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作文範文(通用2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人物作文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人物作文範文(通用25篇)

歷史人物作文 篇1

如果有人問我喜歡哪個歷史人物,我一定會説:我最喜歡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智慧的化身——諸葛亮。

千古以來,諸葛亮深受人們的愛戴,身上有着無數美麗的光環。

“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毫無疑問,這是對諸葛亮才華的側面概括。集超人智慧與謀略於一身的諸葛亮,被善於招攬人才的劉備重用,蜀國在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終成就了大業。

我喜歡諸葛亮遇事鎮定自若,深謀遠慮。在“空城計”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懼司馬懿的逼迫,從容佈置,從而使對方退兵,西城得以轉危為安。我喜歡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賢嫉能的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天扎草人攻打曹營,從而借來十萬支箭,為赤壁之戰準備了足夠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還喜歡諸葛亮的智勇超羣與忠貞不渝。諸葛亮為了求得南方的長治久安,聽從馬謖的建議,採用“攻心為上”的計謀,在與孟獲的戰鬥中七擒七縱,最後使孟獲心悦誠服地歸順了劉備,成為蜀漢南方的屏障這些世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無不閃耀着諸葛亮知識與智慧的光芒。

我喜歡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品質。他是一個“滴水之恩,必將湧泉相報”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因為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因為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白帝城託孤之重任,為了漢室之興竭忠盡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江山社稷,忠貞不二,嘔心瀝血,直到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業,為的就是報先帝的知遇之恩,實在可歌可泣!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評價,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諸葛亮的性格品質至今還廣為後人流傳。《三國演義》同時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現在已經成了家喻户曉、婦孺皆知的讀物了。

訪先人之遺蹟,發聖賢之古情。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東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誠、廉潔、正直的榜樣,很多歷史典故都出自諸葛亮,“三顧茅廬”,“舌戰羣儒”,“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白帝託孤”,“嘔心瀝血”、“七縱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等等。不僅如此,後世留下了許多與諸葛亮有關的諺語、俗語或歇後語。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借箭——有去無還。”等等的這些諺語、俗語、歇後語不計其數。其傳奇般故事為世人千古傳誦,數不勝數。

諸葛亮,靈與肉雖然已經化作清風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質卻在歷史的天幕上鑲嵌起耀眼的恆星,為世人永遠展現出他那聖潔的光輝!

歷史人物作文 篇2

其,清水芙蓉,多愁善感,一介女流;其,如詩永遠籠罩着一層淡雲哀愁,籠罩着美麗的輕輕面紗;其,秀面芙蓉一笑開,眼波才動被人猜;其,見客入來,珠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情風依依,在倦鳥投林,牧童歸家而你卻流離在外的時候,你是否會默悵着一首詩“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來,月滿西樓,花白飄零水自流,一處相思,兩處閒愁……”思風徐徐,在意外收到家信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這首詩“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在這情思飄逸的時刻你是否會像起她——一個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介女流,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對生活一直抱着積極的態度,具有強烈的進取心的女中豪傑——李清照。

李清照,是古代文學創作中的一道獨特的亮麗的風景線,也是整個太陽系間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987年,國際天文學命名了水星上15座環形山。用了15個世界名人命名,李清照就是其中的一個。

李清照的詞體現了她感悟力的纖敏豐富,而她的詩則表達了她對於政治、民族、國家的看法,和關心國事、不讓鬚眉的精神氣魄。可以説,她的詞之所以具有一般婉約詞所缺乏的骨力,並非偶然,而是她性格剛烈、大膽的體現,詩只是更明確地抒寫了詞人性情的這一面。較之一般的士大夫文人,李清照對朝廷政策、天下蒼生的關懷,對政局的預見,都有自·己的懷抱和主張。如《浯溪中興頌碑詩和張文潛韻二首》,借唐代的安史之亂,託古諷今,突破張文潛詩的思想,對北宋末期政治的腐敗、最高統治者的荒淫昏聵,作了深刻犀利的批判。“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極有力地抨擊了貪生怕死的南宋統治者在金兵追擊下的逃跑主義,偏安於江南、不顧民生願望的軟弱無能。她的詩直指社會現實,以傲昂正氣充盈其間,寫得激昂慷慨,帶有憤鬱之氣。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歎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李清照較為幸福的前半生,使她前期的詞大多以描寫少女情懷和婚後的生活情趣為主要內容。從而她的詩清新明朗,入口即化。在構思意境上,既有精工雕琢的藴藉,又有適時的高放,詞風平易而不俚俗,雅正而不繁複,意境優美動人。南渡後,由於政局的影響,感世傷時、悼念亡夫、回憶故土歲月,奠定了這一時期詞作的情感基調。其思想內容更具深度,詞的風格也隨之轉為沉鬱。“春歸秣陵樹,人客建安城”寫出了詞人在動盪的時勢下流離遷徙、歲月蹉跎的身世之痛,是時代悲劇之縮影。這一時期,李清照在慢詞上的成就突出,如《永遇樂》,盛衰今昔之感,通過圓熟的用筆,表現得動人心魄。《聲聲慢》開創了運用雙聲疊韻的創格,一直為後世所稱道。

朋友常誇我像李清照,多愁善感,總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愁。但我知道,我是遠不及她的。李清照除了是一個婉約的,“蹴裏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和羞走”的美麗才女。她更有不同凡響的魅力。剛正不阿的性格與細膩敏鋭的情感力相得益彰,使她的詩詞具有獨特的精神和風采。她的藝術成就令後世矚目,為中國的文學寶庫增加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古人不遠,風吹笠動,前空悠悠,藕燃深處,是否有她在撥舟吟詩。

歷史人物作文 篇3

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流淌着多少英魂,而《三國》中的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最讓我感動的歷史人物。

諸葛亮出生於琅琊郡一個官吏之家,自小和兄諸葛瑾投奔叔父諸葛玄,後居隆中,人稱“卧龍先生”。他的一生,可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來概括。諸葛亮26歲那年,劉備“三顧茅廬”懇切拜請諸葛亮幫助他興復漢室,完成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足之勢。

每每看三國給我感觸尤深的就是:一位隱居山林的青年有着驚天動地之才,他滿腹經綸,能言善辯,自比管仲;不求文達諸侯;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他未出茅廬已三分天下,為求明主,設下“三顧茅廬”以試探劉備。説他淡泊名利,他可是比誰都想做官,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學富五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華能夠得到展示。也就是這位青年,他左右了天下,他造就了三國,他使那原不成氣候的劉皇叔坐鎮荊州,正因為有了他,天下格局隨之而變;正因為有了他,從而奠定了“三分天下”。

可以説諸葛亮的一生是瀟瀟灑灑,他把自己畢生所學發揮的是淋漓致盡,青史留名;他又善於計謀,把曹軍挫殺的是死傷無數,讓周公瑾口噴鮮血而亡。自從有了他,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歷史畫面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從草船借箭到巧借東風,表現了他通曉天文,神機妙算;從隆中對到舌戰羣儒,充分展現了他運籌帷幄,才華出眾;接着攻取益州到設八卦陣圍困陸遜;六出祁山到揮淚斬馬謖;空城計到智鬥司馬,最後病亡五丈原,葬於漢中。他的一生是如此輝煌,正真是“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啊!

