,引进落空,同时迅速出手,达到力点时猛烈震击对方。伤其内脏,这一点是和外家拳不同的。

练好太极劲首先要做到气沉丹田,只有做到气沉丹田,才能巧妙的做到劲的收放。

练习太极劲应该松下来,精神放松,身体能松多少,松多少,不强求,松而不懈。上拔下拽,中空,劲在两头,周身是大丹田。练的是混元一气。

练习时应该遵循“树式”练功法,即脚是树根,头是树稍,躯干是树干,指尖表皮是树叶。树根向下扎,树干树梢向上拔,枝杈树叶节节贯通,向外生长。式子在转换时,要去找那个转折点,即阴阳转换之间。

脚上的感觉式子转换时,有橡皮揣子抽吸的感觉;腿和身体,在做动作的时候,被抽起来了,整个身体成为一个整体;手和胳膊:手要空,胳膊也要空,才能引进落空;胯要沉下去,髋关节有脱离独立,运活自如的感觉。

练习太极推手要求粘连相随,而其中则是有劲链接,表现出太极拳的柔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