最讓人感動的是蜀國第一次北伐失敗,諸葛亮在漢中前線向全體將士公佈檄文,公開表示希望大家今後能勤於指出諸葛亮的缺點,才算是忠於國家之人。他曾聽從謀士楊洪的建議,急速派兵支援在江中和曹操陷入苦戰的劉備,以穩定北方防務;他徵求過鄧芝的策略,遵從過馬謖”攻心為上”的策略,南征蠻夷。或或許這些也是他心中早作的決定,但他絕不居功,讓優秀的部署不要讓自己的光芒所掩蓋,使每個人都能樂於發揮自己的智慧,用心於公事。三國鼎立中,蜀漢的力量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量,屢次向曹魏攻擊。這些優秀的人才,的確都是因諸葛亮“不居功”、“不恃才”、“虛心納諫”作風,才能獲得。

諸葛亮早期造就了三國,雖晚期一統中原未果,但諸葛孔明那身披八卦衣,手搖鵝毛扇,焚香撫琴的形象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裏。

歷史人物作文 篇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一首詞,寫出了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需要多大的氣魄。曾今有這麼一個人,13歲登基,22歲君臨天下,39歲一統中國。而他又及千古一帝與暴君於一身,評價不一,他創建的大秦帝國不可一世,可僅僅只存在了15年,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中華民族的奠基人。德國駐華大使康拉德賽茨説過:“中國是唯一一個不把其奠基人稱作英雄,而看作為暴君的國家。”深深地刺激過我,秦始皇打破諸侯封建而建立的郡縣制度,一直延續了兩千年,至今格局猶在。當秦始皇將歷史的巨大車輪扭向全新的軌跡時,秦帝國自身卻成了過渡王朝,成了先烈。有誰知道,一個人,在兩千多年前,在颯颯風中,一統環宇,受着敵視與暗殺,在他身後,又有怎樣的辛酸,這是真正的偉人啊。知道英文中china怎麼來的嗎?是秦的音譯,在劍橋大學有專門的秦漢研究所,清政府有着殊榮嗎?沒有。誠然,秦始皇有他的錯誤,焚書坑儒,可這也是無奈之舉啊。六國秦雖然用武力征服,人心叵測,要不然祖龍一死,陳勝吳廣就揭竿而起了,天下大亂。戰亂誰最受苦了,是老百姓,是人民。毛爺爺説過:“百代猶行秦政法,孔學名高實秕糠。”秦始皇不帶減速的緊急大轉彎,把自己的大秦帝國從駕駛室摔了出去,而留在車裏的人們,則繼續前行,火車頭朝着正確的方向駛向歷史的未來。海內為一,功齊三代。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羣才。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秦始皇的一生,是缺乏理解的一生,帝王的性格讓他變得多愁善感,誰也不信,這是封建帝制的悲哀,面對荊軻時,他又該是怎樣的深思呢?面對高漸離他又該是怎樣的悵想啊?面對一切他的敵人,他又能做些什麼呢?殺仲父,燒邯鄲,淹魏都,殺宗室。這是童年時在趙國流亡時的反映啊。到秦國又受到華陽夫人的擠兑,促成了他一生的復仇心理,他需要愛。縱觀當今,世界紛爭不斷,利比亞、伊拉克、阿富汗哪一個國家都沒有信任和理解,只有猜忌和爾虞我詐,人類怎能進步,我們只需要一個國家,一個元首,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有嬴政更有。世界在於一,誰懂得了這個一,誰就能順應大勢,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厚古薄今是不可取的。嬴政少年苦難,青年磨練,中年大成,晚年大悲。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秦皇雄宇,一統天下。讓歷史銘記住他吧。為了歷史的進步,風蕭蕭兮易水,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九九歸一。記住雄獅的怒吼吧。

歷史人物作文 篇5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浩氣長存的詩句,是文天祥被元軍俘虜時,堅貞不屈,不肯投降而寫下的千古絕句。看到這兩句詩,大家一定已經猜到這是誰的名句,文天祥,一位我最喜歡、最崇敬的歷史人物!

文天祥原是南宋的一名大臣。1276年元軍南下,佔領臨安,南宋皇帝被俘。抗戰派大臣文天祥堅強不屈,繼續抗元。不久在廣東沿海兵敗被俘,囚禁於大都。可他絕不屈服,百折不撓,表現出的高風亮節讓世人敬仰!元朝皇帝許諾各種財物和封官加爵等手段進行勸降,但他都不為之所動,並寫下了千古流傳的詩詞《過零丁洋》、《正氣歌》,詩詞表現了他忠心為國,一身正氣、不畏權勢的情懷。最後元朝皇帝無奈,只好處決了他。

我崇敬英雄文天祥,是因為他“富貴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氣節,面對元朝統治者的威逼利誘,毫無所動,不做亡國奴;我崇敬英雄文天祥是因為他“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決心和毅力。

漫漫五千年來多少心繫天下愛國愛民的志士仁人,多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義之士,如荊軻、岳飛、袁崇煥等。他們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與榮耀,他們都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不屈不撓,衷心愛國,這種精神是我們中國得以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的精神支柱,是我們今天gdp趕超日本,正在擁有北斗導航系統,研製出j20隱形殲擊機的強大動力。

然而,今天的中國還不夠強大和繁榮,在經濟、科學技術、軍事等方面還遠遠落後於美日強國,還經常受到他們的輕視和挑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棟樑,做為年輕一代的一員,我感到中國的強大要靠我們去建設,這是多麼光榮而艱鉅的責任!

我要學習文天祥的愛國主義精神,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掌握建設祖國的科學知識;我要學習文天祥的頑強意志,咬定青山不放鬆,在學習征途很長,但我將不畏艱難,持之以恆。我的目標就是:長大後為中國成為民主富強的國家而奉獻,成為向英雄一樣的了不起的人!

英雄已經逝去,英雄的精神永存,在面對困難時,這種精神激勵着我,在驕傲自滿時這種精神提醒着我,在建立世界觀的進程中指引着我……文天祥,一位永遠受我和世人喜歡和崇敬的英雄!

歷史人物作文 篇6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他和父親在趙國做人質時飽經風霜,歷經磨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在趙國所受到的屈辱促使他奮發,回到秦國即位後,設計殺嫪毐,放逐呂不韋,勵精圖治,十年滅六國,最終成為一代帝王。

“百代實行奉政治。”秦始皇是中國2000餘年中央集權封建帝制的主要設計者,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影響之深廣,為任何其他帝王所難以相比。“車同軌,度同制,書同文,行同倫。”秦始皇統一中國混亂的文字、貨幣、度量衡及交通體制,建立起統一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為中國經濟、文化、交通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實現了國家管理的全面統一。

建鄭國渠,修萬里長城,見證了秦始皇在建築史上的輝煌成績。北伐匈奴,南撫百越,秦始皇鞏固了中國的邊疆,初步劃定中國的疆域。“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秦始皇創下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秦始皇抱負遠大、意志堅強。他在當人質時就考慮國事,剛即位時就考慮統一大業,三次遇刺仍無法阻擋他掃滅六國,造福人民的步伐。他博學多識,識才愛才,李斯原是楚國一個布衣,被拜為客卿;他發現尉繚的軍事才能後,竟放下國王架子,“衣服食飲與繚同”,任命尉繚統管全國軍事;他因未採納王翦的意見,用人失當,伐楚失敗,竟然親自趕到王翦家,當面檢討,請求他率兵伐楚。

秦始皇的偉大歷史功績是炎黃子孫的驕傲,他優秀的個人品質、博學多識和出色的領導才能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遇到困難時堅定不移,百折不撓;受到別人指責時認真對待;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他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傳頌。

歷史人物作文 篇7

千年的古風不會忘記他,把他的精神從遙遠的古代帶到現世,獻給人們以精神的盛宴;歷史也不會將他的名字從史冊中抹去,它會以這位聖者精神的歸宿彰顯其高山流水獵人般的魂魄——李白,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他滿含淚水,送走友人,灞橋折柳,是唐人的風采,更是李白的情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那一潭桃花水成就了李白與汪倫的友誼,那一潭桃花水記錄了李白的感情,那一身繡滿文字的白衣,幾次被他的淚水沾濕,幾次讓他浮想聯翩。那洞庭湖上催人淚下的簫聲,那君山上肝腸寸斷的淚水,哪一個不是真正的他!因為他孤傲卻不孤獨,他豪邁卻也婉約,使我深深的喜歡上他。

他,狂放不羈,正直不屈,逍遙自在。貴妃捧硯,力士脱靴,御手調羹,早已家喻户曉。“天子門前尚容馬,華陰縣內不得騎驢”的軼事也為人耳聞。曾經一曲《嚇蠻書》,嚇退南蠻幾萬精兵。他,不畏權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即是見證;他,對友人直敞胸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就是真實寫照。他要哭就哭,直哭道“護院坐啼墳上月”;他,想笑即笑,笑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方能盡興。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舉世罕見的文人,卻在大唐的朝廷中處處碰壁。他不滿意官場裏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更看不慣高力士那副見風使舵,諂媚醜惡的嘴臉,他難以相信連宮廷中的御手也對自己這個翰林指手畫腳。是的,他不能讓皇帝把自己當成優伶看待,這樣只會做一個尸位素餐、舞文弄墨的御用大人。這黑暗的官場怎能是自己的容身之所,自己狂放的性格怎能被禁錮在這個小小的宮廷中?於是,他發出了“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乍去籠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裏生”的呼喊。這聲呼喊,是壓抑在心頭已久的怒氣的釋放。更是對自己堅決遠離宮廷的表態。於是,李白揮袖而去,訪山游水去了。也許,只有這高山流水才能洞悉詩人的內心。李白的選擇是正確的,他真正迴歸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歷史不會辜負他。因為他對待人生的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使我深深的喜歡上他。

歷史在大浪淘沙中滾滾向前,風霜雨雪,歲月變遷,時光的荏苒中,這位文人雖已去千年,但他能正確的選擇自己的精神家園的品質卻為歷代稱頌。

歷史人物作文 篇8

他是京劇舞台上奸詐的白臉反面角色;他在官渡之戰以十萬精兵大破袁紹八十萬大軍;他又在赤壁一戰中率領七十萬水陸聯軍敗給了孫劉五萬鐵甲;他與其子創立了流傳千年的建安文風。他,就是曹操,也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翻開各種文獻,對於曹操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三國演義》中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殘暴的亂臣賊子;《三國志》中對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還算客觀。但縱觀古今三國名著,對曹操的口誅筆伐總是大有人在。

而事實上,曹操本人真的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文學作品包括一些戲劇中有許多對曹操不客觀、不公正的評論。在我以為,這些評論大多都是一面之詞,有的甚至是斷章取義,對歷史不負責任。歷史是需要我們站在客觀的角度上進行評價的,且不能戴着有色眼鏡評價歷史和歷史人物。

穿越一千八百多年的時光,回想起曹操傳奇的一生,我們不得不用“亂世梟雄”來形容這位傑出的人物。

曹操從漢末黃巾軍起義時初露鋒芒,被封為西園八校尉之一。與天下諸侯討伐奸賊董卓,董卓死後,他獨立發展壯大,戎馬生涯,終於在多年征戰後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208年,曹操任朝廷丞相,從此開始了他操控漢室,掌控天下大權的政治生涯。之後,他經歷了官渡之戰的完勝和赤壁之戰敗走華容道的失利。可謂戎馬一生,起起伏伏。曹操本人也於220年殺死了唯一能救自己的華佗後病逝於洛陽,享年66歲。其實,曹操也是一個心胸開闊的詩人,他與其子曹丕、曹植創立了建安文風,他的《觀滄海》《蒿里行》流傳千年。

我不知道如何去評論曹操,因為我不能只用幾個簡單而平凡的詞句來形容這位複雜而又非凡的人物。也許用悲壯一詞來形容曹操的一生是貼切的。歷史曾跟他開過一個殘忍的玩笑,220年曹操,曹丕稱帝,但是曹丕體弱多病,登基後沒有在位多久便病逝。他病逝後,其子曹睿即位,但他的命運幾乎與其父如出一轍。最具戲劇色彩的是曹睿之子曹芳,登基後被司馬家族控制,和當年曹操挾漢獻帝以令諸侯一樣,只不過人物換了!若曹操在天有靈,看到自己一手創建的曹魏被奸人當道,會作何感想?也許他會釋然,因為他當初也是從這一步才壯大自己的實力走向成功的。

評價曹操,我們不能忽略他為中國歷史進程所做的貢獻,當他兵敗赤壁後盤踞在北方,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大力發展生產,勵精圖治,那一時期我國北方得到了發展。同時,他也為日後中國版圖走向統一奠定了基礎。

我想説的是,在評價一位歷史人物時,不能僅僅用好與壞這兩個詞來分辨。我不否認曹操曾犯下的一些罪行,但我們要看到他的性格、思想。不論他出於什麼目的,他致力於實現的是統一天下,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結束東漢末年以來的亂世局面。這一點就值得我們敬佩。

擱下筆,夕陽映襯下的窗外,一個蓄着長鬍須,身着紫色長袍的老人,彷彿從天邊飄來,高聲吟誦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歷史人物作文 篇9

在我的腦海中,有許多印象深刻的歷史人物:劉邦、項羽、曹操、諸葛亮、岳飛、鄭成功、戚繼光……其中讓我最感動的,他便是生活在三國時期的諸葛亮。

諸葛亮姓諸葛,字孔明,道號卧龍先生,人稱卧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軍事家。他一生追隨劉備,多次為劉備打仗時出謀劃策,幫忙劉備取荊州,得馬超,破許昌……一生為蜀國立下的功績不計其數,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為報答劉備對自己的知遇之恩,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由於大將魏延的不慎,在五十九歲時去世,死前留下了一個圖本和以後出事的應對措施,幫忙蜀國在他死後仍然像以前那樣興旺了一陣子。

諸葛亮一生經歷過許多大的戰爭,且計謀大部分是諸葛亮出的。比如説草船借箭:周瑜心胸狹窄,嫉妒諸葛亮的才華,想方設法的要除掉諸葛亮。這時正值秋日,在許昌整頓了一年的曹軍現已精神煥發,準備駕船攻打江南。周瑜得知消息,本想全力抗曹,但是軍中卻缺少弓箭,周瑜便想出一計,讓諸葛亮趕造十萬支箭,若十日內沒有完成,便軍法處置。然而諸葛亮並沒有抱怨,而是説只需三日便可完工。周瑜嘲笑諸葛亮説大話,於是便任由他去了。

第二天,諸葛亮把從魯肅那裏借來的二十艘快船推入水中,船上插滿了草人,並下令向曹軍水寨進發。這一天正好有霧,曹軍的視線不好,錯把草人當成了士兵。霎時刻,曹軍朝草船萬箭齊發,都射在了草人的身上。每條船上足足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上輕而易舉湊齊了十萬多支箭,周瑜啞口無言,計劃落空。

諸葛亮最令人感動的便是他對劉備的忠心。他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劉備疾病纏身的那一段時刻裏,諸葛亮對他的關懷能夠説是無微不至。劉備死後,有才能的諸葛亮並沒有稱王稱帝之心,而是全力幫忙後主劉禪帶兵打仗,管理國家大事,對待劉備的孩子就像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那樣,但是蜀國有才能的人都相繼死去,諸葛亮一個人獨木難支,難管朝政,最終死去。他在臨死時還在關心着國家大事。

諸葛亮這個令人感動的歷史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熠熠生輝,永遠不會被人忘卻。

歷史人物作文 篇10

厚重的歷史長卷沉澱着中華文明的千年文化,而在這一頁頁黃紙上,總有一刻讓後人銘記心中。——題記

秦朝,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王朝,卻因為秦始皇與秦二世的暴政而迅速消亡。之後,便是長達數年的楚漢之爭。

公元前三世紀的一個晚上,烏江邊,天空黑壓壓的一片,烏雲密佈,暗流湧動,月亮不知為何多在雲層下方不肯出來,可能是不願看到即將上演的這場鬧劇吧。遠處,傳來了漢軍的廝殺聲,近了,近了。慢慢的,整個烏江邊都佈滿了人影,地上早已被鮮血浸紅。此時的漢軍將士目光緊鎖着項羽的項上,只要拿到了它,便可高官俸祿,錦衣玉食。

烏江上,江水流動,江面有一人,一船,那人看着岸上孤軍奮戰的身影,不知焦急地在等待着些什麼。

岸邊那人影,搖搖晃晃,滿身瘡疤,遍體鱗傷。他手操長劍,即使步伐已經逐漸不穩,但依舊虎視眈眈的注視着前方。人羣已把他包圍,即使這樣他還是想要殺出重圍,他早已看不清楚眼前的事物,血,沿着他的額頭,流向頸上,流向手臂,再流向掌心,滴落在地。月色朦朧,江上霧起,船上的人只得焦急地等待着,看着地面早已分不清是江水,還是鮮血。忽然,岸上那人走了過來,託付給船上那男子了一匹馬,又走了回來。

項羽把突然用力把長劍架在脖子上,奮力一揮,這一刻,他在回想自己的一生:

兒時,指着秦始皇的座駕,説了一句:“彼將取而代之”而震驚眾人。

青年,帶領着江東一帶子弟發起起義,反抗秦的暴政。

滅秦後,不甘屈居於劉邦座下,而與其對抗四年之久。

如今,當年成千上萬江東百姓隨自己而來,愛妃虞姬隨自己一生,現在只剩他一人。

讓他回江東東山再起?這當然能成功。但是,他是項羽,他的尊嚴和性格不讓他這麼做,只剩一句“我已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一劍,是一代梟雄對生命的決斷,更是他項羽對自己一生不甘的結束。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翌日日早晨,只剩下一具睜着飽含不甘的雙眼的屍體。

歷史人物作文 篇11

遠遠的,我看見一身素衣的青蓮居士漫步於河畔,我注視他悵望江天的姿勢。“恰似飛燕倚新粧”,一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和楊玉環的一句嗔語,把一個極度輝煌的人生滑落到社會的底層。

“香車寶馬”,“誓取樓蘭”,“殺敵報國”,他苦笑,淚水在無聲中滑落。低頭輕撫生鏽的寶劍,奔騰的壯志又如未滅的火把熊熊燃燒起來。呵!自己有多麼無知,四次出蜀,揮金鉅萬,萬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為金殿之上讓高力士脱靴,楊玉環磨墨,已註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貴榮華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樣?滿腹錦繡又怎樣?抵得了楊貴妃又一句對李隆基的悄悄話嗎?好恨!好恨!

我的心裏忽然有一根弦被這愁苦折磨的一代詩仙撥動了。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視着我。“詩仙,您的那句‘可憐飛燕倚新粧’,究竟有無褻瀆楊玉環之意呢?”“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為千年之後,我的冤屈已被滌清,沒想到蒙於我身的恥辱尚未被宂長的歲月消逝。我本是以飛燕之輕比楊玉環,她實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語?”説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駐在空曠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劍,將要窮透時間與空間,把李隆基的心剖開來,看一看,他為何不相信他的話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楊玉環的話,而以為你只是狡辯之辭,你恨他嗎?” “如果一個人從榮華的峯巔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遠過着潦倒的生活,你難道不恨嗎?可畢竟李隆基與楊玉環是夫婦,夫婦之親有如天地,一個人的判斷有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感情上的親疏,他信了楊玉環,而認為我不忠,這是一個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個國家的悲哀。”

青蓮居士踏着夕陽的餘暉走了。一個孤獨的身影從我的視野中漸漸消失。 我靜靜地佇立在河邊。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於諂言中的每個忠臣。感情的親疏使昏君們相信近臣的花言,愛妃的巧語,而每一個如此的君王無不蹈覆國的命運。而對於我們,難道沒有一些可以借鑑之處嗎?

我低了頭,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淚水。

歷史人物作文 篇12

《三國演義》中,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歷史人物,有武藝高但又自負傲慢的關雲長,絕頂聰明似乎無所不能諸葛孔明,陰險狡詐卻又狡猾的董卓,志向遠大而又知人善任的孫仲謀等。我但最是誰?。我但最是誰?當然是忠厚憨實得關雲長了。

關羽為什麼使我着迷,當然是關羽玉樹臨風,英俊蕭曬,重情重義,勇敢堅強的關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關羽長着一頭烏黑的頭髮,兩顆炯炯有神的眼睛,鑲嵌在扁長的臉頰上,一個柳葉似的眉毛,貼在眼睛上面,耳朵赤紅赤紅的,他的雙臂揮舞寶劍,真有紳士的感覺,而且一生氣臉就會赤紅赤紅的,你一定聽入迷了吧,那就聽我繼續講下去。

關羽很勇敢,我相信你也提過一個故事吧;關於在戰場是為了救一個夥伴自己中了一根毒箭,毒氣逼人所以他去請華佗來治療。華佗説:“需要把肉割掉,把骨頭刮一刮”,於是他又説:“會很疼的”。關羽説卻説:“我不怕!”説着,他伸左手出,又叫人找了一個棋盤,叫軍師同他一起下棋,棋剛開始,華佗的刮骨療傷也開始了。關羽一邊下着棋一邊忍受着莫大的痛苦,有時還會流出汗來,眉毛就會皺起來讓讓人忍不慘睹呀!

我在現實生活中也嘗試着學習關羽的是。

在有一個晚上我的爸爸媽媽都去澆水,就留我和姐姐在家。我們在看鬼電視(因為姐姐不怕鬼,她的膽子十分大.)看到恐怖的畫面時,我害怕的大叫起來,這個恐怖的畫面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中,怎麼也忘不了,我又在自我安慰;“不用怕關羽在保護我呢!”這時,腦海中的鬼彷彿在和關羽打鬥,最後關羽打贏了!鬼在腦海中魂飛魄散了我雖然以經不害怕了可是那恐怖的會成為現實,所以,等看完了鬼電視,我該去趟衞生間了,我總覺得衞生間和鬼電視裏的畫面彷彿一樣,我情不自禁地大叫起來但是關羽彷彿又來了,照亮了我幼小的心靈,彷彿關羽計提着一盞燈,向我走來,對我説:“別怕,有我在,我陪着你!”我就不害怕了。睡覺的時候,彷彿關羽在牀上陪着我,同我一起睡覺。

現在,你總該知道我最喜愛歷史人物是誰了吧!

歷史人物作文 篇13

相信每個人的心裏或多或少的都會有那麼一個或者幾個人,他們讓你覺得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你覺得沮喪的時候,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就像現在的追星一樣,不過對於明星我好像有一點不夠專一,這樣説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優秀,而是因為他們可能沒有觸動自己的心,而有那麼一個人,不管經過了多少年,對於他,我有的只能是仰望,我願意追隨着他的腳步,雖然不能追上他的步伐,但我還是希望多多少少的可以重複他的足跡,他就是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第一次讀的他的詩是那首膾炙人口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不知道當初是因為什麼就簡簡單單的喜歡上了這首詩,現在想來或許是因為它用最為常見的場景刻畫出了那份看不見的思鄉之情吧,直到現在,每一次因為一些迫不得已的原因離開家之後,我總是會望着月亮思念我那遙遠的家鄉,想着千年前的那一晚,李白是不是就如現在的我一樣,在一個離家的晚上不知道將自己的滿腔思念如何寄回家鄉,看着天上的明月更加思念自己的故鄉。雖然後來描寫思鄉之情的詩數不勝數,但它永遠是一朵耀眼的玫瑰。而他後來的很多詩對我而言都是一顆顆在珍貴不過的珍珠,“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像這樣膾炙人口的詩比比皆是,這樣一個浪漫的人,這樣一個瀟灑的人,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我又有什麼理由不喜歡,不崇拜呢?

當然不是所有人心裏都會像我一樣裝着一個古人的我的好朋友就和我有着不一樣的觀點,在他看來李白不過是一介書生,雖然他並不否認李白的才華,也羨慕他的瀟灑,但眾所周知,對於社稷江山,他並沒有多少野心,我的朋友他欽佩的是將軍項羽,即便最後自刎於烏江邊上,也稱得上是一代英雄,我不覺得他説的有什麼錯的,觀點不同不意味着就要抨擊對方,有時候就因為有所不同才會激發深交的興趣,所以我也同意項羽是一個英雄,但我也同時覺得他缺少智慧,其實偶像並不是完美之人,人都説“人無完人”,偶像也是一樣的。

愛李白,愛着這份詩意。

歷史人物作文 篇14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滾滾長江東逝水,逝去唐宗宋祖的風騷文采,逝去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彎弓射大雕。中華上下五千年,藴藏着多少文人墨客的夢,他們站在歷史長河的中央,影隨煙滅,名隨史流。

杜甫 是那面對國破山河在而使花濺淚,鳥驚心的悲痛者麼?是那艱難苦恨,身世潦倒而以悲秋為客,獨登高台的老者麼?是那茅屋為秋風所破卻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聖者麼?是,是你。在永夜月同孤的日子裏,在老病有孤舟的日子裏,在獨與老翁別的日子裏,你,如孤雁,聲悲念羣。 奈何安史之亂動搖了大唐江山,乾坤腐儒,老馬識途亦不能挽救大唐江山!你的身影也隨安史戰煙逐滅於歷史長河,但是你心繫天下,你心繫蒼生,你憂國憂民的精神永遠隨着歷史長流!

李白 是那遍訪青山綠水,騎驢高歌的狂者麼?是那以霓為線,以虹為鈎,獨釣天下傲者麼?是那抽刀斷水,舉杯消愁的詩仙麼? 是,是你。在野且放白鹿於青涯間;在朝且力士脱靴,貴妃捧墨;在天下且要做風歌笑孔丘的楚狂人。 奈何“安能折摧眉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人生在世不稱意啊。你註定孤獨,古來聖賢皆寂寞啊!逝者如斯,你酒入愁腸,七分化作狂傲,三分化為劍氣隨煙花而去,而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當人們回望歷史,你就站在唐朝的中央!人們還記得你啊!

蘇軾 是那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麼?是那手持鐵杵,面對昔日赤壁大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豁者麼?是那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痴漢麼?

是,是你。在風雨河山的日子裏,你,風雨任平生!你的光芒和豁達刺痛了那些習慣於黑暗的眼睛。一聲“誰怕?”造就了你豁達的一生,多情的一生,風雨的一生。

於是,你註定要接受文壇和權貴一起潑來的污水。但是,你偏偏獨上高樓,任憑風雨消逝你的身影。然而你的豁達,寬闊卻託遺響於悲風,影響了多少文人士大夫!身影雖逝,精神永存!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縱使是不盡長江滾滾,他們依然能長風破浪;縱使他們影隨煙滅於中華五千年,但他們依然會名隨史流!

歷史人物作文 篇15

何謂行路者?行路者是登千山、嘗百草的李時珍;行路者是遊四方、立萬言的顧炎武;行路者是涉沙洲、闖天竺的唐玄奘。正因為他們的行路萬里,才有了李時珍《本草綱目》的傳世,才有了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吶喊,才有了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影響。不嘗百草,何知藥性?不觀民生,何知疾苦?不經劫難,何悟佛理?正如古語説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歸淺顯,只有自己親身閲歷才能獲得更加厚重的知識。

古人素來看重閲歷所獲得的知識。男子弱冠之後常要外出遊歷,以此獲得更多的學識和社會閲歷。文人雅士常交遊廣闊,遊歷四方。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在新婚不久就外出遊學,可見歷練的重要性。

也因古代注重實踐之風,使中國古代科技往往具有實用性,是從生活生產的實踐中發明出來的。戰國時期的魯班,在一次上山時,偶然被一種野草劃破了皮膚。他驚詫於野草的鋒利的同時,也發明了一種與野草外觀相似的工具——鐮刀。這便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實踐的運用。

實踐之風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上也有重要影響。朱熹便是主張“格物致知”的求學方法。王守仁等心學的思想家主張從本心去推究天理,但這種唯心主義思想終究是不科學的。清朝的光緒皇帝實有仁君之風,他關心民生疾苦,想如書上所寫的康熙帝那樣有文治武功。但最後《蘇報》刊登公然指責光緒的言論:“載湉小兒,不辨菽麥。”這便是因為光緒帝長於深宮,不瞭解百姓生活的艱難,無法深刻體會社會變革前夕的動盪不安。因此他成不了孫中山,無法挽救日益衰亡的清朝,只能在瀛台含恨而終。或許直到那一刻,他才能去看一看自己曾經統治的江山。

雖然歷史沒有假設,但我們可以預見,如果他是一位行路者,他就能擺脱這種帝王的悲哀。這就像餘秋雨先生説的“完成了歷史的突圍”。中國歷史上,多少高官身居廟堂卻一心為私,尸位素餐而恬不知恥。反而貶謫之人多是憂國憂民,造福一方。這大概也是一種行路者在閲歷中完成精神的昇華。

行路難,在艱難中浴火,在浴火中焚燒,在焚燒中重生!合上書,帶上心靈去出行……

歷史人物作文 篇16

令我感動的歷史人物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立下了豐功偉績的人物,而最令我感動的卻是《出師表》的作者、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發明家,更是劉備的軍師,大家十分熟悉的人——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提倡“立大志、修人品”,強調“志當存高遠,恢弘志士之氣”,告誡青年要力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他為了幫劉備實現統一全國之大業,嘔心瀝血、兢兢業業、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的父親名叫諸葛珪,兄諸葛瑾,弟諸葛均,一共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死後由蔣琬、費褘、姜維做他的繼任者,帶兵打仗。諸葛亮最令我感動的卻是他打仗時立下的偉績,例如那鮮為人知的“赤壁之戰”和“六出祁山”等。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造玄武池練水軍,準備南征。

到十二月,吳、蜀兩國聯盟,從水路一併逆上,共同攻打曹操,到了赤壁,周瑜等人商議後,決定命黃蓋詐降,並讓曹操用鐵鏈連接曹軍各艘船,時機一到,便用火燒曹營。可又無東風,後來,諸葛亮細觀天象後,聲稱自己可以借來東風,助周公瑾一臂之力,攻下曹操。相約時間到了,諸葛亮假裝擺陣施法,時刻一到,東風即起,他料想周瑜會害死他,邊快馬加鞭趕了回去,周遇見東風已起,即刻命人點火,開出火船,大火藉着風勢向曹軍撲了過去,火燒燬了曹軍的船隻,最終,曹軍大敗而歸。在諸葛亮六出祁山時,他已經年老體衰了,在他臨死之際,於五丈原,安排了後事,坐在椅上,遙望着天際,犧牲了,當時他眼卻未閉,時年53歲。

這一系列的事績都令我十分感動,也讓我感到很敬佩,是一位值得我學習的偉大人物。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之願,本可歸山享樂,可他卻沒有,而是不惜一切代價,幫助劉備,做了軍師,伐吳伐魏,結盟設伏,最終,在五丈原,因體弱多病,去世了。是啊!諸葛亮神機妙算,也正如孫髯翁所説:“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諸葛公明——卧龍先生的豐功偉績讓我敬佩,讓我感動,他的部部作品,多麼值得我學習,卧龍軍師永遠是一位偉大的政治、軍事、戰略、發明家,一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軍師。

歷史人物作文 篇17

感受着易水的寒冷,你將要兑現你的承諾,隨着“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是你視死如歸帶給我強烈的震撼。

這個青銅般輝煌的名字——荊軻,如一支離弦之箭,一去不復返。你並非是單純的“士為知己者死”,你肩上揹負的更多是對燕國的承諾,更多的是國家興亡的重任。你是真正的英雄,一個煢煢孑立的悲情英雄。

面對秦王,你沒有絲毫的畏懼,儘管你的結局是失敗了,但你的壯志一直感染着後世,感染着我們,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你身上的英勇無畏的精神更將名垂青史,永垂不朽。一把匕首,一個勇士,獨自走進了秦王的宮殿。儘管以你一人之力難以力挽狂瀾,但你的行動告訴我們,不畏強暴,為國犧牲,在國家危亡時刻能夠挺身而出,這就是荊軻,這就是荊軻精神,荊軻氣概。

易水河畔,你修長的身影像一片葦葉在風中遠去……你意志堅定,視死如歸。刺殺秦王時刻,你的鮮血揮灑秦王大殿,你,用你的精神,用你的勇氣,把荊軻的名字銘刻在歷史的長卷上。

沒有人知道,易水毅然離去的你背影中有些什麼。也許是對太子丹的痛心,也許是對家鄉的思念,也許是對國家的責任。但你未曾動搖,毅然決然,選擇了堅定,人們在你遠去的背影裏,看到了你內心的堅決。

明知此去,結果也成為必然,可你仍然選擇了,並且義無反顧,因為,你熱愛自己的國家,只有這樣,才是挽救國家最好的方法。為了自己的國家,你甘心用自己的生命作賭注,去完成一個幾乎沒有勝算的賭局,結果必然你輸了,但你輸得大義凜然。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這是陶淵明發自內心的讚美。是啊,悲情荊軻雖已離去,但他留給後人的東西太多太多,他生命裏的堅持,他視死如歸的豪情,足以撼動後來人,其生命的厚重讓人景仰。左思也説:“雖無壯士節,與世亦殊倫。”悲情荊軻,少有的勇士,有了勇於拼搏的過程,又有誰會在乎結果呢?悲情荊軻,是一位真正的英雄,當之無愧,你的勇氣足也讓後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悲情荊軻,以弱小的個體反抗強暴,甘為高尚的政治理想獻身的犧牲精神值得千古流芳。

荊軻,一個悲情的經典人物,鑄就一段經典的人生。

歷史人物作文 篇18

從古至今,有多少英雄豪傑的豪言壯語,讓我們難以忘懷。又有多少仁人志士精神品德,令我們受益匪淺。

您在《三國演義》中足智多謀。但是,鮮有人知的是您為人謙虛,虛心聽取來自各方面的建議。在您被封為武鄉侯兼益州牧時,就下令集思廣益,鼓勵大家多動腦筋,多提建議。您的好友崔州平屢次指出您的對與錯;忠臣徐元直也經常給您啟發;與董幼軍共事,每次談話都言無不盡;胡偉度同朝,多次對您加以勸阻。有一次,主簿楊顒對您親自核對登記薄一事,提出了批評意見。您非但不加以責難,還虛心接受了他的意見。您的品質在後世受到了極大的尊崇,成為歷代忠臣的楷模和智慧的化身。

諸葛亮,我讀懂了您,讀懂了您的敬賢禮士。

獄中酷刑,您書寫詩篇;封官誘降,您嚴詞拒絕。在宋恭帝投降之前,您起兵勤王(救援皇帝);宋恭帝投降後,您並沒有跟着投降,而是堅持“君降臣不降”。社稷為重、君為輕,您絕不能以忠君的行動去改變您忠於國家的信念。您忠於國家的方式是決然壯烈的,是不容動搖的。您為了國家,捨棄了自己,即使骨肉也難圓。您的錚錚傲骨,歷久不衰,弘揚了民族的正氣。您這一生,與這場壯烈的民族存亡抗擊戰爭緊密相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您將名垂千古,光耀史冊。

文天祥,我讀懂了您,讀懂了恐用捨己愛國。

您慷慨悲歌表達了為國犧牲,義無反顧的精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短短兩句詩,卻永垂千古。詩中表現明豪情萬丈,絲毫不讓人感覺囂張誇大,而是令人心説誠服。《易水歌》以其輕輕二句,成為千古絕唱。當我們讀到它時,何嘗不感受到它的豪放與瀟灑?這正是藝術,它超越了時間與空間,被人們永久傳誦。

荊軻,我讀懂了您,讀懂了您的瀟灑豪放。

人生是一條長河,他們便是長河中閃耀的珍珠,發現他們,成就璀璨人生;人生是一片夜空,他們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們前進的路;人生是一座深山,他們便是深山中的畫眉,喚醒我們沉醉的心靈。

歷史榜樣,我讀懂了你們。

歷史人物作文 篇19

聽,烏江水的澎湃濤聲依舊清晰可辨;看,烏江水的洶湧波濤依舊氣勢如虹;瞧,不遠處那身影依舊挺拔,只是多了幾分悲壯的悽美。他,中國歷史上是力能扛鼎氣壓萬夫一代英雄豪傑——西楚霸王項羽。他為中國的歷史掀起了一場風雲,寫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話。

項羽曾經力拔山兮,只是無奈芳草萋萋,垓下之戰雖敗威仍在,卻又為什麼棄雅哭虞姬?

漢軍圍困數重漢軍四面大營皆有楚歌聲,他滿懷愁緒酒過三巡,感慨良多,作歌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他眼睜睜的看着她舉劍抹向自己雪白的粉頸,他卻無能為力。他第一次覺得眼前的顏色是如此刺眼,它曾經從敵人的脖頸中噴出,如今卻染紅了自己心愛女人的翠玉黃衫。淚,悄無聲息的滑落滑落……

曾經風光無限的他,終於突出重圍,環顧四周,身旁的弟兄又少了。火紅的夕陽靜靜地掛在天邊就如此刻他的`心一般很沉,很沉。

夜悄無聲息地來了。他和他的愛馬孤單地站在冰冷的烏江岸邊。秋風撩起了他散亂的髮絲也吹皺了一池烏江水。他眉宇件寫滿了疲憊就在今晚。轉身,回首身後的營帳那見證了他昔日輝煌與如今衰頹的營帳。他想回去嗎?他還能回去嗎?他用手輕輕撫摸着馬兒的鬃毛,望着這依舊清澈的烏江水,眼睛竟有些微微濕潤。

烏江上漂來了一葉小舟。霸王猶豫了他聽到了烏江潺潺的流水聲似乎在述説着什麼,他仰天長歎:“蒼天要亡我,我為什麼要渡江呢?”他已無言面對江東父老,更無法捨棄生死與共的弟兄。

敵人如潮水般湧了過來,他將愛馬推上木筏堅定地説“下輩子還是兄弟”便拿起劍毫不猶豫的衝向敵人。看着身邊的弟兄一個個倒下他明白了鉅鹿和垓下,於身前身後又有什麼區別,楚河漢界本就不過一盤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他做到了他無悔於自己含笑舉起了手中的劍……

天縱豪情萬丈,生來氣冠三吳。你擁有鉅鹿破釜沉舟的英雄氣概,同時你擁有鴻門之宴不殺劉邦的大仁大義。竟管這一切已淹沒於滾滾歷史的車輪中,但你那氣貫長虹的鏗鏘姿影將永駐我心。

古人不遠,英雄不逝,我最愛的一代梟雄——西楚霸王項羽。

歷史人物作文 篇20

我心目中的魯迅是個助人為樂、愛國愛民、用筆戰鬥一生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

他的孫女周曄所寫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回憶起的往事有談論《水滸傳》、笑談“碰壁”、關心女傭阿三、救助車伕四件事,從而説明了魯迅先生是一個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從中笑談“碰壁”最有趣了。讓我來給你們講一講吧!

有一次,周曄在伯父家裏做客,大夥正圍着一起吃飯,周曄看了看爸爸和伯父的鼻子,説:“大伯,你跟我爸爸哪都像,就是有一點兒不像!”“哪一點兒不像呢?”伯父轉過來,微笑着説。我仔細看了老半天,説:“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你不知道嗎”?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説:“小時候,我的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麼——”“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説,“您怎麼會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哦!”我恍然大悟,“牆當然比鼻子硬得多,怪不得把您的鼻子給碰扁了。”看完這段之後,你是不是有感悟?特別是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我已經有感悟了,從中説明了魯迅談話幽默、風趣、搞笑,更説明了魯迅恨當時舊社會的統治者,給勞苦大眾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他迫切希望勞苦大眾早日脱離苦海。

還有救助車伕一事能夠充分説明魯迅是愛國愛民的革命家。有一天黃昏,呼呼的北風怒號着,天色十分陰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的趕着回家。父母親拉着我的手去伯父家吃晚飯,在離伯父家不遠的地方,看見一位黃包車伕坐在地上呻吟,車子扔在不遠處。我們走近一看,車伕的腿下沒有穿鞋,地上流了一灘血。“怎麼了?”爸爸問道。“先生,沒留心,踩到玻璃上了。”説着,臉上流露出了萬般的痛苦。不一會兒,爸爸叫來了伯父,伯父一下子就幫拉黃包車車伕的傷口包紮好了……魯迅做的好事不計其數,毛澤東曾評價魯迅是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

我心目中的魯迅是一個關心青年、憂國憂民、酷愛讀書、珍惜時間的人。

歷史人物作文 篇21

蘇東坡烏台詩案後被貶黃州,物質匱乏,精神蕭索,可苦難終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嘯的山風於谷口處受住,化為温柔的何須;湍急的河流於河口處放緩,化為寬廣的浩瀚;絢爛的人生於苦難處收束,化為成熟與淡泊。於是蘇東坡從黃州突圍,終成赤壁二賦,大江一詞,名傳千古,恩澤了後世無數書生騷客。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

東坡披髮仰天大呼“大江東去”,他面臨的那些煩心瑣事頃刻之間沉入滾滾波濤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壯闊的滔滔江水讓東坡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失意、悲傷,忘記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麼?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麼?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麼?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讚為“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污水,遭受貶謫後,忘卻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寫下“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後,銘記着世間之美麗。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曠達與豪邁?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談笑風生,而真正帶給赤壁完美壯烈的是蘇軾。官場上的險惡風波並沒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貧並沒有銷蝕掉他那樂觀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細泉,聆聽習習古風,故園神遊中,蒼銀白髮與皎潔月光交相輝映。一尊還酹江月,多麼豪邁的舉杯,淡逝了多少哀傷及生活磨難――紀念蘇軾,讓我懂得了在困難逆境中應保持有奮勇向前的心……

蘇軾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後帶着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鬱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

歷史人物作文 篇22

在璀璨的歷史長河中,有數不盡的風流人物和歷史英雄,他們的智慧贏來了世人的讚賞,讓人們念念不忘,而他們之中最讓我敬佩的歷史人物就是晏子。

《晏子使楚》這個故事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户曉。晏子是齊國的重臣,一向以雄辯的口才、敏捷的思維而聞名,在齊國可謂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呀!

有一次,齊王派大夫晏子去出使楚國。楚王很不友善,知道晏子將出使楚國,便想趁機羞辱齊國,於是,做好了對付晏子的準備。

楚王知道晏子個子矮小,便特意在城門旁開一個五尺來高的小門,準備迎候晏子。晏子到了城門口時,守門的士兵打開小門,請晏子從小門口進城,晏子心裏清楚楚王的用意,便停在門口,不慌不忙,笑着説:“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如果你們國家是狗國,我就從狗洞裏鑽進去。”士兵急忙傳話給楚王,楚王一聽,很無奈,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進城。

楚靈王見來者“不善”,便輕蔑地笑道:“難道楚國沒有人了嗎?”“楚王怎麼能這樣説呢,齊國國都的人甩一把汗就能下一場雨;舉一下袖子就能連成一片雲呢!

”晏子面不改色的回答。楚靈王又取笑他説:“那齊國為何打發你這般面容醜陋的人來?”晏子聽得出話中有話,便説:“我們國家有規定,上等人訪問上等國,下等人訪問下等國,像楚國這樣粗野無禮的地方,也只能派我這樣醜陋得人來。”説完晏子還故意笑了笑,使楚王更加尷尬。其他楚國大臣也不停地譏笑晏子,但都被晏子正氣凜然地駁回去了。

晏子是一個機智果斷的人,當他在異國他鄉遭受別人的侮辱時。他能夠隨機應變,用自己的智慧不但使自己免受侮辱,而且巧妙地反擊了想侮辱他的人,維護了國家的尊嚴。這樣的機智是一種能力,是永遠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的強大武器,它能使我們變被動為主動,反手為攻,在對手前對答如流,從容回答。有一句蒙古諺語是這樣説的:“有勇敢而沒有機智就像一隻沒有準星的槍。”這句話啟示我們,機智對於我們的成功是多麼的重要!

沒有機智,就像沒有準星的槍,那我們又該用什麼來擊中自己的人生目標呢?那就是智慧。

歷史的長河中,到處都是經典;到處都值得你關注;到處都值得我們去品味,讓我們和經典有約吧!

學習他們處理事情的聰明機智和過人膽略!

歷史人物作文 篇23

一顆星辰劃過蒼穹,照耀着楚霸王的帝王星隕落於歷史的長河中,為他準備了舟楫的船伕知道,項羽的一句自歎“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吹散了他回家的渴望。但這不是他輕生的原因,他只不過是不想再讓江東父老再遭戰亂,這時一個複雜的人也簡單了。

那偉大的失敗,使我記住了項羽。誰説他輸得徹底,在與故鄉一江之隔的戰場上,在最後一次衝鋒倒下,這反而讓人記住了江東,那果然是出人才的地方。

劉邦呢?那勝利的劉邦呢?人們也記住了他,在《高祖還鄉》中,他盡情演繹了一個潑皮無賴的角色,論軍事他不如朝信,論文采他不如張良,論人品才幹,蕭何遠在他之上。他死後連他的呂后也篡了權。他對故鄉又有幾分情誼?這樣一個人,怎麼當的皇帝?笑,也許項羽也在痛訴,我怎麼能輸給他呢?

項羽確實輸了,輸給了劉邦,但他分明又贏了,至少,他做到了一點劉邦沒有做到的事情,故鄉的愛。他也許在最後一刻向故鄉告別過,告別寶馬,告別巨戟,告別虞姬,告別故鄉,回為他愛他們,人們看到了,看到了項羽的義薄雲天,信守諾言,遵守道義,也看到了劉邦的無情無義,對故鄉人的冷淡。在人們心中,懷念着項羽,敬佩着項羽。

勝者為王敗者為冠,這一名言在那一時代被改寫了。更多的是對高祖的訕笑。在中國歷史上林林總總的真假英雄的生平中,霸王別姬,是對親人的親情;破釜沉舟,是對人民的友情;烏江自刎是對故鄉的鄉情。如此多情之人,更被人民接受,也成了一個神話。

項羽失去了江山,卻沒有失去故鄉,失去故鄉的愛。他不願自己的挫敗連累故鄉,獨自吞下了苦果,他此時應該有句潛台詞:“對不起了故鄉,讓你失望了,讓我獨自承擔代價吧!”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人傑、鬼雄是對項羽的評價,這也是對他情義的詮釋。人們對於市井潑皮的劉邦和亡楚貴族的項羽也有了嘲笑與敬佩。

無情無義的人,人們頂多把他當作一個土霸王來看待,怎麼會視作真英雄呢?勝負乃兵家常事,而情義無價,情誼與情義才是決定一個終極意義上的成敗。古人不遠,項羽讓我們懂得了生命與情義的釋義,楚霸王就是我們共同的老師。

歷史人物作文 篇24

歷史上值得欣賞的人物很多,但是我最欣賞的人物卻只有一個,那就是關羽。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使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三國志》無記載。

東漢末年劉備麾下著名將領,《三國志》記載,劉備對關羽、張飛“寢則同牀,恩若兄弟”,《三國演義》中則將此三人描述成了“桃園三結義”,為劉備二弟,張飛兄長。為後世傳誦。關羽暫居曹操手下時,因陣前殺顏良解白馬之圍有功,由曹操上表封為漢壽亭侯;劉備稱漢中王時,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總領荊州;關羽死後,由後主劉禪追諡曰“壯繆侯”,在《三國演義》中是漢中王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死後受民間推崇,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光緒帝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還被稱做“關夫子”;最後被封為“蓋天古佛”。佛教中稱其為“伽藍菩薩”。《三國演義》中,描述了“温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宴”,“水淹七軍”等佳話,亦有“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等憾事!投降曹營時,雖受盡禮遇,但仍心向劉備。為人善待士卒。更曾刮骨療毒,事緣關公攻打樊城之時,大戰龐德,龐德佯使拖刀計,卻暗放冷箭,傷其左臂,此後,關公斬龐德囚于禁,攻曹仁之時,為守城亂箭所傷,射中右臂,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右臂青腫,不能運動,名醫華佗前來診治,説要刮骨去毒才可病癒,關羽即伸臂給華佗醫治,開始刮骨,血流盈盆,而關羽卻一面食肉飲酒,一面與馬良下棋(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神態自若,似乎沒有疼痛的感覺。

我欣賞關羽的勇敢、忠心和堅韌不拔的性格,雖然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他都能想盡辦法去克服。即使身在別處,也想着主人。之所以有了這樣優良的表現,才讓世人所稱道、讓世人所敬仰。我也要學習他這種英勇無畏,不怕困難,為了一個目標,決不放棄的這種精神。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不僅要為自己也着想,也要為別人着想,做一個對社會和人民都有用的人。

歷史人物作文 篇25

最令我感動的歷史人物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最美麗的貝殼,他,就是孔子。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雖貌不驚人,但他的思想有如玉般澄澈透明,他的言行、他的學術更彷彿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為後人指引光明的方向。孔子的身世可憐,七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只有母親每天教他識字、讀書。孔子很勤奮,有上進心,他從小就對禮儀知識感興趣,總喜歡問個不停。孔子很懂事,因為家境貧寒,他稍大一些就知道體貼母親,幫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減輕她的負擔,這是一個多麼有孝心的孔子啊!在他十六歲時,母親也去世了。孔子並沒有氣餒,這一切的困難與艱辛都打不垮他。孔子很喜歡琴,一次上山砍柴時偶爾聽到近處美妙的琴聲,便躲在樹後,聽老人彈琴。老人很欣賞孔子的誠懇,好學,就問孔子願不願意跟他學琴,孔子便拜老人為師,每天刻苦的學琴,練到很晚才休息。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後他的琴藝突飛猛進。人們用“似行雲流水,百鳥齊鳴,風聽了不吹,鳥聽了不飛,繞樑三日不退”來形容他的琴聲。正因為他的好學,孔子精通禮儀、音樂、射箭、駕車、計算等本領。

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在他三千多個學生中,有貴族的,也有平民。不分貴賤,人人平等,這也正是我們嚮往的時代。中國是儒學之國,孔子是儒學之聖,很難想象,中國如果沒有像孔子這樣的萬世師表,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在孔子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温文爾雅,文質彬彬;也看到了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孔子的一生是很坎坷,是坑坑窪窪的,但誰的生活會一直順利下去,幸運的光壞會永遠籠罩着你呢?答案是:不會。我們只有像孔子一樣勤學好問,擁有強烈的求知慾,面對困難不退縮,不逃避,才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才能永遠在天空中翱翔!孔子令我們敬佩,讓我們感動,他開創了中國的未來。孔子以仁愛為根本,培養出了一個個品學兼優的道德君子。他影響的不僅僅是全世界,還有全人類的那一顆顆心,他讓人們擁有了顆顆純潔的心靈,是中國的驕傲!